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阳市张仲景医院创立于1947年,原址在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126号,2015年由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重建,搬迁到南阳市卧龙区滨河西路1888号,位于美丽的白河之滨、雪枫桥西畔,更名南阳张仲景医院,晋升国家三级中医医院,沧桑陵谷,焕然一新。占地200亩,是南阳市医保、新农合、离休干部、工伤及康复保险定点医院,南阳市残联脑瘫康复定点医院,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定点医院,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早产宝贝救援计划(早产儿)太阳宝贝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00多年前张仲景崛起南阳的必然性及产生仲景圣医思想的唯一性和仲景圣医圣药的道地性。方法:对南阳当地民俗风情、天文气象、地质地貌、人文物候及仲景时代南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整理。结果:仲景其人、其事、其术、其业及其所蕴含的多种文化元素是有其一定根脉渊薮的。结论:仲景一生之所以能够折射出亦善亦美、亦医亦药、亦儒亦佛、亦哲亦博、亦吏亦黎、亦破亦立等诸多文化元素,无不得益于南阳区域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南阳儒文化对张仲景的影响。方法:参考古文献,并结合南阳当地文化和文物进行推断。结果:张仲景的儒学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体现在仁孝之心、大公无私和中庸三个方面。结论:张仲景著书行医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南阳张仲景医学研究所系由热衷于张仲景医学事业、毕业于张仲景国医大学首届专修班的刘世恩先生 ,自筹资金数十万元 ,在南阳市、区科委及卫生局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 ,于 2 0 0 1年 1月在医圣故里南阳成立的集医疗、科研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研究所的宗旨是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 ,研究和光大汉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学说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 ,扩大经方临床运用 ,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为促进仲景医学事业乃至整个中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了使研究所的各项科研活动能够始终站在仲景学说领域的前沿 ,研究所成立伊始 ,便聘…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0):742-742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南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南阳第六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9月20日隆重开幕。文化节主题是:“绿色、健康、合作、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学术研究会成立暨学术交流大会,于1981年12月12~1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到会代表272人,名老中医岳美中教授给大会题词并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和中医学会副会长任应秋教授向大会致了贺词。医史学会副会长耿鉴庭研究员等出席了大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秘书长陈可冀  相似文献   

7.
张胜忠 《家庭中医药》2009,(7):F0003-F0003
张仲景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区中心位置。是我国东汉伟大医学家医圣张仲景的墓及祠的所在地。是中医药界祭祖朝圣、民众谒医祈福的圣地。属国家3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8.
由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主办、河南省具体承办的张仲景学术国际研讨会于1991年4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来自国内和10余个国家、地区的代表250人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开幕大会上,国内著名仲景学说专家,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刘渡舟先生作了题为“中医之魂”的特别演讲。  相似文献   

9.
2008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八)是医圣张仲景诞辰1858周年纪念日。河南省南阳市中医药界代表、百余名名老中医及各界群众前往医圣祠纪念、拜谒医圣。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4):F0002-F0002
南阳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是由原云阳中医药学校附院和原张仲景国医大学门诊部合并而成,于1995年6月建成,同年12月正式开业。医院座落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卧龙岗上,与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武侯祠相毗邻,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省二级中医  相似文献   

11.
12.
《环球中医药》2012,(1):62-62
本刊讯(通讯员 张攀)医圣故里群贤至,中药之都论养生。11月12日,中国·南阳第十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在白河之滨精彩亮相,来自国内外的中医药专家和嘉宾汇聚于此,拜谒医圣张仲景,论道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     
他不仅以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成为“医圣”,而且从病因学的角度提出养生观点,如养慎、调和五味、提倡导引等。他的《伤寒杂病论》处处闪烁着养生思想亮点。这样使养生有了一个新的视角,揭示养生与疾病的内在联系,把养生建立在了更坚实的基础上,更便于人们操作。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建安24年(公元219年)。张仲景从小善思好学,“博通郡书,潜乐道术”。当他十余岁时,与他同郡的名人何颙曾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于是他就从师于当地名医张伯祖,他非常仰慕扁鹊“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求,经过刻苦学习,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所以《襄阳府志》曰:“仲景之学,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相似文献   

16.
17.
张仲景不仅精于内治,而且也十分重视外治。所谓外治是指口服药物以外的各种治疗方法。仲景在《伤寒》《金匮》中记载的外治法,有的沿用至今,并有所发展;有的现已少用,有待进一步发掘.仲景所论外治法,主要有下列数种.  相似文献   

18.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大约生于东汉桓帝和平元年(西元150年),卒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其故里可能在东汉南阳郡涅阳县,即今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稂东镇的张寨村。  相似文献   

19.
下法,即通过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使病邪从下窍而出的一种治法。我国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对下法作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述。《伤寒论》(本文指《伤寒论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以下简称《伤寒》)398条原文之中,论及下法者则有110余条;《金匮要略》(本文指《金匮要略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以下简称《金匮》)二十二篇之中,论及下法者则有十四篇计五十余条原文。这些论述,迄今对指导中医临床仍具有重要价值。兹据笔者学习之粗浅体会,从下法的运用与禁忌两方面,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汤剂的煎煮 ,属于临床施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整个施治过程中 ,辨证准确 ,用药精当 ,固属重要 ,但不能如法煎服 ,亦会影响疗效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甚或引起副作用。历代医家对药物的煎煮法 ,都十分讲究。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云 :“煎药之法 ,最宜深讲 ,药之效不效 ,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豕 ,失其调度 ,尚能损人 ,况药专以治病而不可讲乎。”观《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 ,方后皆明示煎服方法及禁忌 ,不但法度严谨 ,且灵活变化 ,皆取之其用。可见读仲景书 ,与治疗有关的每一个环节 ,都应认真研索 ,才能继承发扬。本人不揣浅陋 ,谈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