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3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8例,均予内科常规治疗及高压氧(HBO)治疗,观察组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治疗20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显著(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辅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在脑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发病6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于巴曲酶快速静脉滴注后即给予HBO治疗,对照组于用药(巴曲酶)7d后才开始HBO治疗;HBO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0次。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1S),并通过MRI测定、比较各组患者的脑梗死灶最大截面积。结果 2组患者N1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梗死灶最大截面积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早期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药物及HBO治疗,可有效促进其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缩小梗死灶体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压氧(HB0)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2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压氧加药物治疗组154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8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HBO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尽快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单、双日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联合高压氧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增加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应用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15d。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d末,研究组显效率84.6%,总有效率96.2%;对照组分别为41.7%,79.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9.992,3.410,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15d,观察组60例同时加用头体穴针刺,并结合以Bobath及运动再学习法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ADL评分及血清CRP、sICAM-1含量检测。结果:治疗15d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CRP、sICAM-1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上升(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突出(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通过调节体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而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的,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降纤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具有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红细胞压积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 P〈0.0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致残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钙和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1-05~2007-05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个体化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降纤酶,对照组应用降纤酶,连续应用7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2周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显效率两组分别为82.5%、3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 d、7 d、14 d后纤维蛋白原前后比较:治疗组较显著降低(P〈0.01),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前后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梗死,更有效中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适应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9.
洪丽  赵燕民  陈品  赵亮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3):2086-208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9例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服用氯吡格雷75 mg/d,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浆LP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血浆LPA、ET-1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氯吡格雷能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单纯药物组30例,常规针刺组30例,醒脑开窍加头针组30例,比较其0、7d、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hs-CRP水平。结果常规针刺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单纯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醒脑开窍加头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常规针刺组及单纯药物组(P〈0.05)。治疗前3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值(P〈0.01),治疗后3组血清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醒脑开窍加头针组7、14d hs-CRP水平低于常规针刺组及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加头针可降低急性脑梗死血清hs-CRP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压氧不同剂量(频率)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A组:一天高压氧治疗两次,10d一疗程;B组(对照组):一天治疗一次,10d一疗程,经两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评价不同剂量(频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川占床治愈率25%,显效率32.5%,有效率40%,总有效率97.5%;B组:治愈率12.5%,显效率24.74%,有效率48.75%,总有效率85%,A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B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一天治疗两次的疗效优于一天一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2%)高于对照组(78.0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6%)与对照组(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LPO、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 72例 ,随机分成高压氧组 (高压氧加药物治疗 )和对照组 (单纯药物治疗 )各 36例。治疗前及治疗后 2 0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LPO和SOD。【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 91.7% ,对照组 6 6 .7%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接近正常水平 ,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亦有改善 ,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 ;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高压氧组LPO明显下降 ,SOD明显升高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 <0 .0 1) ,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提高SOD水平 ,降低LPO水平 ,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童小文  王俏  周龙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802-1803
目的:观察分析白蛋白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急性重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10%白蛋白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7d,14d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白蛋白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5.
凯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凯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58例,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凯时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5d。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体积减少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时注射液对脑梗死疗效显著,能降低致残率,改善脑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压氧(HBO)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并探讨HBO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丙二醛(MDA)、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指标的影响。方法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和常规HBO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结果及NO、SOD-1、MDA、ET-1及AngⅡ等5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HBO组基本痊愈率及显著进步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HBO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NO含量较治疗前增加,而ET-1和AⅡ则明显降低,HBO组NO含量明显高于常规组,而ET-1和AngⅡ则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本实验中SOD-1、MDA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血清NO、ET-1和AngⅡ含量变化与疗效有关,可作为脑梗死患者高压氧综合疗效判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脑电图等的影响。方法:脑梗塞患者86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给予复方丹参16毫升,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高压氧组并增加高压氧治疗,压力0.2MPa,加压20分钟,戴面罩吸纯氧6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减压30分钟,共120分钟,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10天。治疗前后检测脑血流图、脑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67%,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高压氧组治疗后患者脑血流量、脑电图、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明显改善(P<0.05~0.01),对照组仅血液流变学有改善。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脑梗塞患者的脑血流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改善脑电图和血液流变学,并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急性脑梗塞使用巴曲酶治疗能提高好转率,降低患者血粘度和血纤维蛋白原浓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20例)、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组(21例)和联合治疗组(21例),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尿激肽原酶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人尿激肽原酶和依达拉奉,治疗14 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7和14天NIHS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14天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其它2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它2组。结论:人尿激肽原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优于单用上述2种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