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3所中学的511名初中生为被试。结果①不同年级初中生的能力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能力归因高于初二、初三学生(P0.05);②不同性别和年级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显著高于女生(P0.05);初一学生的积极高唤醒情绪低于初二、初三学生(P0.01;P0.05);③不同年级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考试镇定低于初三学生(P0.01);④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29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男生在能力(t=-2.22,P<0.01)和努力因素(t=-3.09,P<0.05)上显著低于女生,而在情境因素(t=2.80,P<0.01)上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在内控性因素(t=-3.21,P<0.01)上显著低于女生,而在外控性因素(t=2.29,P<0.05)上显著高于女生;②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中的努力因素与生活满意度总分有显著相关。结论女生倾向于进行内控性归因,男生倾向于进行外控性归因;学业成就归因中的努力因素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应用自编问卷及《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科及生源地为分组因素对调查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学生之间,其归因方式有所不同。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努力归因,在面对失败事件时,男生较女生倾向于外归因;文科学生更倾向于将成败归因于运气的好坏,理科生更易于把成败归因于能力水平;独生子女的学生更倾向于情境归因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师范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分析比较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 ,并探讨不同自尊水平对其影响及性别差异。方法 用多维度 -多归因因果量表 (MMCS)和缺陷感量表 (FIS)对 43 0名 1~ 4年级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1大学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均以努力为主。 2高学业自尊组对学业成、败的努力归因均高于低学业自尊组 (P<0 .0 5 )。 3男生在学业上比女生有较多的运气归因。结论 本研究为大学生学业归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就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学习自控力量表、SCL-90量表对653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学业成就高组自控力总分显著高于学业成就低组,男生表现明显;女生学业成就高组的SCL-90除"其他"因子外均显著低于学业成就低组。结论自控力强者学业成就高,心理健康水平高自控力是影响男生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心理健康是影响女生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学业归因风格和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 以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和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分量表为测查工具在淄博市某初级中学选取449名初中生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两焦虑组学生在学业归因量表上,低焦虑组和高焦虑组在外控性(背景、运气)项目上差异显著(t=2.168,P=0.038);同时,两组学生在内控性项目上也存在显著差异(t=2.771,P=0.006);②两组初中生学业成败具体归因项目上,高焦虑组更倾向于归因于能力,两者达到显著差异,男生背景平均得分(13.92±3.904),明显低于女生背景平均得分(15.26±4.012).结论 学业归因风格是影响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师范类大学生对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及其与元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和《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对山西师范大学的14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描述师范类大学生对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及其与元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学业失败归因上差异显著(F总归因=0.016,P〈0.05;F失败=3.064,P〈0.05);②性别在控制点上差异显著(t内控=-2.282,P〈0.05),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稳定性(F稳定=3.674,P〈0.05;F不稳定=2.939,P〈0.05)、控制点上差异显著(F外控=3.073,P〈0.05);③师范类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与元认知能力两者正相关显著(r=0.307,P〈0.01),且两者线性关系显著(t=4.399,P〈0.01)。结论学业归因方式是影响元认知能力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陕西省某高校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身心耗竭得分在不同性别(t=-2.132,P0.05)、专业(t=3.572,P0.01)与年级(t=-6.558,P0.001)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文科高于理科,高年级组高于低年级组;大学生的学业疏离得分在不同专业上(t=3.158,P0.01)存在显著差异,文科高于理科;大学生的低成就感得分在专业(t=-3.686,P0.001)与年级(t=7.018,P0.001)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理科高于文科,低年级组学生高于高年级组学生;(2)大学生身心耗竭和学业疏离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大学生低成就感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P0.01)。结论: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艺术类高中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学业成败归因的关系.方法 对90名艺术类高中生进行自尊量表(SES),学业成败归因量表(MMCS)测验,以及内隐自尊(IAT)测量研究.结果 1艺术类高中生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关不显著(r=-0.078,P>0.05);2艺术类高中生对学业成功进行归因时,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成功归因于努力(r=0.162,P<0.01),归因于运气(r=0.291,P<0.01);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成功归因于能力(r=0.075,P<0.05);(③进行学业失败归因时,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失败归因于情境(r=0.116,P<0.05),归因于运气(r=0.091,P<0.05);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失败归因于情境(r=0.104,P<0.05),而内隐自尊水平低的学生倾向将失败归因于个人能力不足(r=-0.231,P<0.05).结论 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水平不同的艺术类高中生在进行学业成败归因时会有不同的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初中生理想的特征,探讨初中生理想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方法:采用当代青少年理想问卷和学业成就问卷对云南省某地区434名初中生进行考察。结果:初中生具有较高水平的理想,其中,生活理想水平最高(4.85±0.45)而物质理想水平(3.64±0.88)最低;男生的身体理想水平显著高于女生(t=3.44,P0.001);初二年级是初中生学业理想和社会理想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初中生理想与学业成就具有明显的相关(r=0.108~0.208,P0.05);学业理想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具有积极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53,P0.001),而物质理想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25,P0.01)。结论:初中生理想与学业成就显著相关,理想对其学业成就具有明显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初中生成就归因、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归因量表和学业情绪量表对36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学业情绪既是努力归因和学业成绩间的部分中介因素,也是情境归因和学业成绩间的完全中介因素;其中,学业消极情绪是能力、运气归因与学业成绩间的完全中介因素。结论:学业情绪在成就归因与学业成绩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的特点。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右江民族医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5.458,P<0.001);②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上不存在差异;③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与大四的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5.887,P=0.001),在人际关系归因上与大二年级的学生有显著差异(F=3.482,P<0.05)。结论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在民族间几乎没有区别,但与性别和年级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状况与第一学年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二级本科院校2783名大一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与第一学年学业成绩(包括平均成绩和班级排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大一新生中有17.75%的学生心理异常,男女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业成绩上都有显著差异(P<0.01或0.001),UPI第二类学生的平均成绩显著优于第一类和第三类学生;②UPI的精神分裂、抑郁症、神经症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83,0.73,0.97;P均<0.01),成绩越优秀的学生在UPI多项因子上更容易出现问题,这种相关性在男女生之间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间有差异;③性别、UPI的神经症和躯体症状因子这3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大一新生平均成绩的21.8%的变异量。结论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且有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初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学2个月后初一新生学校适应情况,以及学校适应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以《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5个班的初一新生(共282名)为研究对象,测量他们在开学2个月后的学校适应水平,以期中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探讨学校适应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 1从整体看,初一新生适应水平较好(4.202±0.564),其中课业适应得分最低(3.805±0.757);2男女生学校适应差异显著(t=-3.897,P0.01);3初一新生的学校适应与学业成绩存在一定的相关(r=0.303,P0.01);4学校适应中课业适应和同伴关系对其学业成绩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F=15.109,P0.01)。结论学校适应水平良好,女生优于男生,其中课业适应最差,但对学业成绩的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学习成绩与16PF测定相关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人格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各门课程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结果,将某大学2年级全体学习划分为优良、落后、普通三个组,并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对他们进行测试,然后进行人格特征比较及学习成绩与人格特征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学习成绩优良组在自律性、有恒性上显著高于学习成绩落后组,在恃强性、世故性、次级因素内向与外向型上显著低于学习成绩落后组,在稳定性、次级因素内向与外向型、心理健康因素和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上显著低于普通组,在忧虑性上高于普通组;学习成绩落后组在稳定性上低于普通组,在忧虑性上高于普通组;学习成绩与恃强性、有恒性、自律性等人格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学习成绩优良的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业上,但性格偏内向,对周围的人或事过于敏感,抗挫折能力弱,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学习成绩落后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难以集中精力于学业,且思维能力欠强,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校学业成绩对高三学生个体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东北三省14所高中638名高三学生为被试,采用Mash编制的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并取每名学生的东北三校联考成绩作为其个体学业成绩。结果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个体学业成绩对因变量学业自我概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测定系数R2达到22.1%(F=34.869,P=0.000);②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结果表明,学校学业成绩对学生个体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γ11=0.613,P=0.007)。结论学校学业成绩对学生个体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验证了Mash提出的大鱼小池效应(BFLPE)同样存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高中生群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州市中学生情绪障碍现状及其特点,情绪障碍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BDI抑郁自评量表、STAI状态-特质焦虑量表、GHQ健康量表对广州市6所中学进行分层抽样调查,收集被试期末成绩,研究原始分数与情绪障碍的关系。结果 1初一和初二学生焦虑情绪分值不属于正常范围,分别占其总人数的32.32%和33.85%。初一学生心理不健康比例比初二少6.62%;2随年级升高,高中学生异常抑郁情绪比例呈递减关系。高中学生焦虑情绪分数没落在正常范围的比例分别为高一36.84%、高二20.5%、高三35.9%;3中学生情绪障碍与学习成绩相关显著:抑郁(r=-0.198,P<0.05)、焦虑(r=-0.236,P<0.05)、心理健康状况(r=-0.213,P<0.05)。结论广州市中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障碍现状都比较差,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