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异搏定对足叶乙甙和柔红霉素在白血病细胞以及正常骨髓细胞毒性的影响。足叶乙甙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大于抗正常骨髓细胞(至少2倍);相反,柔红霉素对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骨髓细胞的毒性无明显差异。异搏定(25~100μm/L)存在时,足叶乙甙对肿瘤细胞以及正常细胞的毒性均增强;柔红霉素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也增强,但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这一差异可能与两种抗癌药在细胞内不同分布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INT细胞毒检测,研究造血生长因子(rhHGF)对抗白血病药物细胞毒性的影响,并探讨HGF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抗白血病药物柔红霉素(DNR)、三尖杉酯碱(H)、足叶乙甙(VP16)对白血病细胞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GMCSF、IL3均能增加VP16、DNR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GMCSF能提高H的细胞毒性作用,而对正常骨髓细胞,3种rhHGF均不能增加3种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造血生长因子对抗白血病药物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NT细胞毒检测,研究造血生长因子(rhHGF)对抗白血病药物细胞毒性的影响,并探讨HGF与化闻药物联合应用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抗白血病药物柔红霉素(DNR),三尖杉酯碱(H),足叶乙甙(VP-16)对白血病细胞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GM-CSF,IL-3均能增加VP-16,DNR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GM-CSF能提高H的细胞毒性作用,而对正常骨髓细胞,3种rhHGF均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和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00年2月~2007年11月住院的60例患者,分别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DA组,n=32)或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IA组,n=28),疗程3-7d(根据血常规及骨髓检查结果决定用药时间),观察DA组和IA组骨髓相,对比疗效。结果DA组和IA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和75.0%,临床感染率分别为34.2%和32.5%,两组完全缓解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无差别(P〉0.05)。结论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时,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组,而两组骨髓抑制及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证实去甲氧柔红霉素是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的抗白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克隆测定法观察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与柔红霉素偶联物(AHTG-Dcx-DNR)体外对正常人粒单祖细胞的影响及其抗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作用。不同浓度偶联物与骨髓细胞共同孵育2h后进行CFU-GM培养,结果表明,含柔红霉素(DNR)0.01mg/L和0.1mg/L的偶联物对正常人骨髓CFU-GM的抑制率较相同浓度的游离DNR小(P<0.01和P<0.05),而较高浓度的偶联物(含DNRlmg/L)对CFU-GM则呈一定抑制作用。偶联物处理Molt-4细胞后能有效地抑制白血病集落的形成,呈量效关系,提示该偶联物体外有抗白血病作用。  相似文献   

6.
米托蒽醌与柔红霉素分别治疗急性白血病56例疗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以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以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对我院1993年7月-1999年12月间住院的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M3除外)共56例,随机分为26例及30例两组,其中26例组采用以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30例组采用以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结果 两组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65.4%,60.0%;部分缓解(PR)为19.2%,26.7%;早期死亡分别为2例和1例。米托蒽醌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非骨髓系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的损害,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结论 对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米托恩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相比,疗效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增强rIL-2激活的骨髓细胞(激活骨髓ABM)的抗白血病效应。方法:应用抗CD3单抗与rIL-2联合使用体外激活骨髓细胞,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不同条件下ABM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结果:rIL-2,抗CD3单抗+rIL-2体外诱导3d的ABM杀伤活性分别为56.4%±9.0%,65.8%±9.2%,两组相比差异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口服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均采用IE(去甲氧柔红霉素,足叶乙甙)方案诱导化疗,完全缓解后再用其他方案巩固强化。结果 完全缓解率46.15%,部分缓解率23%,总缓解率69.15%。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口服吸收良好,对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米托蒽醌(MIT)和柔红霉素(DNR)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MIT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DNR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疗效、骨髓抑制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患者脱发和肺部感染发生率都要高于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采用以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方案疗效明显优于以柔红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心脏毒性反应(附30例临床观察)湖南省人民医院(410002)李华珠,刘庭桢,何仲培,付冀辉我院自1989年2月至1994年5月,用柔红霉素(DNR)治疗初治急性白血病30例,观察其对心脏的毒性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11.
我科1996年6~11月共收治恶性血液病68例,均采用含有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及高三尖杉酯碱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即HOAP、VDP、COEP,现将3种药物疗效及对心肌毒性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正.1.亚病例68例均为住院病人,男女各34人,年龄14~69岁,中位年龄35岁,其中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3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变1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20例。将患者分3组,表阿霉素组20人,柔红霉素组及高三尖杉酯碱各24例,各组年龄无显著差异,F二1.28,P>0.05。1.1.2诊断标准按19…  相似文献   

12.
用MTT法检测DNR及HHT对白血病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观察中药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TD)对两种化疗药物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TTD可明显提高DNR及HHT对耐药细胞(K562/A02,K562/HHT)的毒性作用,IC50值分别下降15.8及19.1倍(P<0.05);而TTD对K562/S敏感细胞无明显影响(P>0.05)。同时进行了异搏定的对照实验。推测TTD可能是通过抑制耐药肿瘤细胞膜上P-170糖蛋白的功能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DAE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王薇娜(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是当前白血病治疗的难点,其缓解率极低,目前尚无统一的高效方案。我院近年来应用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茸(Ara-C)和足叶乙甙(Vp—16)...  相似文献   

14.
采用白细胞介素2(IL-2)输注,并联合应用经IL-2诱导的来源于自体外周血,胎儿胸腺,脾脏及脐带血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治疗14例血液肿瘤患者(急性白血病10例,恶性淋巴瘤4例)。其中1例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以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柔红霉素,足叶乙甙等药物为主的5个疗程的联合化疗后仍未缓解,再给予DOLP(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门冬酰胺酶、强的松)方案1个疗程并联合应用IL-2/LAK细胞疗法1个疗程后,骨髓示完全缓解并持续3个月。另1例复发的何杰金氏病患者,在接受了2个疗程的IL-2l/LAK细胞疗法后,其颈部肿块明显缩小。其余12例系在完全缓解期接受该疗法。我们所用IL-2的剂量为4×104~5×105U/d;初步结果表明该疗法安全有效,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A方案对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MA方案[米托总醌6~8mg/(m^2·d)静脉滴注,第1-3天;阿糖胞苷100-150mg/(m^2·d),分2次静脉滴注,第1-7天]治疗20例。DA方案[柔红霉素40-50mg/(m^2·d)静脉滴注,第1~3天;阿糖胞苷同MA中用法]治疗22例,均进行2个疗程以上方可比较分析。结果:MA和DA方案总的CR率分别为:85%和68.2%,曲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明显,MA组强于DA组(P〈0.05)。结论:MA方案作为一线诱导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细胞因子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非白血病骨髓细胞增殖的影响叶奇鲁,于载泺,马瑞英一、资料和方法1.骨髓细胞的制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标本28份,全部病例均按全国白血病分型标准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非白血病骨髓标本45份。将骨髓液经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用20nt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核苷酸(As-Ps-ODN,ASPO),并以其正义寡核苷酸(SPO)为对照做如下问题探讨:(1)普通剂量(5~20μmol)ASPO对HL60细胞、正常及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及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或外周白血病细胞(幼稚细胞≥85%)的作用;(2)大剂量(160μmol)正义或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作用的特点,并通过ASPO引起HL60细胞Bcl-2蛋白表达变化和SPO对HL60细胞毒性的变化,寻找可能的最佳效应剂量和最小毒性剂量;(3)ASPO联合化疗药物对HL60细胞和原代急性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台盼蓝拒染试验和克隆培养测定细胞的生长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26Bcl-2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Bcl-2mRNA(Bcl-2/β-actin)相对水平;光、电镜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吖啶橙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DNA提取及电泳观察凋亡细胞DNA降解片段的形成;MTT法检测PS-ODN及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结果(1)普通剂量的ASPO即能降低HL60细胞及白血病细胞Bcl-2mRNA的表达,并抑制HL60细胞及18/20例白血病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柔红霉素在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产生心脏毒性.方法 总结1999年6月至2009年6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4例接受柔红霉素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9例发生心脏毒性的患者按药物累积量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74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心脏毒性,累积量越大,心脏毒性发生率越高.结论 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时应严格控制柔红霉素累积剂量,定期对心脏进行相关检查,长期随访以便及早发现心脏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HAD(高三尖杉酯硷,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全量化疗基础上加用环孢霉素A(CsA)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30例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在HAD方案治疗期间加用CsA,以单用HAD方案治疗2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按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加用CsA的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完全缓解(CR)56.7%,有效率73.3%。对照组CR率28.6%;有效率42.9%。结论:CsA与化疗联合应用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明显优于不加CsA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拮新康”的逆转耐药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采用中药制剂“拮新康”对28例白血病、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长春新硷知拮新康组较长春新硷单药组细胞毒性明显增强(P<0.01),其中10例为难治与复发白血病,对长春新硷己耐药,但加拮新康后细胞毒作用仍增强(P<0.01)。以上研究表明拮新康能逆转长春新硷的耐药,增强长春新硷的抗肿瘤细胞作用,同时拮新康本身也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采用拮新康治疗难治与复发白血病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