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常规2D及3D超长回波链采集FSE序列(3D Cube T2WI) MRI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先后行常规2D MR及3D Cube T2WI MR检查并分别作出ACL损伤的诊断,包括ACL完整、部分撕裂及完全撕裂.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ACL损伤的金标准.应用ROC法计算2种影像检查对ACL部分撕裂及完全撕裂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并应用Hanley&McNeil检验比较两者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结果 4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中,ACL完整者16例,双束完全撕裂为12例,部分撕裂者为12例.对ACL完全撕裂,2D MR的AUC值为0.839,3D Cube的AUC值为0.92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5,P=0.213);而对于ACL部分撕裂,2D MR的AUC值为0.643,3D Cube的AUC值为0.8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384,P=0.017).结论 常规2D MR及3D Cube MR对ACL完全断裂诊断效力无差异,3D Cube MR对于ACL部分损伤诊断效力优于常规2D MR.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MR不同成像方位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MR不同成像方位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撕裂的诊断价值,重点探讨横断位T2WI对ACL显示及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7月间192例膝关节创伤患者MR扫描图像资料,由两位放射诊断医生分析横断位、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位T2WI图像对ACL撕裂评价的准确性。结果:192例膝关节创伤患者中关节镜证实ACL损伤23例(n=23)。两名读片医生对ACL损伤评价准确性于横断位为91.7%和88.5%,斜矢状位为92.7%和93.8%,斜冠状位为95.8%和94.3%。三种成像方位对ACL损伤评价的准确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位读片医生读片一致性检验kappa值横断位、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位分别为0.754、0.764和0.867。结论:ACL及其损伤能在T2WI横断位、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位三种成像方位上清晰显示,其中横断位T2WI为膝关节扫描常规扫描方位,其价值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MRI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 ,MR检查采用SE、TSE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T1WI、T2 WI及STIR。结果 :2 5例交叉韧带损伤中 ,部分性撕裂 16例 ,完全性撕裂 9例。MRI诊断交叉韧带部分性撕裂和完全性撕裂的符合率分别为 87.5 %和 88.9%。结论 :MR能较准确地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及其并发症 ,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膝关节斜冠状位扫描对前交叉韧带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膝关节斜冠状位扫描对前交叉韧带的显示价值。方法 对 3 0例正常膝关节均行常规横断、斜矢状、冠状扫描 ,扫描序列还包括在斜矢状图像基础上行平行于前交叉韧带FSE序列斜冠状薄层无间隔T2 扫描 ,分析斜冠状、斜矢状及冠状位对正常前交叉韧带的显示情况。结果 正常膝关节于 1幅图片上可清楚显示ACL全程者 ,斜冠状显示率为 10 0 % (3 0 3 0 ) ,斜矢状位显示率为 83 .3 % (2 5 3 0 ) ,而冠状位前交叉韧带呈节段状 ,不能在 1幅图像中显示完整的ACL。结论 斜冠状位可在 1幅图像上完整显示前交叉韧带起止附着区及中间纤维束 ,有利于对前交叉韧带显示及损伤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完整显示最佳MR成像方法。方法健康成人自愿者膝关节30例,分别进行膝关节伸直位、微曲位(17°)和屈曲位(45°)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垂直矢状位和斜矢状位的MR扫描,观察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交叉韧带的显示效果及MRI表现。结果3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在伸直位垂直、斜矢状面完整显示率分别为63.3%、70.0%;微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完整显示率分别为93.3%、96.7%;屈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完整显示率分别为96.7%、100.0%。后交叉韧带(PCL)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断面完整显示率均为100%。结论MRI成像中交叉韧带在屈曲位斜矢状面显示最佳。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评价MRI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66例共70个膝关节,采用膝关节专用正交线圈。SE序列。T1WI,T2WI,行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结果 70个膝关节累及73侧侧副韧带。26例十字交叉韧带,根据韧带损伤程度和MRI表现分为轻,中,重3度。结论 MR能准确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并能发现诸多并发症,是膝关节韧带损伤最佳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于膝关节MR 2DT2WI+fs图像的重建图像对前交叉韧带显示效果,优化扫描程序。方法分析60例前交叉韧带MR检查图像,按检查方法分A、B、C三组进行观察分析。A组:常规扫描标准矢状位图像;B组:基于A组图像的斜矢状位重建图像;C组:斜矢状位扫描图像。观察三组图像对前交叉韧带的显示情况。将图像分二级进行评价:Ⅰ级为前交叉韧带1幅图像完整、清晰显示;Ⅱ级前交叉韧带1幅图像不能完整显示,需连续两幅或三幅图像才能完整显示;最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组图像:Ⅰ级36例,占60%;Ⅱ级24例,占40%。B组图像:Ⅰ级56例,占93.3%;Ⅱ级4例,占6.7%。C组图像:Ⅰ级5 4例,占90%;Ⅱ级6例,占10%。经计算显示A、B两组图像具显著差异;A、C两组图像具显著差异;B、C两组图像无显著差异。结论基于前交叉韧带MR2DT2WI+fs图像的重建图像对其显示良好,建议膝关节磁共振检查时以标准矢状位扫描所得二维图像进行MPR重建观察,无须特意行斜矢状位扫描或三维成像扫描后重建,可以优化MR检查流程。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正常和损伤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正常前交叉韧带和15例损伤前交叉韧带的MR表现。结果正常前交叉韧带在矢状位上呈一连续笔直的带状影,T1WI、T2WI均呈低信号。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为连续性中断5例、韧带外形不规则1例、韧带异常的水平走向2例和韧带信号增高7例。结论MRI是一种准确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或关节镜检查证实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扫描,对疑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加扫斜矢状位T_2WI像,对疑有胫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加扫冠状脂肪抑制T_2WI像. 结果 32例膝关节中MR诊断韧带损伤共36条,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16条,后交叉韧带损伤14条,胫侧副韧带损伤5条,腓侧副韧带损伤1条.韧带损伤包括韧带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 结论 MRI 是理想的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韧带损伤MRI诊断的评价(附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MRI材料,重点分析了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MRI表现。结果:前交叉韧带部分性撕裂为T1WI、T2WI、T2^*像上韧带内信号均增高,但纤维束仍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完全性撕裂的直接征象为韧带连续性中断、增粗或扭曲变形;看不到正常的ACL,于附着处出现一团块影,T2WI韧带内呈弥漫高信号;间接征象有胫骨前置和后交叉韧带变形等。结论:ACL损伤在MBI上有一定的特点。MRI是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