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临床分离的菌株种类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来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治疗.方法 对389例阳性标本的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89株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假丝酵母菌 288株,光滑假丝酵母菌5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18株,克柔假丝酵母菌 12株,其他假丝酵母菌15株.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克霉唑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9.0%、98.2%、87.4%;对咪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比较高,分别为15.6%、21.4%、18.2%.结论 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假丝酵母菌,但非白念珠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由于不同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VVC患者感染的假丝酵母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种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假丝酵母菌定位显色培养基和真菌鉴定卡进行假丝酵母菌菌种鉴定,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真菌药敏纸条FUN-ATB2进行药敏实验.结果:VVC致病菌株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86.09%,光滑假丝酵母菌占7.83%,热带假丝酵母菌3.48%,克柔假丝酵母菌占2.61%.致病菌株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克霉唑敏感率较高,对咪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结论:VVC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治疗应参考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其治愈率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门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致病菌群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昆明一家三甲医院妇科门诊的206例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 206例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培养出209株假丝酵母菌,共包括5种类型的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178株(占85.2%),非白假丝酵母菌共检出31株(占14.8%);(2)体外药敏显示:在5种抗真菌药物中,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但对于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而言不同假丝酵母菌对其敏感性各不相同。结论 (1)白假丝酵母菌是导致VVC的主要条件致病菌,其次是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于其他非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VVC发病率的增高以及非白假丝酵母菌菌种的变迁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2)不同假丝酵母菌菌种对不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临床上应重视对假丝酵母菌属的培养、鉴定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 分离的假丝酵母菌用Vitek32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假丝酵母菌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3664份标本共分离出460株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12.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75.2%.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伊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97.8%、95.7%、99.6%和97.4%.结论 假丝酵母菌临床感染率较高,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念珠菌性阴道炎(VVC)致病菌的菌种及其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共收集623株分离自VVC患者的假丝酵母菌,采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和Vitek2YST鉴定条进行菌种鉴定,依据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研究推荐的《酵母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第二版》(CLSIM27-A2)的方案测定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酮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并分析62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结果在623株临床分离株中,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其他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为425(68.2%)、123(19.7%)、45(7.2%)、22(3.5%)和8(1.3%)株。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77.7%、70.4%和40.3%。623例患者中20~39岁患者占总数的80.2%。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低,尤其是伊曲康唑。VVC主要见于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致病菌株的分布和药敏.方法 采用法国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及梅里埃YBC酵母菌鉴定卡分离鉴定菌株,Rocs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VVC致病菌株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95.02%(191/201).致病菌株对酮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的敏感率较高,对咪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不同致病菌株对不同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应重视假丝酵母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本院假丝酵母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明确真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送检标本中分离的268株假丝酵母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8株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73.5%)构成比显著,主要分布于痰标本(76.1%)和粪便标本(11.1%)中,痰标本以呼吸内科分离标本最多。药敏试验中,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对四种常见假丝酵母菌敏感性均高,白假丝酵母菌敏感性高于其他真菌,不同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指导临床医生准确判别致病性真菌感染,关注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情况,分析该医院临床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抗常见真菌药物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体外敏感性,为控制该菌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分离、鉴定临床送检标本,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白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用各个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表示,并对这些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54株白假丝酵母菌,其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85.2%,98.1%,33.3%,22.2%,31.5%.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妊娠与非妊娠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病(VVC)致病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初步探讨不同基因型菌株对抗真菌药物是否存在敏感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1-2014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VVC患者373例,其中非妊娠VVC患者197例,妊娠(10~40周)VVC患者176例。以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 2系统鉴定致病菌菌种,采用改良的微量平板稀释法进行克霉唑、制霉菌素和咪康唑的体外药敏实验,特异引物PCR对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并对不同基因型致病菌的体外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非妊娠VVC患者检出白假丝酵母菌166株(84.26%),妊娠VVC患者检出白假丝酵母菌134株(76.14%),妊娠VVC患者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低于非妊娠VV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1,P=0.048)。妊娠与非妊娠VVC患者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克霉唑、咪康唑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低于非白假丝酵母菌(妊娠:Z克霉唑=6.275,P<0.001;Z咪康唑=5.102,P<0.001;非妊娠:Z克霉唑=3.095,P=0.002;Z咪康唑=2.169,P=0.030);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咪康唑、制霉菌素MIC值低于非妊娠VVC患者(Z=3.074,P=0.002;Z=4.982,P<0.001)。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克霉唑、咪康唑敏感率较高(≥91.04%),少有耐药菌株;非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对克霉唑敏感率达96.38%。妊娠VVC患者A基因型菌株113株,B基因型菌株10株,C基因型菌株11株;非妊娠VVC患者分别为152、5、9株,两组患者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菌株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89,P=0.114)。妊娠VVC患者A基因型菌株的咪康唑MIC值高于非妊娠VVC患者A基因型菌株(Z=2.804,P=0.005),而制霉菌素MIC值低于非妊娠VVC患者A基因型菌株(Z=4.869,P<0.001)。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B、C基因型菌株全部对克霉唑、咪康唑敏感,而A基因型菌株敏感率分别为91.15%、89.38%;非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B基因型菌株全部对克霉唑、制霉菌素敏感,C基因型菌株全部对克霉唑、咪康唑敏感,而A基因型对克霉唑、制霉菌素、咪康唑敏感率分别为94.74%、69.08%、80.30%。结论 非妊娠VVC患者可优先选择克霉唑治疗,妊娠VVC患者可优先选择咪康唑治疗。妊娠与非妊娠VVC患者白假丝酵母菌均以A基因型最为多见,且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白假丝酵母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种类、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VT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采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检测菌株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到假丝酵母菌575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最高为64.0%,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2.2%,热带假丝酵母菌11.6%;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在痰液标本中最高,为52.5%;在呼吸科分布最多,为27.7%;年龄段分布主要在60岁以上,为75.5%;非白假丝酵母菌在血液标本中检出率为74.0%.药敏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对临床分离的假丝酵母菌耐药率均低于5.0%;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目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但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代表的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假丝酵母菌的菌种构成比正逐步发生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检验科室应加强假丝酵母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医生准确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RG11基因突变与白假丝酵母菌对吡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关系。方法收集VVC患者的白假丝酵母菌60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选取所有中度敏感株和耐药株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CR)ERG11基因,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和比对分析。结果 60株白假丝酵母菌对咪康唑、酮康唑和氟康唑敏感率分别为36.7%、56.1%和80%;将38株中度敏感株和耐药株进行ERG11基因分析后共发现29个有义突变和25个同义突变,其中,有义突变中发现多个新突变位点。结论有些新发现的突变位点可能与耐药相关;多位点有义突变可能降低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致病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我们对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以及生活习惯、饮食、既往用药及工作环境相似的急性VVC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对其阴道来源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分子水平的菌种鉴定,结合SSCP和基因扫描(GeneScan)对白假丝酵母菌CAI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对VVC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分。结果从获得的198份标本中分离白假丝酵母菌140株(70.7%);58株非白假丝酵母菌(29.3%)。198名患者中重度VVC 95人,轻中度VVC 103人。白假丝酵母菌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所占比列分别为62.1%和76.6%(P=0.011)。140株C.albican共检出38种CAI基因型且集中分布于少数几种,其中基因型30-45(44株,31.43%)和32-46(23株,16.43%)最常见,其次为基因型30-46(4株,2.86%)和32-47(9株,6.42%)。以上4种优势基因型菌株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vs 42.0%,P<0.00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VVC的主要致病菌,但非白假丝酵母菌与白假丝酵母菌相比更容易引起重度VVC,白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与VVC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妊娠期妇女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发病率;妊娠期VVC的致病菌种及其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298例(包括早孕期91例,中孕期102例,晚孕期105例),采集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培养鉴定,并将阳性标本进行真菌药敏试验。结果:298例妊娠妇女中,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的人数是90例,阳性率为30.2%,有症状的VVC患者为52人,发病率为17.5%。90株假丝酵母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80株,占88.9%,光滑假丝酵母菌5株,占5.6%,克柔氏假丝酵母菌3株,占3.3%,热带假丝酵母菌2株,占2.2%。90株假丝酵母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氟康唑的敏感率为83.4%,中度敏感4.4%,耐药率为12.2%;咪康唑的敏感率为66.7%,中度敏感7.8%,耐药率为25.5%;克霉唑的敏感率为77.8%,中度敏感10.0%,耐药率为12.2%;制霉菌素的敏感率为94.4%,中度敏感2.2%,耐药率为3.4%。结论:本地区妊娠期妇女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及VVC发病率均较高,致病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制霉菌素的敏感率最高。孕期VVC的治疗应综合考虑,进行治疗时宜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取合适的抗真菌药进行规范治疗,重视做好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VVC)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分离酵母菌的种群分布与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楚雄州中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临床标本分离到的334株假丝酵母菌用Whonet 5.4软件进行菌群、菌种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在检出的498株假丝酵母菌中,有临床意义的334株,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136株(占40.7%),生殖道分泌物分离88株(占26.3%),尿液标本分离出75株(占22.5%),居临床送检标本的前三位,其中自有临床确诊意义的标本(生殖道分泌物、尿液、血液、伤口分泌物、脑脊液、深静脉导管及腹水)中分离出酵母样真菌198株(占59.3%),以白假丝酵母菌161株(48.2%),光滑假丝酵母菌96株(28.7%),热带假丝酵母菌35株(10.5%)为主;334株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5%、4.8%、6.0%、10.8%、27.8%.结论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菌株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生殖道和尿液,且主要分布在内科、ICU、外科和妇科患者;假丝酵母菌感染在我院感染性疾病中的比例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引起的感染有上升的趋势;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5%~27.8%不等,应加强对临床假丝酵母菌的药敏监测,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真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属临床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抗真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镜检,阳性标本采用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的分离,用ATB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共检出真菌阳性55例;培养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属5种共55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共42株,占76.36%,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6株,占10.91%;假丝酵母菌属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为46.46%,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耐药率为7.27%。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真菌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除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他几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和敏感药物.方法 运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假丝酵母菌并对培养出的菌种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128株酵母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94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6株,光滑假丝酵母菌5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株,克柔假丝酵母菌1株.假丝酵母菌对真菌敏感性高的药物只有两性霉素、氟胞嘧啶,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高.结论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最常见致病菌是白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耐药情况严重,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对两性霉素、氟胞嘧啶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常见真菌的种类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采集的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试剂盒进行真菌鉴定,ATB Fungus 3药敏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菌种的构成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共收集培养得到399株真菌,标本类型以尿液为主,念珠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188株,占47.1%;丝状真菌中以烟曲霉菌为主,共25株,占6.3%。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大部分在95%以上,但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相对较低,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只有65.1%。曲霉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医院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对其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3种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致病菌种鉴定方法的优劣.方法 以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安图显色培养基和VITEK 2系统分别进行致病假丝酵母菌菌种鉴定,最终鉴定结果以VITEK 2 系统为准.结果 共获得RVVC、VVC患者致病菌株243株,经VITEK2系统鉴定为白假丝酵母菌217株,非白假丝酵母菌26株.安图显色培养基鉴定白假丝酵母菌216株,非白假丝酵母菌13株.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鉴定白假丝酵母菌214株,非白假丝酵母菌16株.与VITEK2系统的鉴定符合率分别为94.7%和98.62%,2种显色培养基对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的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安图显色培养基价格低,颜色辨别度高,操作更简单,更值得在临床假丝酵母菌鉴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汀县医院临床分离的念珠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住院病人2012年2-9月8个月的临床念珠菌感染标本,对分离鉴定出为念珠菌的菌株及其药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培养出了483株念珠菌,其中男女比例为57.1%/42.9%;中老年感染的病例占89.8%;所有的感染病例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最高为353株(73.08%),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64株(13.25%),热带假丝酵母菌40株(8.28%);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敏感率是100.0%。结论:临床标本中感染无性别差异;中老年人更易感染念珠菌病;念珠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应重视真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40例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患者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的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敏情况。验证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0例菌株均来自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和妇产科门诊,临床症状典型,真菌镜检阳性。应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利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VITEK.YBC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酵母样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药敏试剂盒进行MIC值测定。结果对培养阳性的40例菌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菌种鉴定白念珠菌37例,非白念珠菌3例,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YBC酵母菌鉴定卡菌种鉴定白念珠菌37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隐球菌1例。对从临床分离的39株念珠菌进行7种抗真菌药物MIC敏感性测定,药敏检测结果二性霉素B为71.79%,酮康唑为100%,咪康唑为84.62%,伊曲康唑为41.03%,氟康唑为97.44%,5-氟胞嘧啶为97.44%,特比奈芬为84.62%。结论1)在生殖道念珠菌病的病原体中,白念珠菌仍为第一位致病菌,占念珠菌的94.87%(37/39)。2)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YBC酵母菌鉴定卡在白念珠菌的鉴定方面吻合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