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食管癌脉管内瘤栓形成与其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 867例接受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研究脉管内瘤栓与性别、年龄、血型、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阳性率(LNM)及阳性淋巴结转移率(PLNR)之间的关系。结果:脉管内瘤栓与T分期、淋巴结阳性率及阳性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P<0.01),对于T分期的进一步分析提示:统计学差异主要表现在T1a与T1bT4以及T1T3与T4之间。结论:食管癌脉管内瘤栓的形成与肿瘤浸润深度T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于合并有脉管内瘤栓的早期食管癌患者(T1a/T1b)应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外科肿瘤学年鉴》(Ann Surg Oncol)在2011年10刊登了一篇文章,认为淋巴管癌栓是IA期肺腺癌有意义的预后因子.我们认为,脉管瘤栓的意义远大于此,它甚至能够改变现有的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我们撰写的Letter于2011年12月发表在《AnnSurgOncol》官方网站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Ki67、Bcl-2的表达在不同类型胸腺瘤中的意义履其临床特征。[方法]对66例胸腺瘤进行组织学分型。A型9例;AB型11例;B1型13例;B2型10例;B3型10例;C型1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P53、Ki67、Bcl-2在66例不同类型胸腺瘤中表达特征。[结果]在A、AB、B1、B2、B3型履C型胸腺瘤中,P53的表达分别为22.2%、27.2%、23.1%、40.0%、60.0%、84.6%,B2、B3、c型与A、AB、B1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Ki67高指数(Ⅲ级+Ⅳ级)表达分别为22.2%、18.1%、23.1%、40.0%、70.0%、84.6%,B2、B3、C型与A、AB、B1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Bcl-2阳性率分别为100.0%、72.7%、23.1%、40.0%、80.0%、69.2%,B1、B2、B3型胸腺瘤呈逐渐增高趋势,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P53、Ki67、Bcl-2的表达在不同类型胸腺瘤中差异显著,有助于判断胸腺瘤良恶性,对临床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宫旁受侵和切缘不净被公认为是宫颈癌的不良预后因素,而脉管瘤栓(LVSI)、肿瘤分化等临床病理参数在宫颈癌临床中的意义目前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患者女,1岁1月。因发现右手中指肿物1年余,环指肿物6d人院。人院查体:右手中指背侧有-2.0cm×1.0cm×0.5cm大小椭圆形肿物,肿物表面有横行皮肤软组织凹陷,呈分叶状,表面皮肤颜色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6.
胃癌病人脉管内癌栓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病人脉管内癌栓与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疾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5例胃癌病人术后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脉管内癌栓阳性者54例,阴性者321例,分析脉管内癌栓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并比较同期癌栓阳性组与阴性组病人3年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不同UICC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程度胃癌病人脉管内癌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皆有显著意义(χ^2=7.355-20.066,P〈0.05)。脉管内癌栓阴性病人Ⅰb+Ⅱ期、Ⅲ期的3年、5年生存率高于同期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0-5.632,P〈0.05)。结论脉管内癌栓是胃癌病人重要的预后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脉管癌栓和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的关系及其对结直肠癌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18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结果 结直肠癌脉管癌栓阳性的患者共45例,其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肝转移、神经浸润及术前CEA、CA199水平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块大小、浸润深度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脉管癌栓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1.1%,显著低于阴性患者61.3%(P<0.05).脉管癌栓阳性合并KRAS基因突变患者与脉管癌栓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脉管癌栓降低患者3年生存率影响患者预后,合并KRAS基因突变生存率与其相近.  相似文献   

8.
文中90例小儿脉管瘤为同期病检小儿肿瘤的29%,其中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管瘤之比为11.3:2.8:1。血管瘤中以毛细血管瘤居首位,次为海绵状血管瘤等;淋巴管瘤3/4为囊性淋巴管瘤。发生年龄以新生儿和婴儿期为多,次为学龄期Ⅱ等,其中淋巴管瘤多发生在7岁以内,血管淋巴管瘤多发生在三岁以上。发生部位依次为四肢、头颅、躯干、内脏等。本组发生于肝脏3例、肠系膜3例,其中3例死亡,占内脏的50%。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主因孕6月余,产检彩超考虑葡萄胎与宫内正常胎儿共存。门诊以:(1)宫内孕6^+月引产;(2)宫内陈旧血肿.部分葡萄胎?收住院。自述末次月经2003年11月12日.停经40余天出现厌食、纳差、恶心等早孕反应。孕3月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有一大血块,于外院B超检查,提示胎儿无异常.给予维生素B、黄体酮等保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D166及Ki6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66和Ki6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及病理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组织中CD166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为76.19%。其表达率在性别和年龄上无明显区别,但是在肿瘤浸润、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CD166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一致性一般。结论 CD166和Ki67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以及侵袭、转移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16的变化,并与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聚集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2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3例出现P16蛋白的免疫阳性反应(14%),此3例均为高分化鳞癌。在3例P16免疫阳性组织中,2例同时出现P53蛋白聚集的改变。22例手术切除癌标本中的各级癌前病变均未出现P16阳性反应。癌组织和癌旁上皮各级病变均出现较高的P53蛋白改变。提示:肿瘤抑制基因P16的变化可能主要发生在食管癌变的终末阶段,P16与P53有较高的一致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以及p53表达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乳腺癌ER,PR,Ki67和p53的表达,将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这些分子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2.9%,ER,PR,Ki67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76.2%,73.0%和55.6%,ER与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ER,PR,Ki67,p53表达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和P5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Ki67和P53在10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喉癌组)和15例正常喉黏膜标本(对照组)中的表达,并对它们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i67和P53在喉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0%和64%,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6%,13.3%,P〈0.05);Ki67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生存率无关(P〉0.05);且Ki67和P53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63,P〈0.05)。结论P53和Ki67可作为反映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参考指标,可作为评定喉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预测其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MMP-2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以及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食管癌、30例对照组(食管切缘正常组织)MMP-2、Ki67的表达,分析MMP-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MMP-2和Ki67表达率分别为82.7%和78.7%(均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05),两者均表达51例,符合率为74.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MMP-2表达与癌细胞的血管侵袭、侵袭深度、食管旁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P<0.05~P<0.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食管癌的MMP-2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在食管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MP-2可作为评价食管癌恶性潜能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大肠癌、腺瘤细胞中Ki67、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方法:60例大肠癌和60例大肠腺瘤患者各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口服5%葡萄糖液120ml/d,实验组口服L-精氨酸30g(120ml)/d,连续3d。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干预前、后大肠肿瘤Ki67、iNOS的表达。应用Griess法测定干预前、后大肠肿瘤患者血清NO浓度。结果:1干预后实验组癌组织、癌旁组织、腺瘤组织中Ki67表达明显降低,组内前后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实验组癌组织、腺瘤组织中iNOS表达和血清NO浓度明显升高,组内前后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应用药理剂量的L-精氨酸可以抑制Ki67、促进iNOS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升高血清NO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CT对原发性胃癌患者壁外血管侵犯影像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A组为利用CT检查判断是否患有壁外血管侵犯的患者,B组为采用医生常规判断法判断是否患有壁外血管侵犯的患者.记录A组所有患者的各项CT参数如T分期(T1、T2、T3、T4)、N分期(N1、N2、N3、N0)、M分期(M1、M0)、肿瘤大小、肿瘤生长方式等数据.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判定患者是否存在壁外血管侵犯现象并记录,分别计算两组中诊断正确的壁外血管侵犯的比例并记录.将A、B组判断结果相比,计算两者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 :A组患者中Ⅰ组有T11例,T20例,T30例,T415例,N13例,N24例,N33例,N06例,M110例,M06例;Ⅱ组有T14例,T26例,T35例,T419例,N17例,N215例,N35例,N07例,M124例,M010例.A组患者中Ⅰ组肿瘤小于5cm1例(6.25%),肿瘤大于5cm15例(93.75%),远端结节型10例(62.5%),近端结节型加弥漫型6例(37.5%);Ⅱ组肿瘤小于5cm16例(47.06%),肿瘤大于5cm18例(52.94%),远端结节型23例(67.65%),近端结节型加弥漫型11例(32.35%).A组诊断正确的壁外血管侵犯15例(93.8%);B组诊断正确的壁外血管侵犯19例(67.9%).A组敏感性1.00,特异性0.97,阳性预测值0.94,阴性预测值1.00;B组敏感性0.59,特异性0.50,阳性预测值0.68,阴性预测值0.41.结论 :CT影像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原发性胃癌患者是否有壁外血管侵犯的现象出现,且各项CT参数能够较准确的反应壁外血管侵犯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和p53 的表达水平,探 讨其对患者预后(生存率)判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 中的Ki67 和p53 表达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Ki67 和p53 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i67 阳性细胞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较弱的相关性(r =-0.200, P =0.030),p53 阳性细胞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无相关性(r =0.003,P =0.05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Ki67 和p53 共表达以及原发肿瘤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对患者生存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0)。当Ki67 和p53 均低表达时,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 ~ 5 年生存率均高于平均水平。预后影响因 素Cox 回归分析表明,TNM 分期越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越长,死亡风险越低。结论 TNM 分期是影响肺癌 预后的指标,TNM 分期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大。Ki67 和p53 均低表达时,中位生存时间及1 ~ 5 年生存率 均高于平均水平,提示Ki67 和p53 联合检测可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焦虑情绪对围手术期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脂氧素A4 (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 年10 月-2016 年10 月该院所收治的60 例老年食管癌 合并焦虑情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两组均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 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加抗焦虑干预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焦虑情绪、血清MPO、血清LXA4 及血 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6 个月预后情况和观察组治疗后不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与血清MPO、 LXA4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SAS 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SAS 低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血清MPO 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血清MPO 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LXA4 比较有 差异(P <0.05),观察组血清LXA4 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内皮素(ET)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率(FMD)及动脉内径变化率(GTN)比较有差异(P <0.05),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同SAS 评分与血清MPO、LXA4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 较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6 个月预后情况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抗焦虑干预治疗能有效消除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焦虑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血清MPO、LXA4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