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9岁.因突发性右下肢疼痛3小时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房颤"病史.查体:双下肺闻干湿性罗音,脉搏98次/分,心尖部可闻及Ⅲ级舒张期杂音,向腋下传导,右股动脉搏动正常,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温度下降,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白细胞9.1×109/L,出、凝血时间均为2min,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4s,血型"O"型.患者于发病24小时后来我科行介入治疗.造影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将Cook公司5F猎人头导管置于右股动脉起始部,造影见动脉以下未显示,动脉闭塞端呈盲状(图1).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73岁,维持性血液净化3年,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3个月,拔除导管后出现右下肢肿胀、疼痛.查体:右下肢明显皮肤发红、皮温高,压痛阳性.白细胞 7.7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9.9 %;红细胞 3.01×1012/L;血红蛋白 87 g/L;血小板 111×109/L.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3岁。间断性咯血4年,加重2周入院。体检:心脏不大,P2>A2。心脏彩超提示右房、右室增大,右室壁增厚,可疑肺动脉高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5.5×109/L,红细胞(RBC)7.5×1012/L,血小板(PLT)140×109/L,血红蛋白(Hb)214g/L。胸片示右肺野透亮度降低,右中下肺野见片状影,  相似文献   

4.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8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490 h.于2009年12月体系医院体检时心脏彩色超声提示动脉导管未闭,于2010年1月转送我院.患者既往无胸闷、气短、紫绀等不适症状及反复肺炎等感染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部、腹部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胸片及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导管内径5 mm,长度约9 mm;各房室腔结构及心脏功能正常.于2010年1月28日在局麻下行动脉导管封堵术,术中造影显示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异常通道,最窄内径约3.45 mm,最宽内径约5.90 mm,可见左向有分流.术中成功置入6/8 mm封堵器,造影显示异常通道及左向右分流消失.术后半个月、3个月及半年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均示封堵器位置正常,未见分流信号,各房室腔结构及心脏功能正常.于2010年8月予以飞行合格结论.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2岁。因间歇性心前区不适2个月余,加重伴后背痛1d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患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d第1次住院,住院后择期行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局限性狭窄70%~80%,全程可见钙化影,血流TIMI 3级;回旋支开口及近段狭窄90%,远段狭窄60%~70%,中间支开口及近段狭窄80%,回旋支可见钙化影,血流TIMI 3级。右冠状动脉开口及近段狭窄99%,全程可见钙化影,近段及远段可见血栓影,血流TIMI 3级。于右冠状动脉开口置入6 F SAL1,导入 BMW导丝,用 TREK 2.5 mm×15 mm球囊扩张14 atm 2次后,植入XIENCE PRIME 2.75 mm×23 mm支架,术后高压球囊后扩张,支架扩张满意。出院后继续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入院前1d饮食后间歇出现胸痛及后背痛,疼痛持续数分钟至1 h,含服药物后症状即刻未见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脑梗死病史2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年,患者皮肤及口唇黏膜紫绀数十年,第1次住院时血常规:红细胞9.65×1012/L,白细胞16.96×109/L,血小板264×109/L,血红蛋白214 g/L,红细胞压积68.6%。入院前半月于外院行骨髓穿刺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并给予放血治疗。此次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及口唇黏膜紫绀,血压120/75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3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Ⅰ、AVL、Ⅱ、Ⅲ、AVF、V4~V6、ST段压低,T波低平或负正双向。血常规:红细胞6.4×1012/L,白细胞7.9×109/L,血小板116×109/L,血红蛋白175 g/L,红细胞压积53.54%。肝功能:总胆红素70.9μmol/L,直接胆红素15.8μmol/L,间接胆红素55.1μmol/L,血脂、血糖及肾功能未见异常。入院后择期行冠脉造影显示:左冠脉造影与上次比较未见明显改变。右冠状动脉开口及近段支架内狭窄90%,全程可见钙化影,血流 TIMI 3级。冠脉造影结束后行IVUS检查显示:支架内右冠状动脉开口近段狭窄90%,可见血栓影。于右冠状动脉开口置入6 F JL4,导入BMW导丝,用NC SPRINTER 2.75 mm×12 mm球囊扩张14~16 atm 2次后仍有狭窄,改用NC SPRINTER 3.0 mm×9 mm球囊扩张18~30 atm 4次后狭窄明显改善,见图1,结束手术。术后继续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给予替罗非班注射液抗血小板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1病历简介患者,女,52岁,主诉活动后胸闷、气短伴纳差、乏力6个月。2年前曾无诱因出现双侧小腿水肿,左侧膝关节疼痛、肿胀,数月后自行消失。有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降压药。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8×1012/L,白细胞5.98×109/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4.6s,血沉112mm/h。CT增强扫描 血管成像:肺动脉主干内见充满管腔的充盈缺损,边缘不规则,并向管腔外侵犯。左上肺动脉未见显影,右下肺动脉内见充盈缺损(图1,2)。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肺动脉主干内实性占位,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图3)。同位素肺灌注检查:左肺无显影(图4,5)。肺动脉造影:肺动脉主干内见不规…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55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于2010年9月13日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术式选择供肾动脉-右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术.术后每6个月复查1次血压、血清肌酐(Scr)及移植肾动脉彩色超声.2012年3月复查Scr为154 μmol/L,血压156/101 mm Hg(l mm Hg=0.133 kPa).体检右下腹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行内科保守治疗2周后复查Scr 163 μmol/L,彩色超声检查: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处血流速度偏高(最大流速439 cm/s),阻力指数偏高(阻力指数0.81),提示移植肾动脉狭窄.遂行右侧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告了一例患者,女性,38岁,常规胸片检查发现左下肺野二个圆形病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整。与肺纹理相连,透视下病灶大小随深呼吸略有改变,心胸系数为0.56,患者有劳累后轻度呼吸困难及鼻出血病史。体检左肺底及右上腹部闻及血管杂音;心导管检查:左右心各房室压力正常,血氧测定提示心房有左向右分流和肺内右向左分流,肺动脉造影及左肺动脉选择性造影,证实左下肺野有两个动静脉瘘,其大小分别为30×20毫米和15×15毫米,均来自左下肺动脉;腹主动脉造影:动脉期显示左右肝动脉明显增粗,血管增多,实质期肝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7岁。胸背部疼痛近3个月、双下肢感觉麻木5d。体检:左侧胸背部压痛,左下肢肌力Ⅳ级。病情进展并出现间歇发热。多次血象提示细胞三系进行性下降:白细胞3.88×109/L→1.37×109/L、红细胞4.21×1012/L→3.52×1012/L、血小板72.0×109/L→36.2×109/L。血沉:10.0mm/h→7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8岁.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2007年12月30日来我院就诊,体检:口唇轻度紫绀,左侧桡动脉及左侧颈动脉搏动微弱,右上肢血压93/63 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上肢血压54/32 mm Hg.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左锁骨上窝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法乐四联症,主动脉右弓右降,动脉导管未闭.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心脏增大,主动脉右弓右降.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2012年5月军事训练中因发热、头晕1h伴抽搐、意识障碍10 min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126/min,心率32/min,血压75/50 mm Hg.患者浅昏迷,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湿冷,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结果:白细胞计数12.7×109/L,血小板186×109/L,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7 U/L.初步诊断为:热衰竭型中暑.密切监测血压、心电图,给予降温、抗休克治疗,同时面罩吸氧.患者置于室温25℃通风良好的房间,颈部、腋窝、腹股沟处各放置冰袋2~3个,50%酒精全身擦浴;氯丙嗪25 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液500 ml静脉滴注.同时快速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液2000ml,小壶快速注入纳络酮0.8 mg,30 min后再注入0.4 mg.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6岁。间断发热伴恶心、呕吐2个月。体检:右膈抬高,右上腹包块。实验室检查:WBC 10.0×109/L,RBC3.66×1012/L,PLT 288×109/L。肝肾功能均正常。胸部X线平片示右膈升高,右下肺肺膨胀不全及炎症;超声及CT均发现右叶近膈顶区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肝细胞肝癌,伴出血、坏死。采用改良Sedinger法行肝动脉造影:示肝右动脉上段分支呈浅弧形受压移位,小分支紊乱,不规则,近膈顶区见多数混杂的肿瘤血管影聚集,实质期见团块状肿瘤染色,边界欠清晰。在动脉期可见数支较粗的引流静脉,向上穿越膈肌汇合后进入左心房(未见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13.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3岁,直-9空中机械师,飞行时间1800 h.2008年6月体检B超检查时发现右肾异常回声区,经体系医院静脉肾盂造影及CT检查考虑为右肾结石、右肾小盏积水.因患者为直升机机械师给予飞行合格.2009年5月因泌尿系刺激症状就诊于地方医院,超声检查右侧输尿管中段扩张,尿中白细胞增多,按输尿管结石伴尿路感染进行抗感染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复查仍提示输尿管结石.再次住体系医院,经膀胱镜检查为泌尿系结石.2009年11月出现发热,夜间出汗增多,再次住体系医院,经超声、MRI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疑诊肾结核,右肾功能差,于2009年12月转送空军总医院.阳性检查结果如下:血沉44 mm/第1h;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满视野;结核杆菌抗体试验阳性;腹部B超示右肾多发钙化影,右肾中、重度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肺CT示右肺上叶尖段、后段、下叶后基底段,及左肺上叶尖后段、舌段多发小片状及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相似文献   

14.
例1临床资料 男,54岁.患者2012年因肺癌于我院心胸外科行左全肺切除术.既往有吸烟史.术后1年余出现声音嘶哑,PET-CT检查考虑肺癌复发伴转移而行放疗.2015年1月复查提示病变进展,同年3月患者胸闷气喘逐渐加重,持续性全胸前区压榨性疼痛,放射至背部,伴活动后气促,偶有咳嗽咯少量白痰.查体:无头面部及上肢肿胀,左肺未闻及呼吸音,胸骨右缘第4肋间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2015年4月心超提示:右房右室增大,左室壁稍增厚,右室收缩功能减退,肺动脉高压(67 mmHg),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0岁.因突发胸痛4h,于2012年1月21日来我院就诊.就诊前有腹泻病史,既往有高血压史.体检:血压120/78 mm Hg(1 mm 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1.4×109/L,血糖10.17 mmol/L,肌酸激酶12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7 U/L.心脏超声:左心房、室不大,左心室壁明显增厚,静息状态下左心室后壁收缩活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5岁.因"反复胸闷6年,加重1周"于2008年10月6日诊断收住我院心内科.患者曾有高血压病、痛风、慢性肾病病史8年.完善术前准备后,行急症冠脉造影见左前降支近段闭塞,左回旋支远端长段病变,最狭窄处阻塞80%,右冠脉近段次全闭塞.  相似文献   

17.
我院成功地救治了一例军团菌肺炎的患者,报告如下。 患者,男55岁,工人。40天前受凉感冒后高热,持续不退伴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于1990年1月24日入当地医院。胸片提示两肺肺炎,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同年2月25日转入我院。查体:37.5℃,慢性病容,两肺呼吸音粗、右下肺有少许湿啰音。血沉30mm/h,白细胞15.5×10~9/L,中性86%,淋巴11%,血小板206×10~9/L;尿蛋白 ~,白细胞1~2,红细胞满视野;尿素氮539mmol/L,肥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栓塞解剖分布及形态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肺栓塞(PE)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上的解剖位置分布及形态特点. 资料与方法 75例PE患者作CTPA,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阅片,根据血栓在最大肺血管分支内的位置分为5型:肺动脉干型、左或右肺动脉型、肺叶动脉型、肺段动脉型和肺亚段动脉型;同时观察血栓在血管内的形态. 结果 75例PE中,肺动脉干型6例(8%),左或右肺动脉型12例(16%),肺叶动脉型28例(37.3%),肺段动脉型19例(25.3%)和肺亚段动脉型10例(13.3%).PE形态为:中央型51例(68%),附壁型7例(9.3%),闭塞型17例(22.7%). 结论 CTPA可准确、清晰地显示PE的解剖位置分布及形态,能提高小PE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81岁.右侧枕部无痛性包块3年,最近1个月包块处出现疼痛,于2004年5月23日入院.入院后查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空腹血糖5.5 mmol/L.体检:右侧枕部可触及5 cm×4 cm×2 cm大小的质韧包块,压痛不显著,活动度稍差.细胞学穿刺提示为血管瘤.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6岁。以右下肢肿胀、疼痛20d入院。查体:右腹股沟区压痛,右肾区叩击痛,右下肢肿胀伴明显压痛,下肢皮温及颜色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但较左侧弱。盆腔CT扫描提示:右髂窝不规则肿块,4.7cm×6.6cm,其内密度不均,病灶外缘与髂骨相连。增强扫描见肿块不均匀强化,右侧髂外动脉及静脉受压移位。腹部CT见腹膜后多个肿大淋巴结。于超声导引下行髂窝肿块穿刺活检,病理报告:非霍奇金淋巴瘤(B系)。常规准备,经左股动脉穿刺置入4F导管鞘,沿鞘插入4FCobra导管至右侧髂总动脉造影见右髂外动脉受压内移变窄,臀下动脉增粗迂曲,实质期见右髂窝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