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配合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前置胎盘(中央性、部分性)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40例采用益母草注射液配合宫腔纱条填塞,对照组40例采用欣母沛配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观察对比产后2h、产后24h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其中38例(95%)止血效果满意,2例(5%)宫腔填塞纱条失败,行子宫切除术。对照组39例(97.5%)止血效果满意,1例(2.5%)失败,行子宫切除术。两组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配合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价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特点及采用水囊压迫法的临床止血效果,为剖宫产术后止血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前置胎盘患者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水囊压迫法进行止血。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止血方法至产后24h的累积出血量具有显著性差异。采用水囊压迫法患者术后累积出血量少于采用常规止血方法的患者。结论采用水囊压迫止血法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优于常规的止血疗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蕾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172-173
目的:探讨水囊压迫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按止血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水囊压迫法治疗,对照组用宫腔填纱术治疗,比较两种止血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填塞物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囊压迫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可靠,是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方浩  周聪云 《海峡药学》2010,22(3):129-130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60例于我院住院并有指征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的筋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产妇在术中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术后2h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实验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术中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术后2h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观察两组产妇术中、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能更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安全性较好,尤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缩宫素+宫腔填纱治疗)96例和观察组(缩宫素+宫腔填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120例,观察两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和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剖宫产术后及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子宫注射缩宫素+肌内注射垂体后叶素,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法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显效时间、术后48 h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均治疗成功,无采用子宫切除术及死亡患者。观察组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水囊压迫法止血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显著,是快速、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张秀娜 《江西医药》2022,(9):1223-1225
目的 分析子宫压迫缝合+宫腔球囊压迫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止血有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接收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49例患者作为缝合组,基于缝合组加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4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止血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预后指标(下床时间、月经复常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 d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变化。结果 实验组术后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少于缝合组,止血时间、手术时间短于缝合组,止血有效率97.96%(48/49)多于缝合组81.63%(40/49,P<0.05);实验组月经复常时间、下床时间短于缝合组(P<0.05);术后1 d实验组血清E、NE、Cor水平低于缝合组(P<0.05)。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宫腔球囊压迫应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可减少出血量,提高止血效果,促进康复,并能改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欣母沛联合水囊宫腔压迫在减少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6月延边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前置胎盘患者70例。结果 25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出血量1000~1700mL,部分性前置胎盘45例出血量达700~900mL,用此方法处理均获成功救治。结论应用欣母沛联合水囊宫腔压迫不仅能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而且使术后24h出血量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水囊填塞宫腔压迫止血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伴止血困难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例,采用水囊填塞宫腔压迫止血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纱布填塞宫腔压迫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和阻塞物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874±45)ml,术后阴道出血量平均为(174±11)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76±90)ml,术后阴道出血量平均为(278±32)ml,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0例,对照组子宫切除2例(4.4%),两组患者子宫切除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塞物停留时间平均为(16.3±3.2)h,对照组阻塞物停留时间平均为(23.9±4.6)h,两组患者阻塞物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囊填塞宫腔压迫止血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好,出血量少,阻塞物停留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压迫与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观察组患者行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操作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填塞至术后24 h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操作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填塞至术后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3/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8/44),两组比较,P<0.05。结论相较于宫腔纱条填塞,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施以宫腔水囊压迫治疗,止血效果更佳,且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剖宫产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本院剖宫产时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76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治疗的3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缩宫素治疗的3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剖宫产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患者经按摩压迫子宫、8字缝合等治疗无效后,观察组治疗后出血均得到控制,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1%,有29%的患者出血没有得到控制,出现失血性休克,而改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胎盘因素性出血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止血迅速,是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首选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中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将无前列腺素应用禁忌证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和安慰剂。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中出血及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是一种作用强、起效快、安全简便的预防产后出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血钙、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及对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2月解放军202医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注射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壁内注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剖宫产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血钙、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钙均升高、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P<0.01),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可促进宫缩,控制出血量,升高血钙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显著提高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对第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实施第二次剖宫产术产妇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的预防第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子宫按摩对减少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按摩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有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00例.两组产妇均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产后2小时内每隔15分钟间歇按摩子宫1次,每次按压时间均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护收缩状态,阴道流血减少为止.对照组按剖宫产术后2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检查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观察两组术后24h内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h出血量为(320±25)ml,对照组为(465±23)ml;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77.78%,其次为胎盘因素为22.22%.结论 子宫按摩加静脉滴注催产素对于控制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以及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安全,能有效促进产妇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140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循证护理,观察组2h内出血量与2-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率为2.9%,对照组出血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降低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按摩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有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00例.两组产妇均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产后2小时内每隔15分钟间歇按摩子宫1次,每次按压时间均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护收缩状态,阴道流血减少为止.对照组按剖宫产术后2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检查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观察两组术后24h内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h出血量为(320±25)ml,对照组为(465±23)ml;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77.78%,其次为胎盘因素为22.22%.结论 子官按摩加静脉滴注催产素对于控制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以及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安全,能有效促进产妇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产妇使用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对照组产妇使用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子宫血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即刻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总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354.29±69.50) ml和(61.93±12.84) min,对照组为(423.04±59.27) ml和(84.39±11.72) min,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子宫血供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弓形动脉缝合术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型产后出血中起到积极作用,其止血效果明确、手术时间较短,对产妇子宫血供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及促子宫复原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剖宫产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益母草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缩官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中、术后阴道流血量及术后5天平均每日官底下降高度,了解子宫复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2 h、12 h、24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