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麻下显微斜视矫正术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斜视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6周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术后2周,同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6周同时视物功能建立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麻下显微斜视矫正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同时视物功能建立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韦志伟  刘瑜 《右江医学》2013,(6):905-907
斜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双眼单视异常或者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所引起,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可对双眼视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导致永久性视功能损害[1].手术是治疗斜视的主要措施之一,斜视矫正手术应兼顾外观美容效果及恢复或重建患者舒适的双眼视觉,常规肉眼直视下手术容易发生出血、肌肉滑脱、穿透巩膜、瘢痕及结膜囊肿、粘连综合征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推广,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在眼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法具有定位准确、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采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病57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31例病人46只眼斜视矫正术中应用了眼用胶。结果表明,该法操作技术简单,手术时间缩短,避免了缝针刺穿巩膜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切口显微外斜矫正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对10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施行小切口显微外斜矫正术。结果随访时间最长2年,最短6个月,随访期9例眼位完全矫正,1例斜视度约5度。结论小切口显微外斜矫正术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复杂斜视是青少年的常见病 ,1999年以来我院采用显微镜下治疗复杂斜视矫正术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复杂斜视病人中 ,外斜伴垂直斜视 15例 ,内斜伴垂直斜视 7例 ,男 13例、女 9例 ,年龄最小 3岁、最大 16岁 ,病程 2~ 15a。1.2 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62例62眼共同性内斜视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采用显微技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显微技术应用于斜视治疗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共同性内斜视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在显微镜下施行手术治疗,并对疗效、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完全功能治愈者49例(79.03%),不完全功能治愈者7例(11.29%),临床治愈者6例(9.67%),其中5例(8.06%)外斜者欠矫<-10△,1例(1.61%)术中缝线穿透巩膜,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共同性内斜视和外斜视损伤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手术疗效高,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应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与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斜视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0例斜视患者为研究组,分别给予其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与显微镜下矫正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安全性。结果:术后对比观察,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50%,高于对照组的70. 00%(P <0. 05);研究组每条肌肉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每条肌肉及对应结膜切口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30%(P <0. 05)。结论:对于斜视患者,在显微镜下开展斜视矫正术相对于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效率更高,出血量更少,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法,临床应用优势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04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评价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8%)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中视野出血、过矫、结膜肉芽肿、角膜上皮损伤剥脱发生率分别为3.85%、1.92%、0、0,均低于对照组的15.38%、13.46%、7.69%、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针对水平共同性斜视具有效率高、出血量少等优势,治疗效果良好,改善斜视,眼睛恢复正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小儿斜视是眼科中的常见病 ,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和健美 ,使患儿日后的生活、学习深受影响。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 ,常采取手术治疗斜视。我院于 1 993年— 2 0 0 1年在全麻下行小儿斜视矫正术82例 ,82例中男 3 8例 ,女 4 4例 ,最大年龄 1 0岁 ,最小年龄 3 .5岁。 82例均采用氯胺酮麻醉 ,其中发生短暂呼吸抑制、口唇发绀 4例 ,给予辅助呼吸和吸氧后好转 ,1 2例术中发生呕吐 ,无 1例发生眼心反射 ,其余患儿术中平稳。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术前准备1 )术前一日 ,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儿一般情况及病史 ,做到心中有数 ,解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静脉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成异丙酚组(P组,n=20)和氯胺酮组(K组,n=20).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用药和不同的麻醉维持方法.P组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静脉麻醉,K组单纯用氯胺酮维持静脉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前、诱导阶段、麻醉维持期间、手术结束时循环和呼吸功能变化,吸痰次数以及术后烦躁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组麻醉维持期间的收缩压、心率较K组降低,术后清醒时间短,吸痰次数少,烦躁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与K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可拮抗单纯氯胺酮麻醉引起的循环兴奋,同时苏醒快,痰少,术后烦躁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维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斜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功能的常见病 ,它不但有碍美观 ,还直接影响双眼视力。我们从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对 36例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方式的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护理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选择 3岁~ 12岁的斜视矫正术的患儿 ,男 2 4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6岁 ,麻醉方式均为全麻 (氯胺酮复合麻醉 )。2 护理2 .1 术前护理2 .1.1 重视围手术期患儿的心理护理 将手术前后对患儿的心理护理作为极其重要的工作。对恐惧、暴躁、焦虑、不配合的患儿的不良情绪要耐心解释、劝导 ,取得患儿的信任 ,克服不良心理。对性格内向 ,遇…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伍的氯胺酮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眼外肌矫正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成3组,M组咪唑安定1mg/kg;P组丙泊酚3~9mg/(kg·h);MP组咪唑安定1mg/kg丙泊酚3~9mg/(kg·h)。3组患儿视手术需要追加氯胺酮0.5~1mg/kg。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氯胺酮总量。术中5min,20min时HR、Bp的变化。结果MP组患儿氯胺酮总量显著少于M组、P组(P<0.01)。苏醒时间短于M组、P组(P<0.05)。术后随访M组发生恶心呕吐例数多于P组、MP组(P<0.05)。结论氯胺酮、咪唑安定、丙泊酚合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为较好配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和探究小儿斜视矫正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35例患儿应用气管内插管麻醉及静脉麻醉进行手术。结果未行气管内插管的静脉麻醉部分患儿在麻醉中出现一过性呼吸扣制。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达到完全镇痛、眼肌松弛、眼压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韦天全 《华夏医学》2003,16(6):878-879
小儿斜视手术范围局限 ,但操作精细 ,故麻醉要求镇痛完全 ,镇静要适当 ,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儿眼球固定不动 ,以利于手术操作 [1 ]。 2 0 0 2年在我院施行小儿斜视矫正术采用氯利合剂复合异丙酚麻醉 30例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全组 30例 ,ASA分级 ~ 级 ,男 1 2例 ,女 1 8例 ,年龄 2~ 1 4岁。择期行小儿眼外肌手术 ,术前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3例。1 .2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 6 h,禁饮 2 h,术前 30 min给予阿托品、鲁米那肌肉注射。麻醉诱导 :用氯胺酮 6 mg/ kg肌肉注射 ,患儿入睡后抱入手术室 ,固定头部 ,肩下垫薄…  相似文献   

18.
显微手术治疗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斜视手术的优越性.方法以统计学分析常规组和显微手术组斜视术后并发症和矫正程度.结果术后治愈率常规组与显微手术组比较P>05,术后结膜下出血及结膜瘢痕化程度,显微手术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在显微镜下行斜视手术是更加确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显微手术治疗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斜视手术的优越性。方法:以统计学分析常规组和显微手术组斜视术后并发症和矫正程度,结果:术后治愈率常规组与显微手术组比较P>0.05,术后结膜下出血及结膜瘢痕化程度,显微手术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在显微镜下行斜视手术是更加确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君  韩梅  许冰晶 《吉林医学》2007,28(18):1988-1989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CP)目前常见有三个定义[1]:定义一:CP是联系患者与家属、照顾者和专业小组来共同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种具体服务方法;定义二:CP是一个预计的、对每日服务计划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