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预防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干预效果。方法在贵州省选择三个城乡居民接受预防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材料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共调查1 200人,城市和农村干预前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4.17%和44.76%,干预后分别达到91.04%和85.73%。4种材料干预前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总正确率分别为折页50.33%、挂图49.54%、手册49.54%、VCD48.44%;干预后分别为折页89.85%、挂图85.77%、手册89.41%、VCD 88.51%。结论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核心信息的表达形式与传播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干预效果不同,阅读折页的干预效果最佳,阅读挂图的干预效果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媒体材料效果评价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4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媒体材料的信息传播效果和材料效果。该材料由课题组于2003-2005年间设计制作,包括“艾滋病知识”折页、“了解艾滋病”海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手册”和“认识艾滋病”宣教片等4种。方法2005年12月在珠海市选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18~60岁外来工为测试对象,随机分组对4种材料分别进行评价,各调查了251、248、257和252人,共1008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访者的一般情况和对材料信息的可接受性、通俗性和材料形式的生动性等8项指标的评价,采用分级定量赋分的方法进行量化评分,采用SPSS10.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4种材料的信息传播效果和材料效果总得分平均值分别为74.2±15.0、77.7±13.5、73.0±13.8和77.2±13.6,得分最高的是海报,为77.7±13.5分,最低的是手册,为73.0±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效果的差异,而材料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俗性、简明性、生动性和可接受性是影响得分高低的主要因素。结论海报是最适合用于城市外来工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传播材料,其次是宣教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对鹰潭市城区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效果,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小组访谈、热点咨询、观看VCD 片、发展同伴教育、免费检测HIV 和发放宣传图片及安全套等方法进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填写艾滋病相关调查表. 结果 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干预前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在45.78?.68%之间,干预后回答正确率在83.67?.00%之间;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安全套使用率由31.33%(89/284)上升到79.67%(239/300),干预前回避、拒绝免费检测HIV 的占8.80%,干预后100%的性服务小姐接受免费HIV 检测. 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对改变性服务小姐高危险行为, 预防艾滋病传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城郊孕期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探索可行干预措施。[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对珠海市两间城郊医院孕期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相关政策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发放资料、讲座、咨询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不洁纹身纹眉传播途径、蚊子叮咬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38.9%、19.9%和65.4%、43.5%22.1%,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为26.5%和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海市城郊孕期妇女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较低,开展孕前和孕期艾滋病母婴阻断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其知晓率。  相似文献   

5.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员预防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对娱乐场所女服务员实施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贵州省贵阳市桑拿、卡拉OK厅、夜总会等38家娱乐场所的女服务员进行有关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比较受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的302名调查对象和未受教育的306名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的知晓率,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基本知识。结果:受教育组的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未受教育组。受教育组回答使用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的正确率为82.4%,未受教育组回答正确率为52.3%。高危性行为时,受教育组避孕套的使用率为88.2%,未受教育组为74.0%。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对改变危险性行为,预防艾滋病、性病的传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对远洋渔民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办法,在远洋渔民中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避免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选取2004—2006年由舟山口岸出境的远洋渔民为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干预组在出境前采取各种宣传方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在入境时对2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各调查组的艾滋病知晓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在进行干预前的总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干预后总知晓率和各项知晓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出境前和入境后总知晓率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调查发现调查对象对VCD录像片和卫生知识宣传窗最为满意。〔结论〕通过采取各种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播放艾滋病知识VCD录像片和卫生知识宣传窗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提高远洋劳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或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温州市公众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温州市公众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市区公众585人。其中,男性344人,女性241人,平均年龄38.46岁。结果被调查对象预防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报纸、书刊、电视;被调查人员对艾滋病的可能传播途径回答的正确率在80%以上,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在70%以下;只有47.18%的人知道艾滋病目前是无法治愈的;36.27%的人对艾滋病病人感到害怕或恐惧;8.83%的人承认有性乱及不安全性行为。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更加全面、科学,要注重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与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珠海市城郊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态度和行为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珠海市2所城郊医院,以2009年1?2月在该2所医院进行体检和产前检查的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发放自填式匿名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相关知识、相关政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态度和行为情况。结果共调查435名育龄妇女,其对艾滋病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83.0%、85.3%、80.7%,对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和同桌吃饭等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18.4%、55.9%和52.4%。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民族、职业和月收入与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有关(P0.01或P0.05)。在已婚的411名育龄妇女中,63.5%接受过婚检,23.4%接受过婚前艾滋病咨询教育;在226名孕期妇女中,只有25.2%接受过孕前艾滋病咨询教育,26.5%接受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论珠海市城郊育龄妇女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缺乏,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施工工人及周边居民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评价健康教育这种干预方式的有效性,为以后对流动人口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对襄阳市某地区施工基地的工人及周边居民开展有关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干预前及干预后半年对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比较调查对象在干预前后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态度变化情况,通过卡方检验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健康宣传教育,显著提高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特别是艾滋病的传染源(干预前66.87%,干预后的80.27%)、传播途径(干预前43.40%,干预后59.64%)等方面,同时改变了其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例如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同居的比率(干预前的49.69%,干预后68.22%)等,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健康宣传教育,显著提高了施工工人及周边居民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减少了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对江苏省南京市流动人口进行不同方式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并比较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4个干预组和1个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录像、讲座、手册及复合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各组干预前后及组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录像、讲座、手册组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知晓率分别为66.71%,67.35%,61.09%,讲座效果优于录像、手册;复合干预方式干预后知晓率为68.43%,优于单一方式.结论在流动人口中进行以讲座为主的多种方式结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社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针对社区女性性工作者 (CFSWs)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性病 /艾滋病(STD/AIDS)的策略。方法 于 2 0 0 3年在广东省中部某乡镇社区对CFSWs开展以讲课和发放宣传资料为主 ,观看录像、同伴教育为辅的预防STD/AIDS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各类娱乐场所内为CFSWs提供免费的安全套 ;在卫生院性病门诊为CFSWs提供免费的规范化的性病检查 ,派发STD/AIDS健康教育处方和开展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干预前后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用相同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分别调查 139名和 12 5名CFSWs;研究对象对AIDS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 33 1%提高到干预后的 6 0 8% (P <0 0 1) ;最近一周的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 86 2 % (81/94 )提高到干预后的 95 0 % (95 /10 0 ) (P <0 0 5 ) ;男用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率由干预前的 6 0 3% (73/12 1)上升到干预后的 77 0 % (87/113) (P <0 0 1)。结论 对社区CFSWs采取宣传教育等AIDS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其对防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 ,对减缓和阻止HIV通过性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在干预及对照社区对农村妇女(干预前776人、788人,干预后804人、803人)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农村妇女传播途径知晓率、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一般知识知晓率、自我保护正确态度持有率、对待艾滋病人/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持有率比干预前分别提高24.38%、29.69%、28.80%、16.27%、21.08%;对照组分别为4.85%、0.14%、3.86%、-0.13%、3.13%。干预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农村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防止艾滋病疫情输入、蔓延。[方法]2008年,宁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实施了"外出务工人员防治艾滋病多部门参与模式探讨"项目,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研究。[结果]活动实施前与实施1年后各调查750人。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0.07%、87.77%(P〈0.01);艾滋病态度、行为正确率,实施前为37.53%,实施后为64.2%(P〈0.01)。外出务工人员自愿咨询检测,实施前的1年为226人;实施期间的1年为502人,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者。实施期间主动检测108人,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例(外地到本地打工人员)。[结论]对外出务工人员实施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陈虹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2):112-113
目的 探索在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AIDS)有效干预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对深圳市10所中学初一、高一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1)知识方面:干预后,学生预防AIDS基本知识平均得分初一男生由7.47提高到10.21(满分为15);初一妇生从7.17提高互10.21;高一男生从10.30提高到11.09;高一妇生从9.58提高到10.55。(2)态度方面:对待HIV/AIDS患采取正向态度明显提高,男生由22.6%上升到34.9%;女生由24.4%上升到41.5%。(3)行为方面:同学可以运用更多的信息来源获取有关知识。结论 学校预防AIDS教育干预措施以帮助学生增强抵御HIV/AIDS的能力,树立正向的态度,但要由知识转变行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综合的干预和社会的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综合性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了8个工地的646名农民工,进行现场流动式教育、同伴教育、免费发放安全套和建立免费的艾滋病宣传点与咨询中心等综合性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比干预前646名和干预后573名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综合性干预措施使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得分从11.41±6.57提高到15.10±6.02,传播途径知识错误率下降了10.29%~19.66%;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安全性行为中安全套经常使用率从52.27%提高到74.7%。结论该干预措施对建筑工地农民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其他类似弱势人群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高校662名大学生通过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达到81.2%。57.1%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9.3%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5%的人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铁路客运乘务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2008年在济南铁路局抽取596名客运乘务员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596人,68.46%希望获取艾滋病的预防知识,16.61%希望获取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识,14.93%希望获取艾滋病表现症状及治疗知识;艾滋病预防信息59.23%从电视获得。认为应该允许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继续工作者所占比例,干预前为83.39%,干预后为89.43%(P〈0.01);表示愿意与感染HIV或患艾滋病的朋友继续交往者所占比例,干预前为71.14%,干预后为78.69%(P〈0.01)。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绝大部分知道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其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等7个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或〈0.05)。[结论]对铁路乘务员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提高他们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孕妇预防艾滋病及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开展该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瑞安市5所城郊医院,对800名孕妇开展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与固定医务人员面对面自愿咨询及发放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2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状况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孕妇对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较匮乏,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有明显效果。[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其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因此,应继续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9.
高唐县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以期对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借鉴。[方法]2005年2~12月,在高唐县对时风集团部分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调查与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56.41%,干预后为80.53%(P<0.01),10项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不洁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较低,干预后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干预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干预后对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均有所好转(P<0.01)。[结论]对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