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6-12~2007-12收治住院的180例脑卒中患者,入院1周后,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DA)通过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对106例有显焦虑抑郁情绪的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和松弛训练,4周后再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分值与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值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康复中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抑郁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55例患者评定了一般情况问卷、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A型行为问卷(TABQ)、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住院抑郁症患者中92.7%存在中重度抑郁,83.6%存在中重度焦虑;HAMD和HAMA评分与A型行为量表总分、客观支持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量表的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与HAMD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影响住院抑郁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因素主要是A型行为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与情绪、睡眠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探讨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以指导紧张型头痛的诊治。方法共入选147例2013-07—2014-03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紧张型头痛患者为TTH组,入选同期60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及病房健康陪护家属作为对照组。测评TTH组及对照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MoCA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结果 TTH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得分、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H组中MoCA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差是造成和加重紧张型头痛的重要危险因素。TTH可能对患者认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区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社区康复期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方法 用健康调查表SF - 36调查社区康复期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SF - 36因子分体能(PF)、体能影响 (RP)、一般健康 (GH)、社会活动 (SF)、心理健康 (MH)均高于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正常对照组在体能 (PF)、体能影响 (RP)、社会活动 (SF)因子分均高于住院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体能 (PF)、体能影响 (RP)、精神影响 (RE)分高于住院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且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而后者一般健康 (GH)、精力 (VT)、心理健康 (MH)分高于前者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躯体健康方面优于住院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后者在精神健康方面优于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及混合发作)住院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以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调查表(自制)、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家属社会支持总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家属文化程度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越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人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好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9)。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令人担忧,这可能与疾病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市杨浦区三个社区抽取210名糖尿病患者(研究组),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患者进行评定,并与21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SF-36的躯体健康所致的角色限制(RP)、总体健康感(GH)、社交功能(SF)、心理健康(MH)及生活质量总评分(SF-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SAS、SDS、有无并发症、FAD(P0.01)。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发症的发生、家庭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社区康复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社交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社交焦虑(SAD),对20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社交焦虑量表(LSAS)进行评分。结果,20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出现社交焦虑者占33.5%,其中社会功能和学习功能受影响者占41.79%。提示,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出现SAD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WHO-QOL-100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对1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将结果与常模进行对比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与常模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总的生活质量及6六个领域评分均低于常模(P〈0.01)。男性患者家属生活质量高于女性患者家属。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住院次数、SAS总分、SDS总分、总病程、月平均家庭经济收入。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状况较差,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事件量表(LES)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102名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评估。结果GAD患者有两个高发年龄段,最常见的症状为焦虑心境(99.0%)、紧张(97.1%)和心血管系统症状(95.1%);女性患者的感觉系统症状和生殖泌尿系统症状较男性明显(P<0.05);61.8%的患者病前有重大生活事件,22.5%的患者存在消极观念;SDSS平均分(13.46±8.54),68.7%的患者报告有躯体疼痛症状,疼痛症状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与社会功能缺陷相关(r=0.304,P<0.01)。结论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以焦虑心境、紧张和心血管系统症状多见,躯体疼痛是影响社会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探索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应用多种心理评定量表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60名家属进行评估。结果男、女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男性家属的生活质量比女性家属普遍高。焦虑、抑郁情绪,工作情况不稳定,年龄小,文化程度高,BPRS总分高,SDSS总分低等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均有一定影响;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与他们自身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关,还与家庭中有无其他子女有关。结论加强社会支持及时治疗及时改善情绪,可能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ersist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PSPD)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60例PSPD患者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其生命质量,医疗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评定PSPD严重程度,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伴随的情绪状态。结果(1)除精神健康和精力分量表外,SF-36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普通居民(P〈0.01);(2)除一般健康状况分量表外,SF-36各分量表评分与MOSPM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负相关,与HAMD17及HAMA总分显著负相关;(3)除一般健康状况分量表外,有抑郁组的SF-36各分量表、躯体健康总评(PCS)及精神健康总评(MCS)分均显著低于无抑郁组(P〈0.01);(4)多元逐步回归结果,SF-36的PCS与年龄和MOSPM总分相关,MCS则与HAMD总分和MOSPM总分相关。结论PSPD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低于普通人群,疼痛症状、抑郁和焦虑情绪与患者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年龄、疼痛、抑郁为PCS和MCS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对连续住院时间超过5年的72例男性、47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选用6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结果:男性患者生命质量显菩低于女性;精神病状态、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年龄、住院时间对男女生命质量均有影响;男性的生命质量还受病期、婚姻状况的影响。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下.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社区正常人群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调查社区正常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健康状态调查问卷(SF-36),以访谈的形式对社区18岁以上的226名正常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男性SF-36因子评分生理机能(PF)、一般健康(GH)、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均显著高于女性。55岁以下组PF评分显著高于55岁及以上组,而后者MH评分显著高于前者。受教育程度及职业与PF、生理职能(RP)、GH、精力(VT)、SF、情感职能(RE)、MH有密切关系。结论: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是影响社区正常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性效应"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组抑郁症患者48例,男20例,女28例,全部入住男女混合病区;对照组抑郁症患者46例,男21例,女25例,分别入住男病房和女病房施行封闭管理。两组在抗抑郁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定以及自制行为观察量表对患者的性行为进行风险评估。结果:两组HAMA、HAMD和SF-36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1)。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57.84±28.84)d较对照组(48.28±21.11)d显著延长(t=2.92,P<0.01)。两组行为观察比较,以研究组对异性骚扰、亲呢举动等行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结论:"异性效应"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延长主动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量表采用MO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对12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20名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SF-36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家庭支持少、病程短、年龄轻、初次住院、住院时间短的患者生存质量差。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BPRS、SAS、TESS和病程。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低下,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米氮平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防御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给予米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第1、2、4、6周末利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末进行防御方式(DSQ量表)和生活质量(SF-36量表)调查。结果3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痊愈21例(65.6%),显著进步7例(21.9%),有效4例(12.5%),显效率达87.5%,有效率达100%。第1、2、4、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HAMA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较少。与治疗前相比,第6周末患者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升高,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估中一般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评分也均升高(P〈0.05)。结论米氮平能快速有效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而且能促进患者防御机制向成熟型转变,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评价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9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信度采用重测法、内部条目一致性分析(Cronbach’sα系数)。效度采用平行效度,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作为效标,与SF-36作相关分析。结果 整个测量的重测相关系数均大于0.469(P<0.01),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在0.73~0.96。平行效度:SF-36中的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精神健康4个分量表与LSIA有较好相关性;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受限、精神健康5个分量表与BPRS呈显著性负相关。 结论 SF-36是全面评价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有效和可靠的量表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及生活质量特征。方法分别运用防御方式问卷(QSD)和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20例焦虑症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进行防御机制评定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1)焦虑症患者较多使用幻想、升华、制止、交往倾向等防御机制。(2)对照组SF-36因子分一般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显著高于焦虑症患者(P<0.01)。(3)焦虑症患者精力(VT)、情感职能(RE)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有密切关系。结论焦虑症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的、中间型的防御机制,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的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5例PSPD患者予以度洛西汀60 mg/d,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和8周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调查简表(SF-36)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分。结果:VAS和HAMA评分治疗后2周起、HAMD评分治疗后4周起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疗程结束时对焦虑和抑郁的有效率分别是69.1%和65.4%,SF-36总分和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常见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恶心和疲乏。结论:度洛西汀治疗PSPD安全有效,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