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BI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7年4月我院初治经病理确诊的45例ⅠB2~ⅡB期局部晚期的宫颈癌,采用BIP方案全身化疗1~2个疗程观察近期疗效。结果:BIP新辅助化疗后使病灶不同程度的缩小,降低了临床分期,提高了手术切除率,改善了症状,临床有效率达83.15%,手术切除率达93.3%。结论:BIP方案全身静脉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局部晚期的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是显著的,静脉化疗简便,安全,经济,无需特殊设备,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法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我科收治的Ⅰb2~Ⅱb期的局部晚期宫颈癌53例随机分为PT方案组(顺铂+紫杉醇)、BIP方案组(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顺铂),对他们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2年复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胛方案组的有效率为90%,BIP方案组的有效率为83%,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胛方案组小于BIP方案组;2年复发率PT方案组低于BIP方案组。结论在新辅助化疗中,阿方案较BIP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动脉介入化疗途径、静脉化疗2种途径的疗效,以探讨最佳新辅助化疗给药方法。方法:随机将6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对照组采用经静脉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化疗有效率、复发风险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化疗有效率(97.1%vs 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脉管浸润、宫旁浸润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而对照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观察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阴道边缘肿瘤细胞阳性病例;两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介入途径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好,全身损害相对小,局部血药浓度高,复发风险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辅助动脉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辅助动脉化疗在Ⅰb2~Ⅱ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Ⅰb-Ⅱ期4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动脉介入化疗分为两组: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以评价新辅助动脉化疗在Ⅰb2~Ⅱ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术前化疗组病例介入化疗后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病灶溃疡面缩小、变浅,出血明显减少,临床总有效率76.92%,8例IIb期患者介入化疗后宫旁浸润明显改善,降低了临床分期,获得了手术机会;术前化疗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化疗组明显低于直接手术组(分别为400±25ml、600±3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2);术前化疗组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剐为15.38%(2/13)、48.39%(15/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4),宫旁切缘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脉管癌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宫颈癌(肿瘤直径〉4cm、痛灶出血较多或宫旁浸润明显)术前采用新辅助动脉化疗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缩小肿瘤体积,减少病灶出血量,改善宫旁浸润,降低临床分期,为不能手术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可缩短手术时闻、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降低了盆腔淋巴结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介入化疗已成为综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我们对1998年4月至2004年9月住院治疗的25例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动脉化疗,即在术前或放疗前给予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或合并栓塞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病理确诊的12例Ⅰb~Ⅲ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紫杉醇+顺铂化疗,紫杉醇135-175mg/m^2,顺铂50-75mg/m^2,此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的疗效。结果 临床近期有效率达83.3%,手术切除率达100%,所有手术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并达到切缘距离病灶1cm以上。结论 术前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可提高富颈癌的近期疗效,患者能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88例为新辅助化疗组,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或根治性放疗,55例同期同条件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的病人为对照组,分析化疗后的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阴道切缘阳性率的差异.结果: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行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8.64%,其中Ⅰb2期有效率为93.75%,Ⅱa期有效率为85.18%,Ⅱb期有效率为76.9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鳞癌有效率为89.87%;腺癌有效率为77.7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78例新辅助化疗有效者行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25%,宫旁浸润率为6.4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近期疗效显著,可缩小局部肿瘤、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改善宫旁情况、提高手术切除率、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癌肝转移(CRCLM)行肝动脉置管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CRCLM行肝动脉造影,按FOLFOX4方案行肝动脉置管化疗4周期.结果12例中8例为肝固有动脉富血供,肿瘤环形染色明显,直径较大;4例为肝固有动脉乏血供,肿瘤环形染色不明显,且直径较小.2例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NC);2例进展(PD),为肝固有动脉乏血供,总体治疗有效(CR+PR)8例.结论肝动脉置管化疗可明显提高CRCLM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与复发的影响.方法 对64例Ib2~IIb期的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同期未行新辅助化疗的38例直接手术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宫旁阴道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复发的影响.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近期有效率达84.4%,有效的54例接受了手术,手术切除率100%.新辅助化疗组术中出血量、宫旁阴道切缘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淋巴结转移率新辅助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新辅助化疗组、对照组的2年复发率分别为3.7%、13.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并降低2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李海梅  滕丽霞 《吉林医学》1998,19(3):192-192
晚期肿瘤局部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李海梅魏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130021)滕丽霞(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基本外科130031)自1994年以来,我们对经剖胸探查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病人施行局部置管化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局部间断注药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剂量密集型新辅助化疗(10日疗法)与传统新辅助化疗(21日疗法)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局部晚期宫颈癌进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剂量密集型组采用紫杉醇60 mg/m2+顺铂60 mg/m2静脉滴注,间隔10 d。传统化疗组采用紫杉醇135 mg/m2+顺铂70 mg/m2静脉滴注,间隔21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2周进行评估,剂量密集型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为78.6%、化疗后手术率为89.3%,与传统化疗组(75.0%及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病检测量的肿瘤直径均较化疗前 CT 测量直径缩小[化疗前:剂量密集型组:(4.5±1.4)cm,传统化疗组:(4.6±1.3)cm;化疗后:剂量密集型组:(2.2±1.4)cm,传统化疗组:(2.3±1.5)cm]。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两组淋巴结阳性率、宫旁浸润率、脉管浸润率及深肌层浸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剂量密集型组患者术后放疗率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0%及76.0%,传统化疗组患者术后放疗率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6%及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化疗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剂量密集型新辅助化疗与传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相似,且可缩短手术前化疗时间,是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新辅助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Ib1期至IIb期宫颈癌39例,采用DBM方案动脉灌注化疗1-2个疗程后,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化疗前后癌灶的变化、化疗副反应及术后病理结果等指标。结果:全部病例化疗后宫颈局部肿瘤直径均不同程度缩小,化疗有效率100%;3例IIb期宫旁病灶改善不满意直接行放疗,其余36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成功率100%;有12例(12/36)术后病理结果未发现癌灶。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及I-II度白细胞减少,用药后可缓解。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好,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Ⅰb—Ⅱb期宫颈癌于根治术前给予紫杉醇和顺铂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肿瘤直径〉4cm)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术前作2—3周期(紫杉醇和顺铂方案)的静脉化疗,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有指征者常规补充化疗或放疗;对照组除不做术前化疗外,手术及术后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临床有效率(CR+PR+MR)95%,新辅助化疗组5a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80%,高于对照组60.0%、50.0%,p〈0.05(X^2=4.350,6.493)。结论新辅助化疗(紫杉醇和顺铂方案)可提高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的手术成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局部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为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为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然而局部晚期宫颈癌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静脉化疗的联合治疗,疗效不佳。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宫颈癌的方法 ,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更显示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韦邦仅  韦超料 《华夏医学》2002,15(4):572-574
胃肠道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是提高疗效的新途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作用,具有用药量小、局部浓度高、抗癌作用强、毒副反应轻等优点。应正确掌握动脉导管化疗方法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王丹 《医学综述》2014,20(21):3880-3882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升高和低龄化趋势。子宫颈癌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手术加放疗。局部病灶直径>4 cm及Ⅱb以上者均需放疗,但复发率高,且放疗并发症较多,尤其对年轻患者的卵巢及阴道功能影响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合理的新辅助化疗不仅可消灭微小转移灶,还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提高手术或放疗效果,对保护卵巢及阴道功能有益。  相似文献   

17.
陈茜  吴静  尚驰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754-756
近来相继有临床报道提出在手术、放疗之前行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和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高危患者疗效良好。新辅助化疗的主要途径包括:手术或放疗前全身静脉化疗、动脉插管介入栓塞化疗和宫颈癌病灶局部注射化疗等。这三种途径各有优势,本文旨在对以上三种用药途径进行综合评价,以期选择最佳方案,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芙霞 《医学综述》2011,17(14):2117-2120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优势。近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宫颈癌NACT联合手术或放疗的治疗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经验。但NACT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仍未明确,且对其化疗方案选择目前无统一认识。现对NACT多种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在分子学水平更准确地评价NACT疗效及预测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杜毅新 《中外医疗》2011,30(4):73-7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新辅助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入院的35例宫颈癌(Ⅰb-Ⅱa)患者,术前给以BIP方案(顺铂+异环磷酰胺+博来霉素)的新辅助静脉化疗,所有病人均完成2个疗程化疗,化疗结束后14d经妇科检查,B超测量宫颈肿块消退情况,按UICC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化疗结束后3周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结果化疗有效率CR34.3%(12/35),PR45.7%(16/35),SD20.0%(7/35),PD0%(0/35),其中Ⅰb1期有效率100(7/7),Ⅰb2期有效率90.47%(19/21),Ⅱa期有效率57.1%(4/7)。宫颈肿块〈4cm有效化疗有效率CR34.3%(12/35),率92.9%(13/14),≥4cm有效率71.4%(15/21);术后病理提示阴道切缘、宫旁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均阴性。结论新辅助静脉化疗作为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可以明显缩小和消退宫颈肿块,减少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和表阿霉素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2月50例经空芯针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环磷酰胺600mg/m2(第1d),5-氟脲嘧啶500mg/m2(第1d),表阿霉素50mg/m2(第1d),每3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原发病的临床有效率为76%,其中20%(10/50)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56%(28/50)达到临床部分缓解,疾病稳定(SD)20%(10/50),疾病进展4%(2/50)。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脱发和恶心呕吐,共有10例患者(20%)发生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无因新辅助化疗引起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和表阿霉素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