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网膜血管瘤又称为 Von- Hippel病 ,是一种眼底视网膜血管先天发育异常疾病 ,发生于 3 0岁左右 ,多呈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它脏器同类病灶则称为 Von- Hippel- Lindau病。早期视网膜瘤体较小 ,渗液较少 ,不影响视力 ;瘤体较大时 ,可导致视网膜出血、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 ,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 ,必须早期治疗 ,最主要的方法是激光光凝 [1]。我们采用氩离子激光治疗 2例视网膜血管瘤病患者 ,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例 1 男性 ,3 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2年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成人Coats病1例,并探讨其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方法:病例报告。结果:马来西亚63岁糖尿病患者1例,男,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a,视力指数/2英尺,而左眼最佳矫正视力为6/12。右眼眼底表明颞侧后极部出现广泛的视网膜渗出物,可累及黄斑区和鼻侧视盘。异常分布的多区域血管位于黄斑颞侧且呈衰减趋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毛细血管扩张在视网膜渗出区域且有荧光素渗漏现象存在。左眼表现正常。根据临床和FFA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成人Coats病,右眼行氩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后6mo,患者的视力保持在6/120并出现视网膜最小限度的回退。结论: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是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的重要诊断依据。渗漏区域激光光凝治疗有利于防止视力丧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成人Coats病1例,并探讨其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方法:病例报告。结果:马来西亚63岁糖尿病患者1例,男,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a,视力指数/2英尺,而左眼最佳矫正视力为6/12。右眼眼底表明颞侧后极部出现广泛的视网膜渗出物,可累及黄斑区和鼻侧视盘。异常分布的多区域血管位于黄斑颞侧且呈衰减趋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毛细血管扩张在视网膜渗出区域且有荧光素渗漏现象存在。左眼表现正常。根据临床和FFA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成人Coats病,右眼行氩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后6mo,患者的视力保持在6/120并出现视网膜最小限度的回退。结论: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是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的重要诊断依据。渗漏区域激光光凝治疗有利于防止视力丧失。  相似文献   

4.
视盘毛细血管瘤由外有结缔组织的毛细血管团和管径不均匀的扩张血管构成,发病率为1:10000~1:22000,而同时合并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者更为罕见.现将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3岁.因发现左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半个月于2008年6月4日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就诊.否认家族性眼病史、脑病史及肿瘤病史.视力:右眼1.0,左眼0.2.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盘鼻下方可见一约2PD大小橘红色肿物,轻度隆起,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图1).瘤体鼻侧及下方可见局限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下方较明显,黄斑颞上方2PD处可见约1/2PD大小橘红色肿物.后极部可见大范围致密视网膜前膜,部分遮挡并牵拉黄斑周围的视网膜血管.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5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 d, 就诊于柳州市工人医院眼科。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5, 左眼为1.0;眼压右眼为15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7 mmHg;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底颞下视网膜迂曲扩张的树枝状视网膜异常血管吻合累及黄斑(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右眼动脉期颞下异常视网膜血管部分充盈, 分层明显;静脉早期颞下异常视网膜血管完全充盈, 而正常颞上静脉开始充盈, 正常颞下静脉尚未充盈(精粹图片2);晚期无荧光素渗漏。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右眼黄斑神经上皮层内异常血管信号, 中心凹神经上皮层脱离(精粹图片3)。临床诊断:右眼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异常;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动静脉交通是发生于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高安氏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管异常。现报告3例因颈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引起的视网膜动静脉交通。病例1:曾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视力原为20/400,近期降至手动。眼压28mmHg,瞳孔周围虹膜有细小的新生血管,周边前粘连180°,新生血管覆盖开放房角的组织。未见来自视乳头的视网膜血管。主要动脉形成扩张的纽状动  相似文献   

7.
例 1 女 ,38岁 ,因右眼视力下降半年 ,于 1997年来我院就诊。否认家族眼病史、脑病史及肿瘤史。全身检查无异常。颜面部皮肤未见血管瘤改变。视力 :右眼 0 .8,左眼 1.2。双眼眼前节无异常 ,右眼视盘表面见一约 1.5 PD× 1.3PD大小肿物 ,橘红色 ,覆盖视盘 ,突出于玻璃体腔内 ,表面光滑 (图 1)。右眼 B型超声检查 :视神经表面有一突出于玻璃体腔的实性肿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12 s瘤体内出现强荧光 ,13.5 s视网膜中央动脉开始充盈 ,瘤体内荧光素同时迅速充盈 ,到早期动静脉期瘤体已完全充盈成一强荧光团 (图 2 ) ,晚期瘤体周围有荧…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大动脉瘤(RAM)又称孤立性大动脉瘤,是一种获得性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其特征是后极部视网膜小动脉呈梭形或圆形扩张,形成一个或多个大动脉瘤,大多数动脉瘤位于视网膜颞侧血管上,临床上早期多无症状,若瘤体破裂出血累及黄斑可出现突然发生的中心暗点和视力下降,出血可位于玻璃体腔、玻璃体后界膜下、视网膜内界膜下、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等部位。针对RAM的治疗方法有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手术、玻璃体内或视网膜内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VEGF治疗等。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RAM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视盘毛细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盘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其光凝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3例14眼视盘毛细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6眼接受了激光光凝治疗。光凝方法是应用’YAG倍频、氩绿、氪黄绿激光直接密集光凝血管瘤体及其边缘,以出现灰色或灰白色反应为准,原则上采取长时间、低能量多次光凝。开始时每周一次,2~3次后,依据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随时追加光凝,直至瘤体萎缩、渗漏停止。合并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者,同时光凝。结果13例14眼中7例合并有视网膜毛细血管瘤,2例有家族史,1例属Von Hippel—Lindau病。在6~54个月的随访中,12眼瘤体周围视网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肿及渗出,4眼继发了视网膜脱离,5眼视力在0.02及以下。2眼失明。其中接受光凝治疗的5例6眼中,2例3眼因故中途终止治疗;3例3眼坚持治疗者,最终血管瘤萎缩,渗漏停止,但视力均显著下降,1眼瘤体位于视盘鼻侧者视力稳定在0.3,另2眼瘤体位于偏颞侧者,视力分别为0.02和CF/5cm,随访(48~54)个月没有变化。结论视盘毛细血管瘤是先天性疾病,其发病年龄多在10~40岁,属Von Hipple病一部分,呈慢性进展,预后极差,积极治疗很有必要。激光光凝疗效确切,但光凝时机及参数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例1 患儿女, 4岁11个月。因左眼外斜及视力差1周于2014年8月28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儿足月产, 母亲有视网膜色素变性(RP)病史, 具体不详。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 左眼视力手动。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3.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盘颜色正常, 周边视网膜可见点片状色素沉着(图1A), 颞下方可见局灶性毛细血管扩张(图1B);左眼颞侧后极部视网膜可见大量黄白色渗出, 颞侧周边血管纡曲扩张伴血管瘤样改变(图1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 双眼周边视网膜可见斑驳样荧光;左眼颞侧周边毛细血管扩张, 局部血管瘤样荧光素渗漏, 伴周边较大无灌注区(图1D)。临床诊断:(1)双眼RP;(2)双眼Coats样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4岁.因左眼渐进性视物不清1年于2012年3月19日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矫正1.0;左眼视力0.04,不能矫正.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结果显示,左眼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晰,黄斑部可见环形硬性渗出和水肿,拱环下半毛细血管异常扩张,黄斑中心凹正下方0.5、3.5个视盘直径(DD)处分别可见小动脉瘤样扩张(图1,2);视盘颞上方视网膜下黄白色不规则隆起渗出,约2.0 DD大小,高达2个屈光度,其上及视盘正上方周边部视网膜小血管不规则局部扩张,并可见出血和红色动脉瘤样病灶,部分血管闭塞(图3);其它部位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右眼眼底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静脉早期病灶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不同大小血管瘤呈强荧光,出血及硬性渗出遮蔽荧光;周边部可见约4.0 DD大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晚期瘤体及异常血管荧光渗漏着染.视盘颞上方病灶区大片强荧光渗漏(图4~6),黄斑区弥漫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正常.临床诊断:成人Coats病.建议行激光光凝治疗,但因患者依从性差而未执行.  相似文献   

12.
纪小满  黄厚斌 《眼科新进展》2006,26(12):926-926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左眼视力下降半月。患者在12岁体检时曾发现左眼视网膜血管瘤,当时双眼视力均为1.2,未予治疗。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本次就诊时右眼视力1.2,左眼0.4。比较6a前眼底照片及现在眼底病变情况,发现左眼视盘和黄斑之间有暗红色的葡萄串状、多数薄壁囊状的血管瘤组成的肿瘤,位于视网膜内层,隆起突出于视网膜的表面,瘤体的部分表面有白色的胶质纤维覆盖。6a前瘤体颞侧距黄斑中心凹约1/3PD,现肿瘤向颞侧伸出一伪足正好侵及黄斑,因而影响视力。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早期瘤体为低荧光,充盈非常缓慢且不完全,从周边部开…  相似文献   

13.
于某×男12岁病例号42924 右眼视力下降3年。右眼视力0.1,左眼1.0。右眼视乳头园形,经中心血管与视乳头颞侧缘缘间的下方有一约1/6PD 的纵椭园形的透明状小凹,边缘陡峭。后极部视网膜呈灰白色,凸超 2~3D,黄斑中心反射消失,黄斑部色素紊乱。诊断为右眼视乳头先天小窝,合并后极部视网膜脱离(封3图1)。用日本产氩激光激光封闭,在小凹颞侧偏下方的视网膜处光凝4个光斑(封3图2)。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激光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激光治疗效果。方法 对18例18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并进行激光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为单眼、单个大动脉瘤,瘤体均位于颞侧,颞上支14眼,颞下支4眼;动脉瘤位于1级分支4例,2级分支13例,3级分支1例;12例患者1次激光治疗后复查FFA,8例动脉瘤消失,管壁恢复正常;2例瘤体远端动脉充盈迟缓。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激光光凝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蔓状血管瘤并发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视网膜蔓状血管瘤 (retinal racemose angioma)较少见 ,此病并发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病例更罕见。 2 0 0 1年作者曾见到一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女 ,2 4岁。自诉左眼视力稍减退 2个月。眼科检查 :视力右眼 0 .3J1 (- 4.2 5 DS,矫正 1.0 ) ,左眼 0 .91J1 ;右眼前节及眼底均正常 ,左眼前节正常 ,眼底 :视盘连及黄斑部鼻侧半被一蔓状血管团遮盖 ,血管扩张、扭曲、走行异常 ,病变略呈横椭圆形 ,范围约 2× 3PD大小 ,分不清动脉或静脉 ,颞下支视网膜静脉扩张弯曲 ,颞下象限视网膜散在多片出血及渗出 (图 1,2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  相似文献   

16.
氩激光治疗儿童型Coats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儿童型 Coats病是一种致盲性视网膜血管异常性疾病 ,又称为渗出性视网膜炎。是由视网膜血管异常引起视网膜渗出、胆固醇结晶和视网膜血管改变为主的外层视网膜病变〔1〕。对视力进行性损害较快 ,早期治疗是保存视力的关键。现将氩激光光凝治疗青少年儿童型 Coats病的效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患者 1 2例 (1 3眼 ) ,男性 1 0例(83.3% ) ,女性 2例 (6.6% ) ,双眼发病 1例 ,年龄5~ 2 0岁 ,平均 1 4 .5岁 ,病程 1月~ 2年。视力≤ 0 .0 5者 3只眼 ,0 .0 6~ 0 .1者 7只眼 ,0 .2~ 0 .5者 2只眼 ,≥ 0 .6者 1只眼。 1 0只眼 (7…  相似文献   

17.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近年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新方法 ,国内外有少量的报告。现就我们手术的 1例报告如下。患者 男性  76岁 因右眼视力下降 2周就诊 ,就诊时视力眼前手动 ,经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右眼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手术过程 :右眼局麻下行标准三管式玻璃体切除术 ,清除黄斑部透明的玻璃体皮质及视网膜前膜 ,确定阻塞支动静脉交叉的部位 ,用尖端稍弯曲的巩膜穿刺刀尖在交叉处切开动静脉鞘膜 ,并插入其间进行动静脉的分离 ,上方的动脉抬起向两侧分离约 0 .3~0 .5…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大动脉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视网膜大动脉瘤(retinal arterial macroaneurysm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首诊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13例(13只眼)首诊诊断为其他眼底病的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行全身系统及眼科常规检查,重点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彩色照相 FFA,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部分行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检查。结果 13例患者均为单眼;12例患者为单个大动脉瘤,1例患者有2个大动脉瘤;瘤体均位于颞侧,颞上支6只眼,颞下支8只眼(有1例患者的大动脉瘤1个位于颞上支,另1个位于颞下支);动脉瘤位于第1级分支1只眼,第2级分支9只眼,第3级分支3只眼。13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病史者11例,有糖尿病病史者2例;眼底可见动脉硬化10例,伴视网膜动脉血管先天异常2例。6例行OCT检查,发现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水肿(包括囊样水肿)6只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2只眼,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形成2只眼。结论 眼底血管造影及眼底彩照有助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早期正确诊断,OCT有助于发现轻微的黄斑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19.
张丰 《眼科》2010,19(1):32-32,36
患者男性,56岁。因左眼视物模糊2个月于2005年9月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视力:右眼1.0,左眼0.8。右眼底未见异常。左眼底:颞上视网膜动脉第三分支处可见1/6DD大小圆形扩张,其周围少量出血,黄斑区颞侧视网膜可见瘤样扩张,其周围散在黄白色渗出,未累及黄斑中心(图1A),鼻下周边视网膜可见瘤样扩张。  相似文献   

20.
任玉玲  刘谊  李雪江 《眼科研究》2005,23(2):161-161
患者男,18岁。因右眼前黑影,视力下降半个月就诊,以"右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收入院。患者双眼近视6年,矫正眼镜-5.50D。入院后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4,矫正视力0.2;左眼0.1,矫正视力1.5。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眼前节正常。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右眼颞上方周边视网膜约11点钟方向可见一约1.5PD的马蹄形裂孔,颞侧视网膜脱离。鼻上静脉及颞下动静脉迂曲、增粗,该血管周边部鼻上方有一较小淡红色血管瘤,颞下方有一约2.5PD的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