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朱佳辨治肺心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佳老师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多年,对肺心病治疗有相当的经验。他认为肺心病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在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病理因素主要涉及痰浊、水饮、瘀血,慢性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主要以肺、肾为主,涉及心、脾。痰浊、水饮、瘀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血不利而为水,水饮聚集而生痰,痰浊留滞脾胃,气血失于运化,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聚集而成瘀血,肺气上逆而喘,肾失摄纳,肺气不降,故动则气喘。瘀阻脉道,津液失于输布,外溢肌肤而为水肿。肺心病患者由于病程日久,且肺脾肾不足,痰浊水饮瘀血日久不化,故可认为有类似“哮证”之“夙根”之说。也就是说因为肺心病不能治愈,而且从西医角度来说,其发病机制是不可逆的,从中医来说,肺心病患者发病每见肺肾亏虚,痰浊水饮瘀血为患之候,故可将痰浊、水饮、瘀血看作是肺心病的“夙根”。平素肺气亏虚,卫外失固,不能布散津液,脾失健运,不能输布精微,肾失摄纳,肺气上逆,故动则喘甚,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更加重痰浊之候。  相似文献   

2.
肺血管重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发生及不可逆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肌型血管中膜增厚,非肌型血管肌化,成纤维细胞和胞外基质合成增多等。中医认为肺脏久病,病邪由气入血而病络,或邪气直接扩散入于肺络,络气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及津液的正常运行而致血停成瘀,津聚为痰,痰浊、瘀血有形之邪阻塞肺络,致肺络改变,病理因素主要仍是“痰”和“瘀”。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血管重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进展,现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激素依赖性哮喘中医病机与辨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硕  武维屏  崔红生 《新中医》2004,36(12):5-6
肝肾不足、痰瘀伏肺是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主要病理特征?在大剂量应用激素以及激素撤减过程中易见三种病机形式:阴虚火旺、痰瘀互结,阴阳俱虚、寒热错杂,肾阳亏虚、痰瘀伏肺。对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宜针对上述病机特征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王朝晖 《吉林中医药》2013,33(2):127-128
胃阳耗伤是胃癌呕吐的基本病机.胃癌病人日久阳气亏虚,久病及脾,形成机体脾胃阳气亏虚的局面,导致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久而宿食痰饮内停,此外胃气以降为顺,中焦阳气亏虚,虚阳浮越,胃内宿食痰饮随而上泛,均可出现呕吐的现象.故在治疗上当以温运中焦,祛痰化浊为大法,止呕当依据气滞、痰阻、血瘀等病因的不同,而选用辛香通络,祛痰通络,祛瘀通络之品.旋覆代赭汤为治疗因吐下伤中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其病机为中焦虚寒,痰阻气逆,故而在临床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和主要死因,曹洪欣教授通过多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指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气亏虚、心阳不振为本,痰瘀互阻、水饮内停为标。治疗上以温阳强心、活血利水、痰瘀同治为大法,同时还要兼顾养阴、调气、安神、清热等因素。本文通过2个典型验案说明其对慢性心衰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慢性心衰本虚标实的病理性质,心气亏虚为本,瘀血、水饮、痰浊为标的基本病机,提出应用"通"法治疗本病。血瘀者,活血化瘀使之通;水停者,利水消肿使之通;痰阻者,化痰利湿使之通;虚者,助之使通。最终达到"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的目的,从而为慢性心衰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九莲教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九莲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0年考入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后从师于河南省名老中医袁子震教授。王九莲老师从医4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疾病。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喘证”、“水饮”等范畴,病症复杂,王九莲教授在心衰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现介绍如下。1病机复杂,辨证突出正虚与邪实的动态权变王九莲老师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在于正虚邪实,且以因虚致实常见,病机关键归结为“气(阳)虚”、“血瘀”、“水停”。虚以“气”“阳”虚衰为主,实由“水”、“饮”、“痰”、“瘀”滞于心脉,上凌心肺、外溢肌肤为主。病变部位主要在心,与肺、脾、肾、肝及三焦关系密切。王师认为,心力衰竭患者多为久病、年高之人,脏腑衰弱,或先天禀赋不足,外邪内舍于心,致使心气、心阳虚衰。心为阳脏主血脉,心气、心阳虚衰不能运血,致血行受阻,胸中阳气被遏,而心悸、气短、心胸憋闷如窒。心阳虚久,水火不济,膀胱气化不利,而水饮内停;肺气虚衰,通调失职而水失布散;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血瘀水停,“血不利则为水”,血瘀痰饮亦常互结为患。反之,瘀阻水停亦可妨碍气机的条达,碍及气之运行和化生,加重气滞和气虚。故临床...  相似文献   

8.
刘忠琴 《四川中医》2010,(10):29-30
肺心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痰浊、水饮、瘀血与正虚互为影响而兼见。临床采用专病专方治疗,急性期用肺心病1号方,缓解期用肺心病2号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现代医学一致认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证多为心气亏虚、胸阳不振,实证多认为血瘀、痰湿、气滞、寒凝等。毛德西教授在本虚标实理论基础上,结合当代时代特色及临床经验,对本虚标实理论进行进一步阐发,认为气阴亏虚是胸痹心痛的根本病机。毛德西教授临床以生脉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该病,对气阴亏虚明显者,予自拟益气养阴汤方治疗。毛德西教授认为,血瘀是胸痹心痛始终存在的病理状态,活血化瘀是临床治疗胸痹心痛需要贯穿始终的治法,临床以冠心二号方加减治疗。痰浊是胸痹心痛另外一个重要的标实证候,且在当代呈增多趋势,是当代胸痹心痛的特色之一,临床中以大补心汤加减治疗。此外,寒凝心脉也是常见证型之一,毛德西教授喜用芳香温通药物治疗,临床常以宽胸丸加减。水饮内停是毛德西教授对胸痹心痛“阴弦”病机的进一步发挥,认为“阴弦”主要是水饮内停为患,临床中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之,病情严重者合真武汤加减治疗。临床中证型单一者少见,往往为复合证型,辨证论治时需把握本虚标实的偏重。  相似文献   

10.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排卵功能障碍是造成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肾精充盛是卵子发育成熟的前提 ,而成熟卵子的正常排出有赖于肾阳鼓动、肝之疏泄、冲任气血调畅。肾精亏虚 ,卵子难以发育成熟 ;肾阳亏虚 ,鼓动无力及肝气郁结 ,肝失疏泄 ,不能疏泄卵子排出 ;冲任气血瘀滞 ,阻碍卵子排出。以上均为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主要病机。因此 ,补肾、疏肝、活血是治疗本病的大法。  相似文献   

11.
心先安注射注,化学名环磷腺苷甲胺,为新型环磷腺苷酸类药,药理试验表明,本药具有扩张心脑外周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外周阻力不致反射性加快心率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病窦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或洋地黄中毒病人更为适用我院于2003年10月~2005年5月应用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心先安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患者45例,收到了良好疗效,作一临床总结。  相似文献   

12.
白藜芦醇对阿霉素致心衰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致急性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ADR模型组、RES低剂量(RESL)+ADR组,RES高剂量(RESH)+ADR组及RES组。RESL+ADR,RESH+ADR组及RES组,分别给予RES 30,120,120 mg·kg-1·d-1腹腔注射,1次/d,连续3 d;其他两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4天除NC组及RES组外,其余3组一次性腹腔注射ADR10 mg·kg-1,制备急性心衰大鼠模型。24 h后,光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光镜观察显示,RES+ADR组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明显减轻。ADR模型组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显著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显著减少(P<0.05)。与ADR模型组相比,RESL+ADR,RESH+ADR组的MDA,NO,NOS显著减少,SOD增加(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ES可显著减轻ADR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其作用与抗氧化和减少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益气复脉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复脉组(n=54)与对照组(n=43)。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痰、平喘、抗感染、抗心衰等常规治疗,益气复脉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气分析、血清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水平。结果益气复脉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功能好转,低氧血症及酸中毒得到纠正,机体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且益气复脉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但不能进一步减缓心率(P0.05)。整个研究中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复脉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体内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水平,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以自拟肺心复脉汤治疗肺心病心衰 78例为治疗组 ,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 46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3.5 9% ,对照组为 76 .0 9%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主症积分 ,治疗前后ST -T缺血改变 ,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作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的疗效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参强心滴丸对戊巴比妥钠心衰狗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犬用手术、戊巴比妥钠方法造模为心衰,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人参强心滴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人参强心滴丸1.5g/kg,高剂量组给人参强心滴丸3.0g/kg,分别进行观察.结果人参强心滴丸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心衰狗的左室内压峰值(LVSP)、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P<0.05~0.01.能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P<0.05~0.01.结论人参强心滴丸能明显增加心衰狗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舒张功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心病合并冠0病病惠的相关临床症状与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收治的3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患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全部病患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地分析总结。结果:38例病患的右心室内径都有程度不一的增大,右心室的出入道也增宽,而且伴左心室显著增大的患者占18例,主动脉出现钙化、迁曲或是延长的患者占10例。经心电图的临床诊断检查所示,有11例患者的电轴出现左偏,有5例患者的左心室增厚,有2例患者的左前分支发生阻滞,有2例患者出现持续性房颤。经临床治疗之后,3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有3例无效死亡,有效率为92.1%,死亡率为7.9%。结论:临床上,诊治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必须要掌握该病的有关临床表现,这样才可以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现象,进而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007年1月~2009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和门诊患者,55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组)和38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0)、震荡斜率(TS)。并进行T0、TS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早数目、室早前的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的相关性分析及不同起源室早T0、TS的组间比较。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老年健康者窦性心率震荡间存在明显差别,即,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0明显高于对照者老年健康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S明显低予对照者,T0、TS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早数目相关,与室早前的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室早起源不相关。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由于T0、TS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相关,可凭借T0、TS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但它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等方面的研究,限于样本数量,有待大样本长期随访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强心颗粒对阿霉素造成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阿霉素3mg/kg连续腹腔注射4周造成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考察强心颗粒对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取心尖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强心颗粒30g/kg、60g/kg能提高造模后大鼠的每博量,射血分数和小轴缩短率,降低心衰大鼠的心率和血压,能改善心衰后大鼠心肌肥厚状态;并能减慢心肌病理变化进程。结论:强心颗粒具有改善阿霉素造成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分别从理论依据、实验指标和药物反证方面对建立慢性心衰心阳虚型动物模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慢性心衰心阳虚证模型研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可借助现代先进技术和方法,通过大量实验论证,探索出一个稳定、可靠、可重复的慢性心衰心阳虚证动物模型,满足目前中医药科研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心阳虚证的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118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观察,认为心阳虚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侯,心阳虚证共62例,占52.54%。冠心病心阳虚证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症有主次,虚实、寒热错霜,变化多端。提出心阳虚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血、水湿等病邪的形成是其病机关键,为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