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偶合巯基壳聚糖的合成和体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新合成法合成较高巯基含量的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并进一步评价其各项性能.方法:用碳化二亚胺和N-羟基磺酸基丁二酰亚胺的活化,提高巯基醋酸与壳聚糖共价偶合率.用重量法考察本产物的溶胀性能,用离体的猪肠黏膜上皮测定膜黏附性,通过溶菌酶实验考察降解性能,并采用单层Caco-2细胞为模版测定14C-甘露糖醇在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作用下的渗透性能等.结果:本合成法所得巯基壳聚糖的巯基含量可达7.56%,总黏附功是未经修饰聚合物的16.3倍,偶合物的溶胀行为和未经修饰的聚合物在同一范围内,而且高偶合巯基壳聚糖也可被溶菌酶生物降解.结论:巯基含量的增加可提高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的多项生物学性能.高偶合巯基壳聚糖是新型给药系统中很有前景的功能性敷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的巯基含量与体外黏附性的关系。方法制备了不同巯基含量的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分别对其溶胀性和制成测试片与黏膜分离时的瞬间拆分力进行测定,记录最大拆分力,并计算出总黏附功。结果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的体外黏附性与巯基含量呈正相关,随着偶合物中巯基含量的增加,偶合物的黏附性呈非线性增加,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小。结论高巯基含量的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黏附性远强于壳聚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巯基化壳聚糖中巯基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pH值为4.5时,4,4'-二吡啶基二硫(4,4'-dithiodipyridine,DTDP)与巯基化合物反应,生成4-硫代吡啶酮,在波长324 nm处有最大吸收,通过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值计算巯基含量。结果 DTDP乙腈溶液稳定性好,标准曲线方程ΔA=21.611c+6.12×10-2(r=0.999 9),巯基浓度在3~60μmol.L-1内吸光度差值与巯基含量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比经典的Ellman试剂法更适用于巯基化壳聚糖中巯基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鼻用氟脲嘧啶壳聚糖微球的体外释放及溶胀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浓度、固化剂用量、固化时间以及介质pH值对氟脲嘧啶壳聚糖微球的体外释放与溶胀的影响。方法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氟脲嘧啶鼻用微球,动态透析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根据微球吸水前后质量变化测定微球的溶胀率。结果壳聚糖的脱乙酰度越高、固化剂用量越大、固化时间越长则微球的溶胀越慢,微球的体外释放越慢;壳聚糖浓度的增加则使微球的溶胀度增加,体外释放量减少;释放介质的pH值对微球的溶胀性能影响很大,在酸性条件下微球溶胀度高且释药加快。结论影响壳聚糖微球溶胀的因素顺序为介质的pH值>固化剂用量>固化时间>壳聚糖浓度≈壳聚糖脱乙酰度;影响壳聚糖微球体外释放的因素顺序为固化剂用量>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浓度,而固化时间和介质的pH值对体外释放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巯基聚合物利用二硫键的形成,以共价键黏附于黏膜表面,可以延长药物在黏膜上的滞留时间,有利于药物分子的吸收。以壳聚糖为原料,对其巯基进行修饰,制得一种新型巯基聚合物。方法以高密度壳聚糖为原料,用谷胱甘肽对其进行修饰,合成壳聚糖谷胱甘肽。结果通过考察反应液的pH值,壳聚糖、GSH、EDAC及NHS加入量,最佳工艺制得的壳聚糖-谷胱甘肽巯基含量为(277.4±12.1)μmol/g,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吕霖  周建平  张勇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6):1250-1254
巯基壳聚糖是一类新型功能性聚合物,与未修饰的壳聚糖相比,黏附性和促渗作用均显著增加。现对其化学合成、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安全性评价以及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药物递送系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平阳霉素壳聚糖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并进行流变学性质研究及体外评价。方法:采用流变仪考察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系的流变学性质。通过体外释放及体外降解研究,对制剂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流变学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到37℃左右时,原位凝胶溶液发生了从溶液向凝胶的相转变过程。体外释药的研究表明,药物能持续释放10 d以上,累积释放量达到85%以上。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原位凝胶符合介入栓塞要求,体外具有明显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生物粘附材料-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方法以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作催化剂,采用新的合成工艺制备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并测定了偶合物中巯基的含量,同时对偶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制备得到了巯基含量为1034μmol.g-1的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阐明了该材料的结构特征。结论新的合成工艺可行,材料的结构可用红外光谱来表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黏附材料壳聚糖一巯基醋酸偶合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腹腔注射和灌胃给予小鼠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Ⅰ(巯基含量为396μmol·g^-1)、Ⅱ(巯基含量为1034μmol·g^-1),观察给药后连续14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并计算其最大耐受量(MTD)。结果连续观察14d未见小鼠死亡,其腹腔注射和灌胃给药的MTD分别大于20g·kg^-1和40g·kg^-1(超过拟订临床用药剂量的500~1000倍)。结论两种巯基含量的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Ⅰ和Ⅱ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壳聚糖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两倍稀释法对临床分离8种细菌进行体外抗菌试验。结果 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 菌很敏感,其MIC50为0.04mg·L-1,MIC90为0.25mg·L-1,MBC50为0.04mg ·L-1,MBC90为0.35mg·L-1。结论 壳聚糖化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体外对Hp的抑菌作用,为其体内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①将羧甲基壳聚糖溶于不同浓度乙酸溶液中,得到不同pH值和浓度的溶液。②采用打孔法检测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对Hp菌株的抑菌作用,并分别做对照。结果①羧甲基纤维素及乙酸对照液对Hp无抗菌作用。②羧甲基壳聚糖在pH值为6和5时无抗Hp作用,只在pH为4时有抗Hp作用,相比之下差异显著(P〈0.01);羧甲基壳聚糖抗Hp作用存在菌株间差异(P〈0.01或P〈0.05)。③在1%~5%浓度范围内羧甲基壳聚糖抗Hp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①羧甲基壳聚糖对Hp有普遍抑菌作用,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Hp药物。②其抗Hp作用受pH值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聚氨基葡萄糖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聚氨基葡萄糖对275株临床分离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它具有天然的抗菌活性,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杀效果,为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了阿司匹林-壳聚糖载药微球,采用红外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阿司匹林包埋在壳聚糖微球中,测得其载药量为15.44%,包封率达到60.4%。pH=3.6时释药曲线较好,接近匀速释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氟尿嘧啶羧甲基壳聚糖(FU-CMCS)微球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氟尿嘧啶羧甲基壳聚糖(FU-CMCS)微球。考察投药方式、交联剂、超声乳化作用等因素对微球粒径、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该方法制得FU-CMCS微球平均粒径1.6μm,球形圆整、流动性良好,人工肠液释药长迭15d。结论该制备工艺方法简单,制得FU—CMCS微球粒径小,分布窄,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载有曲尼司特的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它的性质和体外释放。方法:用多聚磷酸钠(TPP—Na)做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的曲尼司特壳聚糖纳米粒。测定纳米粒的大小和电位,并考察纳米粒溶液的稳定性和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结果:制备了粒径为285.5nm的米粒,而且多分散指数为0.04,药物的包封率为82.4%。结论:壳聚糖可用作制备曲尼司特纳米粒的载体,制备的载药纳米粒有可能开发成注射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芹菜素为模型药物、脱乙酰壳聚糖为药物载体,制备芹菜素壳聚糖微球,并测定微球中芹菜素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复乳-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微球,正交试验优化微球制备的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芹菜素含量。结果最佳工艺制备4批微球,形态良好,微球圆整,平均载药量为8.54%,平均包封率为69.69%,平均粒径为84.33μm。微球在pH 6.8和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36 h。结论所选制备工艺稳定,适用于芹菜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体外药物释放结果显示,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目的在于制备新的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APT011缓释注射微球,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及初步稳定性进行评价。首先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并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工艺。显微观察结果显示该载药微球为球形,圆整度好;平均粒径为90μm,粒径分布均匀;粉末X-衍射结果表明APT011在微球内部以无定型形式存在; DSC结果表明药物APT011与空白微球无明显相互作用。此外,载APT011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可持续释放2个月。初步稳定性结果表明在40°C和光照条件下,微球的载药量与突释效应没有明显改变。上述结果说明,载APT011微球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缓释特性和初步稳定性,具有进入临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