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心肺复苏中外周血B型钠尿肽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血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动态变化与心肺复苏(CPR)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67例心搏骤停后CPR患者,依据复苏效果分为三组,A组(33例):CPR 30 min,无效死亡;B组(20例):复苏成功,自主循环建立≥2 h,但最终死亡;C组(14例):复苏成功,存活出院;选择2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于CPR即刻(0 h)、3、6、12和24 h留取静脉血,检测BNP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该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CPR初期,A、B、C三组BNP无明显激活,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于CPR 3 h激活程度与C组接近,于CPR 6 h显著激活,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持续至24h;C组于CPR 3 h激活,6 h达峰值,24 h降至较低水平.结论 CPR过程中,BNP的激活呈动态变化,患者CPR后出现了心功能不全.BNP的早期激活对机体可能是一种保护性反应,BNP大量持续表达可能提示CPR患者心力衰竭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心功能不全、提高心排血量、改善重要脏器血液灌注可能成为提高CPR成功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院内心肺复苏后不同时间点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的动态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年龄>16岁明确心搏停止时间的心肺复苏患者24例,依据是否达到自主循环恢复标准随机分为ROSC和末ROSC两组,分别记录小同患者心搏停止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并用ELISA方法 检测心肺复苏(CPR)后30 min,60 min,6 h,24 h,48 h血清TF和TFPI抗原浓度,10例来自健康体检的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两组计量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及以上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计数数据的比较采用旧格表精确x2榆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OSC组患者在CPR 30 min血TF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CPR 6 h达高峰,在CPR48 h时已下降;与对照组及ROSC组同时点比较,末ROSC组血TF水平更是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CPR后30 min,ROSC和未ROSC两组血清TFP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后ROSC组血清TFPI水平逐渐升高并有显著差别(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未ROSC组和ROSC组患者在CPR 30 min时的TF/TFPI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在ROSC组IF/TFPI值在CPR后6 h有显著升高(P<0.01),在48 h下降.结论 血清TF和TFPI水平在院内心肺复苏的患者中明显升高,CPR后半小时的TF和TF/TFPI的水平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кB的水平与心肺复苏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60例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病人,依据复苏效果分为A组(29例)心肺复苏30 min无效死亡;B组(21例)复苏成功,自主循环建立≥2 h,但最终死亡;C组(10例)复苏成功,存活出院.选择2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于心肺复苏即刻(0 h)、1 h、3 h、6 h、12 h留取静脉血,分离出单核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计数法检测核因子-кB水平,比较各组病人该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心肺复苏初期,A、B、C三组核因子-кB无明显激活,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于心肺复苏3 h激活程度与C组接近,于心肺复苏6 h显著激活,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持续至12 h;C组于心肺复苏3 h激活达峰值,12 h降至较低水平.结论心肺复苏过程中,核因子-кB的激活可能参与了全身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心肺复苏早期核因子-кB的激活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而核因子-кB正反馈的大量表达可能是心肺复苏病人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的复苏时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01-01-2014-12-31在本院院前、院内急诊抢救的393例心脏骤停(CA)患者,复苏时间≤30min者为常规CPR组(190例);复苏时间30min者为超长CPR组(203例)。根据预后分为CPR成功组72例和失败组321例。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复苏时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常规CPR组与超长CPR组性别、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复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29,P0.01),预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出院存活率、30d神经功能良好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常规CPR组复苏时间较短,预后优于超长CPR组。CPR成功组与失败组停博时间、复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停博时间长、复苏时间长,预后不良。观察不同复苏时间(≤15min、16~30min、31~60min、60min)患者预后,显示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总体预后明显下降,特别复苏时间≤15min者预后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结论:CPR复苏时间≤15min预后明显优于15min者,对CPR预后是有利的因素;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复苏的预后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 BNP)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CPR)成功患者早期升高水平及不同时间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60例CPR患者在CPR后即刻、3 h和12~24 h的血清BNP水平,并检测CPR后3 h时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根据血清BNP升高时间分为三组, A组:CPR后即刻、3 h、12~24 h血清BNP水平一直<200 pg/mL;B组:CPR后3 h和12~24 h BNP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200 pg/mL;C组: CPR后3 h 和12~24 h BNP水平持续升高,但12~24 h较3 h时降低。随访三组患者6个月后的死亡情况。结果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PR后3 h血清 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CPR后3 h血清BNP水平高表达组6个月无病生存时间低于BNP低表达组。随访6个月,B组患者的死亡情况明显高于A组与C组;C组患者死亡情况稍高于A组。结论 CPR过程中血清BNP可在心室早期激活,并且呈动态变化,这对机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如果CPR患者血清BNP大量持续表达,提示CPR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预后不良。 CPR后早期血清BNP水平及变化趋势可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近期临床预后。临床上为了改善CPR患者近期预后,治疗上应积极改善心功能不全,提高心排出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脑复苏期间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 VO2)和血乳酸水平联合预测其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心脏骤停CPR后恢复循环但意识不清需行脑复苏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脑复苏前后的Sc VO2和脑氧供(DO2),并检测同期血乳酸水平和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评分(GCSP),统计患者生存情况。分析心脏骤停CPR后脑复苏患者Sc VO2和血乳酸水平与其GCSP评分和DO2的关系及心脏骤停CPR后脑复苏期间Sc VO2和血乳酸水平联合预测其预后的价值。结果:93例患者28 d病死率为9.68%,死亡患者脑复苏前后的Sc VO2、DO2和GCSP评分均较存活患者降低,同期血乳酸水平则升高(P0.05)。与T0比较,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T2、T3和T4的Sc VO2、DO2和GCSP评分均升高,同期血乳酸水平则降低(P0.05)。心脏骤停CPR后脑复苏患者Sc VO2和血乳酸水平与其DO2和GCSP评分均相关(P0.05)。且心脏骤停CPR后脑复苏期间Sc VO2和血乳酸水平联合预测其28 d病死率的价值良好。结论:心脏骤停CPR脑复苏患者Sc VO2和血乳酸水平可反映脑氧供和昏迷程度且两者联合预测预后的价值良好,Sc VO2和血乳酸可能作为心脏骤停CPR后脑复苏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对猪心肺复苏(CPR)后心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国产健康白猪24头,体质量(36.63±2.55)k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n=6)、CPR组(n=10)、ART组(n=8)。CPR组和ART组采用电刺激诱发室颤9 min、CPR 6 min的方法制作心脏骤停复苏模型。Sham组不经历心脏骤停。在制作模型后5 min时,ART组静脉注射青蒿琥酯4.8 mg/kg,维持2 h。另外两组输注等量溶媒。分别于基线及复苏后1、2、4、24 h检测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钙结合蛋白S100 B(S100B)水平。复苏后24 h实验猪安乐死,获取心脏及大脑组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与Sham组比较,CPR组血cTnI、CK-MB、NSE、S100B在复苏后1、2、4、24 h均明显升高(P<0.05);ART组血cTnI仅在复苏后4、24 h明显升高(P<0.05),CK-MB仅在复苏后1、2 h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不同预后患者凝血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心搏骤停后CPR患者,依复苏最终结果分为3组.复苏失败组25例,患者初期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ROSC)≥72 h,但最终死亡;存活组10例,患者复苏成功,康复出院;死亡组15例, CPR 30 min后无效死亡,或虽复苏成功但ROSC<2 h.于CPR过程中及ROSC 24、48、72 h取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vWF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死亡组CPR过程中PT、APTT、TT、D-二聚体、vWF均高于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Fg、PLT、ATⅢ均低于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P均<0.01);而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ROSC 24 h起PT、APTT、TT、D-二聚体、vWF水平升高,Fg、PLT、ATⅢ降低,均于ROSC 48 h达峰值或谷值(P<0.05或P<0.01);ROSC 72 h存活组各项指标较ROSC 48 h明显改善(P均<0.01),而复苏失败组则改善不明显(P均>0.05).复苏失败组ROSC 24、48、72 h PT、APTT、TT、D-二聚体、vWF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Fg、PLT、ATⅢ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或P<0.01).结论 心搏骤停和随后CPR患者存在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内/外源性凝血功能紊乱,纤溶功能紊乱;其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因子、髓过氧化物酶(MPO)、胱抑素C(Cys C)水平与近期临床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80例心搏骤停CPR成功患者,根据6个月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38)和预后不良组(n=42),比较两组血清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PO、Cys C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DA、SOD、GSH-Px、MPO、Cys C水平与近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对近期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CPR成功后平均动脉压(MAP)低于预后良好组(t=2.54,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CPR成功后30 min、24 h、48 h的血清MDA、MPO、Cys C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t分别=5.20、4.46、6.23、6.66、3.47、8.37、9.47、14.39、27.59,P均<0.05),SOD、GSH-Px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t分别=-11.37、-6.16、-5.60、-12.39、-5.65、-5.19,P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早期心肺复苏(CPR)中A(气道)、B(呼吸)、C(循环)抢救步骤的价值。方法:收集132例心跳、呼吸骤停行CPR患者的临床资料,对43例复苏成功病例,按原发疾病进行分类统计以及实施心肺复苏所采取C、CAB及ABC的步骤,比较各组的成功率。结果:心源性疾患所引起心跳、呼吸骤停C组复苏成功率为50.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与ABC组比较复苏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及CAB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CPR中有效的抢救步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HBO组,每组各13只。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HBO组大鼠给予HBO治疗。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6、12、24、42h取血检测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并观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对照组ROSC后6h、12hS100B水平无差异,ROSC12h以后,S100B水平逐渐下降(P〈0.05)。随着时间延长,HBO组S100B水平逐渐下降(P〈0.05)。对照组NSE水平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HBO组ROSC后24h内NSE水平逐渐升高,在ROSC后48h下降。HBO组各时间点S100B和NSE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病理学观察示,HBO组大脑皮层组织结构损害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高压氧治疗可减轻心肺复苏后大鼠脑损伤,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时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L-Arg治疗组(C组)。在再灌注20min时,分别检测心肌组织内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总腺苷酸量(TAN),能荷(EC),丙二醛浓度(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及内皮素(ET)浓度,同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C组与B组比较,心肌组织内ATP、ADP、TAN、NO含量,SOD活性及EC均明显增高(P<0.05,P<0.01),MDA、ET浓度均显著减少(P<0.05);与A组比较,AMP、TAN、NO、ET、MDA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肌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显著减轻。结论L-Arg可通过降低体内氧自由基、ET水平,提高体内NO水平、SOD活性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3.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氧利用率(O2U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①将71例危重病人分为急诊心肺复苏组(A组,26例)、非心肺复苏危重病人组(B组,45例);设正常人对照组(C组,30例)。②A、B组患者于急诊入院抢救时和住院后1,2,3,5,7,10天分别于晨8时抽动、静脉血各一次查血气,并计算O2UC(C组仅做一次)。结果:①急诊入院时和住院第1天,A、B组的O2UC均显著高于C组(P<0.01),而A组亦高于B组(P<0.01)。②住院第3天起,A、B组O2UC均很快下降(与C组比较,P<0.05),且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B组于第5天起O2UC逐渐回升至正常;而A组于第3天起,O2UC持续低于C组(P<0.01)。结论:急诊心肺复苏后患者早期O2UC常升高,而中晚期则常明显下降,且病情严重、预后差。O2UC可作为判断急诊心肺复苏病人组织缺氧、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百草枯中毒与内皮素及氧自由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及氧自由基(OFR)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68例APP组、及29例正常对照组血浆ET、血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APP患者血浆ET、血清MD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病死组ET及MDA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或P%0.05);而SOD明显降低(P〈0.01或P〈0.001),病死组与存活组之间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ET含量与MDA呈正相关,而与SOD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OFR损伤是AP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ET水平增高协同OFR参与发病机制,血浆ET、MDA、SOD水平可作为APP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指导治疗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氧化损伤及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体内脂质氧化和抗氧化功能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血液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OxLDL、MDA、ET增高,NO降低(P〈0.05),两组SOD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技术可清楚显示血管壁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改良方案”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①对48例确诊的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分别在入院后即刻及中毒后1、3、5、7、9、11、13、15、17和19d抽取静脉血2ml,测定β-内啡肽(β-E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TNF);以30名健康献血者(乙对照组)为对照。②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案”治疗,并与36例既往采用“传统方案”治疗者(甲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48例“改良方案”治疗者中45例治愈,3例死亡。②45例治愈者中,轻、中、重3组患者的β-EP、ET、NO和TNF均于入院后即刻显著升高,于中毒后1d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轻、中、重3组β-EP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中毒后9、13和17d;ET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中毒后7、13和15d;NO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中毒后7、11和11d;TNF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中毒后9、11和17d。③3例死亡者β-EP、ET、NO和TNF在入院后即刻均显著升高,在治疗过程中继续升高。④观察组重度中毒者治愈率(84.2%)比甲对照组(41.7%)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中轻、中、重各组的安定和苯巴比妥用量、止惊时间均比甲对照组中各对应组显著减少(P均〈0.01)。结论 ①血清β-EP、ET、NO和TNF水平与急性毒鼠强中毒程度及病情转归相关。②血清β-EP、ET、NO和TNF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下降提示预后良好,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③采取相应措施降低β-EP、ET、NO和TNF水平可改善毒鼠强的预后。④“改良方案”可作为急性毒鼠强中毒治疗的一种较为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浆中B型钠尿肽 (BNP)、内皮素 (ET)、C 反应蛋白 (CRP)、A型钠尿肽 (ANP)水平变化 ,为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及免疫放射分析法对 4 6例AMI患者治疗前后和 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BNP、ET、CRP、AN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MI患者血浆中BNP、ET、CRP、AN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正常对照组与AMI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BNP与CRP在AMI治疗前水平呈正相关 (r =0 .874 ) ,治疗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r =0 .6 5 4 ) ,AMI治疗前后ANP与ET呈正相关 ,但AMI经溶栓和相应的支持治疗后ANP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P >0 .0 5 ) ,而BNP、ET、CRP水平虽然下降明显 ,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血浆中BNP、ANP、ET、CRP水平的变化说明其参与了AMI的发生、发展 ,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 (或 )破裂及血栓形成 ,其炎症因子是主要因素。因此 ,4项指标的观察分析对AMI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83例,根据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观察组在常规救治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即刻及治疗后24、48 h时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氧合指数、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Cr)、尿素(BUN)水平,以及1个月生存率。结果两组复苏成功后24、48 h CRP和TNF-α水平均较复苏成功即刻升高,且复苏成功后48 h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P<0.05或P<0.01);观察组复苏成功后24、48 h 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P<0.05)。两组复苏成功后24、48 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较复苏成功即刻降低,氧合指数较复苏成功即刻升高,且复苏成功后48 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降低及氧合指数升高程度更为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复苏成功后24、48 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成功后24、48 h CK-MB、cTnT、AST、ALT、Cr、BUN水平均降低,且复苏成功后48 h CK-MB、cTnT、AST、ALT、Cr、BUN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复苏成功后24、48 h CK-MB、cTnT、AST、ALT、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P<0.05)。观察组1个月生存率为76.74%高于对照组1个月生存率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相关脏器损伤程度,保护脑、肺、心肌、肝肾功能,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