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淑杰  徐立宏  王燕 《山东医药》2006,46(16):79-8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反流引起。现对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内镜结果及病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0例、女156例,年龄17~80岁、平均43.7岁。均采用FuJinon-250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常规在幽门周围的2cm内取黏膜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行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查幽门螺杆菌(Hp)。内镜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有红斑、糜烂,病变以胃窦部明显,镜下有胆汁从十二指肠反流至胃窦部,黏液呈胆汁样。合并大小不等糜烂204例(55.7%),胃溃疡60例,十二指肠球炎74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食道炎27例。  相似文献   

2.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或胃肠吻合术后所引起。主要是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破坏了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病变。随着内镜的普及应用,对该病的诊断更加准确全面。近年来,我科通过胃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100例无胃切除术并符合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人,应用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合并胃损害4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分析72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情况。结果显示625%(45/72)的患者伴有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前者的发生率为486%,后者为138%。胆源性和酒精源性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683%和607%,无显著性差异。轻度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发生率低于中、重度的发生率。血清胃泌素无明显变化,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为378%。结果表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发生可能主要与胰蛋白酶、溶血磷脂活性增加,使胃粘膜血流减少,从而导致胃粘膜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而与胃泌素、酒精刺激及Hp的感染关系不大。此外,合并的胃损害可能是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腹痛消失较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关闭不全与胃炎关系.方法通过内镜检查观察400例幽门关闭不全患者胃粘膜病变情况.其临床表现有嗳气294例(73.5%),腹胀痛238例(57.5%),以上腹部明显者148例,纳少132例(33%),72例(15.5%)不规则呕吐,70例(15%)有烧心感,56例明显消瘦,有呕血史8例,便血史8例结果400例幽门关闭不全患者均伴有轻重不等胃粘膜炎症,其中浅表性胃炎248例(62%),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9.5%),浅表萎缩性胃炎140例(27.5%),豆疹样胃炎2例(0.5%),贲门炎2例(0.5%).400例患者内镜下见140例胃腔内有明显胆汁潴留,10例伴有胃窦部息肉,10例有食管贲门裂孔疝.结论幽门关闭不全与胃炎的发生有非常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内镜下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常合并多器官损害,但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内镜下所见报道甚少。我院收治 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检查证实伴有活动性胃炎及溃疡 38例,现将内镜下所见分析如 下。 1.临床资料:本组 38例均明确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其中男性 15例,女性 23例,年龄 最大 85岁,最小 21岁,平均 41.3岁。 38例中胆源性胰腺炎 18例,占 47.4%,酒精性胰 腺炎 8例,占 21.0%,其它 12例占 31.6%,入院 48h以后按改良格拉斯歌标准判断,轻 度 20例,中度 12例,重度 6例 (均为 55岁以上患者 )。既往均未发现有消化性溃疡病史 ,全部患者均在入院 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的内镜表现、相关病因及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胃镜检查确诊的206例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6例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患者的病因有手术史49例(毕I式46例,毕II式3例)占23.79%,合并胆囊疾患60例(胆囊切除术后32例,胆结石18例,慢性胆囊炎10例)占29.13%,不明原因97例占47.09%,H.pylori阳性者90例,阳性率43.69%。内镜以胃黏膜充血为主伴有不同程度胆汁附着。结论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呈逐年增高趋势,胆囊疾患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是主要病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ylori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reitz氏韧带松解在预防B-Ⅰ式胃切除术的术后胃的十二指肠反流(DGR)所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及吻合口漏的作用方法胃大部切除B-Ⅰ式吻合完成后,加做Treitz韧带松解.术后24h~72h排气后,在拔除胃管前收集胃管内自然流出胃液,用日本产MINIAUTKOUANAYIERMA-4210型分析仪进行pH值及胆红素定量检测.随访有无反流性胃炎临床所见.测定指标有①拔胃管前引流胃液内的pH值及胆红素含量;②有无持续性胸骨后灼痛,胆汁性呕吐;③内镜有否胃内胆汁瘀积;④有否胃粘膜红斑,充血水肿及脆性增加;⑤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有否明显组织学改变.因各种原因传统认为十二指肠残端吻合条件不足者均行Kocker切开游离十二指肠后做B-Ⅰ式吻合,有无吻合口漏发生.结果本组24例,实际测定17例,pH值在3.2~6.5之间.胆红素定量实验阴性者11例,阳性者6例.其中一个"+”2例,两个"+”者4例.临床和内镜随访19例.随访时间6mo~18mo.其中6mo者3例.12,16,18mo者分别为3,5,8例.均无明显的持续性胸骨后灼痛,胆汁性呕吐.内镜见不到吻合口有胆汁涌入,无粘膜红斑及脆性增加,但可见到轻度充血水肿.这一现象距手术时间越短越重.胃粘膜组织学改变不明显.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胃大部切除B-Ⅰ式吻合的术后胃失去了幽门功能,使胃十二指肠屏障压下降,发生十二指肠胃反流,实际上此时就是低张性十二指肠瘀积症.松解Treitz韧带可使十二指肠空肠曲下降3cm左右,使胃十二指肠屏障压得以维持其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十二指肠胃反流.通过降低十二指肠内的术后压力,降低了胃大部切除后B-Ⅰ式吻合的局部条件,增加了胃大部切除后B-Ⅰ式吻合的成功率,使这一几近生理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8.
外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理想术式应该是手术死亡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溃疡复发率低.目前常采用的术式中,毕罗Ⅰ式、Ⅱ式,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窦切除等均有术后相应的诸多并发症发生,笔者在我院采用了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式,从1987/1998对10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施行了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该术式完整地保留了幽门,有利于防止胆汁反流及倾例现象,切除了全部胃窦粘膜,有效地降低了胃酸分泌,既切除了溃疡,又达到了防止溃疡复发的目的.术后获得随访83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内镜下直接观察到幽门松弛或处于开放状态胆汁反流入胃或陈旧的斑块状稠厚胆汁附着胃壁及绿色的黏液糊并结合病理。结果 40800例患者中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4896例,占受检总数的12%。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重点是调整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同运动,提高幽门括约肌功能控制胆汁反流,积极治疗并症合并症,消除诱因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借助内镜观察胃粘膜的改变,探讨胃病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32例胃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和内镜检查时,始终采用双盲法.本文分型主要根据全国高等统编中医内科1983年版的辨证分型为标准,将胃病分为①寒邪客胃;②饮食停滞;③肝气犯胃;④肝胃郁热;⑤瘀血停滞;⑥胃阴亏虚;⑦脾胃虚寒等7个证型,并把它概括为虚寒、气滞、实热、血瘀四种.内镜检查采用日本进口,欧林巴斯-G10型纤维内镜.嘱受检者于检查前1d不宜过饱,不进刺激食物,晚和时后禁食水,术前20min常规肌注硫酸阿托品0.3mg,以减少胃液分泌,减慢胃肠蠕动,2%地卡因咽部喷洒和粘膜麻醉,术者右手持内镜顺利通过咽喉进入食管上段,边转动,边观察顺利插入胃内,详细观察胃粘膜.结果132例胃病内镜检查与各证型结果31例虚寒型胃病患者,胃粘膜表面小面积溃疡.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可见圆型,卵贺型溃疡面、中心凹陷,周边隆起,表面白苔状物.多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4例气滞型胃病粘膜外观失去正常桔红色,色泽不匀,并现红白相间或粘膜色泽广泛性变淡,苍白或灰白色,多见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30例实热型胃病粘膜红白相间,多以红色为主,个别点状血.27例血瘀型胃病粘膜表面大量咖啡色液体,有水肿、糜烂及出血点或血痂,多见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内镜观察胃粘膜的各种不同改变是中医胃病分型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分析的1 717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皱襞增粗型胃炎、充血/渗出型胃炎、扁平糜烂型胃炎、隆起糜烂型胃炎、胆汁反流型胃炎、出血型胃炎、皱襞萎缩型胃炎的HP感染率分别为70.00%,49.72%,48.86%,47.37%,41.94%,38.1%,34.48%,但无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达71.11%,显著高于胃溃疡的60.83%。男性病人HP感染率为47.8%,显著低于女性病人的63.7%。这表明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学差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低无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HP感染的关系较胃溃疡者更为密切,人群中HP感染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胆汁返流性胃炎(BRG)是常见消化道疾病,是幽门功能不全,或胃大部切除术后,含胆汁酸的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或(和)呈萎缩样改变等的病变。现就其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概况综述如下。1现代医学研究概况1.l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各类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目前HP胃炎和BRG被视为组织病理学上的一种区域性改变。HP可引起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发生,并且HP与胆汁酸和溶血卵磷脂皆为攻击因子.使胃粘膜的疏水性降低,减弱胃粘膜防御能力,破坏胃粘膜屏障,使上…  相似文献   

13.
胆汁反流与食管炎和胃炎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胆汁反流又称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 ,是胃窦与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胃乃至食管后 ,引起食管与胃粘膜的病理性损害 ,分别称为胆汁反流性食管炎与胆汁反流性胃炎。1 胆汁反流发病机制十二指肠胃反流需要两个前提 :⑴逆行的十二指肠收缩活动推动十二指肠内容物逆向移动 ;⑵幽门口开放。十二指肠逆蠕动及其与幽门、胃窦的运动关系决定着DGR的发生及反流量。十二指肠出现逆蠕动 ,若此时幽门开放 ,则DGR即可发生 ;相反 ,即使十二指肠逆蠕动很强 ,如果同时出现强大的胃窦收缩 ,也可阻止DGR的发…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患者1例,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累及消化系统多脏器,出现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多发溃疡、食管炎、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胆囊炎.此外,尚出现肾脏、血液系统受累,临床上较为罕见,治疗上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主.  相似文献   

15.
胆汁反流也称为十二指肠胃反流,是机体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人在餐后及空腹都可发生。然而,当机体出现胃十二指肠运动失调、幽门结构异常或功能不全、胃肠压力梯度变化、胃肠激素水平异常等情况时,十二指肠内容物则会过多且频繁而持续地反流入胃,造成胃黏膜屏障破坏、黏膜结构损伤、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的发生,即为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PBRG)是指无腹部手术史、幽门解剖结构完好的患者,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内,在胃酸的作用下对胃黏膜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致胃黏膜慢性炎症、糜烂甚至溃疡.PBRG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胃黏膜胃动素(motilin,MTL)表达、胃排空与PBRG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胃返流病如果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损害,称为胆汁返流性胃炎,是胃镜直视下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X线对该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在胃肠透视中发现有价值的X线征象,经与胃镜检查及胆汁酸浓度测定对照分析,制定的十二指肠胃返流病X线诊断与分型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患者胃内24小时胆汁监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胆汁反流是导致胃黏膜炎症的重要因素 ,该文研究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胃内胆汁反流情况。方法 分别对 45例慢性胃炎患者 (慢性浅表性胃炎 17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 2 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7例 )行胃内 2 4h胆汁监测 ,获得胆汁反流指标。分析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胆汁反流次数、胆汁反流 >5min次数和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结果 不同类型慢性胃炎组之间各项胆汁监测指标相差显著。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 (16 .2± 18.0 )和慢性糜烂性胃炎组 (14.2± 12 .1)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5 .3± 14.1,P <0 .0 1)。结论 胆汁反流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红霉素治疗重度胆汁反流性胃炎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99710/199810内镜检出的重度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排除了胃肠道手术史、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肿瘤及十二指肠以下梗阻后作为研究对象.共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18岁~65岁,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治疗低位十二指肠前壁溃疡,采用常规治疗难以切除,而旷置可能引起出血、瘘,通过采用该术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临床治愈.方法按胃大部切除术步骤进行,不同的是溃疡切除不在远端水平离断,而在幽门下溃疡近端离断.溃疡单纯剔除,缺损的十二指肠前壁,由延长的胃前壁所补偿,一般延长的胃前壁舌瓣约3.0cm或依据溃疡切除范围适当修剪,残胃和十二指肠端吻合.结果本文报告20例,12例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均为前壁低位溃疡.年龄在25岁~58岁,病史20a以上4例,10a~20a10例,5a~10a3例,5a以内3例.12例急性穿孔患者在6h~12h手术,8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3例急诊手术,5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后择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限2h,20例痊愈.出院前行钡餐透视或内镜检查,显示吻合口,通畅,无钡剂潴留.20例随访3mo~24mo未见并发症发生,食欲体重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内镜随访12例,除了胃内少许胆汁反流,粘膜轻质水肿,糜烂,无溃疡复发.结论本术式简单易行,损伤小,恢复快,符合生理解剖,对特殊类型的十二指肠前壁低位溃疡,穿孔,出血的患者,能获得溃疡病灶根治性切除,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