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辨"就是辨症、辨证、辨机、辨人和辨病,本文从中医临床思维的角度,探讨辨症论治、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机论治、辨人论治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应用,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仝小林 《中医杂志》2013,54(2):93-95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在古代医学诊断技术不甚发达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辨证论治并不是中医唯一的辨治方法,也无法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过度强调和追求辨证论治往往容易造成辨治思维的局限.完整的辨治方法应包括辨证论治、辨症论治、辨病论治和审因论治.分别阐述了辨证、辨病、审因、辨症的内容及其在临床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备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思维对临床诊疗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包括首辨阴阳,重视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辨病为先,辨证为主,辨体与辨症参合;外病内治,重视整体,顾护脾胃;分期论治,内外合治,最重外治。建立和强化中医外科临床思维,是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医学术水平、振兴中医外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没有针对不同疾病的特殊本质;辨病论治针对患者个体差异性不够,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可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辨症论治不仅不是违反辨证论治原则的方法,而且是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有益补充。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体系,应是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和辨症论治三种方法的结合,以辨病为先导,以辨证为主题,以辨症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认为识病、辨病为中医诊疗之原始,辨病施治、专方专药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医学临床诊疗活动的完整模式和固有特色。目前出现的轻辨病重辨证的倾向,割裂了完整的中医诊疗体系,制约了中医诊疗能力的发展,导致了中医临床医学的退化。只有病证并重,相互补充,才能取长补短,使中医学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辨病-辨证-辨症"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中,如何灵活有机的结合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其中,辨病以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三者为例;辨证从八纲辨证中的虚实辨证、病因辨证中的六淫辨证以及微观辨证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辨症则着重介绍了应用药对、处方增减两大核心内容。在该诊疗模式中结合活血化瘀之法,能够显著增强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为在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之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伤寒杂病论>之所以为历代临床医家所重视,是因为其开创了辨证论治体系,其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内涵是辨病、辨证与辨症的有机结合.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是如何辨病、辨证、辨症的?又是如何将辨病、辨证与辨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辩证关系又是如何?于此试将拙识略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眼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缩影,眼病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脏腑的病理变化可反应于眼,眼所患疾病,亦会波及所属脏腑,临床辨治眼病要坚持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五辨是基于中医整体观念的中医临床思维。“辨症”,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把握,结合现代科技检查手段扩大了中医眼科的外在表征诊治范畴;“辨证”,主要是辨眼病的病位和病性,以及证的轻重、缓急、兼夹、真假等情况;“辨病”,包含眼病的中西、因果、善恶、新久四个方面;“辨人”,辨眼病患者的个体差异;“辨机”,把握眼病发病先机,解决中医无证可辨的局面。从辨症、辨证、辨病、辨人、辨机五个方面运用于眼病诊治,为中医临床诊疗眼病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医外科的辨病与辨证关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刘胜导师:陆德铭(200032)关键词中医外科,辨症,辨病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和治疗产生于人体体表的一系列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经历代不断的总结和整理,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临床诊治首先辨病,把辨病与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文例结合、图文相辅地阐述张西俭关于辨病机结构论治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辨析病机,其根本是展现其清晰的结构,以使医者找出导致疾病所以然和标本缓急的病机及方证对应体系,有利于治疗方案准确全面、合理的安排。辨病、辨证和辨症是三个不同诊断层次上的中医诊断概念,辨症论治和辨病论治属于经验模式,而病机结构辨治是中医临床模式的高级理性模式,也是中医临床学术的精髓,辨证过程中辨明病机结构对于正确认识疾病、分析病机进而逐步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符合中医临床思维的本质,经得起临床验证,具有实效易学的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提倡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在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近几十年来,中医学者已认同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但对辨证、辨病的先后主次仍存在不同看法。作为现代中医,应强调辨病的首要地位,在辨病前提下进行辨证,形成"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有利于把握疾病规律,简化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指导中医治未病及中医科研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论症证病结合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论述辨症、辨证、辨病论治的必要性,整理了以往中医学中对病、证、症进行治疗的认识,提出当前对辨症、辨证、辨病应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膏方以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体系为指导,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改善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笔者从辨病、辨证、辨体质、辨情志4个方面,简述膏方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辨病论治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应包括中医之病及西医之病,既要看到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要  相似文献   

14.
王付  杨志强 《中医药学刊》2004,22(5):808-809
《伤寒杂病论》之所以为历代临床医家所重视,是因为其开创了辨证论治体系,其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内涵是辨病、辨证与辨症的有机结合。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是如何辨病、辨证、辨症的?又是如何将  相似文献   

15.
“五辨”思维是体现了中医整体、动态、个性化把握疾病的临床诊断思维。在瘿病的诊治中运用“辨症、辨证、辨病、辨人、辨机”的“五辨”思维,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的特点与优势。辨症有利于准确地辨识瘿病患者的病理特点,判断治疗的效果;辨证有利于把握患者当前的疾病主次矛盾,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辨病有利于认识瘿病发展全过程的特点,判断病情的变化及预后情况;辨人有利于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辨识疾病状态,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辨机则有利于根据瘿病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趋势确定治疗方法,预防疾病进展,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浅谈近代中医辨治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中医辨治模式已有辨病治疗、辨证治疗、辨症治疗三种,由于证候是中医独有的概念术语,因此,辨证治疗相对于西医而言是独特的。古代中医,也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既要辨太阳病,同时还要辨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这种模式一直相传至今,可以说是中医辨治的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基本诊疗特色,辨证论治水平也是判定一名中医师临床水平的决定因素,但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并不是说中医不辨病和辨症,二者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把辨证、辨病、辨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临床疗效,正如徐灵胎在《兰台轨范》序中所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知病名,而后求病之所由生,知其之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由所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医的临床辨治模式主要有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症论治、微观辨证、偏方治疗、意会治病等6种。这些模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临床上不能机械地分割、彼此孤立,应把它们融合起来,做到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正方"和偏方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知常达变,充分发挥医者的主观能动性,突破思维定势,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冠军 《北京中医药》2017,36(9):818-819
通过对《内经》关于腹泻病辨治方法的研读、梳理与总结,认为《内经》不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还蕴含辨病论治、审因论治、对症治疗等诊疗思路,奠定了中医学四维论治之基础。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病机、病因、证候、症状表现,制定辨病、审因、辨证、对症"四维一体"的诊治思路与方法,既是对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临床诊疗体系的完整构建。  相似文献   

20.
王琦教授治疗泛发性湿疹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琦教授在中医体质学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提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以体质、疾病、证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以"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为依据,以辨体论治为核心的临床诊疗体系。笔者介绍北京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