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谈李东垣对枳术丸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枳术丸源于《金匮要略》枳术汤,原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因“水饮所作”的证候,枳实、白术用量比为2∶1,行气健脾,消痰逐水,用作汤剂,以取其见效迅速。张元素将此方枳实、白术用量比例变为1∶2,并改汤剂为丸剂,用于饮食所伤而致之痞证,称为枳术丸。其学生李东垣将此方收于《脾胃论》,注明该方可“治痞,消食,强胃”,并且还创立了一系列枳术丸的变化方,对于饮食所伤而致的它证,亦可灵活使用枳术丸。1李东垣对枳术丸的分析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中称本方为“易水张先生枳术丸”,并且对组方原理进行了详尽地…  相似文献   

2.
枳术丸源于《金匮要略》枳术汤,原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因“水饮所作”的证候,枳实、白术用量比为2:1,行气健脾,消痰逐水,用作汤剂,以取其见效迅速。张元素将此方枳实、白术用量比例变为1:2,并改汤剂为丸剂,用于饮食所伤而致之痞证,称为枳术丸。其学生李东垣将此方收于《脾胃论》,注明该方可“治痞,消食,强胃”,并且还创立了一系列枳术丸的变化方,对于饮食所伤而致的它证,亦可灵活使用枳术丸。  相似文献   

3.
东垣治疗脾胃病常温脾升阳、泻火除湿并用。补脾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阳用升麻、柴胡、葛根、桔梗;除湿多用二陈、二术燥湿,泽泻渗湿,羌活、防风、独活胜湿;清泻阴火多以三黄、知母。此外,药味众多,药量从轻,也是东垣用药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以号行世,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是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著作颇多,代表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1].他在中医理论方面提出的创造性论点,如内外伤辨惑论、内伤脾胃论和与之相关的阴火学说等,这些论点的提出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关于“阴火”理论,其内容散在于内外伤辨惑论与内伤脾胃论之中,李杲本人未列专论,也并未作为一种学说单独阐述,经后人对其总结归纳,而为阴火学说.笔者在研读李东垣原著后,结合临床实践,对李东垣“阴火理论”作了系统的深入研究,现对阴火的概念内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禁忌等做出梳理与归纳.  相似文献   

5.
在《脾胃论》中,李东垣以“升降浮沉论”构建其脾胃学说,并据以阐述释在地之气的变化规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强调脾胃是人体气机沉之枢机,脾气升发,谷气上升,能协调五脏功能,保持蓬生机而能长寿;脾气下流,谷气不得升浮,则五脏不安,百病丛生而易矢折。治病用药侧重于人体“升降浮沉”的调整,以补益脾胃,升提脾气为主。  相似文献   

6.
吴会德 《河南中医》2004,24(1):24-25
李东垣对脾胃疾病的论治 ,在师承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基础上 ,理论联系实际 ,摆脱前人束缚 ,勤于实践 ,立论创新 ,别开生面 ,发明“内伤”。积一生之心血 ,乃成《脾胃论》之巨著。然后世医家多侧重其脾胃病论治经验、用药法度之研究 ,而对其脾胃调护思想未予足够的重视。有感于斯 ,本文拟就《脾胃论》中的调护思想 ,试析于后。未逮之处 ,贤哲正之。1 未病预防为先脾胃乃人体后天之本 ,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健旺 ,五脏皆安 ;脾胃受病 ,则诸证蜂起。李氏深谙脾胃在人体所处的重要位置 ,指出 :“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若胃气之本弱 ,饮…  相似文献   

7.
略析李东垣升阳风燥药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撰《脾胃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强调升降失常是脾胃发病的核心。他在处理升降失常时,特注重一个“升”字调升麻、柴胡、羌活、独活、防风、葛根、白茫。章本等升阳风燥药,治疗内伤脾胃所致的多种病证。本文略举几例,分析于下。1治疗火郁证脾胃虚弱,又饮食不慎,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立之中,使阳气不能上行阳道,人心贯肺,充实皮毛,以致本为营卫卫外之处,变成郁火(阴火)充斥之地,郁火盛于肌表而不能泄发。证见肌热表热,四肢发热发困,筋骨间热,热如火燎,拘之烙手等等一派肌表元气不足、郁热盛…  相似文献   

8.
《脾胃论》之李东垣脾胃学说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涛 《中医研究》2009,22(4):4-6
《脾胃论》系宋金时代李东垣所著。他在《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丰富了脾胃学说,同时阐述了“内伤”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认为内伤病的形成是气不足的结果,而气之所以不足实由脾胃损伤所致。在脾胃的升降问题上,他特别强调生长和生发的一面,认为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才能充沛,故在治疗上喜用升麻、柴胡,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9.
枳术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冬青  沈映欢 《中成药》1991,13(5):11-13
枳术丸为常用的中成药之一。为控制药品质量,本文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试验,并以橙皮甙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4±1nm波长处对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表明,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脾胃论》以及《内外伤辨惑论》原文,分别从阴火的由来、范畴,病因病机,症状以及治疗方面对阴火论进行阐释。通过研读李东垣原文,认为阴火的病机主要为脾胃气虚、气机升降失常。治疗方法包括甘温补中、升阳散火、甘寒泻火、饮食及情志调节等。  相似文献   

11.
总结《脾胃论》中李东垣结合时令运用风药的特点:春季多用解表并能升阳的风药以发散邪气并鼓舞阳气,如升麻、柴胡、防风、羌活、藁本等,且用量稍大;夏季与长夏多用入阳明、少阳经的风药,如葛根、升麻、柴胡等,与入太阴经的苍术、白术等相配伍,以引领气机,升阳除湿,清降暑热,且用量较小,味数也相对少;秋季针对秋凉外束、湿热未退的特点,多用除湿之力较强的风药以宣散外郁,开泄燥结,并能除湿,如羌活、独活、防风等;冬季多用麻黄、桂枝等辛温之力较重的风药或同用多味风药以快速祛散寒邪之郁闭。  相似文献   

12.
枳术汤出自《金匮要略》,历代医家在原方基础上调整药物比例、炮制方法与剂型。李东垣依据内伤饮食理论对枳术丸进行发挥,并以枳术丸为基础衍生出众多类方。经搜集整理分析,发现李东垣将枳术丸用于饮食内伤中的食伤,其中食伤轻症尤宜此方,并依据食伤之物寒热不同、食伤之证虚实不一发明了一系列枳术丸类方。枳术丸及其类方的组方遵养正积自除之法则,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现今医者应用。  相似文献   

13.
姚文轩  刘桂荣 《河南中医》2013,33(5):784-785
明代医家薛己私淑易水学派,推崇李东垣补土学说,善用温补,补中益气汤被薛氏热捧,是薛氏临证最常用的方剂之一,而枳术丸却被薛氏打入冷宫.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薛、李二人对枳术丸的认识差异.  相似文献   

14.
枳术丸组方与炮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枳术丸组方与炮制工艺的研究罗尚凤,宋俊峰,武建华,辛永洁,何宇东,王燕生(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安710003)复方枳术丸组方简单,功效显著,在药物配伍上自成一法。本实验以白术中主要有效成分苍术酮的氧化产物羟基苍术内酯为指标,用单扫描伏安法对生、炒白术,对将炒白术和炒枳实按不同比例组合后进行定量跟踪分析。从分子转化和化学平衡角度研究了组方、剂量、工艺等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实验部分一、仪器和试剂JP-2型示波极谱仪....  相似文献   

15.
《脾胃论》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一部著作,书中阐述了脾胃与四脏生理病理的密切关系及治疗五脏病的遣方用药规律,丰富了脏腑辨证理论内涵.从《脾胃论》中李东垣对心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的阐述入手,提炼出李东垣从脾胃论治心系病症循"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的特点.临床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以脾胃病机入手,师东垣古法,理后天...  相似文献   

16.
刘娟  王永吉 《山西中医》1997,13(4):47-48
枳术丸的加减及应用山西省建材局卫生所(030013)刘娟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医院王永吉关键词张元素枳术丸胃肠动力障碍枳术丸出自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易水学派的鼻祖张元素(字洁古),由枳实、白术组成,用于治疗脾虚湿滞之脘腹胀满等症。溯其本源,该方系由张仲...  相似文献   

17.
18.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世居河北真定(正定)的东垣地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拜师张元素,继承了张元素脏腑辨证医学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并有所发展,是“补土派”的创始人,是一位具有法家创新思想的医学家,在医疗实践和治学立论方面不拘泥于成方古法,能联系当时的实际,对于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上都有所发明和创新,对后世医家和中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李东垣生平著述颇多,但多有散失,存世并广为流传的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等,其中《脾胃论》是其主要代表作,据考证大约撰于公元1249年,属李东垣晚年作品。南宋时,人们生活在极不安定的环境下,患病多因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损害脾胃所致,李东垣据此创立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治疗上尤善补脾胃之元气,主张“升阳、泻火”的治疗原则。笔者综观现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往往亦多以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损害脾胃为病而多见,因此详读东垣先生的《脾胃论》,将其学术思想,呈管窥述之,希望对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枳术丸对胃排空肠推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鄢顺琴  凤良元 《中成药》1996,18(4):30-32
本文采用改良的酚红含量测定法研究了枳实与白术不同比例组方,对胃排空肠推进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枳术丸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表明枳木丸具有“治痞消食强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代表作《脾胃论》,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理论内涵精辟丰富,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和重视,"甘温除热"理论和所创的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开辟了内伤发热治疗之蹊径。因此通过对《脾胃论》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进而从中借鉴李东垣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特点,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