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组共 89例 ,均为胃部分切除术后病例 ,其中因消化性溃疡行胃部分切除者 5 8例 ,因胃癌行胃部分切除者 31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男 6 7例 ,女 2 2例 ,男∶女为 3.0 4∶1,年龄 2 2~ 82岁 ,平均为 5 3.7岁。1.2 方法1.2 1 检查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电子胃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注意残胃粘膜变化 ,胆汁返流及在距吻合口 2~ 3cm处取残胃粘膜做快速尿素酶试验。残胃炎诊断按Hoare方法进行观察 ,胃镜下见残胃粘膜充血、水肿 ,触之易出血以及糜烂。胃镜下见胆汁存留或吻合口有黄色泡沫状液及胆汁由肠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病理改变与淋巴组织增生关系及Hp根治后淋巴滤泡消失情况。方法:光镜观察124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三联药物治疗前后和胃溃疡6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8例、残胃胃炎24例及Hp阴性正常胃粘膜25例的淋巴滤泡发生率和聚集强度。结果:Hp阳性胃病淋巴滤泡发生率为,胃溃疡90.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4%,慢性胃炎72.5%,残胃胃炎54.2%,而正常胃粘膜为4%。抗菌治疗后,慢性胃炎的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淋巴滤泡发生率与炎症程度和活动性明显相关。结论:胃粘膜淋巴组织消长与Hp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胃切除后部份病人可出现各种症状,有的严重影响生活。幽门螺杆菌(Hp)是胃炎病因的重要原因,但Hp感染在残胃炎病因学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旨在研究Hp感染和残胃炎的关系。 方法:作者对86例患者作了内镜检查,并对残胃粘膜作活检。Hp感染用尿素酶试验和培养予以判断。胃炎程度用Rauws(?)组织学评分。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炎的发生率很高,可高达60%~100%,已有的研究表明,残胃粘膜的不典型增生可达94%,术后10年以上的患者,其中药13.3%可并发残胃癌,故残胃炎是引发胃癌的因素之一。临床上中西药治疗残胃炎正在不断探讨中,有个案和临床经验报导,但尚缺乏规范系统的临床实验研究.残胃炎作为一种癌前期病变,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残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的检测,探讨残胃病变与Hp的关系.方法将残胃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的Hp感染率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手术方式、有否胆汁返流及不同手术年限的残胃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残胃组与对照组Hp检出率分别25.35%、57.7%(P<0.01).Billroth-Ⅰ式和Billroth-Ⅱ式残胃胆汁返流发生率分别为4.34%,60%(P<0.01)术后4月~5年,6~10年,>10年者Hp检出率分别为29.2%、23.5%、0,前二个年龄段与后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另有吻合口线结残留5例,胃息肉3例,残胃再生癌3例、后二者的Hp阳性率均为0.结论残胃的Hp感染有其自身的特点,Hp感染是残胃炎发生的重要病因.Billroth-Ⅱ式较Billroth-Ⅰ式的胆汁返流率为高(P<0.01).而伴有胆汁返流者的Hp感染率却较低.另外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年限越长,其Hp的感染率也越低.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的萎缩性胃炎(AG)发病率各家报告不一。鉴于病例中未能将手术前AG剔除,从而造成一定的混淆。本文报告了146例消化性溃疡采用毕氏Ⅰ或Ⅱ式胃大部切除后的胃粘膜变化,各例于手术时和术后2年都作了胃粘膜活检。胃粘膜的改变分为五级:正常、轻度病变及萎缩性胃炎Ⅰ~Ⅲ级。在146例中,手术时发现有AG者8例,余138例胃粘膜正常(111例)或仅呈轻度病变(27例)。这138例于术后2年出现了AG者74例(54%),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现AG者46%,胃溃疡出现AG者73%,二者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异,特别是胃窦与幽门管溃疡发生AG者高达81%。8例手术时有不同程度AG的病例,其中7例术后2年AG加重,另1例仅有轻度病变。手术时胃粘膜呈轻度病变的27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胃反流(DGR)系指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和胰液)反流入胃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在健康人中存在DGR。适量的DGR有助于控制胃内酸度,但过量的DGR时,就会造成胃粘膜损害。近年研究发现DGR与上消化道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胆系疾患以及食管癌、残胃癌等发病有关,特别是术后胃DGR与残胃癌发生关系密切。现就有关DGR与胃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方面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残胃病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残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的检测,探讨残胃病变与Hp的关系.方法将残胃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的Hp感染率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手术方式、有否胆汁反流及不同手术年限的残胃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残胃组与对照组Hp检出率分别25.35%,57.7%(P<0.01).Billroth-Ⅰ式和Billroth-Ⅱ式残胃胆汁反流发生率分别为4.34%,60%(P<0.01),术后4mo~5a,6a~10a,>10a者Hp检出率分别为29.2%,23.5%,0,前二个年龄段与后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另有吻合口线结残留5例,胃息肉3例,残胃再生癌3例、后二者的Hp阳性均为0.结论残胃的Hp感染有其自身的特点,Hp感染是残胃炎发生的重要病因.Billroth-Ⅱ式较Billroth-Ⅰ式的胆汁反流率为高(P<0.01).而伴有胆汁反流者的Hp感染率却较低.另外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年限越长,其Hp的感染率也越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残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与残胃癌的关系方法当地雄性杂种犬16只,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9只,施行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对照组7只,单纯剖腹术.两组大术后1mo始喂饲致癌剂MNNG加饱和氯化钠溶液,连续10mo.在实验周期的不同时相点,应用纤维内镜对残胃粘膜进行动态观察并活检.结果手术组浅表性炎、萎缩性炎和腺体增生不仅出现于手术后早期,而且出现于整个实验过程中.肠化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6,P<0.05;X2=7.14,P<0.01),吻合口部显著高于残胃部(X2=5.6,P<0.05;X2=7.14,P<0.01).结论Billroth胃切除术与残胃粘膜的病变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残胃粘膜常见的腺体萎缩及增生性病变是发生癌前病变的重要基础,应成为临床防治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正常胃粘膜、残胃粘膜术后0~5年、6~10年及10年以上重度异型增生和胃癌进行了细胞形态、DNA含量和倍体分布测定.结果发现:残胃粘膜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其细胞形态、DNA含量和倍体分布也发生相应变化.以术后10年以上残胃粘膜变化较为显著.和真正的癌前病变—重度异型增生比较,DNA含量、倍体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和胃癌比较:已具有癌细胞的一些病理特征.作者认为:凡残胃粘膜出现了异型增生、DNA含量增高和多倍体细胞,应警惕癌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胃大部切除术不同重建方式对胃液胆酸浓度和胃内菌丛的影响,观察了44例溃疡病患者胃大部切除术不同重建方式前后空腹胃液胆酸浓度及胃内菌量变化,并对术后1年的32例进行胃粘膜组织学检查。发现Bilroth-Ⅱ组和Bilroth-Ⅰ组术后胃液胆酸浓度及菌量均显著高于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PAFPG)组(P<0.05,P<0.01),前两组胃粘膜组织学异常改变的程度也较PAFPG组严重(P<0.05)。结果表明:胃大部切除术由于重建方式的不同对术后的胆汁反流可产生重要影响;残胃粘膜组织学异常改变与胃液胆酸浓度升高和胃内细菌增多有关;PAFPG能较有效地减少肠胃反流,使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本组男62例,女25例,年龄18~62岁。急症手术29例,择期手术58例。其中胃癌21例,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5例,胃粘膜应激性出血5例。 手术方法:据原发病决定淋巴结的清扫及胃远端切除范围。切胃后封闭十二指肠残端及胃残端小弯侧,屈氏韧带下15cm断空肠,远断端与胃大弯侧四层缝合,注意使吻合口呈水平位置。近断端与空肠端侧吻合,注意使其呈T型。本组桥袢长度有20cm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九胃泰颗粒对胃粘膜损伤修复和细胞增殖活性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1 mL胃饲诱发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并用三九胃泰颗粒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上皮细胞的增殖改变,早期应答基因c-jun和c-met的表达.结果三九胃泰颗粒、胃苏颗粒、养胃冲剂及丽珠得乐治疗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UI)均显著低于无水乙醇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尤以三九胃泰颗粒治疗后为甚(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三九胃泰颗粒、胃苏颗粒、养胃冲剂及丽珠得乐治疗组大鼠胃粘膜PCNA标记的阳性细胞数量、c-jun和c-met的阳性表达均有高于无水乙醇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的趋势,尤以三九胃泰颗粒治疗后为甚(P<0.05).结论三九胃泰颗粒能促进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1991年2月以来收治1000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其中饮酒者386例,无饮酒者614例,以此作胃粘膜病变对照观察。结果发现,凡经常饮酒者均有胃粘膜病变,胃粘膜活检也予证实,且绝大多数为胃窦部粘膜损害。酒量大、次数频、时间长者,可损害胃体、胃底,甚至食管粘膜。胃粘膜病变也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或胃  相似文献   

15.
三九胃泰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三九胃泰颗粒对胃粘膜损伤修复和细胞增殖活性调控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水乙醇 1m l胃饲诱发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并用三九胃泰颗粒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上皮细胞的增殖改变 ,早期应答基因 c- jun和 c- met的表达。结果 :三九胃泰颗粒、胃舒颗粒、养胃冲剂及丽珠得乐治疗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均显著低于无水乙醇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 ,尤以三九胃泰颗粒治疗后为甚 (P <0 .0 5 )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三九胃泰颗粒、胃舒颗粒、养胃冲剂及丽珠得乐治疗组大鼠胃粘膜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的阳性细胞数量、c- jun和 c- met的阳性表达均有高于无水乙醇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的趋势 ,尤以三九胃泰颗粒治疗后为甚 (P <0 .0 5 )。结论 :三九胃泰颗粒能促进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约为3%~4%[fi,但常易误诊为吻合口或输出拌机械性梗阻而作不必要的手术探查。1995年正月~1997年3月,我们对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住院患者采用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互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19例患者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1~71岁,平均38.4岁;胃癌8例,胃、十M指肠溃疡并发出血9例,胃粘膜脱垂1例,胃窦息肉并发出血1例;毕氏1式7例,毕氏D式12例;有6例作R。式淋巴清扫术。残胃排空障碍症状出现在手术后第6~29d,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疡Ⅰ号治疗急性胃粘膜损伤的药理作用。方法:运用胃疡Ⅰ号治疗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观察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胃粘膜血流速度、ATP酶活性、ATP含量、病理改变、溃疡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下降、胃粘膜ATP酶活性及ATP含量升高、胃粘膜血流速度加快、糜烂出血减少,效果以大剂量组最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1~0.05)。结论:胃疡Ⅰ号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一种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胆汁中的卵磷脂可在胰液的磷酸酯酶A作用下生成溶血卵磷脂。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时,溶血卵磷脂进入胃内,消耗胃粘膜的甘油糖脂,从而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削弱胃粘膜屏障,因此十二指肠返流是胃病变的重要原因。由于收集胃液的方法不同,对于胃内分泌物中的溶血卵磷脂浓度是否足以损害胃粘膜,有不同的看法。作者在6名十二指肠溃疡(DU组)和6名胃溃疡(GU组)病人收集基础胃分泌物和皮下注射五肽胃泌素刺激产生的胃内分泌物,每15分钟1次,各4次,测定其卵磷脂、溶血卵磷脂和甘油糖脂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胃疡I号治疗实验性急性胃粘膜损伤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疡I号治疗急性胃粘膜损伤的药理作用。方法:运用胃疡I号治疗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观察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胃粘膜血流速度、ATP酶活性、ATP含量、病理改变、溃疡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下降、胃粘膜ATP酶活性及ATP含量升高、胃粘膜血流速度加快、糜烂出血减少,效果以大剂量组最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0.05)。结论:胃疡I号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有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兔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兔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的观察 ,进一步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方法 :对 40只大耳白兔运用无水乙醇灌胃 ,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 ,然后观察针刺对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胃粘膜损伤造模前后 ,胃运动振幅指数百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造模后振幅指数显著下降 ,与造模前比较 P <0 .0 1,针刺四白、足三里穴能增强胃运动 ,针刺后比刺前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升高 (P <0 .0 1) ,尤以四白穴最为显著 ,且在胃粘膜损伤后 ,同样能增强胃的运动。结论 :胃粘膜损伤后 ,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下降 ,针刺足阳明经穴后可使胃运动振幅指数上升 ,提示足阳明经与胃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