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B组)及E2治疗组(C组)。应用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A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分别于伤后7、14、21及28d,按照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伤后6、24h和3、7、14、28d分别处死动物取材,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均表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TUNEL法显示细胞凋亡在伤后3d达高峰,C组伤后24h、3d及7d凋亡细胞比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在伤后7d达高峰,C组细胞凋亡率在24h以后各观察时间点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14d以后,C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显著好于B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磷脂酶A2抑制刺氯喹(CQ)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复制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A组)、全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氯喹治疗组(C组),每组再根据观察时间段不同随机均分成3个亚组,A,B两组从股静脉注射1mL/kg生理盐水,C组注射CQ10mg/kg(溶于1mL/kg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全肝血流阻断20min(T0),再灌注4h(T1)门静脉血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ET)浓度,门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细菌生长情况,末端回肠黏膜组织丙二醛浓度,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改变及大鼠再灌注后48h生存率。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T0,T1门静脉血D-乳酸、TNF-α、内毒素浓度、肠黏膜组织丙二醛浓度升高(P〈0.05或P〈0.01),其中C组低于B组(P〈0.05);B,C两组T1时门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脾脏均培养出细菌,其中C组阳性率低于B组,A组未培养出细菌;B,C两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高于A组(P〈0.01或P〈0.05),其中B组凋亡指数高于C组(P〈0.05);C组大鼠48h存活率高于B组(P〈0.05)。结论:氯喹具有抑制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提高大鼠生存率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8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心肌梗死(MI)组,c组为缺血预适应(IPC)组,D组为IPC+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组H一89,Iμg/(kg.min)。采用病理学方法测定心肌无复流和心肌坏死面积,左心室、心肌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含水量。组织学观察测定心肌细胞横切面面积和线粒体横切面面积。结果c组无复流心肌面积明显低于B组(P〈0.01),D组无复流心肌面积明显高于C组(P〈0.05)。C、D两组梗死心肌面积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C组复流区、无复流区心肌含水量相比B组有所下降(P均〈0.05)。D组各部位心肌含水量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c组复流区心肌细胞横切面面积明显低于B组(P〈0.01)。D组复流区心肌细胞横切面面积明显高于C组(P〈0.05)。c组复流区和无复流区线粒体横切面面积均小于B组(P均〈0.01)。D组复流区线粒体横切面面积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IPC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减轻心肌水肿有关,PKA通路可能在减轻心肌水肿和保护线粒体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谷秋寒  邓姣  顾楠  董海龙  熊利泽 《医学争鸣》2009,(15):1349-1352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诱导的兔脊髓缺血耐受能否长期存在.方法:实验一,1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n=8):对照组,即常压空气组;HBO组,即高压氧(HBO)预处理组(1000mL/L O2,2.5ATA,1h/d,5d),最后一次处理后24h所有动物均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20min),观察再灌注后1,2,7,14,21d时的神经功能学评分.实验二,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组同实验一(n=16),重复上述处理,并分别于再灌注后2,21d每组各灌注8只动物取脊髓(L5-7),制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灌注动物前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结果:HBO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在1,2,7,14,21d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组内比较,HBO组再灌注7,14,21d时的神经功能学评分与2d时均无显著差别;HBO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在2,21d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组内比较,HBO组再灌21d时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与2d时无显著差别;神经功能学评分与其对应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计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2d=0.903,P〈0.01;r21d=0.922,P〈0.01).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可以诱导兔脊髓缺血耐受,且此效应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A),缺血再灌注组(B),丹参干预组(C)。每组分别于缺血第45min、再灌注30、60、120min,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测定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TUNEL法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1)肺组织病理变化:B组肺组织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显著,c组肺组织较B组减轻;(2)血浆MDA、SOD含量:经缺血再灌注后,B和C组血浆MDA较A组均明显增加(P〈0.05),B组增加的程度明显高于C组(P〈0.05);B和C组血浆SOD较A组同时点均显著下降(P〈0.05),C组减少的程度明显小于B组(P〈0.05);(3)肺组织W/D比值:经缺血再灌注后,B组和C组的肺组织W/D比值都呈进行性上升(再灌注60,120min vs缺血45min,P〈0.05);C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B组(再灌注60,120min时,C组vsB组,P〈0.05);(4)肺组织细胞AI的变化:B组及C组缺血再灌注后均可见肺组织细胞凋亡现象,但与B组相比,C组相同时点的肺组织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丹参对于实验性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及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缺血组(A组,n=10)及葛根素组(B组,n=10),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建立兔脊髓腰尾段血模型,B组于夹闭前10min静脉注射葛根素30mg.kg^-1,A组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测定夹闭前、后及再灌注后血浆中丙二醛(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再灌注4,8,12,24及4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48h后,处死动物,制作切片,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缺血及再灌注后B组MDA值明显低于A组(P<0.05),而OD活性明显高于A组(P<0.05);再灌注后4,8,12,24及48h时的神经功能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光镜下,与A组相比,B组脊髓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形态基本正常的前角细胞较多。结论葛根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征  王琳  董念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8):2729-2733,2737
目的 探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灌注模型,平衡30min,停搏液使心脏停跳90min,再灌注60min。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rHuEPO预处理组、rHuEPO灌注组。预处理组实验前24h腹腔给予rHuEPo 5000u/kg。灌注组于缺血前10min灌注rHuEPO终浓度50u/mL的灌注液。观察各组再灌后脂质过氧化(MDA)含量、心肌凋亡及胞内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预处理组和灌注组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预处理组凋亡与对照组和灌注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灌注组凋亡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预处理组心肌细胞Bc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灌注组(P〈0.01),而Bax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灌注组(P〈0.01),灌注组和对照组心肌细胞Bcl-2和Bax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1);电镜示:对照组、灌注组和预处理组心肌肿胀程度。线粒体及肌丝等超微结构损伤依次小。结论 rHuEPO改变Bcl-2/Bax平衡减少细胞凋亡、抑制氧自由基生成是其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损伤保护的重要机制;rHuEPO预处理优于缺血前短时灌注,这可能与前者使抗凋亡蛋白充分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NF-κB表达及iN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NF—κB表达及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褪黑素处理组(Mel)3组.分别检测标本中NF—κB表达和iNOS含量。结果S组无NF-κB阳性表达;I/R组和Mel组经历单纯的肝脏缺血后,NF—κB的表达与S组无差异(P〉0.05),而再灌注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NF—κB表达增加,并均于6h时点处达到各自峰值,Mel组于再灌注后各相应时点NF—κB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I/R组(P〈0.01)。再灌注后0~1h,3组iNOS活力无差异(P〉0.05),此后,I/R组iNOS活力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较S组显著上升(P〈0.01),其高峰亦在9h时点处出现,Mel组再灌注1h后各时点iNOS活力均较I/R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褪黑素可以有效下调肝脏I/R过程中NF—κB的表达,抑制iNOS的活力,发挥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依达拉奉3个不同剂量治疗组(C1、C2、C3组),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同A组比较,B组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肾组织匀浆SOD显著下降(P〈0.01)。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后,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均低于B组(P〈0.01);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SOD均高于B组(P〈0.01);C组血尿素氮同B组血尿素氮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依达拉奉治疗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dides,Gs)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Gs治疗组。每组36只,分别于术后6h、12h、1d、3d、7d、14d完整取大鼠Tq脊髓段。斜板实验和BBB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TUNEL法标记脊髓组织凋亡细胞;Western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cl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结果损伤组和Gs组大鼠术后14d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Gs组恢复优于损伤组(P〈0.05或P〈0.01);损伤组大鼠脊髓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数于术后3d达高峰,Gs组于相应各时间点均低于损伤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Gs组大鼠脊髓Bcl-2蛋白表达高于损伤组(P〈0.01),术后12h、1d、3d、7d、14dGs组大鼠脊髓Bax蛋白表达均低于损伤组(P〈0.05或P〈0.01);术后各时间点Gs组大鼠脊髓caspase-3mRNA表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通过提高Bcl-2/Bax比值并抑制caspase-3mRNA表达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是Gs对脊髓损伤后具有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