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 CP)已成为近年来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就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4月完成的106例ERCP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青少年胆胰疾病中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4至2009年间88例接受ERCP检查的4~18岁患者,分析患者病因、ERCP麻醉方式、术中操作、疗效及术后护理情况。结果 88例接受ERCP检查的青少年患者中,无ERCP相关死亡病例。4例出现术后胰腺炎,发生率4.5%。2例出现术后胆道出血,发生率2.3%。7例术后感染,发生率4.5%,10例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1.4%。并发症均于2周之内缓解。平均住院时间7.89d。结论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为青少年常见胆胰疾病,在设备及技术保障下,系统的护理,严密观察下,青少年ERCP安全有效,与成人相比,并无更高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张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32-3133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对胆胰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胆胰疾病患者使用ERC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24例,20例取石成功,并发症7例,6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治愈,1例死亡.结论:ERCP检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拓宽了微创技术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高龄胰胆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诊治效果。方法 200例高龄胰胆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观察组(≥80岁,高龄组, 113例)和对照组(<80岁,低龄组, 8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能下床活动的患者196例(98.0%),长期卧床的患者4例(2.0%)。术后出现腹痛的患者64例(32.0%),腹痛且伴有黄疸的患者24例(12.0%),无腹痛感但有黄疸的患者40例(20.0%),身体发热且肝功能异常的患者44例(22.0%),无明显症状的患者28例(14.0%)。治疗后,治疗成功率为98.0%(196/200)。手术过程中诊断出胆管结石92例(46.0%),恶性胆道梗阻86例(43.0%),良性胆管狭窄14例(7.0%),胰管结石8例(4.0%)。观察组出血发生率13.3%高于对照组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及胆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高龄胰胆疾病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胆胰疾病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抚顺市中心医院消化科80例2017年4月10日至2018年5月15日胆胰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传统手术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取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比较住院治疗时间;临床疾病治疗的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住院治疗时间、生活质量相比较传统手术组更好,P <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P <0.05。结论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胆胰疾病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采用 ERCP 诊治的200例胆胰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率、疾病种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纯 ERCP 诊断病例42例,治疗性 ERCP 158例,包括胆总管结石78例(49.4%),恶性胆道梗阻32例(20.3%),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28例(17.7%),化脓性胆管炎20例(12.7%)。全组 ERCP 诊断率为91.5%,高于 CT 诊断率的70.0%(P <0.05);158例患者治疗方法包括网篮取石、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道内支架引流(ERBD)及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成功率为95.6%。本组共有15例发生并发症(7.5%),经处置后均顺利出院,无重症胰腺炎及消化道穿孔发生。结论ERCP 是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适合胆总管结石、恶性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因其具有微创的特点,更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7.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胆胰疾病4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诊断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方法,尤其是近年来治疗性ERCP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部分外科手术。我院应用ERCP对40例胆胰疾病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及时机,以指导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经ERCP诊治的1421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21例患者中,共进行ERCP 1643例,其中2次ERCP 176例、3次及以上ERCP 43例,诊断性ERCP 21例,绝大部分行治疗性ERCP。治疗病例中胆管结石759例;恶性肿瘤24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8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2例;慢性胰腺炎18例;乳头良性狭窄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40例;胆漏33例;胆道蛔虫13例;梗阻性黄疸35例。首次ERCP胆管插管失败率为6.82%;并发症发生率4.75%,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选择ERCP手术方式,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机,可有效提高胰腺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老年胆胰疾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胆胰疾病患者116例,均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并探讨防治措施。结果全部患者中行治疗性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成功105例,转为开放手术11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率为90.52%。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5例、出血2例、穿孔1例、造影剂反应8例、腹泻3例、急性胆管炎2例、呼吸抑制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97%,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好转,未发生一例患者死亡。结论治疗性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对老年胆胰疾病可起到良好的疗效,加强观察和防治,可减少并发症及其严重后果,在临床应用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逆行胰胆造影对胰胆疾病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胰胆管疾病患者102例,分析经逆行胆管造影以及MRI联合磁共振进行诊断所得资料,对比分析种诊断方法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逆行胆管造影法总符合率为97.06%,MRI联合磁共振法总符合率为99.02%。经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符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在临床中是胰胆疾病的金标准,具有决定性的临床意义,并且可以同时通过内镜进行治疗,是其他诊断技术所无法达到的优点,该法应在临床中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将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插入,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造影剂,使胆管及胰管在X线下显影的技术。1968年首先通过十二指肠镜成功地进行了乳头插管,并随着内镜的改进、插管技术及造影  相似文献   

12.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将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插入,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造影剂,使胆管及胰管在X线下显影的技术.1968年首先通过十二指肠镜成功地进行了乳头插管,并随着内镜的改进、插管技术及造影成功率的提高,对胆胰疾病及十二指肠疾病的正确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ERCP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一系列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如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取石术(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胰胆管狭窄扩张及金属支架置入术等,已经成为胆道、胰腺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相比,内镜治疗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便于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本文收集我科2008-2010年行ERCP术患者80例,从术前、术中及术后三方面探讨ERCP及其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胆总管扩张是胆胰疾病的重要间接征象,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目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胰胆管疾病诊治中最常用、有效的方法。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108例胆总管扩张患者,均先后进行MRCP及ERCP检查,对结果进行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导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临床65例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在直视下进行胰胆管造影.结果 所有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及治疗,均治疗愈或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治疗患者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老年胰胆疾病患者治疗中运用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对症状表现与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老年胰胆疾病患者,以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实施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79.14±2.76)分、躯体功能评分(81.18±2.23)分、情绪角色评分(82.60±2.28)分、躯体角色评分(83.50±2.15)分高于对照组的(72.70±6.01)、(74.75±5.04)、(75.11±4.45)、(77.63±4.22)分(P<0.05)。结论 以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老年胰胆疾病患者,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结石清除效果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整体运用效果较佳,值得在基层医院内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ERCP及内镜治疗对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93例接受ERCP检查及其中部分接受内镜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02例次ERCP成功率95.1%,主要为胆总管结石,一次取净66例,其次为肿瘤,化脓性胆管炎,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和乳头炎性狭窄,鼻胆管引流术42例,胆管支架置入6例。结论ERCP对于胆道疾病的诊断准确,治疗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已成为胆系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1].在临床上怀疑有胆、胰系统疾病而超声、实验室或CT扫描等检查未能确诊时,可行ERCP检查,其诊断准确率为92.1%[2],如证实有胆、胰疾病且有内镜治疗适应证者,可同时进行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扩张、放置引流等相应的内镜治疗.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2月对50例患者行ERCP,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已成为胆系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1]。在临床上怀疑有胆、胰系统疾病而超声、实验室或CT扫描等检查未能确诊时,可  相似文献   

19.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应用纤维或电子十二指肠镜从十二指肠乳头处进行插管注射造影剂,使胰、胆管在X线下显影,用于胰胆系疾病诊断的检查技术。我院自1997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已累计检查76人次,并对其中5例行oddi括约肌测压,20例行EST术,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2例,女34例,年龄20~75岁,平均47.5岁。1.2临床表现:右上腹痛62例,中上腹、左上腹痛14例,恶心、呕吐26例,食欲不振58例,黄疸16例,发热22例,皮肤瘙痒7例,陶土色大便2例。右上腹压痛64例,中上腹压痛5例,左上腹压痛7例,墨非征阳性10例,肝肿大4例,脾肿大2例,…  相似文献   

2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临床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文  康建省 《河北医药》2003,25(5):356-357
近 3 0年来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tepan creaticocholangiography ,ERCP)诊疗技术改变了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ERCP诊断成为胆胰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性ERCP以损伤小、效果显著且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但新的无创影像技术 ,对诊断性ERCP提出了挑战 ,微创外科技术如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为胆管结石等疾病的治疗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1 胆胰疾病诊断技术新的影像技术可以很好地显示胆胰系统的解剖及周围相关组织和器官 ,对诊断性ERCP提出挑战 ,将使诊断性ERCP适应证逐渐减少。1.1 磁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