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及头颅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头颅MRI影像特征.方法 对71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儿进行头颅MRI检查,获得T1WI、T2WI图像并分析脑部MRI表现.结果 25例累及脑干,其中23例(92%)累及脑桥被盖,21例(84%)累及延髓,19例(76%)累及相邻小脑中脚,8例(32%)累及小脑齿状核.表现为不同范围的T2WI高信号病变,T1WI多呈等信号,少数(12%)呈低信号.结论 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常累及脑干,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36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与MR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提高对病毒性脑炎的MRI及临床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经临床治疗后好转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及MRI表现。常规行矢状位T1WI、轴位T1WI、T2 WI、FLAIR序列检查 ,其中 3 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3 0例MR初诊为病毒性脑炎 ,MR表现为颅内多发、片状或团片状异常信号 ,累及额、顶、颞、枕叶、基底节 丘脑区、中脑、小脑半球。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 ,T2 WI呈稍高信号 ,FLA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有多种表现 ,包括无明显强化、小点状、线样、团片状及脑回状强化 ,脑膜亦可强化 ,其中单疱病毒性脑炎 12例。误诊为脑梗死 2例 ,胶质瘤 1例 ,胶质瘤病 1例 ,脱髓鞘性病变 2例。结论 :MR对病毒性脑炎显示清楚 ,部分病毒性脑炎MR表现复杂 ,应结合临床资料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支原体脑炎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支原体脑炎患者行颅脑MRI检查,12例增强扫描。结果:MRI表现异常16例,正常5例。①病变形态及分布:脑白质多发、散在的点状或/及斑片状异常信号8例;两侧大脑半球弥漫性异常信号3例;脑室扩大,侧脑室后角周围异常信号3例;皮层灰质内脑回状异常信号2例;②病变信号:所有病例T2WI及FLAIR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在DWI(b=1000)像上均呈异常高信号;③增强扫描:12例行增强扫描中,4例呈点状或/及斑片状强化,8例无异常强化。结论: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有助于诊断支原体脑炎,并可显示支原体脑炎脑实质受累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及判定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F)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钙化性腱膜纤维瘤的临床及MRI表现,所有腱膜纤维瘤患者均行MRI检查,其中2例加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例CAF中3例病灶位于手部,1例位于肘窝,1例位于跟腱,所有病例均可见软组织肿块,病灶紧贴肌腱生长并向邻近软组织浸润.T1WI上4例病灶呈与肌肉等同的信号,1例信号比肌肉稍低;T2 WI上5例CAF均呈不均匀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即高信号背景下可见点片状低信号;2例病灶内可见团状T1 WI、T2 WI均呈低信号的钙化灶;2例增强扫描病灶呈中等强化,低信号区不强化.结论:MRI可以完整显示钙化性腱膜纤维瘤的部位、大小、信号特点,可为术前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并发脑干脑炎的MRI表现特征,探讨MRI对于早期诊断该并发症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为HFMD并发脑干脑炎的患儿的颅脑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影像表现为单发或多灶性的、部分呈对称性分布的脑损害病灶,18例患儿共有病灶25个,其中脑桥-延髓交界处背侧8个,延髓背侧7个,脑桥背侧5个,中脑2个,丘脑1个,脑室旁白质区1个,小脑齿状核1个。MRI信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正常或呈低信号,无强化;(2)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模糊,FLAIR、DWI正常或呈高信号,部分病灶轻度强化;(3)平扫正常,增强扫描可见斑片状轻度强化。结论脑干脑炎为儿童HFM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颅脑MRI对其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和一定特异性,能明确病灶的部位和范围,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并脑炎的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经临床确诊的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行MRI检查。分析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脑内病灶的信号特征。结果:52例中有35例可见脑内异常表现,阳性率为67.3%(35/52)。病灶单发者6例,多发者29例;累及大脑灰质29例,丘脑6例,基底核8例,小脑1例,脑干3例。病灶T1WI为低信号21例,等信号14例;T2WI为高信号27例,等信号8例;FLAIR/T2WI为高信号29例,等信号6例;DWI为高信号31例,等信号4例。结论:MRI是小儿手足口病并脑炎的首选影像诊断手段,FLAIR/T2WI和DWI序列是该病的诊断及随访观察的主要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浆细胞性乳腺炎(PCM)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18例经病理证实的 PCM 患者双侧乳腺 MRI 图像,包括 T1加权像(T1 WI)、T2加权像(T2 WI)压脂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病灶的形态、边缘、范围和增强表现。结果PCM 依照 MRI 表现可分为炎症型、脓肿型、混合型;其中炎症型4例,病变范围广泛3例,病变局限在乳头及乳晕1例,T1 WI 均呈等低信号,压脂 T2 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单纯斑片状强化2例,斑片及树枝状强化2例;脓肿型9例,病变范围广泛6例,病变局限于1个象限3例,单发3例,多发6例,T1 WI 呈等低信号,压脂 T2 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蜂窝状强化4例,环形及片状强化5例;混合型5例,炎症伴脓肿及窦道形成,T1 WI 均呈等低信号,压脂 T2 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蜂窝状强化3例,1例散在多发环形强化,1例不均匀斑片状及环形强化。对每一个增强的病例选取感兴趣区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所有曲线均为流入式,其中平台型17例,上升型1例。本组中有5例于扩张的导管内见高蛋白物质沉积,T1 WI 呈明显高信号,压脂T2 WI 呈低信号。结论PCM 脓肿型最为常见,其次为混合型,且其 MRI 表现均可见明显环形及蜂窝状强化的脓腔,具有特征性。掌握其信号特点及特征性强化方式对明确诊断及分型有显著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olitary necrotic nodule ,SNN)的MRI表现.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N 20例的MRI表现.结果 依据其在MRI的T1WI和T2WI信号高低及增强后的表现分为4类:(1) 4个病灶在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其中2个病灶在T2WI上其内可见点状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2)7个病灶在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3)4个病灶在T1WI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门脉及延迟期边缘强化;(4)5个病灶在T1WI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伴中央点状或片状更高信号,增强后边缘强化.结论 平扫加动态增强MRI能较好反映SNN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SNN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桥本脑病的MRI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桥本脑病(HE)的MRI特点及其机制,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临床诊断为HE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5例患者均行头颅常规MR扫描,并对其中常规MRI表现异常的3例患者行DWI、MRA和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分布和信号特点,测量病变处和对侧无病变区组织的ADC值.并通过分析2例有连续临床和MRI资料的患者,推测其机制.结果 5例患者中有3例发现脑内异常改变,3例均表现为深部白质内斑点样异常信号,T1WI、DWI呈等信号,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呈高信号,同时伴脑内其他部位多发斑片状病变,灰、白质均受累,主要累及基底节核团、海马和扣带回,发病初期T1WI呈等、低信号,T2WI、FLAIR、DWI呈高信号,病变区ADC值[(0.449±0.092)×10-3 mm2/s]较对侧无病灶区[(0.838±0.062)×10 -3 mm2/s]均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均无MRA异常改变和强化表现.对2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缓解的患者连续追踪,1例MRI表现为病灶明显缩小,T1WI呈高信号,T2WI、FLAIR呈等、高信号,DWI呈低信号,ADC值明显升高;另1例病灶完全消失.结论 桥本脑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可以作为HE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手段之一,并可能成为活体研究HE病理机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 9例患者在出现症状 1~ 6个月内行MRI检查 ,采用自旋回波 (SE)或快速自旋回波 (fastSE)序列 ,常规行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结果 弥漫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 5例 ,病变表现为多发点、片状异常信号 ,TlWI为等信号 ,T2 WI为高信号 ,双侧白质均有受累 ;2例同时累及灰质。2例局灶性病变中 1例为左基底节区TlWI等信号 ,T2 WI呈小片状高信号 ,治疗后复查无变化 ;1例为左尾状核头部及内囊区T1WI呈片状低信号 ,邻近可见线状高信号 ,T2 WI为高信号 ,提示存在陈旧出血性脑梗塞。 2例患者无异常MRI表现。结论 MRI对脑部病变的显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必须强调的是 :MRI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 ,才能充分利用其敏感性高的特点 ,做出正确的诊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