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4月6日至13日古浪县发生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罹患率为16.24%。采取以隔离治疗、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方法按疫情暴发调查方法,使用甘肃省统一的《疑似麻疹个案调查表》,对古浪县本次疫情的所有风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1.2实验室检测方法采集8例病例急性期血样标本,由武威市疾控中心麻疹血清学诊断监测网络实验室完成麻疹IgM检测,复检和风疹IgM检测由甘肃省疾控中心完成。试剂盒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由甘肃省疾控中心统一发放。1.3诊断标准依据《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监测能力及运行状况,探讨实验室监测中的工作质量。方法对20122013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3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3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对9个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进行血清复核,共检测391份样本,2012年的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98%2013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对9个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进行血清复核,共检测391份样本,2012年的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98%100%,2013年的血清样本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符合率均达到100%。结论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运行情况良好,且各区县级麻疹/风疹实验室2013年较2012年的检测质量和能力大幅提升,在麻疹控制和消除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风疹疫情的发生情况,分析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引起暴发的原因,为风疹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贞丰县长田乡小学风疹暴发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采集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共发病35例,罹患率为3.20%;对5份病例标本进行检测,其中4例麻疹IgM阴性、风疹IgM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暴发疫情,加强疫情报告管理、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是预防风疹暴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开展风疹疫情监测对风疹流行病学的研究和防治策略的制定以及对加快消除麻疹工作都有重要意义。临沂市2000年以来多次对风疹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理,并开始设立疾病监测点,实施风疹疫情报告,现将我市2000~2005年有关调查和报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来自本市对风疹流行地区和爆发单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监测点的年报资料。1·2病例诊断方法一般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但对爆发早期和疑似病例辅以血清学诊断,用HI法检测双份血清风疹抗体或用EIA法检测风疹IgM抗体,若HI抗体≥4倍升高或IgM抗体阳性即作出风疹血清学确诊。2…  相似文献   

5.
目的 开展实验室鉴别诊断,为发热出疹疫情处理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IgM抗体检测(采用ELISA捕获法).方法 收集2010~2011年阿城区疑似麻疹风疹病例标本共128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6份,阳性率为12.5%;风疹IgM抗体阳性21份,阳性率为16.4%.麻疹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岁及以下婴儿;风疹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8岁.麻疹I g M抗体阳性率与血清采集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 在实验室检测麻疹IgM抗体的同时,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可以提高麻疹诊断的准确率.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群众身体健康.麻疹实验室监测是消除麻疹工作的技术支撑.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春季发病为主.母亲孕期原发感染可导致胎儿宫内感,其发病率和致畸率与感染时的胎龄密切相关,以孕早期为最高;先天性风疹患儿在生后数月内仍有病毒排出,具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收集的部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采用麻疹和风疹IgM抗体捕捉EIA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514份疑似麻疹病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4.01%,其中6例属于麻疹IgM、风疹IgM抗体双阳性;对442例麻疹IgM抗体阴性的血清检测了风疹IgM抗体,发现329份阳性,阳性率65.18%.说明疑似麻疹病例中大部分是风疹病例,均为临床误诊所致.从而为科学鉴别麻疹与风疹,及时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7-2018年绵阳市麻疹、风疹的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和免疫规划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7-2018年绵阳市277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按照《麻疹诊断标准》和《风疹诊断标准》要求,检测麻疹Ig M抗体和风疹Ig M抗体。结果 277份标本中麻疹Ig M抗体阳性37份,阳性率13. 36%,风疹Ig M抗体阳性9份,阳性率3. 25%。麻疹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2岁组,也有成人病例报告。麻疹阳性集中在春夏两季,6月是麻疹发病高峰,有明显季节分布。麻疹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涪城区和江油市。结论两年来小年龄组依然是麻疹、风疹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成人麻疹、风疹感染应重视。在加强接种率的同时,应做好成人疫苗补种工作。春夏两季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避免暴发疫情。加强医生对麻疹、风疹的诊断水平,提高公众对麻疹、风疹病毒的认识,同时加强实验室监测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019年张掖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数据的分析,评价实验室的运转情况,为麻疹、风疹的疫情监测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对2019年张掖市6个县区送检的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IgM抗体检测。检测结果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张掖市共检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标本154份,标本采集合格率100.00%。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4份,阳性率2.60%,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60,P0.05);风疹IgM抗体阳性79份,阳性率51.30%,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66,P0.01)。2019年麻疹、风疹的高发病期为4—6月,发病数占疑似病例总数的40.9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3∶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P0.05)。11~20岁人群为风疹的主要发病人群,占阳性病例总数的79.75%。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高台县和临泽县户籍病例,分别占阳性病例总数的56.96%和35.44%;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全部为有免疫史病例。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阳性病例总数的65.82%。结论 2019年张掖市麻疹主要是散发流行,发热伴出疹病例暴发流行主要为风疹,排除病例71例,发病人群主要为11~20岁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2019年张掖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塔城地区北四县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监测情况,为防治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赛润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试剂操作方法,ELISA定性试验,对塔城地区北四县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 5年共检测疑似麻疹血液标本336份,麻疹IgM抗体阳性143份,总阳性率为42.6%,疑似风疹病例血清标本154份,风疹IgM抗体阳性49份,总阳性率为31.8%。按年龄分布7岁以上麻疹麻疹、风疹阳性率为52.8%,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9%,按按地区分布麻疹阳性率为31.2-57%风疹阳性率为12.8-55.9%。结论为控制麻疹、风疹的流行,需要提高实验室的检测准确度、但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医务人员的病例报告质量控制,另者,加强实验室间的质控是后期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枣庄市自 1988年以来 ,虽然 1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 (MV)接种率达到 85 %以上 ,但麻疹病例仍时有发生 ,近几年并在局部地区出现爆发流行。为了解麻疹的发病规律 ,笔者枣庄市对 11年以来麻疹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  麻疹疫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清标本的麻疹及风疹IgM检测 ,采用抗体捕捉ELISA法 ,检测试剂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麻疹监测实验室提供 ,在有效期内使用。2 结果及分析2 1 发病概况  1990~ 2 0 0 1年全市合计报告麻疹2 2 0 1例 ,死亡 4例 ,年平均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风疹爆发的原因,探讨边远地区风疹疫情的控制策略。方法调查和收集风疹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本次风疹暴发共发病53例,患病率11.57%,检测患者血清标本48份,风疹IgM抗体阳性22份,阳性率45.83%,而麻疹IgM抗体则全部阴性。本次风疹疫情历时34d,患者症状以皮疹为主要特征,仅一例病人发热,大多病人病程轻微。经过采取控制传染源,环境消毒,教室和宿舍开窗通风,应急接种,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风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风疹诊治能力培训,消除免疫空白点是控制学校风疹爆发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某高校于2001年3月2日~5月25日发生出疹性疾病流行,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判定为风疹流行,现报告如下:1诊断标准对发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住院追踪,采集血标本,由省、市卫生防疫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根据《传染病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商洛市商州区某中学风疹、麻疹发病情况,控制风疹、麻疹暴发流行。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接触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风疹、麻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分析及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结果 某中学在校学生4 948人,发病53例,发病率为1.07%。其中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44例,发病率为8.89‰;麻疹病例4例,发病率为0.81‰;其他5例,占发病总数的9.43%。初三(4)班发病最多,22例,占29.33%;最少为初二(1)班,5例,占6.76%,发病班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8,P0.01)。结论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加强风疹、麻疹防控,开展学校学生晨午检,发现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处置是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一起发生在大型中外合资企业的风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调查,查明疫情发生的原因,对今后可能发生在企业的风疹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合肥市某电子公司风疹疫情的流行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风疹Ig M抗体。结果本次疫情持续316 d,共报告风疹病例77例,企业内罹患率为805/10万,实验室风疹Ig 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37.7%。结论该起风疹疫情是一起典型的成人聚集性疫情,人群免疫水平低下、工作场所通风不良、人群流动性大导致的易感性增高,是本次疫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对麻疹疑似病例作出科学诊断。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 1992年以来收集到的187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45.5%,其中2~6岁阳性率最高(52.6%),19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0.1%,说明麻疹疑似病例中有相当部分为风疹病例。阳性病例中无免疫史的占21.2%。结论 麻疹疑似病例不能单以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应通过实验室检测IgM抗体才能准确诊断。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防止病例发生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封开县江口镇勒竹管理区发生麻疹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疫情发生经过,分布特征,临床表现,并采集标本用血清学进行检测。结果:共发生病例3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疹、发热、咳嗽、卡他症状及结膜炎,抽取25名患者血液检测,22人麻疹IgM抗体呈阳性,风疹IgM抗体全部为阴性。结论:本次疫情是麻疹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五华县2009~ 2012年发热出疹病例实验室监测结果,了解五华县麻疹和风疹发病情况.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捕获法(ELISA)检测发热出疹病例的血清标本中麻疹、风疹IgM抗体,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检测发热出疹病例血清标本27例,麻疹IgM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3.70%o,风疹IgM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37.04%,发热出疹病例发病高峰在每年3~6月份,仅2011年有1例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发病率为0~0.08/10万.结论 五华县2009~2012年发热出疹病例以风疹为主,麻疹发病率达到1/100万以下的消除麻疹目标,但仍需加强对发热出疹病例进行监测,为消除麻疹、预防控制风疹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数据.  相似文献   

18.
自麻疹减毒活疫苗我国广泛应用以来,麻疹得到有效遏制。但在发病率显著下降的同时,其流行规律也发生了改变。表现在散发病例时有发生;发病年龄组后移;发病高峰季节性不明显;非典型病例、轻型病例增多,且易与幼儿急疹、药物疹、尤其是风疹相混淆,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帮助鉴别诊断,对麻疹疑似患者加以证实和排除,我站对管辖区部分医院、卫生所报告的麻疹疑似患者血清同时检测其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2~ 6月 ,百色市民族中学、市第四中学和四塘镇中学报告发生发热、发疹性疾病暴发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验 ,确认为一起风疹暴发流行 ,共发病 48例 ,现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对 3所中学所有出现皮疹的学生进行个案调查 ,内容为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征和免疫史等。采集有皮疹的学生血清11份送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诊断标准根据GB170 0 9-1997(风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2 流行情况百色市民族中学、四塘镇中学和市第四中学均为初级中学 ,学生以农村生源为主。 3所学校在校生共有 14 64人 ,其中住…  相似文献   

20.
107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的IgM抗体,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消除和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7-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结果107例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42例,阳性率39.3%,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风疹抗体阳性率。结论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的重要手段,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加强实验室监测可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