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霉素脱敏疗法在治疗青霉素皮试阳性梅毒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护理特点。方法对2例青霉素皮试阳性梅毒患者,采用依次递增青霉素浓度的口服脱敏疗法,脱敏成功之后行青霉素G和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结果 2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方案,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针对青霉素皮试阳性又必须使用青霉素治疗的患者,通过小剂量、短间隔、多次口服、注射青霉素进行脱敏治疗的方法安全可靠,护理的特殊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李立峰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4):101-104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6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皮下脱敏组(采用皮下脱敏注射方法进行治疗)和舌下含服组(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治疗),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舌下黏膜溃疡、全身不良反应、皮肤红肿瘙痒)。结果:舌下含服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皮下脱敏组(63.64%)(P<0.05);治疗前,舌下含服组的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同皮下脱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均低于皮下脱敏组(P<0.05);舌下含服组33例患者完成治疗后,出现舌下黏膜溃疡患者1例,未表现出全身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率为3.03%;皮下脱敏组注射位置呈现出皮肤红肿瘙痒患者2例,未表现出全身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率为6.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有效应用后,治疗总有效率、体征评分、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获得显著改善,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安全性显著,可促进变应性鼻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快速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选择6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快速脱敏,结果显示,快速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卤炎有效率87%,近期治疗效果较为满意,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38.7%,无严重不良瓜在发生,提示快速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的脱敏疗法在胰岛素过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2例对胰岛素过敏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SII脱敏疗法进行治疗,脱敏后调整为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结果 2例患者在CSII脱敏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注射部位均未出现过敏反应,改为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后亦无不良反应,血糖亦得到了良好控制.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可用于对胰岛素过敏患者的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常规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剂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优于胰岛素常规注射治疗,可促进血糖快速达标,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脱敏煎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选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治疗组在盐酸左西替利嗪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脱敏煎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敏煎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能够有效缓解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长效标准化变应原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长效标准化变应原点刺液行标准化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的76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长效标准化变应原混悬液进行脱敏治疗2.5年,观察1年及2.5年时间点脱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皮肤点刺试验结果:76例患者对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为100%,对其他30种变应原有不同的阳性率.长效标准化变应原脱敏治疗74例患者,1年总有效率81.08%,2.5年总有效率82.4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1例发生轻度全身不良反应,14例发生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0.27%,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标准化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不良反应轻,发生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轮换注射位置对妊娠糖尿病妇女胰岛素强化疗法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环形轮换法注射胰岛素,而观察组则采取改良轮换法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差异,同时记录两组局部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妇女局部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轮换法对于妊娠糖尿病妇女胰岛素强化疗法无明显影响,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局部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  相似文献   

9.
引起变态反应的常见过敏原及脱敏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患者避免接触已知或可疑的诱发因素 ,利用患者对其过敏的抗原物质制成不同浓度的浸出液进行脱敏治疗 ,从而减低敏感程度。方法 :过敏原试验是一种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查找致敏因素的重要方法 ,也就是把常见的过敏原制成浸液 ,为病人进行皮内注射 ,15~ 2 0min后观察局部反应。结果 :经过脱敏治疗总有效率约 85 6 % ,其中显效 2 8 8% ,好转 5 6 8% ,无效 14 3%。结论 :脱敏疗法具有病因治疗和预防双重作用 ,脱敏注射时间越长效果越理想 ,因此 ,脱敏疗法方便、无毒副作用 ,可作为过敏性哮喘及其它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雪莲 《求医问药》2014,(15):237-237
目的:探讨用甲状腺内注射激素法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使用甲状腺内注射激素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甲状腺内注射激素法和环磷酰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退热的时间、甲状腺疼痛消失的时间、甲状腺明显消肿的时间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的时间、甲状腺疼痛消失的时间和甲状腺明显消肿的时间分别为1.24±0.31天、1.38±0.43天和2.32±1.02天。对照组患者退热的时间、甲状腺疼痛消失的时间和甲状腺明显消肿的时间分别为3.72±0.54天、4.02±0.69天和4.73±2.06天。观察组患者退热的时间、甲状腺疼痛消失的时间和甲状腺明显消肿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没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甲状腺内注射激素法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好、治疗的时间短、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儿童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24例脱敏治疗患儿,严格按照规程注射,治疗后密切观察,给予症状评分,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鼻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在本研究中显示共发生3次不良反应,其中1次为重度反应,2次反应较轻,经过相应处理均得到缓解。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儿童过敏性哮喘、鼻炎的脱敏治疗总体是安全、有效的,严格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脱敏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改良法与传统法三角肌皮下注射脱敏抗原的疼痛程度、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方法选择变态反应性疾病需要常规脱敏治疗的病人481例,采取自身对照法,每周第一次注射为传统法,患者注射侧上肢叉腰,取三角肌下缘为注射点;每周第二次注射为改良法,注射侧上肢自然放下,贴近躯干,掌心向内,取肩峰处侧下4~5横指处及其左右1~2cm范围内为注射点。观察两种方法疼痛程度、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注射药物为脱敏抗原。结果改良法疼痛程度低于传统法(P<0.05)。两种方法均无红肿、硬结发生。结论改良法三角肌皮下注射可减轻病人疼痛程度,且容易暴露注射部位,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用无创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6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联合使用无创通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4%,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9.87d,平均接受治疗的时间为13.7d。治疗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6.27d,接受治疗的总平均时间为8.04d。治疗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以及平均接受治疗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4.6%,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9%。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无创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春伟 《求医问药》2014,(15):241-242
目的:探讨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Hp的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序贯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少文 《求医问药》2014,(21):212-213
目的:探讨用综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所致顽固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所致顽固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促胃动力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2.5%,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7.5%。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综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所致顽固性咳嗽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守琴 《求医问药》2014,(20):132-133
目的 :探讨用不同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溃疡的愈合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对异位妊娠患者阴道出血症状改善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异位妊娠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阴道出血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44%(38/45)明显高于对照组61.36%(27/44),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7/45)明显低于对照组61.36%(16/44),P<0.05。结论:给予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能有效改善阴道出血、包块等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罗格变应原疫苗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点刺试验情况,采用阿罗格变应原疫苗对相应敏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脱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阿罗格脱敏治疗后,患者的FEV1、FVC和PEFR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罗格脱敏治疗的局部及全身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且反应均较轻。结论:阿罗格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疗效显著,耐受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囊肿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治疗,统计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囊腔容积、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0%;治疗后患者囊腔容积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脱敏方法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变态反应性鼻炎应用脱敏方法治疗,包括常规脱敏疗法和维持脱敏疗法,同时加强临床护理与指导,包括在患者治疗的同时向他们普及疾病基本知识、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耐心细致地给予心理辅导、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脱敏治疗和精心的临床护理后,86%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通过采用脱敏治疗,强化护理与指导,能够明显改善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能够有效控制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