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100例,于入住ICU即刻、术后24、48、72 h比较血淀粉酶水平,并分析与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血淀粉酶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18例(血淀粉酶≥500μ/d L)、B组38例(150μ/d L≤血淀粉酶500μ/d L)、C组34例(血淀粉酶150μ/d L),比较3组间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胃肠功能不全、院内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比较3组间糖尿病病史、酗酒史、术中低血压、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结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淀粉酶变化与WBC、CRP呈正相关性,与PCT无直线关系;A组肾功能不全、院内感染、MODS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均P0.05);A组ICU留滞时间、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术中低血压、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淀粉酶水平与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有关。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发生高淀粉酶血症提示预后不佳,术中低血压、术后低心排可能是导致高淀粉酶血症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成人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停留大于48 h患者893例,根据是否开展早期康复锻炼分为早期康复组239例和传统治疗组654例,经过倾向性评分进行1:1匹配每组192例,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差异。结果:早期康复组与传统治疗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缩短[(36.0±14.9)hvs (43.0±12.5)h,P=0.016],镇静药物使用减少[(39.0±16.8)h vs (47.0±21.3)h,P=0.001],谵妄发生率降低(7.81%vs 17.19%,P=0.006),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降低(26.56%vs 42.71%,P=0.001),营养不良风险降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12.0±3.3) mm vs(15.0±2.8) mm,P=0.021],但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器械辅助使用率、气管切开、非计划拔管、空肠营养管置管及运动耐量随访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对患者预后指标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3.
乳糜胸是成人心脏手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多由于胸导管或其分支受到阻塞、损伤,乳糜溢出至胸膜腔所形成,可使患者出现蛋白质、能量缺乏,电解质紊乱,增加凝血障碍或感染的风险。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死亡率较高,保守治疗是成人心脏术后乳糜胸的首选治疗方法。现通过汇总分析近十年成人心脏术后发生乳糜胸的病例报道,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术后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又名肝内胆汁淤滞或术后黄疸,1950年Caroli氏首先报道了14例,1973年Lamont氏等正式提出这一新概念。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未见有关专题报道,但临床上并非少见,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以免延误诊断和处理。本文在复习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后结合我院部分病例对其发病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处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计算患者开始治疗24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PSI及CURB-65评分变化率,将研究对象分别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起始乳酸浓度、治疗24小时后乳酸清除率及PSI和CURB-65评分变化率并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治疗24小时后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和呼衰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起始乳酸浓度、PSI评分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清除率及CURB-65变化率存活组明显高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治疗24小时后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和呼衰发生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结论治疗24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是评价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血乳酸水平及24小时乳酸清除率对慢阻肺急性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结合APACHEⅡ评分及AECOP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109例AECOPD患者24小时血乳酸及24小时乳酸清除率的变化。结果将AECOPD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合APACHEⅡ评分及AECOP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存活组98例患者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为36.84±17.42%,死亡组11例患者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为14.63±9.42%,死亡组患者24小时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且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呈高水平;24小时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住院天数越短。结论 24小时乳酸清除率及血乳酸水平的检测对于评估AECOPD患者预后是一个较好的指标,血乳酸越高,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心脏外科手术后感染的发病率达5%~21%。对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掌握本单位本地区耐药菌的发生和发展的趋势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对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指导,制订治疗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方案,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室电风暴(VES)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11-08至2015-05成人心脏术后发生VES患者36例,收集患者围手术期及发生VES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在心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发生VES(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室壁瘤切除5例,瓣膜置换术5例,Bentall术2例,Marrow术1例),32例(88.89%)VES消失后脱离呼吸机并顺利出院,4例(11.11%)死于多器官衰竭。心肌缺血所致VES22例(61.11%)。32例患者随访1年,28例(77.78%)恢复窦性心律,2例(5.56%)安置心内膜永久起搏器,2例(5.56%)出现心房颤动,随访期间未发生心因性死亡病例。结论:成人心脏外科术后VES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均能找到明确病因及诱因,及时发现并迅速组建高效合作团队采取有效措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后发生(AKI)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随访术后2年患者肾功能及生存情况,比较2组生存率及晚期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差别。结果共39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KI患者214例(1期148例、2期34例、3期32例),占55.4%。AKI组患者年龄大于非AKI组[(71.1±4.6)岁比(69.9±4.3)岁,P<0.01],AKI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非AKI组(71.9%比55.9%,P<0.01);AKI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为78.0%,显著低于非AKI组(P<0.01)。AKI 1~3期患者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8%、64.7%、62.5%,2年累积生存率期分别为79.1%、46.9%、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患者术后2年累积晚期慢性肾脏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AKI组(7.9%比0.0%,P<0.01),AKI 1~3期患者术后2年晚期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分别为4.1%、8.8%和25.0%(P<0.01)。结论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是术后AKI发病高危人群。AKI患者远期累积生存率和肾脏功能恢复程度均低于非AKI患者,且随AKI严重程度加重而变化。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AKI的防治策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改善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获得性吞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5-03至2015-09在我院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筛查,32例吞咽障碍的患者为病例组,从同时期同病区心脏术后无获得性吞咽障碍的420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生获得性吞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心脏外科术后发生获得性吞咽障碍的患者32例,总体发生率为7.0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气管插管时间[P0.001,比值比(OR)=1.060]、术前合并心律失常(P=0.019,OR=2.780)、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P=0.033,OR=1.789)、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Euroscore评分,P=0.040,OR=1.216)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获得性吞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心脏手术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术前合并心律失常、NYHA心功能分级、Euroscore评分等都可能会影响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发生,对于有些特征的高危患者,在术后饮水时医务人员应特别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获得性吞咽障碍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研究血乳酸浓度测定在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44例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接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这些患者复苏、入ICU初始及每2~6 h监测的血乳酸浓度,根据氧合指数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关于急性肾损伤的标准,患者被分为低氧血症组、非低氧血症组和急性肾损伤组、正常肾功能组。记录各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各组间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的差别。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乳酸浓度预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院内病死率的最佳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低氧血症组入室血乳酸浓度、2~6 h血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肾损伤组初始血乳酸浓度、2~6 h血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与正常肾功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8。对于预测院内病死率,血乳酸最佳临界值为6.0 mmol/L,灵敏度为85%,特异性为77%。结论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血乳酸浓度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心脏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心脏手术并发生腹胀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在腹胀的程度、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的程度轻(P0.05),治疗腹胀效果好(P0.005)。结论对心脏术后患者需加强术后腹部的观察;同时做好术后减轻疼痛的措施;早期饮食,早期活动,并指导患者早期排便。对已经发生腹胀的患者,必要时行肛管排气、灌肠和胃肠减压等减轻或缓解腹胀。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和减少腹胀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心脏外科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是心脏外科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可显著增加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今年来大量研究聚焦于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预防手段、预测因子及治疗方式等领域。本文将根据本领域最新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及评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成人心外科术后不同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建立时机是否影响预后的相关研究尚无报道。该研究拟通过单中心回顾研究探讨ECMO建立时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了84例因心源性疾病接受静脉-动脉(venousarterial,VA)ECMO支持的成年患者(≥18周岁)。患者分为术后1天内(early,E组)和术后1天以后(late,L组)两组。结果 65例(77.4%)患者于术后1天内建立ECMO,,建立时间中位数为1 d(0~1d),最长为17 d。E组患者术前NYHA评分3~4级(73.9%vs47.4%,P0.01)、Euro SCORE评分中~高危组患者(69.2%vs 42.2%,P=0.039)显著高于L组,E组转机时间显著长于L组([314±125]min vs[176±88]min,P0.01)、建立ECMO的原因不同(P0.01),E组主要为不能脱机(39/65),L组患者为低心排和或低氧血症(19/19)。ECMO辅助第一天的最高血浆乳酸水平(P=0.02)、平均动脉压最小值(P=0.019)、血小板最小值(P=0.033)E高于L组,最大多巴胺剂量(P=0.019)E组低于L组。ECMO辅助期间,感染(P=0.044),急性肾衰竭(P=0.025)和缺血性肝炎(P=0.032)的发生率在L组中更高。两组患者在血制品的输注量上并无统计学差异。E组在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率低于L组(52.3%[34/65]vs 78.9%[15/19],P=0.038),ECMO辅助时间和ICU停留时间、住院间时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脏术后早期建立ECMO的患者生存率高,且急性肾衰、缺血性肝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术后出现低T3综合征,即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的早期预后分析。方法 入选2022年4月至2022年8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354例心脏手术的成年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分为ESS组及非ESS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甲状腺激素水平、最大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 max,VISmax)、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的差异,分析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出现低T3综合征的早期预后。结果 ESS组患者的年龄(66.38±8.49)岁、手术时间(4.76±1.22)h、APACHEⅡ评分(14.16±3.41)、基础合并糖尿病的比例(31.25%)、基础合并冠心病的比例(70.31%)均高于非ESS组(62.75±11.19)岁、(4.44±1.07)h、(12.26±...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高乳酸血症对家兔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将8.5%乳酸溶液0.3ml/kg体重在5min(缓注组,n=20)与45s(急注组,n=4)内分别注入家兔静脉内,作注射前后心电图动态变化自身对照。结果(1)慢注组注入后10、20、30min时心率减慢(P<0.05),R波电压降低(P<0.05),QRS时限增宽(P<0.05)。(2)急注组注入后心率变慢,T波双相、倒置或低平,出现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提示高浓度乳酸对心肌自律性和传导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使心肌受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成人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CPB心脏瓣膜手术的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按照术后48 h内的最低血清PA水平分为低蛋白血症组(<150 mg/L)和非低蛋白血症组(≥150 mg/L),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资料,并对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17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48例,发病率为27.74%,无院内死亡。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单因素分析提示体重(P=0.04)、术前血红蛋白(HGB)水平(P=0.001)、术前胆碱酯酶(ChE)水平(P=0.039)、术前PA水平(P<0.001)、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17),经统计学分析,与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有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低PA水平(OR=0.985,95%CI:0.977~0.993,P<0.001)、术前低LVEF(OR=0.945,95%CI:0....  相似文献   

19.
高糖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管并发症,如大、中动脉的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的病变,是预后不良及致死的原因之一,糖尿病的重要特征──高精血症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国外学者认为高血糖除可引起代谢障碍外,还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细胞死亡。在血管增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但高糖血症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国内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复制高糖血症动物模型,观察高糖血症时血管内皮的病理及超微病理变化,探讨其病变发生、发展的机理。材料和方法1.动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体重为200~250g,由山东医科大学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71例高乳酸盐血症和乳酸酸中毒进行了临床研究。按病因分为缺氧组、糖尿病组和其他组。观察了各组血乳酸、pH、HCO_3~-、AG值的变化,分析各参数间相关性,对该症的病因、分类、发病机理和治疗作了讨论,提出了临床上监测血乳酸浓度的必要性和治疗上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