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探针的改良技术对乳腺导管造影的成功率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利用我院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Selenia数字乳腺钼靶机对126例患者进行造影检查,对照组63例患者使用5.5号自磨钝的针头,研究组63例患者使用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造影成功率、疼痛感和插管时间。结果:对照组54例患者造影成功,9例患者造影未成功,成功率为85.7%;研究组61例患者造影成功,2例患者造影未成功,成功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疼痛平均(3.71±0.37)分,研究组患者疼痛平均(3.33±0.35)分;对照组插管时间(5.90±1.40)min,研究组插管时间(4.88±0.7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乳腺导管造影中能取得更高的成功率,缩短造影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故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雪琴  孙加冠 《华西医学》2014,(11):2113-2115
目的对乳腺溢液导管进行选择性造影,了解其导管内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位置、数目、范围及分布情况等,为临床提供诊治所需影像学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0月105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的资料,并进行探讨与总结。结果除2例对比剂进入腺泡影响诊断外,其余103例均获得优质图像,清晰地呈显了溢液导管的真实情况。结论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术是诊断溢液乳腺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205例乳腺导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腺导管疾病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对205例311支乳腺导管造进行分析。结果:导管扩张258支(83%),导管内乳头状瘤17支(5.47%)。乳导管分布分型:全支型36支,其中导管扩张占100%;多支型138支,导管扩张牛94.9%;少支型100支,导管扩张占82%;单支型20支,导管扩张占45%。结论;掌握乳腺导管解剖形态和病变的X线特征对正确诊断导管内疾病很有价  相似文献   

4.
周寒松 《临床医学》1996,16(5):12-13
乳腺导管造影术主要应用于反常的乳头溢液病员,特别对导管内病变有诊断价值。我院1984年2月至1995年9月对36例各种乳头溢液的病员施行此项检查。本文就检查方法、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本组36例,年龄30~65岁。左乳12例,右乳16例,双乳8例。溢出黄色液体10例,棕色  相似文献   

5.
高应超声及乳腺导管声学造影诊断乳腺导管疾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12):933-935
  相似文献   

6.
由于乳腺导管内病变体积甚小,触诊大多为阴性,X线平片很少有异常发现,所以乳腺导管造影是一种简便易行,对乳腺导管内病变具有特殊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及乳腺导管声学造影诊断乳腺导管疾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索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疾患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高频探头沿乳头作放射状扫查观察35例乳头溢血(或溢液) 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其中 20 例辅以乳腺导管声学造影。造影剂包括3% 双氧水、生理盐水、76%泛影葡胺、空气等。并对100 例正常妇女进行乳腺大、小导管内径测量。结果: 正常妇女非妊娠或哺乳时乳腺大导管内径为 1.42±0.2m m , 小导管 0.83±0.1m m 。液体造影剂可扩张输乳管, 便于观察病变。双氧水既可扩张导管又可产生微气泡强光点从而对病变导管进行定位。超声显示导管扩大符合率100% , 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符合率71% 。结论: 高频探头沿乳头作放射状扫查是诊断乳腺导管疾患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辅以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可提高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超声结合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间 ,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乳腺导管造影技术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 11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 11例均为女性乳头溢液患者 ,年龄 2 4~ 47岁 ,平均3 5 .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乳头溢液 ,病史 2 7d至 8个月 ,溢液颜色多为淡黄色 ,咖啡色较少。超声检查使用ATLHDI 3 0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5~ 10MHz超宽频带 ,乳腺检查专用软件。检查时 ,患者取仰卧位 ,暴露患侧乳房 ,清除乳头表面分泌物 ,常规消毒乳头及其周围 ,将加工弯曲磨平尖的 5号或 7号注射针头经消毒液浸泡消毒…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30例乳腺导管造影的操作与护理,主要包括检查前的心理疏导,检查中的密切配合及检查后的健康指导,认为护理工作的配合是造影成功的关键环节,可提高乳腺造影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乳头血性溢液66例,其中31例术前经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诊断,诊断精确性为93.5%;35例根据临床检查作出初步诊断,诊断精确性为63%。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确定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指导手术治疗,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We present a new percutaneous ultrasound-guided galactography technique that may be used in patients in whom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fails and breast ultrasonography shows dilated ducts. © 1993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导管癌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乳头溢液(血性、浆液性、血性及浆液性交替、清水性)导管癌患者的乳腺钼靶X线平片及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乳腺钼靶X线平片正常10例,平片见肿块及钙化11例,选择性导管造影X线表现:大导管及分支导管管壁不规则浸润、僵硬、狭窄及截断征象和导管束状结构是癌侵犯、收缩或压迫等引起的改变。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导管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提高早期导管内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导管造影在乳管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选择性乳导管造影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疾病影像表现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45/70)发病主要在一、二级导管内,肿块较小(1.0cm以下),呈单发或多发圆形、结节状充盈缺损,无断续征、潭湖征及导管壁的破坏;导管癌(5/70)主要发生在二级分支以下,侵及多支导管,导管内见数个不规则充盈缺损,导管近瘤体处突然中断形成断续征、截断征改变,导管内造影剂外溢形成潭湖征,被侵及导管呈锯齿样改变,周围合并肿块或恶性钙化影;导管扩张症(20/70)表现为大、中、小导管同时呈粗细不均的扩张,其逐级分支失去正常规则的树支样外形,以大导管扩张为主,扩张导管内无充盈缺损。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及导管炎性疾病的诊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苏金龙 《临床医学》2010,30(11):25-26
目的探讨用自制加长电刀在支撑喉镜下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用自制加长电刀在支撑喉镜下对65例会厌囊肿行切除手术,并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65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用自制加长电刀在支撑喉镜下切除会厌囊肿,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无复发、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自制混合液外敷用于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制混合液预防诺维苯所致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各行2个周期含诺维苯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50%葡萄糖20ml、25%硫酸镁10ml和维生素B12 500ug配制成混合液外敷于输入诺维苯药物的皮肤上,对照组无特殊护理。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61.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的混合液能明显预防静脉炎的反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制缠绕软管在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水肿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手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细绳缠绕法加压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缠绕软管压力缠绕法。于治疗前后使用溢水法测量两组患者末端肢体肿胀程度。结果治疗30 d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末端肢体肿胀程度均减轻。观察组平均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0,P<0.01)。结论自制缠绕软管可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水肿程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压疮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24),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实验组给予自制药膏联合左氧氟沙星疗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达到96.15%,对照组治愈率达到61.53%,实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在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等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压疮患者给予自制的祛腐生肌膏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收到了较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制颈部冰敷袋在改善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疼痛、出血及家属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入笔者医院的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20例,以2019年1月前收治的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后收治的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冰袋进行颈部冰敷,观察组采用自制颈部冰敷袋进行冰敷。 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疼痛程度、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t=16.41,P<0.01; χ2=4.90,P=0.03),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7.23,P<0.01)。 结论 自制颈部冰敷袋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的止痛、止血、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较传统冰敷方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完善他克莫司(FK506)室内质控品水平,弥补商用质控品监测盲区。方法观察1年内FK506检测结果,评估自制低值质控品用于临床的可行性;运用临床患者标本自制低值室内质控品(ZCON—L)和自制中值室内质控品(ZCON.M),检测其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并与低值商用质控品(Leve11)、中值商用质控品(Leve12)比较,并绘制室内质控图;将ZCON—M和Leve12做统计学分析,评估自制质控品与商用质控品是否有差异;将ZCON—L、ZCON—M分别放于4、25和37℃环境内连续检测7d,观察不同温度环境对其影响;经无菌分装后的自制质控品置于-30℃保存,每周取1支复融后随日常工作检测,检测完毕后置4℃保存,经10个月连续检测,观察其稳定性。结果1年内9975人次的FK506检测中,约有28.4%处于商用质控品监测盲区;ZCON—L、ZCON—M的日内RSD分别为4.5%、5.3%,13问RSD分别为7.06%、5.37%,符合ARCHITECTi1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性能指标及《中国药典》生物标本分析方法RSD〈15%的要求;ZCON—L、ZCON—M与Leve11、Leve12的相关性较好(r2=0.8352、0.8185),并且在质控图中走势-致;ZCON—M与Leve12经t检验,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5和37℃环境温度在7d内对自制质控品影响较小;经连续10个月观察,ZCON—L、ZCON—M总RSD分别为7.56%、4.97%。结论自制FK506室内质控品稳定性好,与商用质控品无差异,与商用质控品联合应用于临床,可弥补商用质控的监测盲区,完善室内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翻身毯在临床预防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Braden评分≤12分的高危压疮患者47例,先后用翻身毯翻身及传统翻身方法进行翻身,调查患者、护理人员对2种翻身方法的满意率,比较使用前后翻身总用时和保持体位时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对应用翻身毯翻身满意率为95.7%,陪护人员为92.1%,患者家属为92.0%,护士为93.7%,均高于传统翻身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272,8.168,14.107,7.101;P<0.01)。使用自制翻身毯后翻身总用时为(121±15)s,患者翻身后的体位保持时间为(65±9.66)min,均优于传统翻身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26,3.880;P<0.01)。结论自制翻身毯让患者感到舒适、规范,减少了护士的操作时间和体力消耗,增加了患者翻身后体位的保持时间,提高了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