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的螺旋CT影像特点,总结螺旋CT在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100例继发性肺结核及20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评价其影像表现差异。结果:100例肺结核中,结核球12例,其中直径2.0-3.0cm圆形、椭圆形、孤立性结节影8例,直径〉3.0cm,出现分叶、毛刺、空泡、胸膜凹陷等征象的不典型结核瘤4例,易误诊为肺癌;空洞36例,呈圆形或类圆形,薄壁空洞22例,厚壁空洞14例;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20例,合并胸腔积液15例,合并纵隔、肺门淋巴结核17例。20例肺癌,肺内肿块14例,12例外壁呈分叶状,8例有放射状短毛刺,3例偏心性空洞,肺门肿块6例,有4例合并肺结核。结论: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薛少军  任莉 《肿瘤学杂志》2017,23(5):442-444
摘 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与肺癌空洞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肺部空洞性病变患者共9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结核空洞62例,肺癌空洞33例。回顾性分析肺部空洞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将肺结核与肺癌空洞患者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肺结核空洞多位于中叶/舌叶者,空洞壁厚及大小均明显低于肺癌空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空洞主要特征包括内壁光整、外壁毛糙、结节、分叶、短毛刺、偏心性空洞以及气液平面,肺结核空洞主要特征包括钙化及部分偏心性空洞。但肺癌偏心性空洞多为近肺门侧壁厚,肺结核偏心性空洞多为远肺门侧壁厚。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空洞周边组织主要特征包括胸膜黏连以及胸膜凹陷征,肺结核空洞周边组织主要特征包括周围组织炎症、胸膜黏连、纵隔淋巴结钙化、周围卫星灶以及胸膜凹陷征。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于肺部空洞性病变病灶局部及周边情况观察效果良好,可用于肺结核与肺癌空洞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结核误诊为肺癌的原因。方法 对肺结核误诊为肺癌的 2 6例患者分别从发病年龄、部位、胸水性质、胸部X线改变等方面就误诊原因加以分析。结果 误诊主要原因为发病老龄化 ,本组 60岁以上老人占 3 1% ;病灶位于肺结核非好发部位 ,13例外围性病灶中有 10例在中、下叶 ;血性胸水 ;肺水张、肺门肿块 ;周围性肿块直径 >4cm( 9/13 ) ,有分叶、毛刺 ( 8/13 ) ,胸膜凹陷征 ( 4 /13 ) ,不规则空洞 ( 2 /3 )。结论 肺结核误诊为肺癌原因复杂 ,综合分析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彭东  杨军  张雷 《癌症进展》2018,(8):954-955,993
目的 分析肺结核空洞患者与肺癌空洞患者的CT影像差异.方法 选取43例肺结核空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和43例肺癌空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壁结节、钙化及空洞壁的厚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钙化和厚壁空洞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壁结节、毛刺征和薄壁空洞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空洞患者与肺癌空洞患者的CT影像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实施CT检查和分析,可以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9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同期抽取9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利用Cox回归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年吸烟数、肿块有分叶毛刺、计算机断层扫描(CT)见偏心空洞、肺不张是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方式、原结核灶处恶变、肿瘤的分期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要做到早期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注意结核病灶的存在、肿瘤分期等情况,以便改善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影像和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2001年1月-2008年1月期间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以及初诊分别为肺结核和肺癌而进一步确诊为肺癌和肺结核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在收治的15660例肺结核病人中,肺结核合并肺癌182例(1.16%),其中肺癌病灶发生在肺结核所在肺叶或肺段63例;临床诊断为肺癌而行剖胸探查的2588例病人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22例(0.85%)。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咳嗽、发热、盗汗等。肺部影像表现为偏心空洞、肿块周围毛刺状、肺不张以及胸腔积液等,同时也具有各型肺结核的影像特点。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以及肺结核与肺癌的临床鉴别诊断在临床上较为困难,应认真进行相关辅助检查以防止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咸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MSCT检查检出肺部空洞的94例患者,其中肺结核空洞55例,肺癌空洞39例,对两组患者空洞病灶部位(上叶、中叶/舌叶、下叶)、大小(长径、厚壁空洞数)、性质(钙化、结节、分叶、毛刺)和...  相似文献   

8.
临床肺腺癌的X线表现多见为:位于肺周边部。大多呈孤立性病灶,直径多在3—4cm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阴影、有分叶、毛刺胸膜炎指征,少见空洞。本文报道两例原发性肺腺癌,肿块巨大。分别为:12×11.5cm、8×7.5cm,均无  相似文献   

9.
廖宗山 《实用癌症杂志》2014,(11):1492-1494
目的探究低剂量螺旋CT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CT检查发现有肺结节的患者62例,分别行低剂量CT扫描(40 m A)和常规剂量(200 m A)CT扫描各一次,观察比较2种剂量扫描患者的结节形态学特征、结核增殖灶、肉芽肿性病变、炎性结节、肺转移癌、肺癌、肺结节的病理分期和组织分型的特点。结果结节密度不均、分叶、空洞、钙化、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在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中差异不明显(P>0.05)。低剂量组定性诊断结核增殖灶、肉芽肿性病变、炎性结节、肺转移癌、肺癌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癌的病理分期、组织分型的确诊在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无差异,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肺三期扫描对直径≤3 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三期扫描对直径≤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仪60例患者的孤立性肺结节(sPNs,直径均≤3cm)病灶行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根据主动脉、肺动脉强化CT值的特点,建立螺旋cr肺三期扫描时相,分析60例SPNs肺三期扫描强化形态与程度。结果 螺旋凹肺三期扫描延迟时间:肺动脉期15s,支气管动脉期36s,平衡期9HDs。肺癌螺旋CT肺二期扫描病灶强化变化的主要形式为无明显强化、显著强化和中等强化,肺炎性结节肺三期扫描病灶强化变化的主要形式为轻度或中等强化、显著强化和显著强化。肺结核球及转移瘤肺二期扫描密度变化较小。本组82,9%的肺癌支气管动脉期可见不规则条状及斑点状强化血管影。结论 螺旋CT肺三期扫描能反映直径≤3cm周围型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及其强化的变化状况,有助于病变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应用TOMOCON图像融合系统。对肺内病灶分别以常规二维CT及二维CT结合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肿瘤靶区勾画、体积计算及靶区横径及纵径比较。结果 48例肺癌病人CT定位扫描后常规二维CT靶区勾画结果:靶区体积(GTV)18.85~380.63 cm3,中位体积103.60 cm3;二维CT结合螺旋CT三维重建勾画结果:靶区体积(GTV)24.05~420.57 cm3,中位体积130.55 cm3。两组数据经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P=0.037,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勾画结果显示横径平均差异为(1.5±0.5)mm。纵径平均差异为(3.0±1.5)mm。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可以作为常规CT横断面扫描图像勾画的一个有力补充,使得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的吸烟人群2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人群的影像学特征资料与一般人口学资料。结果:CT筛查出345例为阳性结节,占比16.4%,实性结节245例,非实性结节60例,部分实性结节40例。CT筛查出肺癌30例,占阳性结节的8.7%;经病理证实有27例肺癌患者,非实 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中肺癌的比例高于实性结节,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结节患者的直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27例肺癌患者中,CT表现为边缘毛糙20例,光整7例;形态不规则22例,规则5例;胸膜凹陷12例,支气管充气征6例,空泡1例;临床分型:周围型23例,中央型4例。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有很好的价值,有利于肺结节的检出,有利于预防早期肺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文铁  姬星  王剑 《实用癌症杂志》2017,(8):1376-1379
目的 探讨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70例宫颈癌患者行螺旋CT和MRI检查的结果,分析螺旋CT、MRI以及螺旋CT联合MRI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效果.结果 螺旋CT与MRI对子宫颈癌的诊断率明显低于螺旋CT+MRI联合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对子宫颈癌Ⅰ期、Ⅱ期的诊断率明显低于MRI,有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对病灶直径≤3 cm的子宫颈癌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低于MRI和螺旋CT+MRI联合诊断(P<0.05);螺旋CT对病灶直径>3 cm的子宫颈癌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与MRI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与MRI对病灶直径≤3 cm和直径>3 cm的子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低于螺旋CT+MRI联合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对子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优于螺旋CT,尤其表现在对病灶直径≤3 cm的宫颈癌诊断中,但二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率CT(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HRCT检查,并经针吸组织病理学或(和)手术切除后病理得到最终诊断。观察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多层螺旋CT和HR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观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HRCT检查的CT征象检出率。结果:243例患者检出周围型肺癌197例,炎性假瘤19例,炎性肉芽肿15例,结核球12例,肺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腺癌114例,鳞癌47例,小细胞肺癌23例,其他类型13例。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178例,漏诊34例,误诊15例;HRCT诊断肺癌186例,漏诊19例,误诊8例;多层螺旋CT和HRCT阳性诊断肺癌157例,漏诊43例,误诊3例;多层螺旋CT或HRCT阳性诊断肺癌209例,漏诊6例,误诊18例。多层螺旋CT、HRCT、多层螺旋CT和HRCT、多层螺旋CT或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2.74%、90.36%、78.17%和96.95%,多层螺旋CT、HRCT、多层螺旋CT和HRCT、多层螺旋CT或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特异性分别为67.39%、82.61%、93.48%、60.87%。HRCT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棘突征、细支气管气相、短毛刺征、分叶征等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扫描(P<0.05)。197例肺癌患者CT值增加幅度18~84 HU,平均(35.82±13.74)HU,CT值增加幅度>20 HU的为189例(95.94%),增加幅度超过30 HU的为132例(67.01%),强化均匀的患者153例(77.66%),有21例处于静脉期的时候在边缘点或结节中间出现高密度条状影。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HRCT均是周围型肺癌有效诊断方法,HRCT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具有优势,依据影像学征象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AUC均高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但螺旋CT增强扫描后肺癌CT值增幅明显,对肺癌的确诊具有参考价值,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5.
刘瑛  吴宁  邹霜梅  郑容  张丽  梁颖  张雯杰  赵平 《癌症进展》2012,10(3):306-312
目的分析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结核18F-FDG PET-CT表现,提高对肺结核PET-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结核的PET-CT表现。27例行双时像显像。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所有病例通过组织学或诊断性治疗证实。结果 31例肺结核(均径≤4.0cm)均为周围型肺结节,23例有分叶,27例有毛刺,27例有胸膜牵拉,13例有小卫星灶。肺结核病灶的SUVmax常规为3.87±3.20,SUVmax延迟为4.10±2.94,△SUVmax为0.97±1.02,RI为28.92%±32.11%。肺结核病灶的SUVmax与其均径呈正相关(r=0.816,P<0.01),且在不同大小病变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有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最大淋巴结的平均短径为(1.52±0.41)cm,肿大淋巴结的SUVmax明显高于非肿大淋巴结(P<0.01)。15例患者的淋巴结为高密度,淋巴结的SUVmax在高密度淋巴结组与非高密度淋巴结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结核病灶,形态学表现和摄取程度可与周围型肺癌相似,但较少伴有淋巴结肿大,当病灶中央出现摄取分布稀疏区以及病灶周围有小卫星灶时,对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部肿块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理诊断为肿瘤样病变35例(肿瘤样病变组)和恶性肿瘤200例(肿瘤组),记录两组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三维重建后处理灌注参数,判定诊断价值。结果:肿瘤样病变组的病灶最大径为(3.11±1.24) cm,增强幅值为(27.33±8.19) Hu;肿瘤组分别为(5.68±1.49) cm和(31.40±9.44) Hu,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样病变组的病灶BV、BF与PS值分别为(2.84±1.93) ml·100 g-1、(2.14±1.33) ml·min-1·100 g-1和(12.89±5.29) ml·min-1·100 g-1,都明显低于肿瘤组病灶的(33.87±11.49) ml·100 g-1、(25.39±12.49) ml·min-1·100 g-1和(127.40±34.91) ml·min-1·100 g-1(P<0.05)。在235例患者中,CT判断为肿瘤样病变30例,恶性肿瘤205例,为此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鉴别诊断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7.6%。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能清楚显示病灶情况,能通过灌注参数进行病情判断,是鉴别肺部肿瘤样病变与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We conducted a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Six hundred and two workers (38-81 years, 97% smokers) with asbestos-related occupational disease were screened using spiral CT and chest radiography. The national cancer registry was checked for possible false negative cases. The screening detected 111 patients with non-calcified nodules >0.5 cm in diameter and 66 of them were referred for further hospital examination. We found five lung cancers (106 false positive cases) with a histological spectrum similar to the national, natural occurrence of the disease (two adeno, one squamous cell, one anaplastic and one metastatic carcinoma) and one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Three cases were potentially operable (stage I-II). Unfortunately there was one false negative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B) with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follow-up CT scan and another patient who refused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fter an inadequate FNAB. In the end only one patient with adenocarcinoma underwent surgery. After 3 years of follow-up two new lung cancers were reported to the cancer registry with no evidence of tumour in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screening CT scan. The sensitivity of CT screening was 100%. CT was capable of detecting early lung cancer in asbestos-exposed patients with a lot of confusing pulmonary and pleural pathology. Due to the high number of positive finding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atient compliance and the follow-up protocols and patient selection in future screening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肺癌患者160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观察CT片中患者肺部轮廓及病灶扫描图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准确率.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能清晰显示患者胸部各叶细节结构,肺部轮廓、病灶形状等.160例早期肺癌患者中,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确诊151例,准确率为94.37%,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确诊71例,准确率98.61%;88例中央型肺癌中,确诊80例,准确率为90.90%.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下,肺部组织轮廓、病灶显示清晰,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但在中央型肺癌早期筛查时漏诊率相对较高,需要采用病理检查等其他方式辅助诊断,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评价实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46例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为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和/或胸内气管旁肿块(≥1 cm)的患者行EBUS-TBNA的资料(其中临床拟诊为肺癌并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25例,纵隔和/或肺门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21例),统计实时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率。结果:46例患者中,其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患者38例,淋巴结结核3例,淋巴结炎3例,结节病1例,淋巴瘤1例。46例患者中,经EBUS-TBNA诊断为肺癌34例,淋巴结核2例,淋巴结炎3例,结节病1例。38例肺癌患者共穿刺48组淋巴结,1例气管旁肿物,其中经EBUS-TBNA诊断为肺癌34例,假阴性4例,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6.7%,诊断率为87.0%。EBUS-TBNA过程安全,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1例一过性发热。结论:实时EBUS-TBNA,并发症少,可在门诊进行,且诊断率、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高,是诊断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当常规支气管镜未能取到阳性病理结果时,亦可尝试通过对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或肺内肿块行EBUS-TBNA来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