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0.125%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择期行TURP术的患者56例,ASA分级Ⅰ~Ⅲ。随机分成罗哌卡因镇痛组(R组)和左旋布比卡因镇痛组(L组)。两组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R组配方为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L组配方为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记录患者术前一般状况、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评分。记录术后镇痛泵使用、患者恢复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动时VAS评分均高于同一时点安静时评分(P<0.05)。两组患者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术后静注吗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恢复和对镇痛的整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术后应用0.125%罗哌卡因或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行硬膜外镇痛均能获得满意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混合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效果。方法选择90例剖宫产术患者进行术后镇痛,随机分为三组,术后镇痛药液的配方分别为甲组舒芬太尼0.6μg/mL、乙组舒芬太尼0.5μg/mL、丙组舒芬太尼0.4μg/mL。各组均加0.15%罗哌卡因及2mg托烷司琼加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患者不同时点视觉模拟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0.5μg/mL舒芬太尼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μg/mL舒芬太尼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与吗啡用于子宫切除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行硬膜外镇痛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S1组(舒芬太尼0.5μ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 mg/mL)、S2组(舒芬太尼0.75μ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mg/mL)、F组(芬太尼5 μ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 mg/mL)、M组(吗啡0.06 m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 mg/mL);负荷剂量5 mL,速度2 mL/h,单次给药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以及Ramsay评分.结果:4组患者术后4 h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M组术后8h,16 h评分低于S1组(P<0.05),S2,M组镇痛满意率更高(P<0.05).M组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0.75 μ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 mg/kg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黄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234-235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PCEA)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进行腰硬联合穿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SF组:甲磺酸罗哌卡因200 mg+舒芬太尼50μ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F组:甲磺酸罗哌卡因200 mg+芬太尼0.4 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记录术后6、10、16、26 h时静息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Ramsay镇静评分、总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SF组术后6、10、16、26 hVAS评分低于F组(P<0.01),SF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低于F组(P<0.01),运动阻滞程度及其余不良反应2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2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0.2%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的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复合4μg/mL的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高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双盲分为A、B、C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应用舒芬太尼复合0.2、0.3、0.4μg/mL0.125罗哌卡因。于手术后4、8、16、24、48h观察患者的模拟视觉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Ramsay镇静评分、镇痛药使用剂量、低血压例数、追加量(5mL/次)及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VAS评分、累计追加量逐渐下降,术后4、8、16hA组VAS评分高于B组、C组(P<0.05或0.01),BCS评分低于B组、C组(P<0.01或0.05)。术后8、16h,A组的Ramsay评分低于B组、C组(P<0.05或0.01)。A组镇静、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C组(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低血压例数有增加的趋势。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3μg/mL舒芬太尼与0.125罗哌卡因配伍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也增了舒适度,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更适合高龄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和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分娩镇痛中与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的舒芬太尼最适宜浓度。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年龄20~3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受试者按1∶1∶1∶1比例分4组,分别为0.15%罗哌卡因复合安慰剂组(S0组);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1μg/mL组(S1组);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组(S2组);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组(S3组)。并对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产程变化、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等项目进行观察。结果 S2、S3组在麻醉后10 min时VAS评分较低,与S0组、S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S2、S3各组在麻醉后30、60 min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S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3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增加;第一、二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2组与S3组比较,0.3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龙成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136-137
目的探讨0.12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最适宜的量。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产妇12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A、B、C、D四组,于硬膜外注入A组:0.12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3μg/mL)药液10mL;B组:0.12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药液10mL;C组:0.12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药液10mL;D组:0.12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6μg/mL)药液10mL。在疼痛缓解后,接麻醉泵,持续给各组相应局麻药浓度和舒芬太尼剂量的麻醉药6mL/h。记录疼痛明显缓解时间(T),宫缩镇痛评分(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Bromage),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不良反应。结果四组宫缩镇痛评分(VAS评分)均明显减轻,VAS评分≤6分。C、D两组宫缩镇痛评分(VAS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C组、D组疼痛明显缓解时间(T)与A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D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有6.7%。结论 0.12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最适宜的量为0.5μ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术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ASA1~2级,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为氯诺昔康40mg+罗哌卡因225mg,B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50μg+罗哌卡因225mg,C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75μg+罗哌卡因225mg,D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100μg+罗哌卡因225mg,各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mL,术后病人行PCEA,背景剂量为2mL.h-1,PCA剂量为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4、8、12、24、48h五个时段的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头晕、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B、C、D组,B组基本满足镇痛需要,C和D组疼痛缓解良好,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1.5~2.0μg.h-1舒芬太尼复合0.8mg.h-1氯诺昔康硬膜外自控镇痛可取得良好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的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中舒芬太尼和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的合适剂量。方法80例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年龄20~32岁,随机分为四组: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组(F组);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2μg/ml组(S1组);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组(S2组);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6μg/ml组(S3组)。对镇痛效果、产程变化、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等项目进行观察。结果S2、S3组在麻醉后10min时VAS评分较低,与F组、S1组相比有差异;各组在麻醉后30、60min时VAS评分无差异;S3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增加;第一、二产程,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四组无差异。结论舒芬太尼0.2~0.4μg/ml复合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分娩是比较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拟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产妇给予0.075%罗哌卡因、B组给予0.1%罗哌卡因、C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D组给予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四组给药后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6、12、24及48 h,B、C及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术后4~24 h运动障碍评分显著高于A、B及C组(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及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临床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0.2%甲磺酸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方法拟行剖宫产术90例,ASAⅠ~Ⅱ级20~32岁,体质量55~90kg,分为三组,每组30例。罗哌卡因组(L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罗哌卡因-芬太尼组(LF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芬太尼5μg/mL;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LS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舒芬太尼0.5μg/mL。持续输注剂量2 mL/h,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镇痛效果;观察下肢运动阻滞情况;观察恶心、呕吐、低血压、皮肤瘙痒情况。结果①LS组与LF组术后8、12、24hVAS评分低于L组(P<0.05),LS组与LF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2、4 h,各组Bromage评分均高于其余时点(P<0.05);其余时点进行比较,各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恶心呕吐、低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与L组皮肤瘙痒低于LF组(P<0.05)。结论硬膜外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0.2%甲磺酸罗哌卡因均可为剖宫产术后提供良好镇痛效果,但舒芬太尼皮肤瘙痒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的中下腹部手术且术后行PCEA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0.179%甲磺酸罗哌卡178.8mg+昂丹司琼8mg;Ⅱ组: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8mg;Ⅲ组:0.179%甲磺酸罗哌卡178.8mg+舒芬太尼50μg+昂丹司琼8mg。镇痛药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术后2、4、8、24、48h患者的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48h用药总量、PCA按压次数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三组各时点Ramsay评分和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8、24hⅢ组VAS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P<0.05)。48hPCEA用药总量<100mL者Ⅰ组、Ⅱ组明显少于Ⅲ组(P<0.05)。48h按压次数>5次者Ⅲ组明显少于Ⅰ组、Ⅱ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Ⅱ组明显比Ⅰ组、Ⅲ组长(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且能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足月单胎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定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 L-1右美托咪定100 m L硬膜外分娩镇痛,舒芬太尼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 L-1舒芬太尼100 m L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各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生命体征,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等。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Bromage评分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产妇镇痛后疼痛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氧分压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但两组血氧分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优于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且不影响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ASAI~II级镇痛分娩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分别给予0.15%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5μg/m L(R1组)、0.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4μg/m L(R2组)、0.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3μg/m L(R3组)。各组分别经硬膜外注入0.15%、0.125%、0.1%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0.5、0.4、0.3μg/m L混合液5m L作为试验剂量,观察10min无全脊麻、广泛阻滞及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后,再于硬膜外管给药10m L作为镇痛首次剂量,观察15min确定效果良好后连接患者自控镇痛泵,设置泵入速度5m L/h。比较观察三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效能、运动阻滞程度以及对产程、顺产率、产妇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下肢麻木感、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在镇痛30min和分娩后,HR、MAP以及VAS评分、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在各时间点Apgar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0.1%罗哌卡因联合0.3μg/m L舒芬太尼运动阻滞轻,下肢麻木感、瘙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少,无痛分娩满意度评分高。结论 0.1%(极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0.3μg/m L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安全有效,运动阻滞少,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姚景  金光辉 《海峡药学》2009,21(8):127-128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未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相同浓度罗哌卡因作比较。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R组(0.15%罗哌卡因组)和S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1舒芬太尼)。手术结束时开启镇痛泵,参数设定:背景剂量4mL/h,自控给药量0.5mE/次,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后4h、8h、12h、24h、48h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用Bromage评分观察术后下肢运动情况,观察并记录术后各时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h、8h、12h、24h、48hS组的VAS评分明显低千R组,S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组;术后两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罗哌卡因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生产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1%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加用舒芬太尼,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0.6μg/mL;观察比较4组产妇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10min后,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镇痛20min后,中浓度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高浓度组VAS评分比另外三组低;高浓度组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其他三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0.4μg/mL、0.6μg/mL质量浓度的舒芬太尼起效较快,镇痛效果较好,但0.6μg/mL质量浓度的舒芬太尼会导致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复合应用于剖宫产麻醉的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二组,罗哌卡因组用2mL剂量的0.75%罗哌卡因+1mL的10%葡萄糖麻醉;复合组在上述治疗上+舒芬太尼5ug,比较两组在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镇痛以及麻醉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等的差异性。结果复合组手术开始时,产妇DBP、SPB、HR改善情况,术后疼痛评分、镇痛时效性均明显优于罗哌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罗哌卡因组;但两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手术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临床镇痛以及麻醉效果更佳,减轻产妇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地佐辛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及地佐辛,舒芬太尼分别与罗哌卡因用于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ASAⅠ~Ⅱ级患者采用硬膜外镇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予以地佐辛5mg+0.15%的罗哌卡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D组),地佐辛5mg+0.2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DS组)、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S组)的进行硬膜外镇痛。利用LCP模式给药,首次给药剂量2ml,持续剂量2ml/h,锁定时间为20min,全程镇痛48h,观察3组患者4、8、16、24、48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CS,总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1/D2)比值,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4、8、16hVAS评分DS组及S组均低于D组(P<0.05),24、48hVAS评分D组与其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h总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1/D2)比值DS组,S组均低于D组(P<0.05)。DS组及D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配伍PCEA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44例,分为观察组(KS组)和对照组(SF组)。两组患者均使用0.25%罗哌卡因2.5mL(0.75%罗哌卡因1mL+脑脊液2mL)行单次腰麻,术后由手术医师在切口周围的创缘皮下使用亚甲蓝+0.7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做局麻。术后镇痛:KS组使用艾司氯胺酮0.2mg/kg+舒芬太尼1.5μg/kg+盐酸雷莫司琼0.3mg,SF组使用舒芬太尼2μg/kg+盐酸雷莫司琼0.3mg进行PCI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8h、16h、24h、48h、72h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小于48h的人数、72h内PCA需求的人数及创缘水肿、排便困难、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与SF组比较,KS组在72h内的VAS疼痛评分更低,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小于48h的人数更多,72h内PCA需求的人数更少,创缘水肿、排便困难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镇痛效果好,舒芬太尼使用量减少,术后因疼痛而排便困难发生率低,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7,(9):1808-1811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与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联用对硬膜外麻醉产妇分娩时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分娩时硬膜外麻醉镇痛产妇98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Ⅰ组33例、Ⅱ组32例和Ⅲ组33例;Ⅰ组产妇给予0.1%罗哌卡因与0.2μg/mL舒芬太尼联用分娩镇痛,Ⅱ组产妇给予0.1%罗哌卡因与0.4μg/mL舒芬太尼联用分娩镇痛,Ⅲ组产妇给予0.1%罗哌卡因与0.6μg/mL舒芬太尼联用分娩镇痛,比较Ⅲ组产妇分娩时镇痛效果,即疼痛缓解时间、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简称PCA)给药频率以及麻醉平面运动阻滞(Bromage)的评分值和PCA用量和疼痛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评分值的差异,以及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值的差异。结果:Ⅰ组产妇麻醉后疼痛缓解时间、PCA给药频率、PCA用量及疼痛VAS评分值均大于Ⅱ组、Ⅲ组(P<0.05);Ⅰ组产妇对镇痛满意度的评分值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与不同剂量(0.4μg/mL、0.6μg/mL)舒芬太尼对硬膜外麻醉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优于其与0.2μg/m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且疼痛缓解快,PCA给药频率和用量低,且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