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苏静 《中国医药科学》2012,(13):119-120
目的通过对老年妇产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提高老年妇产科患者对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的认识。方法对35例2010年1月~2011年1月老年妇产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的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有16例患者19个下肢肢体发生肿胀,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5例6个肢体深静脉管壁粥样硬化性狭窄,管径缩小约1/3,15例18个肢体深静脉血管血流变慢。3例发生一过性呼吸困难、胸闷等。结论积极施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对于老年妇产科患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淳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71-171
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搜集2003年1月-2008年1月行妇产科手术5680例,剖宫产术2054例的患者,对其进行治疗及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经治疗的患者病情均有减轻。结论:重视预防,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在长期卧床而下肢不运动者,在妇产科术后有一定的发病率,是妇产科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肢体不可逆的损害及肺、脑栓塞等。我们通过对4年来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认为该并发症预后与护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我院发生的8例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例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在1个疗程内痊愈出院,均无出血倾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愈率,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李萍 《哈尔滨医药》2007,27(6):68-6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骨折手术后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报道,骨科术后DVT发生率为10%~63%[1]。我们通过总结和吸取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教训,对2007年1月到2007年8月158例下肢骨折术后病人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术前做好知识宣教,合理饮食与维持生理平衡;术后密切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定时翻身,早期下床活动,防治静脉内膜损伤,药物预防等.结果:本组均痊愈出院,术后半年随访,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合理的预防措施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病死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2~3周下肢肿胀消失,复查彩超提示下肢静脉再通,侧枝循环建立。结论 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DVT已引起重视,药物保守治疗有效。通过临床护理和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预防DVT发生和促使DVT痊愈,防止肺栓塞(plumonary embolism PE)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例脑出血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下肢DVT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脑出血术后下肢DVT形成不仅和手术制动、肢体活动障碍、血管刺激性药物的应用、机体脱水及血液高凝状态因素有关,也和患者高龄、肥胖、糖尿病、血管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经保守治疗或下腔静脉内安置滤过装置处理并给予综合护理可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细心的护理观察和预防性护理措施的采取,减少下肢DVT的发生;给予有效综合护理措施,为促进下肢DVT的顺利康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凝血标志物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患者75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下肢DVT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PAP、TM、t-PA、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TAT比较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凝血标志物(PAP、TM、t-PA、D-D)对于早期诊断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具有可靠价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自2003年2月至2008年8月的10例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结果本组LDVT左侧6例,右侧4例。术后早期发生的LDVT有8例,平均发生于术后第9天,另2例术后半年到一年发生。10例均得到彩色B超检查证实,表现为下肢肿胀。本组患者早期用抗凝,溶栓治疗后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L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8~2000年共发生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人32例,现对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22~72岁,平均58岁,发生于左下肢血栓21例,右下肢11例,DVT发生于术后第4~56天,均经临床症状结合彩超所证实。32例病人中脾切除术后7例,恶性肿瘤术后16例(涉及盆腔手术者4例),单纯腹部手术8例,1例为胸腹联合伤行肝修补术。1.21例转外院行急诊取栓手术,1例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肺栓塞而死亡,余30例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案治疗效果良好,随访1~5年均未发生复发。2护理体会2.1预防性护理:手术后…  相似文献   

12.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发生不正常的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其临床表现有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严重者可造成肢体功能不全和并发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和混合型。我科于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6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通过实施准确治疗和整体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艳 《中国医药科学》2012,(11):104-105
目的通过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护理的应用效果的评价,提高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的认识。方法对30例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的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有18例患者20个下肢肢体发生肿胀,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3例3个肢体深静脉管壁粥样硬化性狭窄,管径缩小约1/3,10例12个肢体深静脉血管血流变慢。2例发生一过性呼吸困难、胸闷等。结论积极施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对于老年骨科患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妇科良性肿瘤经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妇科良性肿瘤术后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经彩超检查确诊,9例均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 妇科肿瘤术后DVT应引起充分重视,彩超检查是诊断DVT的重要手段,急性DVT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临床资料。结果出现临床症状后马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同时给予早期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系统的预防和精心护理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谢静 《中国药业》2013,22(5):125-12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术后住院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组发生1例(2.32%)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7例(16.28%)(χ2=4.962,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本院86例骨盆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结果86例患者术后1例并发DVT形成。结论骨盆骨折后下肢DVT 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加强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妇科手术患者4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干预性护理可进一步降低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彭志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04-105
目的:探讨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体会。方法: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护理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治疗7~10d症状消失,双下肢对应平面周径相等,9例好转,肿胀减轻,症状消失,双下肢对应平面周径相差〈1cm,3例无效,治愈率91%。结论高龄骨折患者又需要长期卧床者,从入院开始就强调DVT预防的必要性;术前2h就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剂量根据体重调整,连用1周。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卧床时间过长或制动过久,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