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院骨科自 1984年 6月~ 2 0 0 1年 5月采用组织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感染性创面 3 8例 ,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 16~ 5 2岁。感染创面修复方法 :吻合血管的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 4例 ,皮瓣最大面积为2 1cm× 9cm ,1例皮瓣坏死 ;腓肠肌肌皮瓣转移 9例 ,皮瓣最大2 0cm× 7cm ,2例肌皮瓣尖端部分坏死。比目鱼肌肌瓣转移加游离植皮 12例 ,全部成活。筋膜蒂皮瓣转移 11例 ,皮瓣最大14cm× 8cm ,1例皮瓣边缘坏死 ,小腿内侧皮瓣转移 2例 ,全部成活。讨论 :肌皮瓣因血供丰富 ,抗感染能力强 ,能有效地修复创面 ,…  相似文献   

2.
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乳腺癌手术创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晚期乳腺癌手术创面临床体会. 方法 晚期乳腺癌手术切除创面4 cm×10cm-5 cm×16cm,选取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前创面16例. 结果 术后14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边缘小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处理后痂下愈合,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二次游离植皮后愈合.随访1年,伤口无炎症,放疗后无皮肤溃疡. 结论 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晚期乳腺癌创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4月,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6~52岁。交通事故伤11例,重物压伤5例。10例为伤后1~6 h入院,平均3 h;6例伤后于外院行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创面严重感染,伤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6~14 d,平均10 d。创面范围13 cm×7 cm~20 cm×13 cm。皮瓣切取范围16 cm×10 cm~23 cm×15 cm。供区取中厚皮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5~7 d 2例皮瓣发生感染,经换药1周后愈合;其余皮瓣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8个月。患肢皮瓣外形稍臃肿,色泽、质地满意。骨折均于术后8~10个月愈合。结论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可有效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  相似文献   

4.
足踝深部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足踝深部创面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6年6月,收治49例足踝部皮肤及深部组织缺损。其中男36例,女13例;年龄16~67岁,平均39岁。损伤原因:碾压伤24例,高处坠落伤9例,切割伤7例,恶性软组织肿瘤5例,褥疮2例,电击伤2例;左侧19例,右侧30例。皮肤缺损范围3cm×2cm~20cm×15cm。24例合并肌腱韧带缺损,12例合并关节外露,9例合并骨质缺失,35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5例合并2期糖尿病。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h~1年。创面修复分别采用:局部皮瓣15例,范围3cm×3cm~6cm×4cm;岛状皮瓣25例,范围8cm×5cm~12cm×7cm;游离皮瓣4例,范围15cm×11cm~24cm×17cm;交腿皮瓣5例,范围5cm×4cm~8cm×6cm。24例肌腱韧带缺损患者,15例行一期肌腱修复重建,余9例行二期肌腱移植重建术。9例合并骨质缺失患者于创面愈合后行二期植骨,植骨量12~64g,平均28g。结果49例移位皮瓣均成活,其中46例创面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扩创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术前有严重深部感染患者术后残留窦道,经6~8个月换药后窦道痊愈。患者获随访6个月~3年,移位皮瓣成活良好,无溃疡形成,足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积极选择适当皮瓣进行足踝部创面修复,能恢复其良好外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系统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例严重烧(创)伤后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膝部皮肤缺损面积为5 cm×4 cm~30 cm×20 cm.创面行早期积极清创、VSD治疗、滴注冲洗控制感染,采用游离皮片+皮瓣或单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移植包括8例局部皮瓣移植,12例游离皮瓣移植.局部皮瓣包括局部旋转或易位皮瓣6例,隐动脉皮瓣2例.12例游离皮瓣包括股前外侧皮瓣8例,背阔肌肌皮瓣4例.皮瓣面积6 cm×5 cm~32 cm×22 cm.创面愈合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结果 采用游离皮片+皮瓣移植术的15例患者皮瓣移植后完全成活,其中13例完全愈合,2例因感染出现少部分皮片成活欠佳,经补充植皮后创面愈合.另5例单纯皮瓣移植患者中1例游离皮瓣下发生感染,经持续滴注冲洗、湿敷换药、手术清创并封闭创面后愈合.术后随访1~3年,膝关节活动良好. 结论 采用包括积极清创、VSD治疗、滴注冲洗技术及自体大张皮片和(或)皮瓣移植等方法,并结合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在内的系统治疗,是修复膝部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修复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的治疗经验.方法 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20例,经全身支持治疗并通过多次清创负压引流后,分别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带腓动脉的小腿外侧岛状皮瓣、腓肠肌肌瓣加植皮、带部分腹直肌的胸脐游离皮瓣、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带阔筋膜张肌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臀大肌肌皮瓣、股后筋膜皮瓣、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局部皮瓣等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5.0 cm×12.0 cm,最小3.0 cm×3.2 cm.结果 20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有效修复,平均住院时间23 d,术后经3~8个月随访,创面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应用VSD技术联合游离皮瓣治疗32例四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创面大小13cm×9cm~32cm× 16cm,新鲜创面11例,感染坏死性创面21例.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VSD覆盖创面.5~7d后去除VSD负压膜,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游离背阔肌皮瓣7例,胸脐皮瓣3例,股前外侧皮瓣22例. 结果 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均无明显感染,肌腱及骨外露区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清创后应用游离皮瓣移植治疗,皮瓣全部成活,受区无窦道形成.术后随访3 ~ 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患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治疗四肢难治性创面的方法。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6年4月,对15例四肢难治性创面患者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其中14例采用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1例采用带蒂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面积为11.0 cm×4.0 cm~28.0 cm×13.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13.0 cm×5.0 cm~30.0 cm×15.0 cm。结果本组共15例患者,其中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急诊探查后皮瓣恢复血运完全成活;1例皮瓣边缘出现坏死予以换药对症治疗,见坏死界限清楚后,彻底清除坏死组织行二期游离植皮术,术后皮片成活。随访3~3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外观较满意,受区功能恢复良好;其中6例吻合神经的感觉恢复为S3。结论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四肢难治性创面,其皮瓣面积较大、组织厚实、血运丰富,并可根据创面需求选择肌皮瓣、肌瓣或组合皮瓣修复填充缺损部位的死腔,增强抗感染能力。该皮瓣对修复各类创伤所致的难治性创面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溃疡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应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各种皮瓣或肌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的放射性溃疡创面21例,包括背阔肌皮瓣6例,侧腹壁皮瓣2例,脐旁皮瓣2例,臀大肌皮瓣3例,小腿内侧皮瓣1例,胸三角皮瓣4例,股前外侧皮瓣3例.其中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4例,带蒂转移皮瓣修复17例.皮瓣面积最大18 cm×11cm,最小8 cm×5 cm.结果1例因静脉栓塞皮瓣部分坏死,1例因术后出血,血肿形成,皮瓣远端坏死,其余19例皮瓣全部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有溃疡复发,皮瓣质地良好.结论应用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放射性溃疡疗效满意,可有效预防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10.
应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共7例,其中足背创面缺损4例,足跟创面2例,足底创面1例.缺损面积:6cm×4 cm~18cm×9 cm大小.其中5例穿支皮瓣吻接了股前皮神经支,供区创面直接缝合3例,游离植皮4例.结果 本组7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随访3~9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其中吻合皮神经的穿支皮瓣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功能无影响.结论 应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血管移植加长血管蒂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加长血管蒂的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肌腱及骨外露伴创面感染病例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年3月至2004年11月,对6例骨与肌腱外露、皮肤缺损伴创面邻近血管损伤、抽脱及闭塞的慢性感染病例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男4例,女2例;年龄17~36岁,平均24岁。皮肤缺损面积最大30cm×15cm,最小20cm×10cm。应用修复的皮瓣种类:背阔肌肌皮瓣3例,阔筋膜张肌肌皮瓣2例,前臂皮瓣1例。静脉移植加长皮瓣动、静脉血管蒂最长15cm,最短5cm,平均8cm。移植皮瓣面积最大32cm×17cm,最小22cm×12cm。在距创面稍远的正常部位,解剖出支配受区的动、静脉,应用静脉移植的方法,做端侧吻合,引出支配受区的动、静脉到创面作供血动脉,切取术前设计的游离皮瓣,将皮瓣动、静脉与引到创面邻近的供血动、静脉做端端吻合,皮瓣血循环恢复后,皮瓣创面彻底止血,缝合覆盖创面。结果随访10个月~5年,平均2年3个月。6例皮瓣全部成活。4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骨外露患者中,3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因创缘肌肉发生缺血性坏死致皮瓣着床困难、创面感染,而延迟愈合。结论静脉移植搭桥加长供血动、静脉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游离皮瓣高质量血管吻合的有效手段,特别适用于创面为慢性感染或其邻近血管发生损伤、抽脱、闭塞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特殊毁损性创面的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报道特殊毁损性创面的修复与重建.方法1993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147例患者的毁损性创面175处,其中电烧伤96例,热压伤18例,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癫痫发作等原因烧伤18例,药物渗漏、创面感染致深部组织坏死6例,放射性烧伤3例,化学烧伤2例,爆炸伤2例,冻伤2例.175处毁损性创面应用局部皮瓣,前臂逆行岛状皮瓣,胸大肌皮瓣,胸三角皮瓣,背阔肌皮瓣,腓肠肌肌皮瓣,胫前、胫后动脉岛状皮瓣等修复.创面缺损范围1cm×1cm~20cm×28cm,皮瓣最大22cm×30cm,最小1.5cm×2.0cm,同时行去细胞异体肌腱移植,修复缺损肌腱7例.结果169个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6个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切除坏死痂皮植皮愈合;7例去细胞异体肌腱移植全部成活.28例经4个月~8年随访,功能、外形均满意.结论根据毁损性创面部位、范围和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进行修复和去细胞异体肌腱移植,是恢复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共15例,其中手掌侧创面5例,尺侧创面4例,虎口区创面1例,手背创面5例;缺损面积:6 cm×4cm~13cm×9 cm;其中11例与受区桡动脉、头静脉吻合,4例与尺动脉、贵要静脉吻合.供区直接缝合9例,部分植皮6例.结果 本组15例皮瓣全部存活,未出现血管危象.随访3~ 12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正)面,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背阔肌皮瓣在心脏直视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手术修复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对于心脏直视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创面,经伤口扩创、坏死软组织及坏死胸骨、肋骨清除后,创口3 cm×10 cm~5 cm×15 cm,平均4 cm×12 cm,选取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前胸伤口,消灭创面,临床处理6例患者.结果 经术后平均1年随访,所有伤口一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无炎症表现,呼吸正常,上肢功能正常.结论 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胸骨切口感染裂开创面,能保证有足够的组织覆盖创面,是一简单有效的手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17例的临床资料.损伤部位为足跟合并足底、足背和踝部皮肤软组织者7例,缺损面积15 cm×13 cm~22 cm×15 cm,足跟后侧部位合并小腿后侧皮肤及腓肠肌部分缺损者10例,缺损面积16 cm×14 cm~31 cm×15 cm.采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结果 皮瓣均成活,足踝、足跟、小腿创面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管危象及继发性溃疡发生.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其中3例因皮瓣外形肿大,穿鞋及行走不利,施行二期皮瓣整形术后痊愈;2例因损伤胫神经导致下肢感觉未完全恢复,但肌肉功能正常;1例因损伤较重,患者踝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结论 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段外伤骨折术后部分皮肤软组织坏死创面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 树兰(杭州)医院手足外科小腿中下段骨折术后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的缺损创面患者22例, 男17例、女5例;年龄21~53岁, 平均35岁。用3种小腿部岛状皮瓣修复, 其中腓肠神经营养筋膜蒂(肌)皮瓣修复9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7例、腓动脉穿支皮瓣6例。创面缺损面积3.0 cm×3.8 cm~12.0 cm×9.0 cm, 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刃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21例患者供区缝合创面及植皮均一期愈合, 皮瓣均成活;1例患者腓肠神经营养筋膜蒂岛状肌皮瓣坏死。术后随访5~24个月, 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良好, 无溃疡、外观满意。结论小腿部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骨折术后部分皮肤软组织坏死缺失创面, 是较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严重深度烧伤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总结高压电烧伤、热压伤创面适用背阔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的经验。方法26例严重深度烧伤创面,应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其中岛状转位25例,游离移植1例。对上肢广泛电击伤及热压伤创面采用该肌皮瓣与侧胸皮瓣及髂腰部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全跟腱坏死应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结果皮瓣面积最大40cm×20cm,除1例皮瓣尖端坏死2cm,其余全部成活。跟腱的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严重深度烧伤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前足残端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例前足毁损伤后致残端有创面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5.4岁.创面均位于跖跗关节以远,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合组织缺损,急诊清创后骨与肌腱外露,创面面积9cm×5 cm~15 cm×8 cm.根据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其他组织损伤情况,急诊处理后择期选择游离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前足残端软组织缺损,其中股前外侧肌皮瓣5例,背阔肌皮瓣3例.皮瓣切取面积12 cm×6 cm ~ 18 cm×9 cm.术后对肌皮瓣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3例女性患者局部臃肿,于术后1年行皮瓣整形术后改善,皮瓣质地柔软,恢复部分两点辨别觉;全部患者均可穿运动鞋日常行走,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皮瓣是修复前足残端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修复43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5~66岁,平均32.5岁.创面部位:上肢10例,下肢33例;创面面积为20 cm ×7 cm~52 cm ×22 cm.31例合并骨折,18例合并慢性骨髓炎.患者经彻底清创后,行外固定支架或简便内固定重建骨骼支架,然后采用VSD技术治疗.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采用不同类型的穿支皮瓣、肌皮瓣或肌瓣等游离组织瓣修复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同时行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游离组织瓣周围残留的肉芽创面. 结果 43例患者经清创、VSD技术治疗1~3次(平均1.8次)[5~21d(平均10.5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感染得到控制.43例患者术后获5~32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40例患者游离组织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游离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所有患者游离组织移植区及游离植皮区组织均成活,且质地良好、外观满意,感染控制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可有效修复创面,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20.
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颈部电烧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应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颈部高压电烧伤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1年8月-2007年12月,笔者单位对18例高压电烧伤患者的颌颈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创面,应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早期扩创后移植皮瓣8例、感染创面移植皮瓣10例,皮瓣面积12 cm×10cm~16 cm×13 cm,供区移植自体大张中厚皮.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4例皮瓣远端创缘表皮出现坏死带(长2~5 cm、宽1~2 cm),创缘局部裂开2例,经换药或再次缝合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3年,患者颌颈部外观和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具有组织量大、肌腹扁平、血供丰富的优点,能够较好修复颌颈部较大面积深部组织裸露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