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 母婴保健工作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孕产妇健康信息需求是母婴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孕产妇健康信息需求情况对改善妇幼健康与安全有重要的意义。目的 了解太原市孕产妇母婴保健信息需要,以及信息与获取途径的对应关系,为有效开展母婴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6年11月-2017年8月在太原市1所省级妇幼保健院、1所民营医院及1所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就诊的1 100例孕产妇的母婴保健信息需要进行调查。采用目标群体指数(TGI)和对应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收回有效问卷1 048份,有效回收率为95.27%。结果 孕产妇对产前检查(70.90%,743/1 048)、孕期营养(68.42%,717/1 048)、新生儿保健(52.29%,548/1 048)信息的需求较多,对生育保险(23.85%,250/1 048)、分娩镇痛(28.53%,299/1 048)的需求较少;孕产妇获取孕产期心理保健(31.77%,333/1 048)、分娩镇痛(25.19%,264/1 048)、孕期常见身体不适的缓解(24.90%,261/1 048)、生育保险(24.24%,254/1 048)等方面的信息时较困难。不同年龄(χ2=18.331,P=0.787)、学历(χ2=20.139,P=0.065)的孕产妇对母婴保健信息内容的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各类信息需求的TGI有所不同。不同居住地(χ2=23.288,P=0.025)、孕产期(χ2=56.181,P=0.017)的孕产妇对各类信息内容的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特征孕产妇对各类母婴保健信息需求的TGI不同,获取不同类别的母婴保健信息偏好不同的获取途径。为此,健康教育应主动回应孕产妇对母婴保健信息的需求,针对不同孕产妇设计不同的信息内容、采取其偏好的传播途径,实施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年人对健康信息的关注情况、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和影响因素。方法联合运用网络问卷调查和纸质问卷调查方法,于2014年3~4月对青年人进行健康信息行为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02份,男46.81%,女53.19%,平均年龄(29.77±6.27)岁。其中40.96%经常关注健康信息,82.39%通过两种及以上的途径获取健康信息,各途径选择频率由高至低分别为计算机(77.20%),电视(60.3%),亲戚朋友(58.70%),移动手机(54.87%),报纸、书刊(53.20%),广播(9.26%),其他(4.80%)。性别、文化、职业、医学教育背景对健康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存在影响,其中文化对互联网途径的选择影响最大。结论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最为主要的一种途径。健康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受到多因素影响。相关部门应根据各人群特征,为其提供方便的健康信息获取途径。  相似文献   

3.
周英 《大家健康》2016,(3):204-205
目的:分析产妇孕期保健状况及其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接收孕期保健500例产妇作为对象,对临床保健进行调查,以评定其保健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结果:调查结果显示,500例产妇年龄25岁以下者85例;25~29岁产妇215例;30岁以上产妇200例.其中,30 ~34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产妇及接受孕期保健的例数多于30岁以下产妇,有区别(P<0.05);35岁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产妇占比和30 ~ 35岁产妇相比,无区别(P>0.05);从妊娠期并发症上来看,30岁以上产妇妊娠期糖尿量异常率高于其余年龄段产妇,有区别(P<0.05),不同年龄段产妇妊高征、贫血、乙肝病毒感染等发生率无区别(P>0.05),且不同年龄段孕妇所生新生儿在窒息、早产儿等情况上无区别(P>0.05).结论:临床产妇孕期保健对于产妇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保障母婴生命健康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覃美术 《吉林医学》2012,33(8):1691-1692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在地段母婴保健中的作用。方法:对接受地段保健产后访视的216例产妇,217例新生儿(含1对双胎)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产后访视,产褥期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得到及时干预。结论:产后访视干预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服务,大大减少了产褥期母婴常见病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学生群体获取健康信息的行为引动机制.方法:借助半结构化访谈方式,获取大学生用户调研文本,利用NVIVO定性研究工具,分析行为引动的突显理念.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用户数据进行辅助研究,完善大学生健康信息获取引动机制分析.结果:通过NVIVO定性分析获得大学生用户行为控制、行为态度、行为目标以及主观态度4个核心...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健康信息关注程度、获取类型、获取途径等方面调研上海市中青年人群健康信息获取现状,分析该群体获取健康信息途径及满意度影响因素,讨论现存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制定有效可行的健康传播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区母婴系统保健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程的启动,使全科医师可以对母婴从孕前-孕产期-哺乳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进行全程监护及管理,从根本上实现了孕产妇和儿童两个系统保健管理的有机结合。本文对社区母婴系统保健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①新婚建档,指导孕前保健;②发放《母婴保健手册》,指导孕期保健;③筛查高危妊娠,建立专案管理;④消除恐惧心理,进行“准备分娩”训练;⑤加强母乳喂养指导,促进爱婴行动;⑥鼓励住院分娩,保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水针疗法镇痛分娩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要求镇痛分娩且无禁忌证的足月初产妇84例,与60例非镇痛分娩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水针疗法镇痛效果明显,且应用此法的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正常产率增加,难产率降低.结论 水针镇痛分娩人性化且具保健性,符合母婴保健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母婴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62例产妇,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产妇。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电话访视,观察组患者接受回院访视干预。访视结束后,比较两组母婴的保健效果。结果:①观察组产妇在贫血、产后抑郁、切口愈合不良、泌乳不良以及乳腺炎的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产妇,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妇(80.6%vs51.6%),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妇其新生儿的患病率低于对照组产妇(9.7%vs45.2%),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实施回院访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母婴保健的效果,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07年3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随机抽取200例,其中刮宫产63例(3例为双胎妊娠),顺产137例,新生儿203例接受产后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同期产妇200例,其中剖宫产70例(1例为双胎妊娠),顺产130例,新生儿101例为对照组,出院前同样接受病区责任护士有关母婴保健知识的常规教育;对实验组产妇在出院前讲解延伸服务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基层妇幼卫生机构在提高妇幼人群的健康水平、满足妇幼人群的医疗保健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共调查17个县、地市级妇幼卫生机构,27个乡(镇)卫生院,54个村卫生室。本文对我国城乡基层妇幼卫生保健机构的业务服务方式和内容及职能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和评价农村基层妇幼卫生保健组织,据此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困难人群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困难人群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做好该群体妇女保健工作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对徐汇区所属街道和企业,普查间隔>2年的5922例困难人群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困难人群妇科疾病患病率为32.81%,普查间隔≥6年组患病率为34.00%,较普查间隔3-5年组(患病率31.30%)显著升高;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工人患病率明显高于离退休人员;<35岁组患病率最高为40.17%;≥55岁组患病率最低为23.37%。检出疾病主要为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和阴道炎。结论 必须加强社区健康促进行动,重视困难人群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提高该群体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充分利用廊坊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平台,提高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筛查质量,分析研究本地区儿童CHD发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望诊、听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相结合的方法对辖区内儿童进行监测。对确诊阳性患儿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廊坊市儿童CHD发病率为2.299%,其中孕早期感冒(OR=4.983)、妊娠合并症(OR=5.32)、孕早期情绪状况(OR=7.9)、孕早期接触农药(OR=7.812)、孕期被动吸烟(OR=5.23)是危险因素,孕前检查(OR=0.167)、孕期服用多种维生素(OR=0.033)是保护因素。结论母亲孕早期感冒、情绪差、接触农药、妊娠合并症、被动吸烟可增加新生儿患CHD的危险,而母亲孕前检查、及孕早期服用多种维生素则可以降低婴儿患CHD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健康管理在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6月在该院分娩的206例孕妇,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孕妇在出院后采用产褥期母婴健康管理,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服务。产后复查对两组孕妇产褥期母婴的健康状况、服务需求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在母亲生理心理、母乳喂养及新生儿健康等项目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产褥期母婴出院后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更好地保障产褥期母婴出院后的健康,为临床进行产褥期母婴的保健延伸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部分城乡中初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幼卫生人力资源是妇幼卫生服务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妇幼专业人员是提供妇幼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对我国12个县,5个市调查研究,本文对各级妇幼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白烨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72-2874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1 268 例在我院建卡并分娩后在大邑城区内休养的产褥期妇女的访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妇存在恶露异常、乳汁不足、乳房相关疾病、伤口愈合差、子宫复旧不良、痔疮等问题;新生儿存在黄疸、湿疹、红臀、脐部异常、消化不良等问题.经过访视督导,和产后7 d的访视结果比较,产后28 d 的母婴健康问题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褥期妇女和婴儿健康问题较多,定期的产后访视能够及时发现母婴的常见疾病.通过健康教育和督导,能有效减少各种健康问题,利于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结合学科系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等方面探讨妇幼保健学的教学改革措施,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探索了建立重庆市社区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建设原则、建设框架及思路,并提出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了解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教育现状及需求,提出提升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改进措施。方法 对辽宁、山西、山东、宁夏4省份,省、市、县三级共11所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教育需求开展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用Epidata 3.1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1 678份问卷纳入分析。接受培训1 313人,占78.2%;未接受培训主要原因是单位没安排有180人,占49.3%(180/365);培训的时间在3天以上有779人,占59.3%;培训形式为上级综合医院进修有384人,占29.2%;上级妇幼保健机构进修有268人,占20.4%;培训内容为专业新进展的人数有837人,占50.8%(837/1 648)。访谈发现,妇幼保健机构人员在专题培训、外出进修、在线学习、继教、规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需求。结论 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深入实施卫生人才培训项目;建立长效机制,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培训内容,保证培训质量;做好分层分级培训,满足各层级人员学习需求。这对于配强妇幼技术人员、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