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上期回顾]女,25岁。因双下肢水肿5月余,间断腹痛4个月,发热2个月,外院查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半个月就诊。病程中外院针对患者双下肢水肿、腹痛及发热等症状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显,后查嗜酸粒细胞升高并出现四肢远端肌力下降,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患者一般情况差,体重下降。查体:颈软,无抵抗,颈部及腋下可触及增大淋巴结,双下肢无水肿,左手、右下肢远端肌力下降。查血白细胞22.26×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14.28×10~9/L,嗜酸粒细胞比例0.642。  相似文献   

2.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种骨髓或外骨髓增殖的综合征。有持续的显著的嗜酸粒细胞增多(>1500个/mm~3)和脏器受累的表现。嗜酸粒细胞浸润可以引起形形色色的组织功能障碍,包括心脏呈现缩窄性心内膜炎的改变,大多数病人肝脾肿  相似文献   

3.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排除了寄生虫病、哮喘、结节性多动脉炎、药疹和某些恶性肿瘤等引起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情况以后,有些患者嗜酸粒细胞增多持续存在,原因不明。这些患者可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  相似文献   

4.
胡义亭  吕晓萍  甄承恩 《临床荟萃》2003,18(12):707-708
患者男,16岁,学生,因上腹不适15天、腹胀12天,于2001年9月6日入院。患者于15天前食烤羊肉、虾及牛奶后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头晕、烧心、反酸、腹泻,排稀糊样便,有黏液,无脓血,每日3~5次,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曾按“急性胃肠炎”给予对症治疗,症状略好转。12天前感腹胀,自觉腹围增大,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相似文献   

5.
6.
1973年Spitzer等首先报告2例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Eo)。以后陆续报道,并成为一个明确的临床类型。目前至少已报告38例。有些患者嗜酸粒细胞可作为白血病病情变化的标志,白血病缓解时,嗜酸粒细胞数降至正常,复发时又增高。部分患者的嗜酸粒细胞增多。在白血病临床和病理诊断前就已出现,至白血病诊断时,已存在继发于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相应症状。更有不少低白血病负荷的患者死于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并发症,因而值得引起重视。现知ALL/Eo还与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有关。本文综述有关临床问题,以期对之有所认识。病因学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见于各种肿瘤的病程中,虽然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以下几种可能:曾有证据表明,一个外来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六种少见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血液病嗜酸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61例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涂片嗜酸粒细胞形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23例,包括:AML伴inv(16)t(16;16),(CBFB/MYH11)10例;AML伴t(8;21)(q22;q22),(AML/ETO)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伴嗜酸粒细胞增多18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嗜酸粒细胞增多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伴嗜酸粒细胞增多6例。每组计数200个骨髓嗜酸粒细胞,分析各阶段嗜酸粒细胞比例以及形态特征。结果AML伴inv(16)t(16;16)骨髓嗜酸粒细胞,以嗜酸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增多而细小,有少量细小的嗜碱颗粒散在嗜酸颗粒上;AML伴t(8;21)(q22;q22)骨髓嗜酸粒细胞以嗜酸晚幼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增多,多数胞核和胞质上覆盖粗大紫红色嗜碱性颗粒;CML—CP骨髓以嗜酸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为颗粒多、细小、密集,少量金黄色颗粒覆盖在胞核上,少数为灰黑色嗜碱颗粒;CMML骨髓嗜酸细胞以嗜酸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虽少但颗粒粗大,易见双核畸形;MDS骨髓嗜酸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特点为颗粒粗大,分布不均匀,折光性强,呈多色性改变;ALL骨髓嗜酸粒细胞以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形态轻度异常,特点为嗜酸颗粒减少,浆内颗粒分布不均匀,有明显无颗粒间隙。结论六种少见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液病,除各自原发病形态特点外,嗜酸粒细胞数量和异常形态特征各不相同,通过形态学初步筛查可为遗传学检查和治疗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8.
患儿 ,女 ,12岁。因骨骼疼痛 2个月 ,发热 1个月入院。患儿入院前 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臂骨骼疼痛 ,可自行缓解 ,皮肤无红肿 ,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此后疼痛波及右肩胛骨 ,影响右上肢活动 ,就诊于当地医院 ,双肩、双上肢骨骼X线片未见异常 ,未给予特殊处理。入院前 1个月出现发热 ,体温波动于 37~ 38℃ ,无咳嗽、咳痰 ,无呼吸运动受限 ,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 (青霉素 ,西力欣等 )及丙种球蛋白治疗 ,症状无明显好转 ,血常规 :WBC 2 5× 10 9 L ,Hb 10 6g L ,BPC4 4× 10 9 L。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体格检查 :体温 39℃ ,呼吸 30次 m…  相似文献   

9.
1977年7月我县某村发现暴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40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男22例,女18例。年龄3~7岁10例,8~16岁27例,学龄儿童发病较多;发病最小者3岁,最大者37岁。均爱喝生水。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哮喘、发热、嗜酸粒细胞增多及 X 线肺或胸膜改变等,如表。实验室检查①井水:经离心沉淀法检查每视  相似文献   

10.
嗜酸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Eosinophilia Myal-gia syndrome,EMS)于1989年首次报道于美国的哥伦比亚特区,洛斯阿拉莫斯等城市,尔后逐渐报道于其它各地,至1990年7月共报道1531例,其中27例死亡。主要以无力性肌痛和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复习有关文献作一简述。 1 发病机理 EMS之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流行病学调查认为与L-色氨酸的摄取有关。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正常时是作为膳食蛋白质的一种组成成份而被摄取。它曾被用于治疗失眠和经前综合征。色氨酸两大主要代谢途径如表所示。  相似文献   

11.
邓辉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8):571-572
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临床少见疾病 ,文献仅有少数病例报道[1] 。多数病例呼吸道症状不典型或轻微 ,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 ,常在X线检查时被发现[2 ] ,而伴胸腔积液者临床更为少见。现将笔者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女 ,4 1岁。因咳嗽、发热、胸痛入院。 5天前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18岁。因间断发热 5 0d ,于 2 0 0 0年 6月 2日入院。患者于 5 0d前受凉后发热 ,体温波动在 38℃左右 ,无流涕、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 ,自感轻微咽痛。当地医院检查 :外斐反应、肥达反应、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及类风湿因子测定均为阴性 ,血沉 5 3mm/ 1h。曾口服利君沙片 ,效果不佳 ,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查外周血常规 :WBC 16 .6× 10 9/L、Hb 85g/L、BPC 96×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2 6 ,淋巴细胞 0 .39,嗜酸粒细胞 0 .34 ,嗜碱粒细胞 0 .0 1。患者否认有过敏性疾病史。查体 :体温 38.5℃ ,脉率 110次 /…  相似文献   

13.
吕弗琉心内膜炎(L(o|¨)ffler′s endocarditis)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属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范畴。本症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并经尸检证实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病者男,52岁,住院号:151180。因反复双下肢浮肿,尿少3年多,曾诊断为“肾炎”,近1年多来咳嗽、活动后心悸、气促,心脏听诊有杂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5岁,因右外耳门前出现淡红色丘疹、结节1年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在右外耳门前发疹,初起时皮疹为米粒大小的斑块,后逐渐增多、增大,渐累及右外耳上,呈鲜红色、淡紫红色,轻微外伤后易出血,伴轻微瘙痒。家族中无类似病例,婚后生一女,发育正常。系统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右外耳门前可见多个直径5~7mm大小的淡紫红色或鲜红色  相似文献   

15.
<正>【病例简介】女,68岁。因发热伴意识不清8h入院。家属代述病史:患者入院当日展出现发热、意识不清,伴尿失禁,由老年公寓通知家屈后送入我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陈旧性脑梗死5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四川及周边地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寄生虫病与结核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我院收治的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寄生虫病与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寄生虫病患儿146例,结核病患儿21例,两者年龄、性别及地区分布特点相似,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寄生虫病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17.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罕见疾病,报道尚少,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以脑部出血为症状的HES病人,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岁,因`发热、咳嗽2天'于1998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瘀斑,无消瘦,无盗汗.咽红,双颈侧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可活动,无压痛,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口罗音.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cm,剑突下1cm,脾未及.左侧肢体肌张力下降,肌力Ⅰ级;跟腱反射存在,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一),奥贲汉姆、戈登氏征(+),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侧颞顶部脑出血.…  相似文献   

18.
左竹林 《临床荟萃》1991,6(4):180-181
1989年末,美国佐治亚州等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称嗜酸粒细胞增多一肌痛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剧烈肌肉疼痛和极度疲乏,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其后不足一年,墨西哥、美国明尼达州、俄勒冈州、纽约等地区均相继发现,并在近几个月形成流行.由于本病认识不久,资料积累较少,因而对其全面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有效疗法及预后判定经验不多.为引起重视,对本综合征作一简要概述.一、病因  相似文献   

19.
小儿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患儿男,11月。1989年11月2日入院。患儿1月前开始发热持续37.5~38℃,伴轻咳及反复呕吐。曾用多种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均无效。用脱水剂治疗后呕吐已止。体检:体温38.7℃,脉搏170次/分,呼吸40次/分,精神尚好...  相似文献   

20.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罕见疾病,报道尚少,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以脑部出血为症状的HES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