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讨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对于胆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14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检查明确诊断后行EST取石、ENBD、胆道内支架置入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ERCP检查成功率94.6%,未发生与检查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ERCP对胆道疾患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病因诊断及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B超、CT等检查,并且能进行治疗性ERCP,因此胆道疾患者ERCP检查,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开展治疗性ERCP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CP、ERCP对胆道梗阻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右上腹及右肩背部不适,B超提示胆道扩张的70例患者行MRCP,对其中已有胆道梗阻的28例患者行ERCP并进一步镜下治疗。结论对胆道梗阻的治疗程序:B超筛选患者。MRCP诊断胆道梗阻,ERCP明确诊断并进行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了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护理。方法了解ERCP术后易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加强对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病情观察,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疼痛护理。结果对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尽快恢复健康有意义。结论早期治疗、预防、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及缩短病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多脏器及系统受累的疾病。心脏受累并不少见,为了进一步探讨其规律性,现将我科1999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70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的病理因素、人为因素、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愈,行坏死肠段切除,肠吻合术19例。结论过于强调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是引起肠坏死的主要原因。当粘连性单纯性肠梗阻有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趋势时,应及时、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22例术后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ERCP检查的患者325例,探讨ERCP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结果 325例病例中并发症发生28例,发生率为8.61%。其中急性胰腺炎18例,发生率为5.53%;胆管炎7例,发生率为2.15%;消化道出血3例,发生率为0.92%;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导管反复进入胰管或胰管显影是并发胰腺炎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胆道梗阻因素的存在是导致ER-CP后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ERCP治疗指征,常规行胰管、胆管引流等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性ERCP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胡素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8):123-123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派生的治疗技术开创了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时代,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符合人体的生理通道等优点。术后发生的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我科2005年1~12月进行了20例ERCP。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ERCP的成功率。我们分别于术前、术后动态检测了血淀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1岁。因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7天入院。查体:体温37.2℃。腹膨隆,腹肌紧,全腹压痛,以下腹明显,未扪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消失,腹腔穿刺有血性渗出液。腹部X线透视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宽窄不一气液平面。血常规示:WBC20.4×109/L,N92.2%,Hb100g/L。入院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给予急症剖腹探查,术中见腹内大量血性渗出液1000ml。回肠与肠系膜被一圆形金属环嵌顿,直径3cm,部分回肠已坏死,给予剪断金属环,最后确认为避孕环。探查坏死回肠约50cm,距回盲部10cm,行部分回肠切除断端吻合。术后给予胃肠减压、半卧位、胃外高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胆道恶性梗阻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8例晚期胆道恶性梗阻患者通过逆行胰胆管造影放置胆道金属支架,治疗前及治疗后7d检查患者肝功能,并观察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生存时间.结果 28例患者中,26例成功放置自膨式金属支架,成功率92.9%.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总胆红素[(213±42) μmol/L比(81±35) μmol/L]、直接胆红素[( 146±38) μ mol/L比(56±32)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135±64) U/L比(55±4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 130±58) U/L比(53±40) U/L]、谷氨酰转移酶[(590±135)U/L比(301±110) U/L]、碱性磷酸酶[(608±127) U/L比(337±104) U/L]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例发生急性胰腺炎,1例发生急性胆管炎,1例发生支架再堵塞,并发症总发生率11.5%.胆道通畅中位时间8.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8个月.结论 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胆道恶性梗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缓解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及时机,以指导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经ERCP诊治的1421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21例患者中,共进行ERCP 1643例,其中2次ERCP 176例、3次及以上ERCP 43例,诊断性ERCP 21例,绝大部分行治疗性ERCP。治疗病例中胆管结石759例;恶性肿瘤24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8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2例;慢性胰腺炎18例;乳头良性狭窄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40例;胆漏33例;胆道蛔虫13例;梗阻性黄疸35例。首次ERCP胆管插管失败率为6.82%;并发症发生率4.75%,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选择ERCP手术方式,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机,可有效提高胰腺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0例;ERCP/EST术后3~7 d 行LC。结果40例均取石成功,其中32例行EST,患者均顺利行LC手术。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有价值,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卫金歧  吕卫华 《中国医药》2010,5(2):123-124
目的评估≥80岁高龄患者应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3例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合并有心肺等疾病的患者予以有效的治疗。根据ERCP检查结果制订治疗方案。结果92.45%(49/53)实施了治疗性ERCP。其中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了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并成功取出结石,行鼻胆引流管置人(ENBD)术42例,内支架置人术7例。并发症发生率9.43%(5/53),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治疗性ERCP对≥80岁高龄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高龄不应成为限制该项技术麻用的禁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技术在非结石性胆囊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73例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资料。结果73例患者中,胆囊管扭曲35例,胆囊管过长30例,胆囊管增宽28例,胆囊折叠8例。结论ERCP对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以作为诊断非结石性胆囊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检查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91例患者均行B型超声、CT及超声内镜检查,部分行ERCP检查.并将超声内镜及超声内镜联合ERCP与B型超声、CT、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内镜、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94.5%(86/91)、90.2%(74/91).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结石及慢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为100%,超声内镜联合ERCP检奁对结石及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97%.结论 超声内镜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率高于腹部B型超声、CT及ERCP,联合ERCP对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指导规范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经腹腔镜辅助的电子胆道镜探查与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分为经腹腔镜辅助的电子胆道镜探查组(L组)与经ERCP治疗组(E组).L组患者一次性施行经腹腔镜辅助的电子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手术,E组患者先行经ERCP的胆道取石手术,再择日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石残留率、胆道感染和/或胰腺炎的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L组与E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6.5 4±0.3)d和(12.5±0.5)d,住院费用分别为(1.22±0.17)万元和(1.98±0.24)万元,结石残留率分别为0和5.3%,胆道感染或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15.8%,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4%和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t=1.96,χ^2=4.32,χ^2=4.90,χ^2=8.79,均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一次性施行经腹腔镜辅助的电子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较先行ERCP取石再行LC术的二步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老年胆胰疾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胆胰疾病患者116例,均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并探讨防治措施。结果全部患者中行治疗性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成功105例,转为开放手术11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率为90.52%。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5例、出血2例、穿孔1例、造影剂反应8例、腹泻3例、急性胆管炎2例、呼吸抑制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97%,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好转,未发生一例患者死亡。结论治疗性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对老年胆胰疾病可起到良好的疗效,加强观察和防治,可减少并发症及其严重后果,在临床应用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氨酸对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后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173例胰管均显影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A组 ,n =87)和对照组 (B组 ,n =86 ) ,A组治疗前、后静滴精氨酸 ,B组除不用精氨酸外 ,其他处理方法同A组。结果 :治疗性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 ,A组和B组分别为 2 7 6 %和 6 5 1% (P <0 0 1) ,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 3%和 11 6 % (P <0 0 5 )。结论 :精氨酸对治疗性ERCP后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高龄胰胆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诊治效果。方法 200例高龄胰胆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观察组(≥80岁,高龄组, 113例)和对照组(<80岁,低龄组, 8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能下床活动的患者196例(98.0%),长期卧床的患者4例(2.0%)。术后出现腹痛的患者64例(32.0%),腹痛且伴有黄疸的患者24例(12.0%),无腹痛感但有黄疸的患者40例(20.0%),身体发热且肝功能异常的患者44例(22.0%),无明显症状的患者28例(14.0%)。治疗后,治疗成功率为98.0%(196/200)。手术过程中诊断出胆管结石92例(46.0%),恶性胆道梗阻86例(43.0%),良性胆管狭窄14例(7.0%),胰管结石8例(4.0%)。观察组出血发生率13.3%高于对照组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及胆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高龄胰胆疾病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