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直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及其对癌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2例手术切除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微血管标记;在光学显微镜下测定其MVD。将所有患者的临床及追踪随访资料与其手术标本的MVD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转移直肠癌组织的MVD高于无转移者(106.12±32.18vs84.26±27.1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直肠癌组织的MVD增加对诊断癌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CD105的表达及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cyclinD1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中CD105和cyclinD1的表达,并对CD105标记的MVD进行图像分析记数。结果 80例食管鳞癌、10例正常食管组织CD105标记的MVD均数分别为36.363±8.227、9.900±2.331,食管鳞癌组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P0.01)。80例食管鳞癌中cyclinD1阳性率为61.25%。CD105标记的MVD值和cyclinD1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Logrank)检验结显示食管鳞癌CD105标记的MVD和cyclinD1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分析显示食管鳞癌CD105标记的MVD和cyclinD1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CD105和cyclinD1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单、多因素分析显示CD105标记的MVD和cyclinD1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且有独立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演变过程中CD105、CD31的表达情况,探讨CD105、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数目与子宫颈癌演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9例各期子宫颈癌病理中CD105、CD31标记的MVD计数,观察MVD的变化情况。结果 (1)CD105标记的MVD在原位癌、早浸润癌、有无浸润癌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中的数量分别是19.03±2.12、20.52±5.22、28.38±5.86、29.25±4.78,组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用CD31标记的MVD在原位癌、早浸润癌、有无浸润癌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中的数量分别是13.40±8.10、17.93±6.95、18.85±8.12、13.50±12.06,组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105作为子宫颈癌新生血管标记物的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正常、良性及恶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新生血管标志物CD105(Endoglin)的表达,与传统总内皮标志物CD34的比较,并探讨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3例子宫内膜腺癌、15例子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15例复杂型增生、15例简单型增生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分泌期内膜和10例增生期内膜)的CD105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CD105和CD34标记的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在子宫内膜从正常子宫内膜到简单型增生、复杂型增生到不典型增生的发展过程中表达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CD105标记的MVD在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间则没有明显区别,而CD34标记的MVD在这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只有CD105标记的MVD与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CD34标记的MVD则不相关.结论新生血管标志物CD105比通常用的总内皮标记物CD34更好,是一种更有特异性的肿瘤血管内皮标志,它标记的肿瘤内微血管计数(MVD)对评估子宫内膜恶性增生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微血管密度 (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 92例乳腺癌、12例癌旁组织V组织VEGF表达、MVD以及 2 1例乳腺癌、12例癌旁组织VEGFmRNA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 ,VEGF12 1(1.16 %± 0 1% )和VEGF165(1.0 1%± 0 .1% )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0 .96 %± 0 .14% )、(0 .88%± 0 .1% ) ,P <0 .0 5~ 0 .0 1。此外 ,MVD与VEGF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70 2 ,P <0 .0 1)。VEGF表达和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关系密切 (P <0 .0 5~ 0 .0 1)。VEGF高表达组和高MVD组的无复发存活时间低于VEGF低表达组和低MVD组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VEGF和MVD表达的增高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有促进作用 ;VEGF和MVD对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存活时间能起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肝转移灶、原发癌灶、癌周正常粘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伴肝转移32例作为实验组,不伴脏器转移33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原发癌灶、肝转移灶、癌周正常粘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实验组癌周正常肠粘膜、肠原发灶、肝转移灶ERα表达分别为(23/32,14/32,5/32),对照组正常肠粘膜、肠原发灶表达分别为(21/33,13/33)。实验组肠原发灶(68.53±24.26)与对照组肠原发灶(62.98±25.71)微血管密度(MVD)均高于实验组正常组织(43.19±41.17)、对照组正常组织(51.32±21.82)和实验组肝转移灶MVD(29.53±9.27)。结论雌激素受体为对抗结直肠癌进展转移的保护性因素,在原发灶中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但在肝转移灶中MVD受ER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MMP-2表达与间质微血管密度和肿瘤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的表达特点 ,探讨其与间质微血管密度及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49例乳腺癌、10例癌旁正常组织MMP 2的表达 ,并在CD34染色切片上检测间质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乳腺癌组织MMP 2的表达 (75 5 % )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30 % )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MP 2阳性组MVD均值 (5 4 93± 13 86 )高于MMP 2阴性组 (4 1 2 8± 11 6 9) ,MMP 2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 (P <0 0 1)。此外 ,乳腺癌MMP 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MMP 2促进乳腺癌间质血管生成 ,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有可能成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中CD105表达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多项免疫组化(multiple immunohistoehemistry,MIHC)检测内皮因子CD105作为判断患者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03年11月-2004年1月经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科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87例,癌旁组织标本20例,同期乳腺良性病变标本24例。以CD105单克隆抗体为标记物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105的表达水平计测微血管密度(mie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CD105所标记的MVD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以及乳腺良性病变与癌旁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癌旁组织中CD105几乎表达缺失;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分化差(Ⅲ级)、临床TNM分期晚以及VEGF表达阳性、ER、PR表达阴性的患者中,CD105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CD105主要在处于增殖状态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在标记肿瘤组织活性微血管方面特异性极高,是检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微淋巴管和微血管密度对结直肠癌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微淋巴管密度(MLD)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其转移与预后意义。方法利用淋巴管和血管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和CD34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27例结直肠癌及正常黏膜,观察MLD、MVD分布特点,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前缘区MLD(19.64±7.21)高于肿瘤中央区MLD(5.64±2.87)和正常黏膜MLD(13.30±3.06);肿瘤前缘区MVD(40.93±11.71)亦高于肿瘤中央区MVD(21.07±8.38)和癌旁正常黏膜(29.32±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前缘区ML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前缘区MLD、MVD增高与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5),但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结直肠癌微淋巴管和微血管分布以肿瘤前缘区最为密集,且前缘区MLD和MVD增高是评估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nm23(non-metastasis23)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宫颈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6例正常宫颈上皮及68例宫颈癌中VEGF-C、nm23的表达。并用CD105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算肿瘤内MVD。结果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C表达强度与MVD呈正相关(P<0.05)。nm23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nm23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m2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VEGF-C呈负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VEGF-C呈高表达、nm23呈低表达,可能在宫颈癌血管生长、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宫颈癌中VEGF-C、nm23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局部血管生成情况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