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3~5m l/kg)高渗盐液在烧伤休克早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8例烧伤面积超过45%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复苏,一组在液体复苏前先输注3~5m l/kg的7.5%N aC l液,另一组复苏不采用高渗盐液,余复苏同第一组。结果使用高渗盐液抗休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血压、尿量、输液量及乳酸值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高渗盐液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救治中具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减少复苏液体总量,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1996年8月~1998年4月,我们对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深度烧伤进行了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5例,女5例。年龄3岁~55岁。致伤原因:火焰烧伤10例,水泥烧伤2例,热液烫伤8例。烧伤总面积33%~65%,深Ⅱ度面积20%~45%,Ⅲ度面积5%~30%。3例合并轻、中度吸入性损伤,10例合并烧仿休克。  相似文献   

3.
周芸 《江苏医药》2000,26(2):160
我科自 1980年 12月至 1997年 12月 ,共抢救了 136例特大面积烧伤病人。抗休克期间 ,均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早期口服营养 ,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降低各种胃肠道并发症 ,提高治愈烧伤的生存率。现就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后早期口服营养谈一点护理体会。临床资料136例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中 ,男 10 7例 ,女 2 9例 ,年龄 1~ 84岁 (其中 1~ 10岁的儿童 14例 )。烧伤深度为浅Ⅱ°~深Ⅱ°合并Ⅲ°在 15%~ 2 0 % ,总面积 50 %~ 6 0 % 78例 ;浅Ⅱ°、深Ⅱ°合并Ⅲ°30 %且总面积 70 %~ 80 %为 4 0例 ;浅Ⅱ°~深Ⅱ° ,合并Ⅲ°大于 50…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1):1534-1536
目的:观察芩榆烧伤液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1-2012年共224例烧伤患者按用药情况分成两组。试验组164例给予芩榆烧伤液喷于洁净的创面,每日4~6次;对照组60例给予双氧水、碘伏、醋酸氯己定消毒创面,高效烧伤治疗机治疗,每日6次。两组均以两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7%,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达97.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5%以下的深、浅Ⅱ度烧伤以及大面积烧伤,试验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患者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性反应,且刺激性较大;试验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症状。结论:芩榆烧伤液治疗烧伤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5%果糖注射液输注后对住院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评价其用于临床能量补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选取86例住院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静脉滴注5%果糖注射液,对照组46例,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连续3 d,比较两组的血糖、肝肾功能、血尿酸、血尿常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给药后和给药后2 h血糖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给药后血糖出现一过性升高(P<0.01),2 h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5%果糖注射液对肝、肾功能、血尿液等指标无影响。结论输注5%果糖注射液后血糖水平波动明显小于5%葡萄糖,5%果糖注射液用于临床患者机体能量补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早期创面削痂以及异体皮覆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创面早期给予削痂以及异体皮覆盖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观察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去除异体皮之后创面的基底可见皮岛成活并伴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经进一步中药外敷治疗后创面在2~3周后愈合,愈合率为96.00%;术后随访有90.00%的患者愈合创面没有出现明显的瘢痕和色素沉着。结论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早期创面削痂以及异体皮覆盖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基础代谢率高,烧伤后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摄入,我们在40例小儿较大面积烧伤的治疗中,应用早期口服或置管管饲胃肠道营养,而非以往在伤后予以禁食.此法能很好地保护胃肠功能和有效防治烧伤患儿在伤后出现的早期并发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7岁,烧伤面积10%1例,11%~20例,21~30例,31~40%7例,平均面积19.75%.烧伤深度均在Ⅱ°以上,40例中入院时已有休克14例,败血症1例.1.2 治疗经过:入院后即行补液等抗休克治疗,不予禁食,伤后即让患儿少量多次进食如牛奶、鸡蛋、混合奶等或胃管行胃肠道管饲如胃管内持续滴注或少量多次注入安素液、能全素等,要素饮食按蛋白质为2~3g/kg·d~(-1),每日热量需求按30~40kcal/kg计算,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胃肠道营养,辅以适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选择早期整形手术治疗后对创面愈合后瘢痕挛缩畸形以及关节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33例):在患者创面愈合后选择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在患者创面愈合后选择常规疗法+早期整形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最终依据两组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瘢痕挛缩畸形情况与关节功能障碍情况展开疗效评价,对评价结果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37%)对比,观察组(98.41%)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临床医师对于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选择早期整形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改善患者的瘢痕挛缩畸形情况与关节功能障碍情况,提升老年患者的整形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5%果糖注射液用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能量供应时血糖耐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均静脉注射5%果糖注射液一日500mL作为机体能量补充,输注时间约为3小时,所有患者每天均在输液前及输液后1、3和6小时抽取静脉血样以测定血糖水平,观察血糖波动情况,观察期为3天.结果 5%果糖注射液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比较小,患者血糖波动平缓.结论 5%果糖注射液作为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能量补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置管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连 《江西医药》2007,42(12):1205-1206
大面积烧伤患者.因伤后大量液体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多管道快速补液是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由于患者常规穿刺部位被烧伤.体表静脉大多破坏.在休克期穿刺困难或无法静脉穿刺.若不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将延误抢救、危及患者生命.2001~2005年我院在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应用深静脉置管,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何蓉  何春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619-2620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小儿49例,成人51例,年龄1~65岁。患者入院后,予以精心的治疗;对患者的创面处理全程采用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结合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等全身综合治疗。结果10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治愈85例(85%),基本治愈15例(15%),无效0例(0%),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率高,伤势复杂,烧伤后手术室的有效救护,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中之重,值得密切注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输注红细胞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分为Ⅰ组40例和Ⅱ组20例。观察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月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Ⅰ组4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Ⅱ组2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3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输注后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 d内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30 d内CD_3~+CD_4~+、Th/Ts均低于输注前,CD_3~+CD_8~+高于输注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注前后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 d内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30 d内CD_3~+、NKT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治疗,可以激活免疫应答,初期免疫增强,随着时间延长,会出现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氧液在减轻机体烧伤后缺血缺氧性损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成加用高氧液治疗的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组,分别于受伤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晨抽静脉血采用AP-AAP桥联酶免疫检测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值降低程度轻,回升早,恢复快,CD8+增高程度小,恢复快。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复苏中静脉应用高氧液对重度烧伤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具有明显调理作用,从而减少MODS的发生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房国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06-30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应用于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50例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清创后分别以康复新液和碘伏湿敷,观察患者主观感受、创面渗液、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康复新液能减轻患者换药疼痛,减少创面渗液,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右美托咪定配合舒芬太尼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手术室换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观察组以0.8μg/kg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照组以0.6μg/kg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观察两组镇痛效果,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就螺内酯治疗大面积烧伤合并高钠高氯血症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10年7月大庆油田总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合并高钠高氯血症患者25例,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在治疗的同时,采用螺内酯120mg/d,分3次口服。结果 25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高钠高氯血症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18例(7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24%),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4%),总有效率96%。高钠高氯血症的病死率明显下降,25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高钠高氯血症患者中只有1例因严重脓毒血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其余24例均治愈,治愈率明显上升,可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螺内酯对于改善大面积烧伤合并高钠高氯血症患者的预后和恢复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能否按时有序地完成补液计划直接影响整个治疗效果,探讨颈外静脉置管的管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补液效果观察。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徐州仁慈医院烧伤科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置管,对补液效果,导管维护管理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护士规范的固定方法及精心的护理,患者均达到颈外静脉置管使用的预定期限,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妥善固定静脉导管,严格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封管程序,使用可以控制静脉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静脉输液、输血的控制,保证患者体液平衡,使患者顺利度过休克关。  相似文献   

18.
<正>大面积烧伤(>50%)患者休克期由于脱水、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少数可引起高热(39.1~41℃),体温越高导致机体水分蒸发量越大,直接影响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补液量多少又直接影响其预后如休克期平稳度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怎样才能及时、有效地降低大面积烧伤休克期高热患者的体温,减少补液量,提高其预后,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于2010年6月—2014年6月对大面积烧伤休克期高热  相似文献   

19.
术中液体治疗量对100例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术中补充30 ml/kg乳酸林格液与10 ml/kg乳酸林格液的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100名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不孕查因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前共接受30 ml/kg 乳酸林格液, Ⅱ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前接受10 ml/kg乳酸林格液, 观察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例数及需要补救止吐药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禁食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率, 30 ml/kg组较10 ml/kg组明显降低(P<0 05),需要补救止吐药人数30 ml/kg组较10 ml/kg组明显降低(P<0 05)。结论 与输注10 ml/kg乳酸林格液相比,术中输注30 ml/kg乳酸林格液可以降低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库存红细胞悬液在不同温度复温后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成年患者80例,均为在围手术期接受临床输注红细胞悬液,随机均分为4组,按复温水温起始温度不同分为1组(32℃)、2组(35℃)、3组(38℃)及对照组,每组20例,每例输注红细胞悬液2U。红细胞悬液由血库取出后,对照组红细胞悬液放置于室温中30min以上再进行输注,1~3组分别在起始温度为32、35、38℃水中复温15 min后再进行输注。观察输注前30min和输注后30min患者肛温变化、输注过程中血管痉挛性收缩发生率、麻醉苏醒期寒战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1组患者输注后体温明显低于输注前体温(P<0.05),2组和3组输注前后体温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和3组患者输注后体温分别与对照组输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和3组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痉挛性收缩而影响输注速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和1组(P<0.05)。麻醉苏醒期寒战发生率,对照组>1组>2组>3组,4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库存红细胞悬液输注前采用35~38℃水温进行复温后输注的临床效果优于室温条件下和32℃水温复温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