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l(IL-1)、心肌细胞内Caspases-3和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0.9%氯化钠溶液5ml/d),缺血再灌注组(B组,0.9%氯化钠溶液5ml/d)、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预处理组(C组,阿托伐他汀20mg/d)和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预处理组(D组,阿托伐他汀40mg/d)。灌胃7d后,第8天制作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后,用ELISA法检测心肌中TNF-α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ase-3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C组TNF-α、IL-1β、Caspases-3、NF-κB水平均明显减少(均P0.05);与C组比较,D组TNF-α、IL-1β、Caspases-3及NF-κB表达减少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减轻MIRI损伤,呈现较强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被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氟伐他汀预处理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表达,多导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功能[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的改变.以SABC比色法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和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称重法测定心肌梗塞百分比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心功能[LVSP:(12.87±2.25)kPa,+dp/dtmax:(379.75±51.40)kPa/s,LVEDP:(1.31±0.14)kPa,-dp/dtmax:(292.21±52.62)kPa/s]明显差于氟伐他汀组[LVSP:(15.71±1.68)kPa,+dp/dtmax:(534.71±73.99)kPa/s,LVEDP:(1.14±0.12)kPa,-dp/dtmax:(338.45±59.74)kPa/s,P均〈0.01];缺血再灌注组血浆CK、LDH水平和心肌组织MPO活性分别为(319.16±39.07)U/ml、(5249.63±379.53)U/L和(4.21±0.62)U/g,氟伐他汀预处理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分别为(215.55±32.56)U/ml、(3236.48±281.24)U/L,(2.53±0.45)U/g,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1)。且氟伐他汀预处理组心肌梗塞面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56.20±3.87)%:(68.55±6.46)%,P〈0.05]。此外,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氟伐他汀预处理还明显减少心肌组织中MMP-1,-9表达和上调TIMP—1表达(P均〈0.01)。结论:氟伐他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形态学改变,探寻更为有效的脑保护药物及防治方法。方法选择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取脑固定。经视交叉平面冠状切取脑组织厚2mm,包含新皮质(主要是额顶叶)、视前区及梨状区、纹状体、海马和丘脑。切成3μm的切片,行HE染色观察额顶叶皮质区及海马CAl区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脑额顶叶皮质区和海马CAl区核固缩性改变、细胞质嗜酸性改变较假手术组、缺血预处理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激动剂(Alda-1)对硝酸甘油耐受(NT)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Con组、Alda-1组、NT组和NT+Alda-1治疗组,每组6只(n=6)。经静脉给予硝酸甘油10 mg/(kg·day)处理7 d,建立NT大鼠模型,治疗组在硝酸甘油给药的第5天起,同时输注Alda-110 mg/(kg·day) 3 d。模型建立后,采用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建立在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再灌结束后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并取心肌组织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蛋白质羰基化程度和心肌内活性氧簇(ROS)的水平。结果: 离体血管灌流显示,硝酸甘油连续处理7 d,可导致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能力显著降低,提示出现NT。定量检测心肌ALDH2的活性发现Alda-1可显著改善NT导致的心肌ALDH2活性抑制。在NT情况下,MI/RI较对照组显著加重,表现为心肌收缩舒张速率显著降低,血清LDH的水平显著增加,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均P<0.05)。与NT组相比,采用Alda-1治疗,可显著改善NT组大鼠的MI/RI(均P<0.05)。并且,Alda-1治疗可显著抑制NT情况下缺血/再灌注心肌中蛋白质羰基化程度和ROS的含量。结论: 激活ALDH2可显著抑制NT导致的MI/RI加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蛋白质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RSV)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RSV组、RSV+JAK激酶抑制剂(AG490)组。尾静脉内注射RSV和AG490。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凋亡相关因子Bax及Bcl-2表达,westernblot检测JAK2、磷酸化JAK2(P—JAK2)及STAT3蛋白表达。结果:在缺血再灌注前给予外周血管内RSV治疗后,心肌组织凋亡水平(AI)及Bax表达水平显著低于I/R组,Bcl-2、P-JAK2及STAT3水平显著高于I/R组;而同时给予RSV及AG490预处理后,心肌AI及Bax表达水平较RSV组回升,Bcl-2、P—JAK2及STAT3水平较RSV组降低。结论:在缺血再灌注前,从外周血管给予RSV,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可能与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下内皮祖细胞(EP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SD大鼠骨髓中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EPCs。将EPCs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阿托伐他汀组(A组)、缺血再灌注/阿托伐他汀组(IR/A组)及阿托伐他汀/缺血再灌注组(A/IR组)。采用MTT法测定EPCs增殖情况,并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及一氧化氮(NO)及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分泌量。结果:与C组比较,IR组EPCs增殖减慢,NO和TNOS分泌量减少,LDH释放量明显增加。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后,与IR组相比,EPCs增殖快,NO及TNOS分泌量升高,LDH释放量减少。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促进EPS增殖和NO分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的EPCs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周龄的Wistar大鼠175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55)、缺血再灌注组(n=60)、阿托伐他汀组(n=60)。在连续空腹灌胃7d后构建大鼠MIRI模型,测量比较三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再连续灌胃28d后测量比较三组大鼠左、右心室重量及室间隔厚度的差异。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180min后缺血再灌注组、阿托伐他汀组LDH[(583.15±73.16)U/L比(1537.67±280.73)U/L比(1035.07±137.92)U/L]、CK[(932.72±62.82)U/L比(2872.45±136.3)U/L比(2434.07±192.81)U/L]、hsCRP[(20.98±1.86)mg/L比(48.39±1.31)mg/L比(40.29±2.33)mg/L]水平显著升高,但阿托伐他汀组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8d后缺血再灌注组、阿托伐他汀组左室相对重量[(1.21±0.17)mg/g比(1.94±0.33)mg/g比(1.53±0.35)mg/g]、右室相对重量[(0.16±0.12)mg/g比(0.39±1.21)mg/g比(0.27±0.07)mg/g]、室间隔厚度[(1.26±0.35)mm比(2.03±0.38)mm比(1.65±0.38)mm]显著增加,但阿托伐他汀组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能够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9.
孙丽爽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及两药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3只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7例)、I/R组(14例)、阿托伐他汀组(14例)、罗格列酮组(14例)、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组(14例)。灌胃1周后制作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再灌注后,测定血清心肌酶及一氧化氮(NO);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Evansblue、TTC双重染色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梗死面积。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组与I/R组比,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降低,NO升高;TSOD升高、MDA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组较阿托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LDH、CK降低,NO升高;TSOD升高、MDA降低(P0.01);较假手术组NO、TSOD降低,MDA升高(P0.01),LDH、CK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罗格列酮组各指标水平接近(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罗格列酮及两药联合应用能明显减轻心肌I/R损伤;其作用机制与增加NO含量、提高心肌组织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脂联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所引起的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探讨脂联素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是否与减轻氧化应激有关。方法将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低浓度脂联素组(60 ng/g)、中浓度脂联素组(120 ng/g)和高浓度脂联素组(180 ng/g),每组16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旷置225 m in;缺血再灌注组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45 m in后,再灌注180 m in;各脂联素组于缺血前30m in经股静脉给予不同浓度脂联素,再进行缺血再灌注。各组进一步随机分为两个亚组。亚组1(8只)在缺血45m in再灌注180 m in后,用Evans b lue-TTC双染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亚组2(8只)在大鼠再灌注180 m in后对左心室内压及单位时间左心室内压变化值(±dp/dt)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束后,在心尖处取血并取心肌组织,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心肌组织总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心肌组织中总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含量明显下降,心肌梗死面积增大;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各浓度脂联素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心肌舒缩功能有所改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心肌组织总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增加,并随脂联素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脂联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死面积,改善心脏舒缩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总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20周龄的Wistar大鼠115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25只);给予生理盐水1 m L/d;缺血再灌注组(30只);给予生理盐水1 m L/d;阿托伐他汀组(30只):取阿托伐他汀2 mg/kg,配成浓度0.02%的药液,1 m L/100 g;血脂康组(30只):给予血脂康胶囊0.09 g/kg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空腹灌胃每日1次,连续7 d,制作大鼠在体心肌I/R损伤模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再连续灌胃4周,测量心室重量以反映心室重构的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阿托伐他汀组及血脂康组血清LDH、CK、hs 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阿托伐他汀组及血脂康组血清LDH、CK、hs CRP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血脂康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室重量减轻(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血脂康均能够减少心肌I/R损伤,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后处理对GK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0只GK大鼠随机分为7组(n=10只):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不同剂量(0.1、0.5、1及2 mg/kg)阿托伐他汀后处理组及阿托伐他汀后处理+LY294002组。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总Akt(t-Akt)的蛋白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低于I/R组,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轻于I/R组,Akt磷酸化水平高于I/R组,其中1 mg/kg和2 mg/kg阿托伐他汀后处理组较显著。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可消除这种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后处理对GK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PI3K/Akt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后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体重180~220 g.链脲佐菌素联合尼克酰胺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成模大鼠随机分成6组(各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组(RSV组)、缺血后处理组(Post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RSV+Post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LY294002组[RSV+Post+LY294002组,于再灌注前15 min经颈外静脉给予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均予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min处理.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p-eNOS)及总eNOS蛋白(t-eNOS)的表达.结果 RSV+Post组eNOS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332±0.013比0.079±0.004,P<0.01),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显著轻于对照组(1.15±0.32比3.51±0.32,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33±2)%比(75±2)%,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后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1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血液前向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各15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前7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术前7d给予阿托伐他汀15mg/kg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灌胃7d。制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血清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用超声仪检测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主动脉收缩压(SBP)、主动脉舒张压(DBP);心肌染色后计算心肌缺血风险率(AR/WH%)、心肌梗死率(IS/WH%)、心肌无复流率(AN/WH%)。结果模型组和实验组CK-MB、LDH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CK-MB、LDH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和模型组HR、LVESP、LVEDP、SBP、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与模型组HR、LVSP、LVEDP、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与实验组AR/W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S/WH%、AN/WH%均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液流动,促进血液前向流动,减少无复流发生,减少心肌缺血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3)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SPF级雄性成年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I/R组和盐酸氢吗啡酮预先给药(H)组,每组36只,建立大鼠I/R模型,于再灌注120 min,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2,3,5-氧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确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TLR)-4、Bcl-2、Bax和酶切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IL-6、IL-10和MDA的浓度均明显升高,SOD浓度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升高,TLR-4、Bax和酶切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H组IL-6和MDA浓度均明显降低,IL-10和SOD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降低,TLR-4、Bax和酶切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可通过对炎性因子IL-6、IL-10、MDA和SOD,心肌梗死面积,TLR-4信号及凋亡相关的Bcl-2、Bax和酶切caspase3表达的调节对I/R大鼠心肌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方面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1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组、α银环蛇毒素组和尼古丁组。葛根素组、α银环蛇毒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葛根素,尼古丁组尾静脉注射尼古丁,预给药5 d后,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即刻,α银环蛇毒素组尾静脉注射α银环蛇毒素。观察各组动物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海马区脑组织病变,检测缺血侧脑组织炎症因子含量。结果尼古丁和葛根素均能减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改善海马区脑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降低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抗炎因子IL-10含量;α银环蛇毒素可阻断上述抗炎效应;尼古丁与葛根素抗炎效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运重建治疗是挽救缺血心肌的重要治疗方式。但血流恢复本身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还原失衡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重要起始因素。心肌细胞各结构参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细胞膜结构中富集Caveolin-1的质膜微囊影响NADPH氧化酶的组装、移位和ROS介导的信号转导参与缺血再灌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由复合物I、II、III、IV及电子载体组成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在缺氧-复氧过程中遭到破坏导致电子传递受阻,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持续开放,是细胞中氧自由基过量产生的重要来源。细胞核及线粒体中核酸分子损伤影响结构蛋白正常合成,细胞氧化还原平衡代谢受损,此外位于细胞核中的肌球蛋白还可以作为一种核转录因子调控NOX2的表达,增加氧自由基的合成。JNK、p38MAPK、Egr-1、NF-κB作为氧化应激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通路蛋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乙醛脱氢酶2(ALDH2)激动剂Alda-1对Ⅰ型糖尿病(DM)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探讨羰基应激在DM心脏缺血性损伤易感性增高中的作用。方法:以C57BL/6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Ⅰ型DM小鼠模型。将正常C57BL/6小鼠(20只)和DM小鼠(20只)随机分为I/R组和I/R+Alda-1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建立在体小鼠急性心肌I/R模型,于再灌注前5 min经静脉以2 ml/(kg·h)速度分别输注生理盐水(NS)或Alda-1(16 mg/kg)并持续到再灌注结束。再灌注结束后取血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心肌组织检测ALDH2活性、心肌内活性氧簇(ROS)水平,蛋白羰基化程度和心肌梗死(MI)面积。结果:检测心肌ALDH2活性显示,DM小鼠心肌ALDH2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DM小鼠心肌I/R损伤显著加重,表现为MI面积增大,血清LDH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再灌注期Alda-1治疗可有效提高DM小鼠I/R心肌ALDH2活性(P0.05),并显著抑制DM小鼠的上述心肌I/R损伤(均P0.05)。DM组I/R心肌中蛋白质羰基化程度和ROS生成较对照组I/R心肌显著增加(均P0.05)。Alda-1治疗可有效改善DM小鼠I/R心肌中的蛋白质羰基化和ROS水平。结论:激活心肌ALDH2可显著改善DM小鼠心肌抗I/R损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DM小鼠在I/R过程中导致的蛋白质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