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可改变肝癌HepG-2细胞周期的分布,使多数细胞阻滞于G2/M期.[结论]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马蔺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其化学成分,通过波谱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甲氧基黄酮(tectochrysin,Ⅰ)、5,2'-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5,2'-dihydroxy-6,7-methylenedioxyflavanone,Ⅱ)、5,7-二羟基-6,2'-二甲氧基异黄酮(5,7-dihydroxy-6,2'-dimethoxyisoflavone,Ⅲ)、4',5-二羟基-6,7-二甲氧基异黄酮(4',5-dihydroxy-6,7-dimethoxyisoflavone,Ⅳ)、4',5,7-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tectorigenin)(4',5,7-trihydroxy-6-methoxyisoflavone,Ⅴ)、5,3'-二羟基2'-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5,3'-dihydroxy-2'-methoxy-6,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Ⅵ)、5,2'-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5,2'-dihydroxy-6,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Ⅶ)、irisoid D(Ⅷ)、irisoid A(Ⅸ)和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X).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分得,其中化合物Ⅵ为本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从D.pedicellata中分离出三个新化合物,一个查尔酮,isodidymocarpin-A(Ⅰ)和两个黄酮,didymocarpin(Ⅱ)和didymocar-pin-A(Ⅲ)。其结构已经确定。本文介绍有关Ⅰ和Ⅱ转变成Ⅲ的工作。将Ⅰ用硝酸氧化得2′,5′-二甲氧基-4′-羟基-3′,6′-喹啉并查尔酮(Ⅳ),再经二氯化锡还原得6-甲氧基-5,7,8-三羟基黄酮(Ⅴ),后者甲基化得5-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Ⅵ),经硝酸氧化成6,7-二甲氧基-5,8-喹啉并黄酮(Ⅶ),后者用亚硫酸钠还原得Ⅲ。Ⅱ甲基化得5,6,7,8-四甲氧基黄酮(Ⅷ),经硝酸氧化得Ⅶ,后者再经亚硫酸钠还原得Ⅲ。令人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氯仿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运用各种波谱法和标准品对照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 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Ⅰ)、木犀草素(Ⅱ)、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Ⅲ)、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Ⅳ)、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Ⅴ)、5,3′-二羟基3,6,7,4′-四甲氧基黄酮(Ⅵ)、对甲基苯酚(Ⅶ)、7-羟基香豆素(Ⅷ)、7-甲氧基香豆素(Ⅸ)、咖啡酸(Ⅹ)、β-谷甾醇(Ⅺ)、6,7-二羟基香豆素(ⅩⅡ)、7-羟基-5,6-二甲氧基香豆素(ⅩⅢ)。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决明"发根"蒽醌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室成功地诱导了决明发根的产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分离与鉴定,共分得12个化合物,经波谱测试鉴定其中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酚-8-甲醚、大黄酚-1-甲醚、芦荟大黄素、1-羟基-3-甲氧基-8-甲基蒽醌(1-hydroxy-3-methoxy-8-methylanthraquinone)、1-羟基-7-甲氧基-3-甲基蒽醌(1-hydroxy-7-methoxy-3-methylanthraquinone)和1,2,8-三羟基-6,7-二甲氧基蒽醌(1,2,8-trihydroxy-6,7-bimethoxyanthraquinone), 其中后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自决明发根中分得,其余结构正在鉴定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草胡椒属植物石蝉草Peperomiadindygul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石蝉草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2-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酮(Ⅰ)、草胡椒素B(peperomin B,Ⅱ)、草胡椒素C(peperomin C,Ⅲ)、5-羟基-4′,7,8-三甲氧基黄酮(Ⅳ)、5-羟基-3′,4′,7,8-四甲氧基黄酮(Ⅴ)、5,3′-二羟基-4′,7,8-三甲氧基黄酮(Ⅵ)、β-谷甾醇(Ⅶ)、正十六酸(Ⅷ)。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石蝉草素(dindygulensin)。除化合物Ⅴ外,其余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双查尔酮类化合物是合成肉桂酰基黄酮和双黄酮的重要中间体。本文报道两个新双查尔酮.2′,3-二羟基-4,4′,6′-三甲氧基-5′-(3″-羟基-4″-甲氧基)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漆姑草中的酚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RPC-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漆姑草中分得9个酚性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确定为:E-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Ⅰ)、伞形花内酯(Ⅱ)、7-甲氧基香豆素(Ⅲ)、5,7-二羟基香豆素(Ⅳ)、5,7-二甲氧基香豆素(Ⅴ)、7-O-β-D-葡萄吡喃糖-6-C-β-D-木糖吡喃糖-5,4′-二羟基黄酮(Ⅵ)、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Ⅶ)、5,7-二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Ⅷ)、5,7,3′,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Ⅸ)。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双籽藤黄Garcinia tetralata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1,5-dihydroxy-3-methoxy-6′,6′-dimethyl-2H-pyrano(2′,3′∶6,7)-4-(3-methylbut-2-enyl)xanthone(1)、dulxanthone A(2)、1,3,5-trihydroxy-6′,6′-dimethyl-2H-pyrano(2′,3′∶6,7)-xanthone(3)、1,5,6-trihydroxy-3-methoxy-4-(3-hydroxyl-3-methylbutyl)-xanthone(4)1,7-dihydroxyxanthone(5)、xanthone V1(6)、oblongifolin C(7)、槲皮素(8)、β-谷甾醇(9)和胡萝卜苷(10)。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药射干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根茎8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NMR等光谱方法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射干根茎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鸢尾苷(tectoridin,Ⅰ),香草乙酮(acetovanillone,Ⅱ),对羟基苯乙酮(4-hydroxy-acetophenone,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Ⅳ),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Ⅴ),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l-3′,5′-dimethoxyflavone,Ⅵ),木犀草素(luteolin,Ⅶ),芹菜素(apigenin,Ⅷ),5,7,4′-三羟基二氢黄酮(5,7,4′-trihydroxyflavanones,Ⅸ),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Ⅹ)。结论化合物Ⅵ、Ⅶ、Ⅷ、Ⅸ为首次从射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尔泰柴胡的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柴胡皂苷c(saikosaponin c)、柴胡皂苷f(saikosaponin f)、柴胡皂苷b3(saikosaponinb3)。结论以上5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阿尔泰柴胡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未经炮制的广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干燥成熟果实的体积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3'-二甲氧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acid,1)、鞣花酸(ellagic acid,2)、槲皮素(quercetin,3)、丁香醛(syringaldehyde,4)、香草酸(vanillic acid,5)、柠檬酸(citric acid,6)、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7)、没食子酸(gallic acid,8)。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南酸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东北裂叶荆芥中的4种黄酮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裂叶荆芥花穗70%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得4种黄酮成分,经化学和光谱分析,分别确定为(Ⅰ)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黄酮(5,-dihydroxy 1-4’,6-dimethoxyflavone,I);(Ⅱ)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e, Ⅱ);(Ⅲ) 3’羟基-4’,6,8-三甲氧基二氢黄酮-7-O-芸香糖甙(3’-hydroxyl-4’,6,8-trimethoxydi- hydroflavon-7-O-rutinose,Ⅲ);(Ⅳ)5-甲基-3’-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O-芸香糖甙(5-methyl-3′-hydroxyl-4′,6-dimethoxydihydroflavone-7-O-rutinose,Ⅳ)。  相似文献   

14.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层析方法分离甲醇提取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dihydroxy-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菲(2,7-dihydroxy-3,4-dimethoxyphenanthrene)(2);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3,7-dihydroxy-2,4-dimethoxyphenanthrene)(3);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5-methoxybibenzyl)(4);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5)。结论:化合物2,3,4是首次从兰科植物白及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15.
牛白藤抗炎活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牛白藤抗炎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对牛白藤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牛白藤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β-谷甾醇(1)、△5.22豆甾醇(2)、莨菪亭(3)、羽扇豆醇(4)、表白桦脂酸(5)、熊果酸(6)、齐墩果酸(7)和咖啡酸(8).结论 化合物4、7和8...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递增极性溶剂萃取、溶剂结析及多种柱层析法对裂叶荆芥穗中的非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分离,得到了荆芥内酯、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黄酮、脱氢枞油烯、正高级烷烃、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3'-羟基-4',6,8-三甲氧基二氢黄酮-7-O-芸香糖甙、新壬四酸、3-亚胺基-N-氮代乙酰胺基丁内酰胺、5-甲基-3'-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黄酮等9种化合物单体,平均提取率为0.0018%,其中荆芥内酯、新壬四酸和3-亚胺基-N-氮代乙酰胺基丁内酰胺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离并鉴定火麻仁和火麻花的化学成分,进而研究其生物活性。 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HPLC制备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1HNMR, 13CNMR, HSQC, HMBC等)进行结构鉴定。通过脂多糖(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模型进行化合物抗炎活性筛选,ELISA法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 结果 从火麻仁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一亚油酸甘油酯(1), 棕榈酸单甘油酯(2),4-甲氧基-3H-苯骈呋喃-2-酮(3), 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4),polybotrin(5);从火麻花中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6), 刺槐素(7), cannflavin A(8),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9),山柰酚-3-O-槐糖苷(10)。抗神经炎症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8~10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具有抑制作用。 结论 化合物3和5为首次从火麻仁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火麻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0具有抗神经炎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对体外静脉环的收缩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人曲张大隐静脉及脐静脉血管环,采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以5-羟色胺、乙酰胆碱检测血管环内皮功能。依次由低至高加入不同浓度的柴胡疏肝散,测定曲张大隐静脉及脐静脉张力变化。用L-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预处理后,测定不同浓度的柴胡疏肝散作用下曲张大隐静脉张力变化。结果 地奥司明对体外静脉无明显收缩作用;柴胡疏肝散能直接引起体外曲张大隐静脉及脐静脉收缩,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其中脐静脉收缩幅度更大;硝苯地平可抑制柴胡疏肝散对体外曲张大隐静脉的收缩作用。结论 柴胡疏肝散能收缩体外静脉,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外钙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9.
高良姜中的抗白念珠菌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良姜抗白念珠菌的活性成分。方法 以生物活性追踪结合色谱分离,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抑菌作用,以各种色谱柱层析,包括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得到单体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各化合物的抗菌效价。结果 高良姜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从三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个黄酮类化合物:高良姜素(galangin)和芹菜素(apigenin);3个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7-(4-羟苯基)-1-苯基-4-烯-3-庚酮、5-羟基-1-(4-羟苯基)-7-苯基-3-庚酮,和1-(4-羟基-3-甲氧基苯基)-7-(4-羟苯基)-3,5-庚醇;1个半日花型二萜类化合物:16-醛-8(17),12-半日花二烯-15酸。结论 抗白念珠菌实验表明,这6个化合物对白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采自中国南海海域的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crassocau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手段从南海肉芝软珊瑚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现代波谱技术、物理常数对照以及化学方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从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crassocaule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应用化学方法、物理常数对照和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解析,确定为:氢醌双苄醚(1)、N-正十六烷酰基-十八碳-4(E)-烯神经鞘氨醇(2)、Δ4,5(E),Δ8,9(E)-鞘胺醇-正十六碳酰胺(3)、(2S,3S,4R)-N-2-(1,3,4-三羟基-十八烷基)-十八酰胺(4)。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得到的天然氢醌双苄醚类化合物;化合物2-4为神经酰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