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4—1999年北京城乡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描述1984—1999年北京城乡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对比并评价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于1984—1985年,1988—1989年,1993年,1996年和1999年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北京市25~64岁人群中进行了5次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按性别、城乡分组,比较各种危险因素在城乡人群中的不同变化趋势。结果:从1984—1999年,北京市城乡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1.城市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城市男性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而农村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则均呈上升趋势。2·各组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5年间,城乡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每年分别增加0·06mmol/L(2·3mg/dL)和0·08mmol/L(3·1mg/dL)。3·除城市女性外,其他各组人群的体重指数(BMI)水平、腰围、超重+肥胖率(BMI≥24)、肥胖率(BMI≥28)和腹型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4·吸烟支数和吸烟率在农村男性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各组人群中则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女性中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北京城乡人群的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农村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普遍高于城市人群,均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对农村人群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1992-2002年北京一组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评价北京地区队列人群1992--2002年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方法于1992年和2002年分别对同一组个体,按照世界卫生组织MONICA方案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对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糖、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1)1992-2002年相同年龄组(45~54岁和55~64岁)比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呈显著升高的趋势。(2)1992年理想血压者,2002年有19.0%的人成为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者,45.3%的人成为高血压患者。(3)1992年血脂正常者,2002年有43.8%的人成为血脂异常者。(4)1992年体重指数正常者,2002年有37.0%的人成为超重者;腰围正常者,有43.7%的人成为高腰围者。(5)1992年无代谢综合征者,2002年有14.6%的人成为有代谢综合征者。结论本队列人群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明显上升,其主要危险因素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控制和减慢主要危险因素上升的速度和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上海地区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1992、1995、1996和1999年共4次对上海市某工厂人群进行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调查,共1118人,对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吸烟情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1)1992年人群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血压、吸烟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胆固醇、腰臀比、体重指数结果与MONICA北京的地区监测结果相近。(2)无论男性或女性,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男性收缩压平均升高12.3mmHg, 舒张压平衡升高6.4mmHg;女性依次为11.5mmHg和4.9mmHg;(3)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变化趋势不明显。(4)男性与女性体重指数各年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无逐渐肥胖的倾向。(5)男性吸烟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996年较1992年有明显下降,1996至1999年下降趋势不明显;女性吸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趋势平稳。结论:上海地区应重视吸烟和高血压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0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0年 (1992年至 2 0 0 2年 )变化趋势。方法 :1992年在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建立了年龄为 35~ 6 4岁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 ,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 ,在 2 0 0 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该研究对 1992年参加调查的 35~ 4 4岁人群 ,同时参加了 2 0 0 2年调查且资料完整的 12 0 3人的 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1992年至 2 0 0 2年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的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甘油三酯 (TG)变化幅度最大 ,10年间上升了 5 0 . 3%。其次为总胆固醇 (TC) ,增加了 16 . 6 %。2 10年间男女两性危险因素水平均呈增加变化 ,但女性多个危险因素增加的幅度大于男性。 3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由 1992年的 4 1 9%上升到 2 0 0 2年的6 9. 8%。青年人群超重肥胖率由 4 7. 4 %上升到 6 8. 3%。结论 :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 ,10年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均呈上升变化 ,其中血脂水平增加的幅度最大。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男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北京地区的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应该更加重视控制青年人?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了解中国民航飞行员心血管病可控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为实施心血管疾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国民航飞行员进行心血管病可控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不同地区、年龄民航飞行员的高血压、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吸烟率,超重或肥胖率进行比较.结果 (1)共抽取中国民航飞行员5012名,分析其中资料完整有效者4684名.(2)中国民航飞行员高血压、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依次为8.07%、7.47%、14.45%、27.63%和0.43%,吸烟率为66.45%,超重或肥胖率为49.64%.(3)不同地区民航飞行员高血压、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患病率,吸烟率,超重或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年龄段民航飞行员高血压、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患病率,吸烟率,超重或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具有1个及以上心血管病可控危险因素的民航飞行员占88.96%,具有2个及以上心血管病可控危险因素的民航飞行员占54.46%,无同时具有≥7个心血管病可控危险因素的民航飞行员.不同地区之间具有2个及以上心血管病可控危险因素的飞行员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之间具有2个及以上心血管病可控危险因素的飞行员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国民航飞行员具有心血管病可控危险因素的比例高,应积极加强对心血管病可控危险因素的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controllable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ese pilots. Methods Pilots in seven regions of China were selected with cluster sampling.The rates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smoking and abnormal body mass index(BMI) as well as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were obtained. Results (1)A total of 5012 pilots were selected and 4684 pilots whose data were effective were studied.(2)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hypertension, high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ow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and diabetes mellitus were 8.07%,7.47%,14.45%,27.63% and 0.43%, respectively.The rate of smoking was 66.45%.The rat of increased BMI was 49.64%.(3)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on the rates of hypertension,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ow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smoking and abnormal BMI among pilot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ll P<0.01).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tes of hypertension,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smoking and abnormal BMI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all P<0.01).The rate of low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was similar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P>0.05).(4) 88.96%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at least one controllable risk factor.54.46%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at least two controllable risk factors.None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more than seven risk factor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tes of pilots who have more than two controllable risk factors in different regions (P<0.01).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tes of pilots who have more than two risk factor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P<0.01). Conclusions There was high prevalence of controllabl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Chinese pilots.Active intervention targeting the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needs to be consider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ese pilots.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227,自引:19,他引:227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4-79
目的 研究我国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并定量评估其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九五”横断面研究资料,并与六五和八五可比资料比较。结果 在15组35-59岁中年人群:(1)各种危险因素均存在极大的人群差异;(2)高血压总体趋势明显呈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和男性高于女性的流行趋势,高发区患病率超过40%;(3)血脂异常患病率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高发区患病率超过30%;(4)超重率明显存在北方高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流行规律;部分人群超重率已超过50%,有的甚至超过60%;(5)吸烟率和饮酒率均表现为男性主导行为。9组可比性中年人群资料显示,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超重率和高胆固醇现患率男性分别上升了137%和88%,女性分别上升了95%和65%,高血压患病率和饮酒率也有明显上升;吸烟率逐步有所下降,但男性仍在60%以上。结论 必须尽快加强针对上述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为动态观察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变化趋势,按照WHO-Monica方案要求,我们对江苏省农村海门县地区人群的有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了解该人群的血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水平以及人群的吸烟率、高血压患病率的状况。其结果显示:男性血压、Tc、BMI及高血压患病率较前明显上升(p<0.01),吸烟率则下降。女性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BMI同样较前明显升高。鉴于此,我们认为该地区五年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总趋势是上升了,提出应重视开展人群防治工作,控制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增长,以最终达到有效降低心血管病发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江苏金坛农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15年金坛农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于1984年、1992年和1998年随机抽取35~59岁者做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实际调查人数男女分别为974/1147、491/616、496/636人)。结果从1984年到1998年,男女血压分别从119/74mmHg(1mmHg=0.133kPa)、119/73mmHg增加到126/80mmHg、125/77mmHg;血清总胆固醇从3.15mmol/L、3.20mmol/L增加到4.86mmol/L、4.76mmol/L;男女高血压患病率从13.9%、12.7%增加到24.7%、19.2%;男性饮酒率从43.1%增加到63.8%;1998年糖尿病患病粗率男女分别为8.1%、9.3%。结论金坛农村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呈上升趋势,应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40岁以上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Ran PX Wang C Yao WZ Chen P Kang J Huang SG Chen BY Wang CZ Ni DT Zhou YM Liu SM Wang XP Wang DL Lü JC Zheng JP Zhong NS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974-979
目的探究我国农村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危险因素。方法在全国COPD流行病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农村地区40岁以上的女性为分析对象。全国COPD流行病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和肺功能检测;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0.70作为诊断COPD的标准,并排除其他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疾病。结果农村女性总体患病率为5.4%,危险因素暴露率、COPD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P值均小于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家族呼吸疾病史(OR=2.46,95%CI=1.86-3.26)、儿童时期经常咳嗽(经常咳嗽与从无咳嗽比较,OR=3.93,95%CI=2.02-7.63)、年龄大(70岁以上与40-49岁比较,OR=8.98,95%CI=5.90~13.67)、低体重指数(BMI)(低BMI与正常BMI比较,OR=2.20,95%CI=1.47-3.29)、吸烟(OR=1.68,95%CI=1.20-2.35)、有职业粉尘暴露(主要为谷尘暴露,OR=1.45,95%CI=1.07-1.96)、厨房无通风设备(OR=1.47,95%CI=1.06-2.03)和文化程度低(OR=2.19,95%CI=1.38-3.46)。结论中国农村女性COPD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重视其防治。 相似文献
12.
13.
Ling M Rong Y Gou AS Niu L Wang H Abaydulla Z Zhu J Pang M Ablat A Yu BQ Wang HT Zhao MH Han KS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9):666-668
目的 探讨新疆农村地区COPD危险因素的特点。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南部和北部农村常住人口3575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以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 70%,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将资料完整的3489人纳入分析,新疆农村COPD总患病率为4.0% (138/3489),诊治率仅为14.5%(20/138),维吾尔族的检出率最高(5.1%,90/1774),其次是哈萨克族(3.3%,26/784),汉族的检出率最低(2.4%,22/921),50岁以上人群的COPD检出率明显增高(>10%,94/743)。COPD患病风险增加的因素有维吾尔族(OR=2.79,95%CI为1.71 ~4.57)、年龄>30岁(OR =3.41,95% CI为1.62~7.18)、家族呼吸系统疾病史(OR= 1.68,95% CI为1.11 ~2.53)和烹饪行为(OR= 1.47,95%CI为1.02 ~2.12)。结论 新疆农村地区COPD患病风险与维吾尔族、年龄、家族呼吸系统疾病史及烹饪行为密切相关。需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间COPD患病风险与基因的关系,以及该地区COPD患病风险与生物燃料烟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学龄期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解城市学龄期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现状。方法:对长沙市 495 名9~14 岁儿童的血压、血脂、血糖、肥胖、膳食与运动习惯以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血压偏高检出率为4.84% ,血脂单项指标异常检出率为0.40% ~17.37% ,总异常检出率为21.82% 。37.75% 儿童血脂水平超过膳食干预的推荐值。1.01% 儿童的空腹血糖≥6.72m m ol/ L。4.65% 儿童超重度≥20% ,体重指数≥24 者占3.63% 。大部分儿童摄入脂肪及胆固醇较多,22.62% 的儿童缺乏体育锻炼,57.78% 家庭中有吸烟者,26.86%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结论:加强儿童时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与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和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副高职以上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副高职称以上群体1994年、2004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指导这一群体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分别于1994年和2004年体检对象中选择年龄为30~89岁、副高职称以上的教职工,测量血压、血脂和血糖3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询问病史;整理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在逐步增加;女性在50岁之前的检出率较低,50岁之后,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与10年前相比,2004年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高校教职工的高发病,应加强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做好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