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潍坊市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影响因素及献血时段等进行调查分析,并对ALT街头初筛干式化学法检测值与实验室速率法检测值对比。方法对潍坊市2012年1月至10月无偿献血者ALT街头不合格者的样本进行实验室速率法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街头初筛ALT不合格率为13.20%,经ALT初筛后,能血液不合格率从5.21%降低到3.11%,因ALT导致的不合格率从72.57%降低到44.33%;ALT不合格的男女性别所占比例分别为93.82%和6.18%,初筛前后基本一致;ALT不合格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与饮酒、过度劳累有关;初筛前,ALT不合格比例每月起伏较大,而初筛后,ALT不合格比例比较均衡;ALT不合格者街头干式化学法测定平均值与实验室检测平均值分别为61.84和66.71,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街头ALT初筛,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减少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浪费,其意义不仅在经济效益上,更重要的还是在社会效益上,能够更科学合理地利用血液这一宝贵的爱心资源,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
王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73-174
<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无偿献血成为血液捐献的主要模式,献血者ALT(转氨酶)的检测是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无偿献血人员实验室血液检查项目之一,而ALT是非特异性指标,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存仁 《淮海医药》1998,16(2):39-40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可通过输血、注射、垂直传播等途径重迭感染人体,乙肝病人重迭感染丙肝比HBV单独感染的病人病情更加严重,病死率更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谷丙转氨酶(ALT)持续异常在40-100/L的HBV患感染HCV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我科长期承担本市幼儿入园体检任务,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及血液分析是常规的检查项目.测定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常规标本是血清,血液分析是抗凝血,因此每个幼儿得准备两份标本,这样不仅血量大,增加了幼儿的痛苦,且耗时耗材.现我们对120例入园幼儿分别用血清和血浆同时进行ALT检测,并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峰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902-1903
在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中,滥用抗生素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耐药性疾病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日趋增多。现对临床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和相关肝病的关系。方法18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进行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检测,对比分析血清AST/ALT比值与肝脏病理诊断。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及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4期以上的患者血清AST/ALT比值高于S0~S3期的患者,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清AST/ALT比值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及辅助诊断肝硬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欧阳强 《北方药学》2012,(10):86-86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的比对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检验科不同检测系统对Cr和ALT质控物测定精确度和血清样品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检测系统对不同质控物测定Cr和ALT精密度均无明显差异,三种不同检测系统检测血清样品的Cr和ALT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个检测系统测定Cr和ALT结果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门诊病人抗生素滥用现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常见的几种抗生素滥用现象及其主要原因。方法 抽查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门诊西药处方中含抗生素的处方 5 4 0 0张、调查部分使用抗生素的医师和患者 ,对含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各方面的评价分析和总结 ,以了解该院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原因。结果 患者和部分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淡薄是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原因。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前提就是严格遵照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种类达几千种,其中几百种用于临床,主要由半合成或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微生物培养液中直接提取,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范围较广。儿童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起病急等特点,应用抗生素的指征及范围较宽泛,因此存在很多滥用抗生素现象。本文主要研究滥用抗生素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抗生素耐药性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耐药性与抗生素的滥用有关。合理应用抗生素已成为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能更合理、更有效地应用抗感染药物,降低其比重,这是体现医院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们要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初次经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至病毒学应答后谷丙转氨酶(ALT)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ALT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筛选出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2名初次经核苷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根据病毒应答后ALT结果分为ALT异常组(n=18)及ALT正常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各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均已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对于监测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发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血站流动采血车转氨酶初筛尚未纳入室内质控管理,初筛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未能得到很好的监控,造成了较大的血液浪费或献血者流失.笔者针对流动采血车转氨酶初筛的检测过程建立了相应的室内质控体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郭丰  雷蕾  张淑芬 《黑龙江医药》2006,19(4):289-289
本文对我院2005年全年门诊抗感染药物利用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提供了部分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门诊药品消耗统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儿童抗生素滥用现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我国2004~2009年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居高不下的抗生素使用频次和广谱应用倾向对儿童身心的伤害尤为巨大,应引起政府部门及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李功奇  黄艳  章虹 《海峡药学》2012,24(1):212-213
抽取我院2011年1~6月手足口病确诊患儿电子病历615例,对其用药情况及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治疗手足口病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其中热毒宁使用率最高,达86.86%,抗生素使用率达76.5%,以一二代头抱菌素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本院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使用情况做调查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2012年所开的儿童处方1500份(每年500份),分析和探讨其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本院1500张处方中有676张使用了抗生素类药物,占总处方数45.1%;本院实施药物使用评价制度以来,儿童联合用药品种数、抗茵药给予百分比、不合理使用百分比以及注射剂使用百分比相较于2010年均明显下降。结论抗生素滥用现象随着本院门诊处方诊断规定的实行有一定好转,但联合用药品种数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后仍需加强抗生素管理。  相似文献   

17.
韦勇胜 《北方药学》2012,9(9):63-64
目的:探讨儿童患者滥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情况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数据库资料与各个地方的调查信息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儿童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情况。结果:儿童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频率过高,剂量较大。结论:在临床上应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的发生率,避免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抗药性越来越强,有专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1抗生素滥用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人均消费量约为138g,是美国的近  相似文献   

19.
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是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儿童及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控制疫苗相关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播的有效措施.根据许昌市魏都区卫生局<关于印发魏都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许区卫[2011]94号)要求,我区于2011年秋季开学时,对全区各托幼机构、学校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进行了调查,并对漏缺种儿童的疫苗补种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晨刚 《贵州医药》2013,(12):1112-1113
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作为常用的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称为心肌酶谱。心肌酶谱作为临床常用的生化指标,其正常成人参考范围已有报道,但对正常儿童的心肌酶谱则因较少采静脉血进行健康体检而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827例从2周岁~6周岁年龄段的正常儿童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