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穴电针不同波形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不同波形的头穴电针对原发性失眠症进行治疗,观察在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120例门诊及住院失眠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疏波组、密波组、疏密波组、断续波组,每组30人,每日针刺头部相同穴位,以不同波形进行治疗,15日后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各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结果:疏波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3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刺配合电针疏波治疗失眠较配合其他波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波形电针对肾精亏虚型耳鸣的临床疗效,选择合适的波形提高耳鸣的治愈率。方法:耳鸣患者60例随机分为疏波组(5 Hz)、密波组(50 Hz)和疏密波组(固定频率)。疏波组针刺耳门(TE21)、听会(GB2)、翳风(TE17)、供血,配穴肾俞(BL23)、太溪(KI3),耳门和听会连接通电,翳风和供血连接通电,电针采用疏波。密波组、疏密波组针刺采取与疏波组同样的穴位,采用同样的连电方法,但是电针分别使用密波、疏密波。结果:疏波组总有效率为90%,密波组总有效率为60%,疏密波组总有效率为7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评分比较P0.05,且疏波组较其余两组评分下降明显。结论:电针疏波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疗效优于密波和疏密波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波、密波、疏密波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疏波组、密波组和疏密波组,每组20例。各组在针刺的基础上百会、神庭施以电针。疏波组选择疏波治疗,密波组选择密波治疗,疏密波组选择疏密波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3组采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由同一操作者于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结果疏波组总有效率为55.0%,密波组总有效率为65.0%,疏密波组总有效率为90.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有明显提高,ADL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波、密波、疏密波电针均可改善轻度认知障碍,但疏密波总体疗效优于疏波和密波。  相似文献   

4.
汪洋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2):28-3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不同波形电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4例阴虚火旺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针刺配合头皮穴位电针密波治疗,对照组予针刺配合头皮穴位电针疏波治疗,观察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远优于对照组(5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时间比较,治疗组亦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头皮穴位电针密波方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配合电针疏波治疗。  相似文献   

5.
卫彦  寇吉友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30-832
目的通过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各因素对疗效影响的差异,优选周围性面瘫的最佳电针治疗方案,为提高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共90例患者,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采用针刺时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电针波形(密波、疏波、疏密波)、腧穴配伍(面部+头穴、面部+体穴、面部+头体穴)的三因素三水平搭配组合方案,随机分入L9(34)正交表安排的9组试验中,进行试验观察,共观察4星期。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测定面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正交分析采用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采用急性期、选择电针疏密波形、取面部+体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使面神经波幅恢复最快,且各因素对疗效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为针刺时机〉电针波形〉腧穴配伍。结论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最佳方案为急性期、疏密波形、取面部+体穴针刺。不同因素对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不同,其中针刺时机的正确选择对疗效影响最大,其次为电针波形,再次为腧穴配伍。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电针对其疗效确切,临床运用广泛。但对电针的波形参数选择和急性期是否可以及如何使用电针等问题上尚无定论。作者经临床实践研究发现,结合面神经炎不同分期的病理特点,适时调整电针运用方案,从而使电针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加快疾病痊愈。即急性期病情进展时不用电针或以疏密波抗炎镇痛;恢复期面肌麻痹时用断续波兴奋肌肉,面肌兴奋性恢复后转疏波兴奋运动神经元;后遗症期以疏波巩固治疗或密波缓解面肌痉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各因素对疗效干预作用量效关系的分析,优选周围性面瘫的最佳电针治疗方案,为提高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54只,雌雄各半,采用神经卡压法造成左侧面神经损伤动物模型。54只兔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采用针刺时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电针波形(密波、疏波、疏密波)、腧穴配伍(面部+头穴、面部+体穴、面部+头体穴)的三因素三水平搭配组合方案,随机分入L9(34)正交表安排的9组实验中,共观察4星期。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测定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采用急性期、选择电针疏密波形、取面部+体穴针刺治疗实验性周围性面瘫可以使MCV恢复最快,且各因素对疗效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为针刺时机电针波形腧穴配伍。结论不同因素对电针治疗兔实验性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不同,其中针刺时机的正确选择为主效应因素,其次为电针波形,再次为腧穴配伍。电针治疗兔实验性周围性面瘫最佳方案为急性期,选择电针疏密波形,取面部+体穴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波形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4组均取相同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其中A组采用疏波,B组采用密波,C组采用疏密波,D组采用断续波。4组均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60.0%,B组为66.7%,C组63.3%,D组为86.7%。D组临床疗效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1、2个疗程后H-B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治疗1、2个疗程后H-B评分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组病程≤7 d的患者痊愈率为81.3%,病程7 d的患者痊愈率为42.9%。两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 ,其中断续波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波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波形电针对PCPA致失眠大鼠脑内5-HT、NE、DA的影响,初步探讨不同波形电针治疗失眠的效应差异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3组(疏波组、密波组、疏密波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及3组电针组采用连续2 d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制失眠模型。第3天起,电针各组按照所选波形参数对大鼠神门、三阴交穴进行电针治疗,模型组大鼠按照电针组相同的方式进行抓取固定,20 min/d,共干预7 d。于末次电针干预后隔天处死动物、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脑组织中5-HT、NE、D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脑组织中5-HT含量低于空白组(P0.01),NE和DA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3组电针组5-HT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NE和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电针各组之间比较疏波组在调整5-HT和NE方面优于密波组和疏密波组(P0.05,P0.01),对于DA的调整,3组电针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改善失眠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加速5-HT的合成和转化,降低NE和DA含量,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实现的,疏波电针优于其他组,说明低频电针对失眠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波形电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电针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oderre等经典造模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疏波组、电针密波组、电针疏密波组.各组分成1天、3天、5天共3个时间点,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穴进行电针治疗.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病变关节滑膜组织中HSP70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针疏密波组能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内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从而抑止滑膜组织炎症发生.结论:电针不同波形均能有效上调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足踝关节滑膜内HSP70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踝关节局部炎症反应,减轻关节损伤,且以电针疏密波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波型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探讨不同波型电针促进软骨修复的机制。方法:将97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疏密波电针组(32例,脱落2例)、连续波电针组(32例,脱落2例)和断续波电针组(33例,脱落3例)。3个电针组均穴取血海、梁丘、犊鼻、内膝眼,疏密波电针组采用疏密波(频率2 Hz/10 Hz),连续波电针组采用连续波(频率10 Hz),断续波电针组采用断续波(频率10 Hz),留针30 min。各组均每周治疗3次,每周一、三、五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LKSS)对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关节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各组治疗后LKSS总评分及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连续波电针组及疏密波电针组在LKSS总评分、不稳定、疼痛、肿胀方面的评分升高程度大于断续波电针组(均P0.05)。各组治疗后关节液TGF-β1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疏密波电针组增加程度大于其余两电针组(均P0.05)。结论:3种不同波型电针均能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电针可能通过提高关节液TGF-β1含量促进软骨修复。疏密波电针整体疗效最佳,可作为临床优选方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波形治疗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108例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6例。3组取穴相同,针刺得气分别采用连续波、疏密波和断续波,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疏密波组总有效率为80.6%,优于连续波组、断续波组。在降低患者尿道闭合压、腹压、功能性尿道长度以及尿道控制带长度方面,以疏密波组的效果最为突出(P0.05);3组波形电针在升高尿流率方面,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升高膀胱压方面,断续波组效果最好(P0.05,P0.01);在降低膀胱压方面,连续波组、疏密波组的效果均优于断续波组(P0.01)。结论 3组不同波形电针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不同。连续波容易使机体产生适应而作用最小;疏密波更接近人体生物电,其作用最大;断续波兴奋神经、肌肉作用最强,在改善膀胱无力方面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穴电针法在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头穴电针法治疗,穴取印堂、神庭、百会和四神聪为主,疏波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体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SQI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均得到有效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PSQI指数总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各指数成分比较,在改善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治疗组有优势(P0.05),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方面头穴电针优于常规体针组(P0.01)。结论头穴电针法治疗失眠疗效优于对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3种不同电针波形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疏密波组20例,断续波组20例,连续波组20例。取穴百会、翳风、风池、中渚、侠溪、耳门、听宫、听会等,3组在针刺基础上听会、翳风通以脉冲电流治疗。10日为一疗程,每日治疗30 min/次,连续6日,间歇1日,通过观察比较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听值变化的差异及耳鸣、眩晕等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从而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疏密波组、断续波组、连续波组纯音听阈测试总有效率分别为90%(18/20)、70%(14/20)、60%(12/20),各组比较均P0.05;经治疗后3组患者纯音听阈测听阈值均有提高(P0.05),且耳鸣、眩晕总有效率疏密波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1)。结论:疏密波、断续波、连续波电针均可改善突发性耳聋,但总体疗效最优的电针波形是疏密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压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耳压配合通督调神法电针,耳穴取神门、心、肝、脾、脑;电针百会、神庭、神门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如:肝气郁结证取太冲,心脾两虚证取公孙,电针用疏密波,疏波频率5 Hz,密波频率50 Hz,强度为3.7 m A,留针时间30分钟;对照组29例用通督调神法电针,配合辨证取穴。两组均进行针对中风的一般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应用HAMD(17项)、中医症候量表、罗纳普郎克睡眠积分表进行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HAMD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罗纳普郎克睡眠积分表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以HAMD评分标准判定疗效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耳压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证,能全面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优于电针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电针3种不同波型(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连续波组(45例)、疏密波组(40例)、断续波组(44例),穴取地仓、颊车、阳白、太阳、下关、合谷等,分别行相应频率的电针治疗。于入组当天,治疗第1、2、3、4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中各进行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定。结果:连续波组、疏密波组、断续波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8.9%(31/45)、60.0%(24/40)、65.9%(29/44),经秩和检验,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各波型组间疗效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说明电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与波型无显著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电针3种不同波型(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连续波组(45例)、疏密波组(40例)、断续波组(44例),穴取地仓、颊车、阳白、太阳、下关、合谷等,分别行相应频率的电针治疗。于入组当天,治疗第1、2、3、4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中各进行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定。结果:连续波组、疏密波组、断续波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8.9%(31/45)、60.0%(24/40)、65.9%(29/44),经秩和检验,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各波型组间疗效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说明电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与波型无显著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督脉穴透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穴透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60.7%,优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督脉穴透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维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四神聪穴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8例。电针组采用电针四神聪穴,对照组口服甜梦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周。经多导睡眠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多导睡眠相关参数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有7项相关参数电针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四神聪穴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断续波、疏密波电针和传统针刺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9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分别采取断续波电针、疏密波电针和传统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记录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C组(P〈0.05),B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愈显率均显著高于C(P〈0.05),但A、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断续波电针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效果显著,疏密波电针次之;电针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有效,断续波电针可能是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