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托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加依达拉奉治疗组(康复组)、依达拉奉组(药物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组与药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早期康复加依达拉奉治疗与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前、后行头颅CT检查,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脑血肿、水肿的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用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对以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康复组、药物组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评分优于药物组和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的吸收及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ADL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胸腰椎骨折术后地震伤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胸腰椎骨折术后地震伤员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卧床休息、固定、药物止痛等传统保守治疗,康复组于入院后第1天开始介入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ADL能力,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前,2组BI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ADL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生活质量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DL能力无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BI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康复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和提高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ADL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促进作用;卧床休息等传统治疗对提高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也有作用,但对恢复其ADL能力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9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干预,主要包括神经促通技术、ADL训练及心理康复等。于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康复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运动治疗组及综合康复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早期抗抑郁药物(氟西汀20 mg/d)治疗,其中运动治疗组还给予运动疗法,综合康复组则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对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综合康复组患者在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ADL能力方面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运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P<0.01)。 结论综合康复干预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对患者肢体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HAD)评分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和非抑郁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及感觉功能训练,抑郁组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BI)评定2组受累侧感觉功能和ADL能力。 结果2组患者的感觉功能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排除未服抗抑郁药的5例抑郁组患者);抑郁组的感觉功能及BI评分结果较非抑郁组差(P<0.01);抑郁组中因故未服用抗抑郁药物的5例患者,其治疗前、后的感觉功能及BI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PSD可严重影响患者肢体感觉功能和ADL能力的康复;及时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功能和ADL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康复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均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结果经过3周治疗,2组M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MBI的增分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值、上肢FMA增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FMA增分值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经过3周治疗,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可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嘉贵  龚秋霞 《临床荟萃》2010,25(24):2146-214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按脑出血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于治疗前、治疗第21天分别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与巴氏指数(BI)评分及疗效评定,并观察脑水肿程度改变及依达拉奉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第21天CSS和BI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CSS(10.6±5.2)分vs(13.5±5.9)分,BI(52.5±6.2)分vs(42.2±6.9)分(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9%和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4%和62.5%(P<0.05);治疗组第14天时中重度(2~3级)脑水肿发生率12.5%(4/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11/32)(P<0.05).依达拉奉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降纤酶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90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降纤酶等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于发病48 h后积极介入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S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采用脑循环动力学检查仪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脑循环动力学改变情况。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1个月治疗后,发现其FMA、MBI、SSS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康复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降纤酶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提高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ADL能力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与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3-2015-03收治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依达拉奉组,每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及脑血肿体积变化、Hs-CRP及IL-6水平变化、CSS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7d、14d脑水肿与脑血肿体积、Hs-CRP及IL-6水平变化、CSS评分情况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7d、14d,2组脑水肿与脑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Hs-CRP及IL-6水平、CSS评分较常规治疗组均减少更加显著(P0.05)。依达拉奉组、常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1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缺损的神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探讨早期专业康复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康复组采用专业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自行康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SF-36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国人常模值明显下降,且2组患者间SF-36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1例患者因再发脑出血死亡),2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各个维度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除SF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失访2例,康复组因心衰死亡1例),2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各个维度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康复组治疗1,6个月后SF-36量表各个维度改善差值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70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仅接受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康复组在颅脑损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患病早期增加综合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损伤的程度,轻度损伤0~15分,中度损伤16~30分,重度损伤31~45分;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rt;60分为优,60~40分为良,40~20分为中,<20分为差,未清醒的患者计为0分,昏迷患者在清醒后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7.00±8.14)分和(8.23±6.47)分,对照组分别为(16.14±7.45)分和(12.31±6.52)分, 可见,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分别为(33.29±20.03)分和(62.00±21.80)分,对照组分别为(32.86±18.44)分和(44.86±18.01)分,可见,治疗后2组患者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更加明显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脑水肿面积及脑血肿体积。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HSS评分下降更显著,且脑水肿和脑血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苍钠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高,能够有效抑制脑水肿、减少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Bobath等神经促通康复技术为主的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HAMD、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BI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4周后FMA[(65.37±5.28)分]、BI[(69.22±7.05)分]优于对照组FMA[(47.16±4.92)分]、BI[(55.67±6.21)分](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15.72±9.86)分]比较,治疗组HAMD[(9.25±3.76)分]评分显著较低(P<0.05)。 结论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缓解其抑郁情绪,改善ADL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急性期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剂以及并发症对症处理等;康复组患者于生命体征稳定后介入系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14 d时检测各组患者血清NSE含量,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并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及NIHS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病情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好转,并且以康复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如康复组治疗7 d时血清NSE水平及治疗14 d时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含量,减轻脑损伤程度,进而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康复,这可能也是早期康复干预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经静脉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康复组(病程<3d)和对照组(病程3~7d),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行2周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和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时)分别对2组患者行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 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2组患者上、下肢FMA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早期康复组的下肢FMA和MBI评分分别为(23.33±4.37)分和(56.11±22.27)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17.06±4.70)分和(40.00±15.8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可促进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近期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2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及BI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分别使用依达拉奉或安慰剂,于用药前、用药后第7天、14天、21天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神经特异性烯醇(NSE),并评价神经功能缺损(N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T-SOD均呈上升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183;05);两组MDA均呈下降趋势,试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lt;0&#183;05);两组NSE均呈下降趋势(P&gt;0&#183;05);试验组在第7天、14天、21天、3月的NDS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在第14天、21天差异最明显(P&lt;0&#183;001)。结论依达拉奉可能具有降低血清MDA及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4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rTMS组和综合组,每组1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采取个体化药物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rTMS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rTMS联合HBO治疗。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治疗后)、治疗结束后15 d(随访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 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NIHSS评分逐渐降低,BI评分逐渐增高,rTMS组和综合组的2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rTMS组和综合组的2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综合组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5.87±2.77)分和(72.33±14.74)分,与对照组同期的(8.53±3.09)分和(55.67±18.8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时,综合组的BI评分与rTM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联合HBO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协同作用,可更为显著地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Frenkel法结合针对性综合康复训练对脑损伤后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脑损伤共济失调患者41例,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综合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综合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按照各自不同的共济障碍特点行针对性的共济失调综合康复训练计划,同时辅以Frenkel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0、30、90d后,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20d后,综合康复组的ICARS和 FIM 评分分别为(46.7±12.3)分和(100.3±9.7)分,与组内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30d和90d后,2组患者的ICARS和FIM评分分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康复治疗30d和90d后的ICARS和FIM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 结论Frenkel法结合针对性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损伤后共济失调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FES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康复训练。FES组加用FES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min,共3周(15次)。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不接受任何电刺激。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FES组患者上肢FMA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FES组上肢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下肢FM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S组下肢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BB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S组BB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ES组患者B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FES组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ES治疗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早期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