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圣祠剪影     
张机,字仲景,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稂东镇)人,是汉代杰出的医学家,被尊为“医圣”。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结合实践的医学巨著。。现发表南阳“医圣祠”照片一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谒张仲景祠墓并观摩古碑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张仲景研究会成立暨首届学术讨论大会,于1981年12月12~17日,在河南南阳隆重召开。会议期间,应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界人士与南阳地区的代表,对张仲景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与此同时,遂有幸前往瞻仰仲景祠墓,考索遗迹,实偿多年宿愿。仲景祠墓,明以前史籍罕见。清康熙间,徐忠可著《金匮要略论注》,卷首有“灵应记”一篇,系节录冯  相似文献   

3.
作为医圣的故里,南阳仲景文化积淀厚重,优势十分明显。南阳借助仲景文化优势,借力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这一载体,打造仲景文化品牌,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不仅弘扬仲景文化,加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南阳工、农业结构调整,进而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文化丰富、振兴南阳经济的良好效果。打造城市特色品牌每年一届的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以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为抓手,大力弘扬仲景文化,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不仅仅在传承仲景学说、光大医圣精神方面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00多年前张仲景崛起南阳的必然性及产生仲景圣医思想的唯一性和仲景圣医圣药的道地性。方法:对南阳当地民俗风情、天文气象、地质地貌、人文物候及仲景时代南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整理。结果:仲景其人、其事、其术、其业及其所蕴含的多种文化元素是有其一定根脉渊薮的。结论:仲景一生之所以能够折射出亦善亦美、亦医亦药、亦儒亦佛、亦哲亦博、亦吏亦黎、亦破亦立等诸多文化元素,无不得益于南阳区域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10月31日讯:2019年10月28~29日,中国·南阳第十四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在河南南阳举办。弘扬仲景学术思想、推介仲景文化品牌,交流中医药产业发展思路,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文化节期间,有6个中医药有关项目正式签约,共引入资金165.05亿元。  相似文献   

6.
我对伤寒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後汉张机的著作,是一部辨证治疗的经典著作,是集古代经方之大成的辉煌著作。甲伤寒论作者及书册的变选张机字仲景,南阳郡人,南阳在汉代是一个经济发达,交通重要的地方,所以仲景能够博采天下众方,寫能这部伟大著作。传说仲景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大约在关羽取长沙之前,近人宋向元怀疑仲景曾做长沙太守,说他是个专业医家,但邓曼则持相反意见,此可让医史专家仔细研究。范晔的後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没有为仲景  相似文献   

7.
学习《伤寒论》,要从张仲景所处的时代背景、地理位置、语言环境、学术渊源等方面入手,才能理解其真髓。“伤寒”之义,从其所处时代背景看,指传染性、大面积流行的疾病。六经的概念不仅要追溯到《内经》脏腑经络等内容,还要结合《易经》老、少阴阳理论来认识。仲景为南阳人,对其遣词用语的研究,要结合南阳方言去追寻本意,不可单从字面去搞繁琐考证。方剂来源及方名的意义要从其原来出处求索,不可望文生义。只有返朴归真,才是学习仲景理论,达到登堂入室的必要途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阳市现有仲景健康养老的基础进行梳理,并结合国内外健康城建设案例研究分析,提出南阳仲景健康城建设以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与地域仲景文化相结合的建设思路。通过开展南阳仲景文化研究以地域名医、名药、名文化项目为支撑,加强仲景文化的大众传播,把地域自然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开展仲景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群 《中医教育》2009,28(5):66-68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自1983年创建以来,充分发挥立足仲景故里之优势,紧紧依托南阳仲景医药创新工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从综合提高为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八一年十月,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了“中日《伤寒论》学术讨论会”,两国学者济济一堂,对《伤寒论》一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后,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又决定成立“仲景学说研究会”,以促进对仲景学说的系统研究。这两件事说明,仲景学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对医学的影响不仅纵贯古今,而且超越了国界。张仲景,名机,仲景是他的字,南阳郡涅阳(今河南邓县境内)人,约生于东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活了七十来岁。张仲景从小热爱学习,博览群书,汉灵帝时曾被推举为孝廉,晚年一度当过长沙太守。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从事医学研究中渡过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是人民医生我们研究“伤塞论”,一定先要认识张仲景的时代环境,仲景一生是处於后汉末年政治黑暗,兵戈扰攘的桓帝(公元147年)灵帝(公元168年)献帝(公元190-1年)三朝,正是著名的黨锢案和黄巾起义,董卓遷都等“天下乱离,民棄农业,诸军並起……”的时代,而且自建寗四年(公元171年)以後至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的十五年间,常有“大疫”流行。仲景是被同郡(南阳)何颙称为“用思精而韻不高”的人,目覩严重的政治压迫及自己宗族多死亡於疫病,於是发愤研究医学,他不像华陀“恥以医见业”,而是以医为专业的;不然他就不可能有这一部伟大的“伤寒论”创作出来。至於舊传他曾守长沙的故事,那是後人对他的“附加”,因为宋本伤寒论里都没有“守长沙”字样;天津宋向元同志最近曾有考证,辨明其非。  相似文献   

12.
“啜粥法”是古法之一。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用到米粥之方法达三十余首,兹将有关情况论述如下; 一、粥的原料;有小麦、粳米等谷物。如白术散后附“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枳实芍药散“以麦粥下之”桂枝汤“啜热稀粥”等。 二、粥的用量:仲景用之有度。如桂枝汤  相似文献   

13.
仲景《伤寒论》讲不讲“传经”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有没有所谓“传经”的其病或其证,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今天既然有人根据仲景时代本有“传经”的所谓古训来讨论仲景学说与“传经”理论,那末就有必要把这两个方面都结合起来加以研讨。因为“传经”之说,毕竟还是属于理论范畴,理论最终还必须通过实践来加以验证。早在一千七百余年前,张仲景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来论述“传经”问题的。现试述个人浅见。首先,我们不妨简略探讨一番仲景对所谓古  相似文献   

14.
仲景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其所以成为经典而后世尊为方书之祖的原因,实由于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根据前人经验,结合本身体会,总结了东汉以前祖国医学在临床上的成就,奠定了中医诊疗体系——辨证论治——的磐石基础,为后世医学发展及人民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仲景伤寒论,我认为,首先要认真学习仲景的辨证方法,所谓“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实际的运用,端赖精确的辨证方法作为指导。本文就伤寒论的原文内  相似文献   

15.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10年10月17日上午,“中国·南阳第九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暨中医中药中国行科普文化周”河南省启动活动在河南省南阳市体育中心开幕。文化节以弘扬仲景文化,倡导科学养生,追求健康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设综合、学术、展览、经贸旅游四大活动板块,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约150年~219年),南阳郡涅阳人。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自宋代起即被奉为国家医学教育的教科书,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张仲景被历代医家誉之为“医圣  相似文献   

17.
杨利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4):141-142
王叔和以降 ,治伤寒学者不下百家 ,各有发挥 ,“伤寒学”因之蔚成大观。然“如何是六经本来义”、“仲景立方大旨云何”,长期以来 ,混沌难明 ,歧义层出。清代韵伯柯琴先生著《伤寒来苏集》,卓识不凡 ,直言“仲景六经 ,为百病立法”、“仲景因脉症立方 ,不拘病名、经络”,恰似拨云见日 ,对临证如何使用经方有指导作用。1 仲景六经 ,为百病立法叔和编次仲景遗篇 ,易名为《伤寒论》,并撰《伤寒例》附入 ,则王氏心目中 ,仲景之书是专为外感病而设 ,晋唐以来千余年中 ,几为定论 ,故有“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杂病踵丹溪”之说。其间虽有人指…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南阳方言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的《伤寒论》被医家奉为经典,许多伤寒学者称《伤寒论》条文“字字珠玑”,一方面说明《伤寒论》的理论深奥,切合实用,另一方面说明《伤寒论》文字精练,行文严谨。笔者在研习过程中发现,尽管仲景《伤寒论》是以书面通用语言为主,但仍能从一些条文中看出南阳地方语言和口语  相似文献   

19.
南阳酒文化源远流长。1959年春,在镇平县城西北三十公里的塜上寺遗址出土了一件精制灼黑陶杯,充分说明早在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南阳就有了以谷物为原料酿造酒的历史。酒文化的辉宏与酒的制作技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南阳历史上,独具匠心的南阳人民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人们奉献了诸多琼浆佳酿,这对张仲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他在《伤寒杂病论》中用到了清酒、白酒、苦酒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不仅用到了上述名目繁多的酒,其用酒之法也是各取所宜,独具特色。纵观一部《伤寒杂病论》仲景提到"酒"字共有45处,其中白酒3处,清酒5处,苦酒4处,酒33处,见于不同篇章、不同病证、不同方药及饮食禁忌、杂疗方中,对酒的用法、服法也各有不同,例如:水酒同煮、以酒送服、以酒煮药、以酒浸药、以酒洗药等。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对张仲景是否做过长沙大守,两种不同意见一直争论不休.其焦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对明末于医圣祠内发掘出的墓碑上“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十一字刻凿年代的争议,②《三国志》、《后汉书》两部正史为何均无仲景传记;③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中记载的依据是什么等.论战正酣,却于1981年末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张仲景学术研究会成立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前夕,在医圣祠内发现一个物证:古墓碑的碑座,其上有“咸和五年”四字.这对于澄清事实真相,无疑是条重要线索,很快有报道说此次会议“解决了两个问题:①证实了张仲景确有其人,其故里是今南阳地区邓县稂东镇,即古之涅阳.②证实了张仲景曾官居长沙太守.南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