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院近3年来收治气管异物患儿80例,对其中20例的麻醉过程进行了重点观察,特别是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的观察,并与羟丁酸钠、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小儿气管异物20例,男与女各10例,年龄7个月至3岁,ASAII~III级。按用药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异丙酚、氯胺酮组(A组)和羟丁酸钠、氯胺酮组(B组),每组各1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P>0.05)。1.2 方法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鲁米那2~4mg/kg。A组:…  相似文献   

2.
小儿气管异物围术期的麻醉处理(附3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不同的麻醉处理方法对小儿气管异物患儿的麻醉效果对无创收缩压(NSBP)、心率(HR)、呼吸(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把30例气管内异物患儿随机分为γ-羟基丁酸钠组(γ-OH组)(n=12)和氯胺酮组(ket组)(n=18),γ-OH组肌注氯胺酮5mg.kg-1、安定0.4mg.kg-1后,置镜前静注2mg.kg-1、γ-羟基丁酸钠100mg.kg-1,气管内喷入0.25%的卡因1.0ml,静脉适时追加氯胺酮1mg.kg-1;ket组肌注氯胺酮5mg.kg-1、安定0.4mg.kg-1后,置镜前静注2mg.kg-1,10分钟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1mg.kg-1维持.观察麻醉前、置镜后和异物取出后的NSBP、HR、R、SPO2并记录数据.结果:麻醉前、置镜后、拔镜后两组间对比分别是:NSBP:P>0.05,P<0.01,P<0.05;HR:P>0.05,P<0.005,P<0.005;R:P>0.05;SPO2:P>0.05.γ-OH组置镜均顺利,ket组12例置镜困难,其中3例行气管切开后置镜.结论:氯胺酮安定基础麻醉后,辅适量γ-羟基丁酸钠和气管内喷雾适量0.25%的卡因,优于单纯用氯胺酮组的麻醉效果,适宜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Ⅲ级标准、年龄1~5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组)氯胺酮5~8 mg/kg肌肉注射,异丙酚2 mg/kg静脉诱导,术中持续泵注异丙酚1~2 mg/(kg.h)及瑞芬太尼0.03~0.08μg/(kg.min),异物取出后停止给药。γ-羟基丁酸钠复合氯胺酮组(γk组)氯胺酮5~8 mg/kg肌肉注射,静脉注射γ-羟丁酸钠60~80 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滴注氯胺酮1.5 mg/kg至麻醉满意,并根据手术需要分次追加氯胺酮1 mg/kg。记录麻醉前、诱导、下镜、探查、取出、术毕各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动脉血氧饱和度。观察两组苏醒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或屏气、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RP组诱导、下镜、探查、取出时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较麻醉前均有下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与γK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起效迅速,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支气管痉挛和术后舌后坠的发生较对照组少,苏醒时间短,而且苏醒效果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麻醉患儿苏醒时间短和苏醒质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小儿气管异物是临床的常见急症,需紧急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将异物快速取出,解除呼吸道梗阻。但由于咽喉部迷走神经丰富,对手术的操作十分敏感,如麻醉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以往,小儿支气管异物多采用氯胺酮加表面麻醉或辅以γ-羟丁酸钠进行麻醉,术中呼吸平稳难以维持,并且喉水肿发生率也较高[2]。本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麻醉,效果显著,并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方法 :38例气管异物患儿分别采用r-OH(n=1 8)和氟烷吸入麻醉 (n =2 0 )。比较麻醉诱导、苏醒及手术操作时间 ,术中循环呼吸变化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氟烷吸入组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 ,置镜时间明显短于r-OH组 (P <0 .0 5) ,术中循环呼吸变化两组相似 ,但氟烷吸入组置镜次数明显少于r-OH组 (P <0 .0 5) ,且PONV发生率低 (P <0 .0 5)。结论 :氟烷吸入麻醉是一种比较好的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复合利宁凝胶涂布气管镜表面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136例气管异物患儿,年龄10个月-5岁。随机分为3组:A组(56例)患儿用γ-羟丁酸钠、氯胺酮复合麻醉;B组(40例)用七氟醚吸入麻醉;C组(40例)麻醉方法与B组相同,只是在气管镜表面涂抹利宁凝胶。三组患儿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置镜1min(T1)、2min(T2)、5min(T3)观察HP、SpO2变化,以及声门开放、术中呛咳、屏气程度、苏醒时间、术者对麻醉满意度。结果A、B两组患儿T2、T3时刻心率上升,SpO2下降,与T时刻比较P〈0.05,C组T2,T3时刻心率、SpO2无明显变化,与T时刻比较P〉0.05;C组术中并发症低于A、B两组(P〈0.05);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以C组最高。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利宁凝胶涂布气管镜表面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具有HP、SpO2平稳,术中并发症少、苏醒快、术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探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氯胺酮+γ-羟丁酸钠静脉麻酸”和“氯胺酮+异丙酚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应用的优缺点。结果:γ-羟丁酸钠组患儿术中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较小,屏气、窒息发生率较低。结论: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γ-羟丁酸钠组的麻醉效果要优于异丙酚组。  相似文献   

8.
蔡宁 《临床医学》2012,32(3):80-81
目的探讨慢诱导技术并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完全随机分为咽喉表面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组(E组)和对照组(F组),每组20例。E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4%利多卡因表面麻醉,1%丁卡因气管内麻醉后插入支气管镜后经侧孔HFJV;F组静脉注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保留自主呼吸,插入支气管镜后经侧孔HFJV。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各生命体征变化及发生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 F组发生舌后坠3例,呛咳屏气11例,喉支气管痉挛3例。E组发生舌后坠1例,呛咳屏气2例,喉支气管痉挛0例。结论慢诱导技术HFJV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更为安全,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减少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9.
102例小儿气管异物患者随机分为无麻醉组(51例)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51例),分别行支气管镜检术和异物取出术,监测两组患儿术中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的变化,对无麻醉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的手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无麻醉组2例术中出现窒息暂停手术,给予氯胺酮静脉全麻后顺利完成手术,氯胺酮静脉全麻组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均未见并发症。术中监测指标显示氯胺酮静脉全麻组较无麻组对患儿的不良刺激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肌松药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比较应用肌松药控制呼吸与保留自主呼吸两种不同麻醉方法行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优缺点。方法年龄5个月~5岁择期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阿曲库铵(A)组和r-羟基丁酸钠(Q)组。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手术结束和清醒时的PaO2和PaCO2,计算术中缺氧发生率和术者对麻醉效果评价的满意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要比Q组短,且缺氧发生率低,麻醉满意率高。手术结束时的PaO2和苏醒后PaO2及苏醒后PaCO2两组无差别,而A组手术结束时PCO2要高于Q组。结论阿曲库铵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路璐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3):501-502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分为氯胺酮-丙泊酚(P组)和氯胺酮-r-羟基丁酸钠(R组)各20例.观察术前、置镜前、退镜时的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置、退镜时、术中、苏醒期有无屏气,呛咳,苏醒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间HR,SPO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R组置镜、退镜时屏气,术中屏气、呛咳,苏醒期屏气等并发症明显高于P组(P<0.05),且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麻醉是小儿气管异物手术的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颖贤  陈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419-3420
目的:观察在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中,γ-羟丁酸钠联合应用丙泊酚全麻时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择期手术患儿60例,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为安定、氯胺酮组;B组为γ-羟丁酸钠、氯胺酮组;C组为γ-羟丁酸钠联合丙泊酚组。均为全身静脉麻醉。观察患儿入室时、置镜前、置镜后HR、MAP、RR及SpO2。置退镜时术中及术后屏气、挣扎、呛咳、呕吐、术后喉头水肿、舌后坠等情况。结果:3组患儿置镜前及置镜后MAP、HR数值C组均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置镜前后MAP、HR均显著下降(P〈0.05),而A、B组HR变化不明显,MAP均显著上升(P〈0.05),A、B组置镜后RR较入室时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置镜时,术中及苏醒期屏气、呛咳,术后舌后坠、喉头水肿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5)。苏醒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γ-羟基丁酸钠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优于安定、氯胺酮组和γ-羟丁酸钠、氯胺酮组,是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维库溴铵、小剂量维库溴铵、七氟烷复合更小剂量维库溴铵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优缺点.方法 5个月到7岁10个月择期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W1组(维库溴铵0.1mg/kg)、W2组(维库溴铵0.05mg/kg)、W3组(七氟烷+维库溴铵0.04mg/kg).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给药3 min仍有肢动或呼吸动作人数、气道不良反应(呛咳、屏气、喉痉挛).结果 3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区别,麻醉恢复时间W1组>W2组>W3组,W1、W3组给药后肌松良好,W2组有30%患儿给药3 min后仍有肢动或呼吸动作,3组均无气道不良反应.结论 七氟烷复合0.04mg/kg维库溴铵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1年7月至1987年3月共行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5例。异物有西瓜子、花生米、葵花子等,均在全麻下进行,术前常规给予颠茄类药,辅以杜冷丁、安定。1岁以下免用杜冷丁。麻醉用药:该组病例中23例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两例单纯氯胺酮麻醉。23例复合麻醉中γ—OH(γ—羟基丁酸钠)+硫喷妥钠+氯胺酮11例;γ—OH+硫喷妥钠8例;γ—OH+氯胺酮4例。25例全麻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发生严重喉痉挛并支气管痉挛2例,经抢救1例呼吸好转,1例因病情重,严重缺氧致心跳停止而死亡,以上两例均采用氯胺酮分离麻醉。体会: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宜在较深的全麻下施术,在保持自主呼吸下对咳嗽反射尽量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的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以不同程度或类型的呼吸系统症状首诊。20例就诊我院耳鼻喉科经相关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对症治疗。20例首次就诊二级医院,10例经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因无法钳取异物,建议上级医院诊治; 10例经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异物,但患者反复咳嗽、咳痰,且有发热症状,就诊我院。8例直接就诊我院,经胸部CT检查发现异物。48例病程中曾误诊为肺炎17例,肺脓肿9例,肺不张6例,支气管扩张症6例,咽炎5例,肺癌5例。误诊时间3 d~10年。45例于气管镜下发现异物,3例经气管镜检查发现肉芽组织完全包裹,后经外科手术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异物位于气管内2例,左侧支气管内3例,左主支气管内5例,左下叶支气管2例,右侧支气管内18例,右主支气管9例,右中间段支气管2例,右下叶基底段支气管9例。2处异物坠积2例。本组38例于局部麻醉下行异物钳取术,10例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冷冻治疗,均成功取出异物。结论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易误诊。常规行胸部CT检查、识别预警特征及重视支气管镜检查可减少或避免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芬太尼加异丙酚与氯胺酮加羟丁酸钠用于小儿各类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患儿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n =31 )用芬太尼 2 μg/kg、阿曲库铵 0 .5mg/kg、异丙酚 2~ 3mg/kg静注诱导插管 ,然后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 1 0~ 1 2mg/ (kg·h)维持 ,30~ 4 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 0 .2 5~ 0 .5mg/kg ,根据患儿的麻醉深度作调整。B组 (n =2 9)静注氯胺酮 1~ 1 .5mg/kg、羟丁酸钠 80mg/kg、阿曲库铵 0 .5mg/kg作诱导插管 ,用微泵 0 .36~ 0 .6mg/ (kg·h)速率输注氯胺酮维持 ,酌情追加羟丁酸钠 ,间断给予肌松剂。分别记录两组病例在用药前后的心率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停药后苏醒时间、手术结束至导管拔除时间、苏醒后再入睡等情况。结果A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 ,但诱导后SBP、DBP、HR降低 ;B组用药后HR增快 ,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 ,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芬太尼加异丙酚用于小儿各类手术 ,麻醉效果好 ,与氯胺酮加羟丁酸钠相比 ,麻醉效果确切 ,可控性强 ,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组(RF组)和羟丁酸钠组(R组),记录术中SpO2、HR、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脱氧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术中SpO2值、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脱氧SpO2RF组均高于R组。结论:雷米芬太尼配合高频正压喷射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术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特殊,危险性高,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患儿安全度过苏醒期有重要意义。现将2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5岁;体重8~20 kg。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及呼吸困难,急诊于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异物为花生12例,瓜子5例,米粒2例,豆子1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1·2麻醉方法本组均于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15分钟后肌内注射氯胺酮4~6 mg/kg。待患儿入睡后,入手术室建立静脉液路,静脉缓慢注射羟丁酸钠80~100 m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七氟烷全凭吸入和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在新生儿Ⅲ度唇裂修补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的比较.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七氟烷全凭吸入组(Q组)30例和七氟烷加氯胺酮全身麻醉组(L组)30例.Q组全程吸入七氟烷,根据BIS监测值及心率血压的变化调整其吸入浓度.L组采用氯胺酮琥珀胆碱快诱导气管插管,术中追加氯胺酮及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调整麻醉深度.记录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术中10 min(T3)及拔管后3 min(T4)、拔管后5 min(T5)的HR、MAP、RR、SpO2以及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疼痛刺激开始哭闹时间.结果 两组在T1、T2、T4时刻HR、MAP、RR以及诱导时间,拔管时间、疼痛刺激开始哭闹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组在T1呼吸抑制要明显大于L组,且SpO2下降程度亦剧烈于L组(P<0.01).两组患儿在T3、T5时刻各指标以及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全凭吸入较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诱导时间短,插管及拔管期HR、MAP、RR较Q组麻醉平稳,能有效地抑制咽喉反射,呛咳屏气等不良反应.而在拔管时间、清醒哭闹时间较长,有再嗜睡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本院近3年来收治气管异物患儿80例,对其中20例的麻醉过程进行了重点观察,特别是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的观察,并与羟丁酸钠、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