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阳还五汤出自于《医林改错》,由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原方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主治气虚血瘀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等症。近年来,笔者应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典型病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的名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临床中笔者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之法则,除运用本方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外,还用以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痹证、消渴后期并发痹证等病证,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肾肿瘤血尿,复视、高血压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5.
6.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的一个方剂。由黄芪4两,当归尾2钱,赤芍药1钱半,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1钱组成。是王清任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用气虚血瘀理论指导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一个有效方剂。正如他自己所说:“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40年来,颇有所得”。虽则这样,但百多年来世人对此尚存在着较多争议。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众多医家的不断临床实践,补阳还五汤的功效与主治才逐步被肯定,其疗效甚至远远超出当时的范围,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对王清任本身学术地位的进一步确定和提高来说也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岩  杨军 《中国当代医学》2007,6(10):103-103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伍的《医林改错》一书。原方主治瘀血内阻,经络不通之中风、半身不遂。本人在继承前人医旨的基础上,用该方指导临床医生治疗高血压、脑梗塞,屡屡见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学科是学习方剂学的基础,在方剂学的教学中又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些学科相关内容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本文以补阳还五汤教学中的体会为例,介绍如何使同学们深入理解气虚与血瘀的关系,在临床上如何灵活正确地运用此方。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之手,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又名全任,字勋臣,直隶(今河北)玉田县  相似文献   

9.
张锦亭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647-648
补阳还五汤,源于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等功能。该方原为治疗中风后遗症而设,1990年—1993年期间,笔者临证中尝用此方,随证加减,活用本方,扩展应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房室传导阻滞、脑梗死和闭经等多种病证,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唯疏于全面收录,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4则案例作一介绍,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我曾先后系统的观察了一些中风患者,也初步做了比较系统的分类,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2009年以后,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又继续观察了一些邪中经络的患者.在前段工作基础上,我又获得了一些新的体会.为此特将其辩证施治大意简报如下:一、临床简况几年来我们接治的病人共12名.从年龄来看,其中在三十岁以下者只有两名,而且这两名仅局部乏味口眼歪斜症,他们的特点都是体质较壮而治愈迅速.其次,十名的年龄最低者为三十三岁,最高者为五十八岁.他们的特点都是患了半身不遂症.这些病人的治愈期,其中7-18天痊愈者5名;经治24-90天痊愈者7名.二、辨证论治:由于邪中脏腑经络的不同以及虚实的各异则其病人病机可分为以下三大因素:1、刘河间主火他说:心阳暴亢,真阴亏损,烽火燎源,发为卒中.2、李东垣主虚他说:风中无不由虚,故脏腑血脉偏重,皆可为病.3、朱丹溪主痰他说:脾湿生痰,痰火上壅,诱发中风.  相似文献   

11.
加味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戴兴芳,马克明益气活血法是清代王清任对临床治疗法则的重要发展,补阳还五汤是其代表方,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遗尿不禁,各地文献报道用本方治...  相似文献   

12.
13.
补阳还五汤源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王氏从“气府”气虚理论出发,创制补阳还五汤,将补气和活血化瘀结合,运用于中风证。现在该方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该方法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慢性肾衰等疾病,是从调理机体的所血出发,使气血畅行,扶正祛邪,从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尾、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川芎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为治中风之气虚血瘀后遗症的常用方剂。但近年来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现概述如下。1 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1.1 低血压症 曾氏[1]用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重用黄芪和川芎,加丹参、桂枝等,治疗30例,结果显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2 无症状心肌缺血 章氏等[2]以黄芪30g,当归20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10g为主方,痰湿重者,加瓜蒌30g,薤白、枳实、半夏各10g;瘀血偏重者,加丹参30g,失笑散10g;心阴不足者,加太子参30g,麦冬1…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用治中风后遗症疗效甚佳,至今仍为人们所习用.然临床应用,绝不限于中风后遗症,余临证效仿其法,用于治疗气虚眩晕,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原为半身不遂而设,辨证运用须注意此方适宜缺血性中风病在经络,病机属气虚血瘀,及时恰当使用同时配合针灸、推拿则治愈率高,病久大多只能改善症状。至于预防复发和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实为扩展运用,也须谨守病在经络,气虚血瘀之要点。使用汤剂时,生黄芪、桃仁与红花、当归与川芎的配伍结构及用量比例,极宜遵守,若改制丸剂,又当斟酌调整。  相似文献   

18.
19.
20.
补阳还五汤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补阳还五汤的药理研究五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补阳还五汤药理作用主要为: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血流动力学,抗氧化,抗炎和调节免疫。临床应用包括;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