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研究血乳酸浓度测定在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44例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接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这些患者复苏、入ICU初始及每2~6 h监测的血乳酸浓度,根据氧合指数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关于急性肾损伤的标准,患者被分为低氧血症组、非低氧血症组和急性肾损伤组、正常肾功能组。记录各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各组间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的差别。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乳酸浓度预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院内病死率的最佳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低氧血症组入室血乳酸浓度、2~6 h血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肾损伤组初始血乳酸浓度、2~6 h血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与正常肾功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8。对于预测院内病死率,血乳酸最佳临界值为6.0 mmol/L,灵敏度为85%,特异性为77%。结论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血乳酸浓度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方法: 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20例。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经T3、4间隙行双侧胸椎旁间隙穿刺置管,两侧分别注射试验剂量3.75 g/L罗哌卡因5 ml,5 min后分别给予首次量3.75 g/L罗哌卡因15 ml。于麻醉前、体外循环(CPB)前、术毕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记录两组心脏复跳情况、术后正性肌力药使用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皮质醇及AngⅡ水平均从CPB前开始升高,至术毕达到高峰(P<0.05或P<0.01),P组患者术后24 h降至正常水平。与G组比较,胰岛素水平在术后24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及术后24 h皮质醇及AngⅡ水平均低于G组(P<0.05),术毕胰岛素水平低于G组(P<0.05)。P组患者术后24 h多巴胺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G组(P<0.05)。结论: 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应激激素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冠心病患者术后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评价其对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perioperati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AMI)的发病、预后的提示作用。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入住我院SICU的冠心病患者,比较其中确诊为围术期PAMI的35例患者,及围术期平稳过渡的31例患者,动脉乳酸值及血乳酸清除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显示,PAMI患者初始乳酸水平(3.05±1.18)mmol/L较非心肌梗死患者(1.70±0.79)mmol/L明显增高,而6 h乳酸水平分别为心肌梗死组(2.10±0.89)mmol/L非心肌梗死组(0.96±0.4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中初始乳酸水平在KillipⅠ、Ⅱ级(2.24±0.88)mmol/L及KillipⅢ、Ⅳ级(3.89±1.45)mmol/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术后心肌梗死乳酸清除率则无明显减少,显示乳酸清除率不能明确提示PAMI发生概率上升。结论:乳酸测量可作为ICU医师对PAMI的另一有效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100例,于入住ICU即刻、术后24、48、72 h比较血淀粉酶水平,并分析与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血淀粉酶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18例(血淀粉酶≥500μ/d L)、B组38例(150μ/d L≤血淀粉酶500μ/d L)、C组34例(血淀粉酶150μ/d L),比较3组间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胃肠功能不全、院内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比较3组间糖尿病病史、酗酒史、术中低血压、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结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淀粉酶变化与WBC、CRP呈正相关性,与PCT无直线关系;A组肾功能不全、院内感染、MODS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均P0.05);A组ICU留滞时间、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术中低血压、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淀粉酶水平与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有关。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发生高淀粉酶血症提示预后不佳,术中低血压、术后低心排可能是导致高淀粉酶血症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76例,于患者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测定患者动脉血乳酸,并计算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入院24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根据患者入院即刻动脉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n=26例)、轻度升高组(2.0 mmol/L≤血乳酸<4.0 mmol/L,n=33例)和重度升高者(血乳酸≥4.0 mmol/L,n=17例),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①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升高组和正常组(P<0.05)。②76例患者死亡29例,存活47例,死亡组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动脉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是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研究共7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根据血乳酸水平将70例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及乳酸升高组(血乳酸>2.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计算全部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根据所得早期乳酸清除率将70例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结果 乳酸正常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乳酸升高组(均P<0.01),APACHEⅡ得分低于乳酸升高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Ⅱ得分、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均P<0.01).结论 动脉血乳酸可较好反应老年脓毒症患者当前机体组织灌注状态,提示预后;早期乳酸清除率可动态反应血乳酸变化趋势,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高钠血症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高钠血症的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换瓣术后血钠正常的3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一般状况、心肾功能、血糖、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术后射血分数(EF值)、血糖、血清肌酐、尿素氮分别为(70.83±35.49)min、(113.50±46.12)min、(49.38±32.22)h、(10.53±8.66)d、39.13%±8.39%、(15.40±2.29)mmol/L、(184.92±50.74)μmol/L、(26.45±16.72)mmol/L,对照组分别为(56.23±18.49)min、(90.59±23.03)min、(20.55±10.77)h、(3.27±0.83)d、51.36%±8.16%、(12.20±1.47)mmol/L、(67.52±17.19)μmol/L、(7.79±2.76)mmol/L。两组术后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术后EF值、血糖、血清肌酐、尿素氮相比P均<0.05,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相比P均>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出现高钠血症者心、肾功能较差、血糖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在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血容量复苏中的应用。方法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71例,分为SVV、中心静脉压(CVP)组,分别用经外周动脉波形分析(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和传统CVP监测来指导血容量复苏,比较6 h后两组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MAP、24 h后血乳酸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 6 h后SVV组与CVP组ScvO2、MAP相近(P均>0.05),24 h后SVV组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CVP组(P均<0.05)。结论 SVV监测能更好地指导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血容量复苏,效果优于传统CVP监测。  相似文献   

9.
柳梅  郑萍  尚小珂 《心脏杂志》2012,24(4):493-495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血糖控制对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被随机分为加强控制组(A组),积极控制组(B组),一般控制组(C组)。患儿入ICU后每2 h查静脉血糖,A组、B组、C组分别在血糖超过8.3 mmol/L、10.0 mmol/L、15.0 mmol/L静脉给予胰岛素治疗。比较3组患儿术后72 h血白细胞计数、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手术死亡率、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A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的72 h血白细胞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手术死亡率、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C组的72 h血白细胞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结论: 术后过高的血糖能增加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及肺部感染发生率。 但过于积极的控制血糖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疗效,反而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初始血乳酸监测在老年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武进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老年多发伤患者78例,入ICU后立即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根据患者动脉乳酸水平分为3组(<2mmol/L组,2~4mmol/l组,>4mmol/L组),并记录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入ICU 24h 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器官衰竭数目、24h补液量以及住院病死率;最后按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入科时3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3组资料在入科24h APACHEⅡ评分、24h补液量、器官功能衰竭数目、ICU住院时间以及住院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始收缩压、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初始乳酸水平及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是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初始血乳酸是老年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监测指标,其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乳酸水平对体外循环手术预后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血乳酸水平对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分析2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体外循环转终、术后5小时、术后2天的血气、乳酸测定结果及血乳酸水平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 手术转终时治愈组和死亡组血乳酸水平分别为6.54±2.91mmol/L和8.79±4.26mmol/L;术后5小时治愈组降至4.33±3.09mmol/L,死亡组上升至8.93±4.01mmol/L,两组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ScvO2指导容量复苏,观察组采用重症超声联合ScvO2指导容量复苏。观察2组患者复苏前、复苏6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及液体复苏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6h复苏达标率、28d死亡率。结果:复苏6h时,观察组患者血LA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复苏前比较,复苏6h时对照组患者MAP、CVP水平显著升高,LA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MAP、CVP水平显著升高,HR、LA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6h复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超声联合ScvO2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可降低复苏6h血LAC水平及复苏液体量,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提高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联合血乳酸清除率评估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80例老年SP患者,根据入院时,入ICU后12h、24h、48h、72h各项实验室指标最差值计算各时点APACHEⅡ评分,同时,采集动脉血测定血乳酸水平,计算对应时间血乳酸清除率。评价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SP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以入院后28d预后为研究终点,80例患者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34例。死亡组入院时,入ICU后12h、24h、48h、72h平均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平均血乳酸清除率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同时,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与入ICU时间呈线性相关(r=0.55,P0.05),而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与入ICU时间无明显相关性(r=0.21,P0.05)。患者入ICU 24h、72h 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较大(为0.91、0.95);入ICU 12h、24h、48h、72h四个时间点血乳酸清除率ROC曲线下面积均较大(为0.93、0.92、0.90、0.95)。结论密切监测入ICU后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清除率对判断老年SP患者预后有较强的可靠性,两者联合可作为评估SP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背景和目的:乳酸水平增高与患者的致病率和病死率显著相关.该研究探讨了在危重患者的早期治疗中,监测乳酸水平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及其效果.方法:将入住ICU时血乳酸水平≥3.0 mmol/L(3.0 mEq/L)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乳酸组以乳酸水平指导治疗,使患者在最初8h内乳酸水平每2h 下降20%以上;对照组仅有基线乳酸水平,不进行乳酸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4.0~6.1 mmol/L。对照组应用常规胰岛素降糖治疗,将晨起空腹血糖控制在6.9~11.1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出ICU时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胰岛素的用量。结果出ICU时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天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能改善危重症患者病情,有利于患者愈后,但应该防止低血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后出现高钠血症的原因。方法:5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在DHCA下手术,对18例术后出现高钠血症的患者(高钠组)和同期术后血钠正常的33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峰值血钠(Na+)、空腹血糖(GLU)、剩余碱(BE)、血乳酸含量(Lac)、Scr,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中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术后甘露醇日平均剂量、神经系统症状、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APACHE II评分及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高钠组Stanford A型比例及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为88.9%,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Lac、甘露醇日平均剂量分别为(102.47±53.62)h、(6.82±2.48)d、4.40(2.15,8.75)mmol/L及(50.77±28.33)g/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钠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GLU、APACHE II评分分别为(213.44±56.22)min、(121.39±38.23)min、(14.31±5.77)mmol/L及(18.15±6.66)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钠组术后BE、Scr、停循环时间分别为(-1.03±4.49)mmol/L、(61.67±17.17)μmol/L及(46.17±14.13)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DHCA术后高钠血症原因与病变复杂、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术后高血糖、乳酸酸中毒、并发神经系统损伤及甘露醇日平均用量过大有关。高钠血症可导致细胞脱水加重病情,应及时给予纠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在重症监护室(ICU)的临床运用.方法 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强化治疗组1、组2和常规血糖控制组,组1将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80~110 mg/dl)之间,组2将血糖控制在6.1~7.8 mmol/L(110~140 mg/dl)之间,而常规血糖控制组,血糖控制在10.0~11.0 mmoL/L(180~198 mg/dl)之间.比较三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3个月死亡率.结果 强化组1、组2及常规组治疗后的血乳酸值(mmol/L)分别为(0.74±0.33、0.68±0.19、0.96±0.29),强化组1及强化组2与常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0).强化组1及组2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常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组1及强化组2与常规组的3个月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强化组1的低血糖发生率(6.67%)与常规组(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组2的低血糖发生率(3.33%)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危重症高血糖患者进行正确地血糖控制对改善危重病人的临床症状有重要的意义,推荐血糖控制在6.1~7.8 mmol/L之间.  相似文献   

18.
典万康  杨建中  彭鹏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785-1786
目的 探讨乳酸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分为好转组及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使用呼吸机后120 h动态血乳酸变化.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入院48 h血乳酸水平,好转组(3.164±1.230)mmol/ L,死亡组(5.112±3.176) mmol/ L,死亡组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好转组与死亡组在插管后72、96、120 h的血乳酸值均具有差异性(P<0.05)提示动态血乳酸测定较单次血乳酸测定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更具有价值.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尤其是48 h 血乳酸值对判断重症肺炎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ICU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治疗的84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持续护理至出院。对比两组血糖水平、机体恢复情况、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41±0.68)mmol/L、餐后2 h血糖(7.57±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9±0.45)%低于对照组[(7.64±0.70)mmol/L、(9.22±1.50)mmol/L、(7.29±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38±0.49)d、ICU住院时间(8.62±1.77)d、住院时间(14.62±2.70)d短于对照组[(6.24±0.51)、(12.03±1.63)、(18.07±2.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ICU病房收治需行机械通气的高龄患者455例,统计VAP发病率,对该类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观察菌群分布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为36.70%(167/455),死亡率为34.13%(57/167),非VAP死亡率为15.63%(45/288),差异显著(χ2=14.32,P0.05);2VAP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36株,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真菌(P0.05);3单因素分析:年龄70岁、平卧位通气、通气时间5 d、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应用抑酸剂、气管切开、血糖≥7.8 mmol/L、合并肺内疾病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通气体位、通气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气道连接方式、血糖水平、合并肺内疾病是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OR=12.528,6.026,5.398,7.882,18.882,7.782,11.165,P0.05)。结论 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高龄、平卧位、通气时间较长、营养水平差、气管切开、高血糖、合并肺内疾病是VAP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