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TNM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一致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参照1997年美国癌肿委员会(AJCC)拟订的食管癌TNM分期标准,对124例食管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通过T分期与N分期统计量的一致性分析,比较两种分期的符合率。结果 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472,两者的一致性基本满意,将病例分层后,T4期的符合率最低(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N分期的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265,两者的一致性不够理想。将病例分层后,N1和N2期的符合率均较低(P〈0.01)。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前TNM分期存在高估或低估的情况,尤其是N分期较为突出。因此,找到能够识别淋巴结转移的可靠方法是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前TNM分期准确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临床TNM分期与术后病理TNM分期的一致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二科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者64例,参照日本胃癌学会(JGCA)(2010年第14版)拟定的胃癌TNM分期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分期,并与术前临床分期进行对比.应用统计软件SPSS 18.0分析T、N、M分期统计量的一致性.结果 术前临床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Kappa值为0.729,两者一致性较好;N分期的Kappa值为0.216,一致性较差;M分期的Kappa值为0.743,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 新版《胃癌处理规约》应用临床后,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TNM分期,有利于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但仍存在高估或者低估的情况,尤其是N分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术前综合各种资料,正确判断N分期是提高术前临床TNM分期准确率,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增强扫描评价胃癌患者术前临床TNM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07—2019-01间在林州市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手术的200例胃癌患者,术前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以术后病理TNM分期为“金标准”,评价术前64-MSCT增强扫描对胃癌患者临床TNM分期的价值。结果术前64-MSCT增强扫描临床TNM分期中,T、N、M的准确率分别为82.00%、73.00%和97.00%。M的准确率高于T和N分期(P<0.05),且一致性极好(Kappa=0.905,P<0.001)。结论术前64-MSCT增强扫描评估胃癌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准确率较高,对远处转移判断与病理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经验。方法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而且使用超声内镜进行了术前TN分期的患者352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US胃癌术前T分期总正确率为81.25%,其中T1为85.58%,T2为73.91%,T3为82.14%,T4为83.33%,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5)。EUS对胃癌术前N分期总的正确率为52.84%,其中N0为85.56%,N1为56.69%,N2为28.09%,N3为26.09%,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具有一般一致性(Kappa系数为0.33)。将病变部位分为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幽门,不同部位之间的检测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在胃癌术前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其中T分期可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N分期准确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分析超声胃镜术前检查胃癌患者的T分期及N分期的临床价值。选择拟实施胃癌根治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采用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并依据T、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的差异。超声胃镜术前检查共计诊断T_1期20例、T_2期25例、T_3期24例、T_4期13例,术后病理学共计诊断T_1期20例、T_2期24例、T_3期26例、T4期12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T_1期90.00%、T_2期84.00%、T_3期91.67%、T_4期84.62%。超声胃镜术前检查正确诊断淋巴结转移37例、正确诊断未转移患者14例,术前超声胃镜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判定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胃镜术前检查共计诊断N_0期28例、N_1期24例、N_2期20例、N_3期10例,术后病理学共计诊断N_0期31例、N_1期20例、N_2期19例、N_3期12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N_0期89.29%、N_1期62.50%、N_2期70.00%、N_3期80.00%。超声胃镜术前检查对胃癌患者进行T分期及N分期判定,其结果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较高,对于胃癌患者的诊断及手术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声内镜和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和CT检查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02年7月至2004年1月对5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行术前EUS和CT及术后病理检查,将EUS和CT分期结果和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EUS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2.4%(42/51)和88.0%(45/51);CT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2.9%(27/51)和51.0%(26/51);EUS与CT联合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6.3%(44/51)和90.2%(46/51)。(2)3种检查方式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统计结果:EUS检查T、N分期的Kappa分别为0.700(P〈0.001)和0.763(P〈0.001);CT分别为0.275(P=0.002)和0.006(P=0.964);EUS加CT则分别为0.769(P〈0.001)和0.801(P〈0.001)。(3)各组间差异的统计结果:EUS与CT比较,PT=0.001(X^2=10.079),PN〈0.001(X^2=16.730);EUS加CT与EUS比较,PT=0.586(X^2=0.297),PN=0.750(X^2=0.102)。结论EUS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诊断价值优于CT;EUS与CT联合应用未能显著提高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态磁共振(MRI)减影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动态MRI减影技术,对39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诊断.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将MRI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动态MRI对本组胃癌浸润深度(T)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2.1%;对淋巴结转移状况(N)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1.8%;对远处转移(M)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4.6%:TNM分期诊断总的准确率为71.8%.MRI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有着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71~0.763,P<0.05).结论 MRI在显示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胃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评估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判断超声内镜(EUS)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方法回顾分析28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EUS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将EUS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EUS T分期的灵敏度为87.76%,N分期的灵敏度为89.16%,T分期的准确率为87.76%,N分期的准确率为89.16%,T分期Kappa值为0.575,TN分期Kappa值为0.606,一致性为基本满意。N分期Kappa值为0.78,一致性为相当满意,P0.01。结论 EUS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选择食管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胃癌超声内镜分期和术中分期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内镜超声(EUS)和手术时触摸法对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及胃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73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于术前接受EUS检查并在术时按Rhode原则进行评估,其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分期学相比较。结果:在判断胃癌浸润深度(T)上,EUS的准确性为80.8%(59/73),手术时评估的准确性为58.9%(43/73)。在判断淋巴结转移(N)上,前者的准确性为60.3%,后者为65.8%;但在26例NO病例中,EUS分期的准确性为92.3%而手术时评估的准确性仅为57.7%。结论:EUS判断胃癌的T及N0,较术中临床评估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增强cT与含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磁共振(MR)成像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间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41例胃癌患者,术前分别予增强CT和MR检查(包含DWI、T2WI和动态增强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癌灶进行检测和T分期.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与MR的T分期准确率以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含DWI的MR对胃癌患者总体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7.8%(36/41),明显高于增强cT65.9%(27/41)的诊断准确率(P=0.004)。MR诊断的观察者问一致性(Kappa=O.813)优于增强cT诊断(Kappa=0.603)。结论含DWI的MR成像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较增强CT显著提高,有望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140例结肠癌术前CT 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肠癌CT TNM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行CT检查结肠癌140例,其中平扫104例,平扫加增强36例,将其结果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临床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结果:104例平扫CT患者术前的T、N、M及TNM分期诊断准确率与术后病理相比分别为84.62%(88/104)、71.15%(74/104)、85.58%(89/104)、81.73%(85/104),均具有中度一致性(均P0.001)。36例平扫加增强CT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7%(33/36)、75%(27/36)、100%(36/36)、83.33%(30/36),均具有中度、完全、中度一致性(均P0.001)。结论:CT与病理无论T、N、M分期还是TNM综合分期,都具有中度以上的一致性,可作为结肠癌术前分期的有效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用于评价胃癌淋巴结转移及术前N分期的影像学指标。方法利用PACS工作站软件对89例胃癌患者的CT淋巴结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CT检出淋巴结的大小和数目,并计算每例检出淋巴结的径线和:并将各CT指标与肿瘤的病理N分期进行比较。结果CT检出淋巴结数、最大淋巴结径线及径线和在肿瘤组织不同病理N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和非转移两组间上述3个指标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淋巴结数在pN1与pN3和pN2与pN1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最大径线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各病理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径线和在pN1与pN2和pN1与pN3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检出淋巴结数目联合淋巴结径线和可为术前肿瘤N分期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胃癌患者术前评估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出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89例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TNM分期,对比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评价多层螺旋CT在术前评估中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的T期、N期、M期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75.28%、73.03%、86.52%。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癌患者术前评估中可发挥一定的应用价值,能为TNM分期进行准确判断,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间经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的患者89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63岁。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1周内进行MSCT检查。图像由2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双盲阅读,术前判断患者的肿瘤TNM分期.并与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MSCT普通轴位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法判断胃壁侵犯程度的总准确率为72.3%,其中T1判断准确率为90.0%,T2为82.8%,T3为69.6%,T4为52.4%;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总准确率为53.0%,其中N0判断准确率为44.0%,N1为72.0%,N2为46.4%,N3为2/5。MSCT对有远处转移即M1的患者判断准确率为90.0%。结论MSCT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为胃癌患者术前提供一种无创且易于被接受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术前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与胃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探讨CTC检测在预测胃癌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断为胃癌并进行根治性手术的30例病人资料。所有病人术前进行CTC检测。分析其数量和表型与术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CTC数量和亚型与N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T分期无相关性。间质型CTC的数量与胃癌的TNM分期和N分期密切相关。结论:术前CTC与术后病理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临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术前评估结肠癌的临床价值和对手术方案选择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9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术前行MSCT和CRP联合评估,B组只进行MSCT评估,对术前分期和预测手术方案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手术方案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实际纳入病例90例,A组45例,B组45例,两组基线情况一致。A组术前T、N、M及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71.1%、86.7%、97.8%及84.4%;B组术前T、N、M及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6.7%、66.7%、95.5%及66.7%。A组和B组在N、TNM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23)。A组手术符合率为97.8%(44/45),B组手术符合率为86.7%(39/45),两组间预测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MSCT联合CRP评估结肠癌患者的策略可以提高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和手术预测方案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超声(LUS)确定胃癌TNM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普外科经胃镜病理组织活检证实的118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前常规评估心肺功能,完善术前准备,手术医师先完成腹腔镜检查,之后通过腹壁上的通道将腹腔镜探头放入腹腔,在腹腔镜图像的指导下进行超声扫描,对肿瘤的TNM分期做出评价。术后对切除标本行病理学分期,对T、N、M分期统计量行一致性分析,对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LUS对胃癌T1~T4分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0%(9/12)、90.65%,75.0%(12/16)、92.16%,71.4%(5/7)、83.61%,92.8%(77/83)、96.67%。对胃癌N0~N3分期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70.6%(24/34)、91.25%,83.3%(40/48)、78.26%,72.4%(21/29)、91.7%,71.43%(5/7)、97.1%。对二者行一致性比较的Kappa值为0.637,结果较为满意。LUS对胃癌远处转移(M)的判断总准确率为99.1%(117/118),其中M0 100%,M1 53.85%。结论:LUS检查对胃癌临床分期准确性较高,能精准分型,并能识别淋巴结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8.
血清TR6升高与胃癌淋巴转移分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u YL  Yu JX  Shen HW  Han B  Gao SL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928-931
目的 评估血清TR6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术前判断胃癌TNM分期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 31例胃癌患者和 2 9例健康人及 19例外科急性感染患者血清TR6,免疫组化法检测TR6在胃癌中的原位表达 ,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R6基因拷贝的数量。 结果  97 9%(4 7/ 4 8)的健康人及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TR6阴性 ,而 71% (2 2 / 31)的胃癌患者血清TR6阳性 ,并且血清TR6高低与肿瘤病理分化类型及TNM分期有密切关系 ,>T2 /N1/M0 分期的胃癌患者血清TR6明显高于≤T2 /N1/M0 分期的胃癌患者 ,血清学TR6检出率明显高于肿瘤局部免疫组化法 ,胃癌没有TR6基因拷贝的扩增。 结论 血清TR6升高与胃癌的分期和病理类型有关 ,为术前胃癌的TNM分期和选择合理的淋巴结切除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环周切缘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期间42例经结肠镜活检并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I分期。检查后1周内,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切除手术。手术后标本根据2002年美国癌症学会(AJCC)结直肠癌分期标准行肿瘤及淋巴结病理学分期。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肿瘤(T)分期、淋巴结(N)分期与环周切缘受累评估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对T分期,MRI正确分期36例,过低分期3例,过高分期3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病理学和影像学对T分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31,P=0.000)。对N分期,术前MRI正确分期31例,过低分期5例,过高分期6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410,P=0.009)。对环周切缘的评估,术前MRI能够正确评估40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对直肠固有筋膜的评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829,P=0.000)。结论高分辨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N分期具有中度的准确性,对直肠固有筋膜能够提供准确的评估,有助于挑选出能够受益于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第7版与第6版胃癌TNM分期方案.方法 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并可随访的76例胃癌术后病例分别用第7版和第6版胃癌分期方法重新进行TNM分期,对两种分期结果分别进行成组卡方检验、配对卡方检验和Kappa检验,并比较二者对预后判断的效果.结果 第7版胃癌分期法与第6版比较,在T分期、N分期和TNM组合分期的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值<0.75;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版分期的生存曲线在Ⅲ、Ⅳ期生存曲线有多处交叉,而第7版各期生存曲线没有交叉.结论 第7版AJCC胃癌分期法优于第6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