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王贤聪  王春艳  曹晓光  查渝  黄羽  周树生 《安徽医药》2018,39(12):1499-1501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视神经管直径(ONSD)测量对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每例患者均放置脑室测压导管测定颅内压(ICP)。根据ICP值,将患者分为颅内高压组(ICP ≥ 20 mmHg)与非颅内高压组(ICP<20 mmHg),颅内高压组34例,非颅内高压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ICP及ONSD的差异,分析ICP与ONSD的相关性,评价ONSD预测颅脑损伤患者ICP的的临床价值。结果 颅内高压组患者的ICP、ONSD分别为(26.97±4.72)mmHg和(5.55±0.42)mm,非颅内高压组患者的ICP、ONSD分别为(16.03±2.34)mmHg和(4.87±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与ONSD之间呈高度相关性(r=0.851,P=0.000)。ROC曲线显示床旁超声测量ONSD预测颅内压的诊断阈值为5.25 mm,灵敏度为76.51%,特异度为88.52%,曲线下面积为0.881。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应用床旁超声测量ONSD能准确预测颅内压力变化,该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ONSD)评估电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2例,年龄18~75岁,BMI 18~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身麻醉组(常规组,n=21)和电针联合全身麻醉组(电针组,n=21)。电针组在麻醉前30 min行电针刺激合谷穴、内关穴、胆囊穴及外丘穴(疏密波,2Hz/100Hz)直至术毕。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气腹前(T0)、气腹后头高脚低位即刻(T1)、气腹后10 min (T2)、30 min (T3)、50 min (T4)、恢复平卧位气腹停止后(T5 )和手术结束后15 min (T6)时的视神经鞘直径(ONSD),PETCO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超声解剖学正常值,探讨通过超声学方法检测ONSD评估颅内压增高的价值.方法 选正常体检者和神经外科门诊无颅脑及眼部等疾病的志愿者各50例为受检对象,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眼眶测量受检者眼球后3 mm处ONSD;每侧检查3次,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年人ONSD值为3.3~5.1 mm,平均为(4.6±0.4)mm;不同检查位置、性别、年龄及病例来源等的ONSD值无明显差别,各受检参数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球后3 mm处ONSD正常值是(4.6 ±0.4)mm,可为进一步探讨颅内压增高时ONSD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B型超声检测ONSD具有非侵袭性、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院内心脏停搏心肺复苏(CPR)后昏迷幸存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51例室颤所致的心脏停搏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机接受亚低温治疗(中心体温降至32~34℃,并维持24h)或常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后第1d、3d和7d时GCS评分以及6个月时神经功能良好率和病死率。结果在心肺复苏后第7天,亚低温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在复苏后6个月,亚低温组53.8%(14/26)患者神经功能良好(脑功能分级为1或2),明显高于常温组24%(P=0.029);亚低温组6个月时病死率为34.6%(9/26),明显低于常温组64%(P=0.036)。结论亚低温治疗有助于改善院内心脏停搏心肺复苏后幸存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钟慧  敖家驹  张杰  钟声宏 《江西医药》2021,56(9):1353-1357
目的 以视神经鞘直径(ONSD)作为无创参数,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在标准气腹压与低气腹压下的颅内压及其预后.方法 研究纳入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30):标准气腹压组(H-气腹压12~14 mmHg)和低气腹压组(L-气腹压9~11 mmHg),围术期利用超声测量ONSD反映颅内压.记录基础ONSD(T0),插管后5 min(T1)、气腹+头底脚高位后15 min(T2)、45 min(T3)、1 h45min(T4)及停气腹改平卧位后15min(T5)的气腹压、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脑电双频指数(Bis)、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右眼ONSD、苏醒室(PACU)拔管时间、术后短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谵妄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并记录麻醉前、苏醒后2h、24h、48h MMSE评分.结果 与H组相比,L组T2~4时Ppeak和Pplat明显降低(P<0.05);L组T3 ~4时PaCO2明显低于H组(P<0.05);T2~5时两组ONSD均明显升高,其中T3~4时L组较H组ONSD明显降低(P<0.05);L组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较H组低(P<0.05),在术后24h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H组(P<0.05).结论 低气腹压可缓解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围术期ONSD的增加,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减轻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助于提高长时间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评价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TCD监测,并对频谱、血流速度、脉动指数等监测数据按国际标准进行评分、分级,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中外伤组分级与患者预后有良好的相关性,缺氧脑病组无明显关联性。结论TCD对判断病情、提示预后有重要意义,对脑外伤患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眼球横径(ETD)比值的方法评价丙泊酚与地氟醚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地氟醚组(D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D组吸入地氟醚。两组均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按时追加罗库溴铵。使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记录ETD,麻醉诱导后5 min(T0)、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和气腹结束恢复平卧位(T4)时的ONSD、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计算不同时间点ONSD/ETD比值。结果:与T0时比较,T2-T3时两组ONSD值升高(P<0.05);T2时D组ONSD值高于P组(P<0.05)。与T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CT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压(ICP)增高的关系。方法 选择因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植入有创ICP监测,按术后ICP水平不同分为34例正常组(ICP≤20 mmHg)与26例增高组(ICP>20 mmHg)。全部患者均行头部薄层CT检查,测量其ONSD。分析ONSD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P增高的关系。结果 ICP增高组ONSD比正常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ONSD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P呈正相关(P<0.05);ICP增高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正常组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ONSD、GCS评分均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P增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T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增高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术后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颈项透明层(NT)、三尖瓣频谱和心尖四腔观(FCV)三者联合应用在胎儿早期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25例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孕妇,所有胎儿孕1114周检测NT、FCV;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获取三尖瓣血流频谱,进行相应的血流频谱分析,同时对NT增厚、三尖瓣反流及四腔心异常的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可疑CHD的胎儿于孕1814周检测NT、FCV;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获取三尖瓣血流频谱,进行相应的血流频谱分析,同时对NT增厚、三尖瓣反流及四腔心异常的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可疑CHD的胎儿于孕1820周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或除外CHD;其余胎儿于孕2020周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或除外CHD;其余胎儿于孕2024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活产儿于生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引产的胎儿争取尸解。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T、三尖瓣频谱、FCV单独及NT+三尖瓣频谱+FCV联合筛选胎儿心脏病的敏感性分别为53%、47%、49%、93%。NT+三尖瓣频谱+FCV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方法(P<0.05)。结论 NT+三尖瓣频谱+FCV联合应用检测技术简单、易于普及推广,可明显提高筛选胎儿早期心脏畸形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早期诊断视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颅脑损伤引发的视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3例患者使用CT诊断,实验组使用SWI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后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准确率。结果对照组的检出率为82.6%,观察组为95.7%,实验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57.9%,实验组为95.5%,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SWI对视神经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但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神经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加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樟柳碱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86.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患眼EDV与PSV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患眼的EDV与PS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P100振幅和潜时分别为(6.98±1.72)μV和(105.33±12.45)ms,而对照组分别为(5.67±1.65)μV和(112.14±13.58)ms,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神经状况,促使多焦视网膜电图恢复正常,从而提高综合疗效,是临床上较为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和标准心肺复苏术(STD-CPR)对于发生心脏骤停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探讨ACD-CPR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复苏的方法不同,186例心脏骤停患者被分为ACD-CPR和STD-CPR组;比较两组在复苏开始后10、20和30min时的收缩压(SB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24 h存活率及心电图(ECG)按压波形变化。结果ACD-CPR组10、20 min时SBP显著高于STD-CPR组(85.32±39.85 mmHgvs62.15±30.14 mmHg at 10 min,t=5.648,P〈0.001;73.56±36.58 mmHgvs2.39±25.73 mmHg at 20 min,t′=5.350,P〈0.001,respectively);自主循环恢复率(19[23.75%]of 80 vs 10[11.63%]of86,χ^2=4.224,P〈0.05)、24 h存活率(17[21.25%]of80vs8[9.30%]of86,χ^2=4.625,P〈0.05)亦显著高于STD-CPR组;另外,ECG按压波形变化方面,ACD-CPR自动按压ECG按压波形变化较规律,STD-CPR人工徒手按压按压波形变化不规则。结论ACD-CPR在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初期复苏效果方面,优于STD-CPR。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用常规治疗药物对比,观察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血塞通、ASP、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4天.治疗前后采用欧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E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21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ESS评分比较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1.94, P>0.05);治疗后 21 d,治疗组ESS评分(68.84±10.45)较治疗前(49.47±13.11)显著增加(t=3.37,P<0.001);对照组(62.68±8.49)与治疗前(51.88±11.8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49,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ESS评分显著增加(t=2.67, 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8%,显效率为54.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54.3%,显效率是28.6%;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0.05).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近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nti-tubercular treatment on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 thickness and the efficiency of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on early diagnosis of optic neuropathy.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either pulmonary or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which were treated with anti-tubercular treatment (isoniazid (INH), rifampicin, ethambutol (ETM), and pyrazinamide)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RNFL thicknesses of the patients were measured via OCT, at baseline (before starting anti-tubercular treatment) and after the two-month treatment period. Standard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s were also performed.

Results: Compared to baseline values, after the two-month treatment period, thinning was detected in the right eye’s average and superior quadrant RNFLs (p?=?0.024 and p?=?0.006 respectively) and in the left eye’s average, superior quadrant, and inferior quadrant RNFLs (p?=?0.001, p?=?0.008, p?Conclusion: We displayed that patients receiving INH and ETM, which were the basic medicines of anti-tubercular treatment, experienced thinning in RNFL after the two-month treatment period. Patients receiving these drugs can be followed via OCT in terms of reduction in RNFL thicknesses for early diagnose of INH and ETM toxici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化规律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及血压正常者(对照组)各110例,同步进行2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各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观察组动态血压各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SDNN、HF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LF、LF/HF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夜间血压下降率减低(P<0.05),其心率变异性指标中,除SDNN白昼较夜间增高外(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HRV各指标则与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变化。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双重受损,表现为HRV减低和昼夜节律消失。提示临床在治疗上除积极降压外,还应考虑自主神经功能的受损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后6h内抽血检验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及评估患者心功能,同时收集40例健康者做为对照组;随访3个月后,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50%和〉50%两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血浆B型钠尿肽与左室射血分数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患者心功能下降明显(P〈0.05);随访3个月后,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50%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高于左室射血分数〉50%的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837,P〈0.05)。结论: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外周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Cr)联合前白蛋白(PA)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171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65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并计算两组的外周血BUN/Cr和PA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病人是否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或死亡将观察组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外周血BUN/Cr和PA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UN/Cr联合PA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UN/Cr(22.49±2.74)高于对照组(14.79±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14.88±2.41)mg/dL]水平低于对照组[(30.32±5.84)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2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并探讨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为观察组,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24h的心电信号,分析对比两组心率变异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rMSSD以及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SDNN、SDANN、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以及相邻R-R间期互差>50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期间内心搏数百分比(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率变异指标可以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对监测患者心脏功能障碍程度有一定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二维血流显像技术(B-Flow)及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Ⅰ组)与2型糖尿病有并发症患者(Ⅱ组)各256例及健康者(对照组)256名,用超声检查并测定下肢胫前、胫后动脉静息状态下(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后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其动脉内径,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分组之间(糖尿病有无并发症及健康对照3组)在不同处理方式(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及硝酸甘油诱发)后各动脉内径(胫前左侧右侧、胫后左侧右侧)值不同(P均<0.01)。不同处理组间各分组的不同动脉内径值不同(P均<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不同分组不同处理方式后各动脉内径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均受糖尿病病程的影响。结论采用B-Flow及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下肢动脉血管内皮功能,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血管病变,是评价糖尿病血管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对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