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1岁;发病时间最短1d,最长18个月,多数在7d内就诊。诊断要点:(1)急性起病,1~5d内达高峰。(2)病前可有病毒感染、受凉、过劳等原因,病初...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9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愈显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多数为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面部表情肌瘫痪可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常表现为面部表情动作不灵活、口眼(喁)斜等.大多急性期为7d~10d,恢复期为10 d~3个月.虽然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康复效果的确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早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135例,并和单纯针刺治疗85例相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翳风穴放血、完骨穴放血、肺腧穴放血等方面综述了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和研究概况。参考文献14篇。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疾病,又称为贝尔麻痹.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斜吊线风.中医学认为当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时,风寒或风热趁虚侵入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肌肉失于约束,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则发为面瘫.西医学认为,由于风寒致面部神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水肿,使...  相似文献   

6.
我们跟随于涛副主任医师门诊,观察其采用颊车穴刺络放血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瘫是多发病、常见病 ,任何年龄均可起病 ,但以青壮年为多见。本病发病急速 ,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肌肉驰缓麻痹。近年来笔者联合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80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 ,男 4 8例 ,女 32例 ;年龄最小8岁 ,最大 81岁 ;发病时间最短 1天 ,最长 18个月 ,多数在 7天内就诊。2 诊断要点2 .1 发病年龄不定 ,急性起病 ,1~ 5天内达高峰。2 .2 病前可有病毒感染、受凉、过劳等原因。病初可有耳后疼痛。2 .3 主要症状为病侧表情肌瘫痪 ,即额纹消失 ,眼裂变大 ,闭目不严 ,鼻…  相似文献   

8.
庞立红 《河南中医》2014,34(1):142-142
目的:观察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患侧局部、健侧合谷后在患侧牵正、翳风两穴用三棱针点刺皮肤出血,然后拔留罐5min,以出10mL恶血为宜。结果:急性期及早应用本法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提高面瘫治愈率的有效方法。结论: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面瘫发病突然,以一侧面部肌肉瘫痪,口眼歪斜为特征,其发病在我国神经系统中排名第6位,在发病之初部分患者伴有耳后疼痛,耳廓、舌边疱疹,舌前2/3味觉丧失。  相似文献   

10.
温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为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经脉而致面部经脉肌肉受损所致。本人受金代名医张从正出血疗法治疗面部疾病之启发,采用温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电针、理疗、闪罐、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8例,透刺主穴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配合配穴进行电针、理疗、闪罐、按摩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78例患者痊愈6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透刺配合电针、理疗、闪罐、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性评价头面针联合闪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单纯头面针刺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闪罐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面神经功能评分(81.33±11.41)分,临床有效率93.33%,对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69.83±18.86)分,临床有效率80.00%,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面针刺联合闪罐法可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特发性面神经麻木症状,提高患者面部动静态及联动总体功能,疏通经脉,鼓舞气血运行,濡养筋肉,修复神经传导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放血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通过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痊愈的关系。结幂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37%和85.29%;两组治愈率经卡方检验,X2=6.5212,P=0.010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放血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药并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4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患者的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0天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0例,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5.71%和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综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拔罐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就诊顺序先后随机抽选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急性期(1~7d)即给予针刺治疗,选穴双侧阳白、地仓、颊车、四白、翳风、合谷等,轻浅刺激,平补平泻,1周后即行中强度刺激,30min/次,1次/d;配合刺络放血拔罐,患侧太阳、四白与地仓、下关两组穴位,每次选一组,交替放血拔罐1mL,急性期辅以强的松(30 mg晨起顿服,每2日递减5 mg连用10d),Vit B1、Vit B12(各20mg,3次/d)。对照组30例急性期仅西药治疗,7d后加用针刺及放血拔罐同治疗组。观测面瘫区域症状。均治疗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4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取患侧面瘫穴,留针30min,外敷马钱子粉0.5g,加蛋清调糊状敷于患侧面部,每晚1次,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疗法,地塞米松10mg/d,连用7~10天,配合维生素B_1等。[结果]治疗组治愈99例,好转13例,无效2例;对照组44例,好转31例,无效27例。[结论]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有利于面神经功能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对照组64例采用祛风通络针刺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6.1%,对照组痊愈率为70.3%,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及病理、辨证分型、以及毫针、电针、穴位注射、火针、艾灸、耳针治疗方法治疗面瘫做了综述。认为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较好,在选穴,及治疗时间上主张辨证取穴、尽早治疗、疗效更好,发挥了中医针灸快洁、方便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在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中进一步明确毫针、电针、耳针、艾灸、穴位注射等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整理统一标准,如:分型标准、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确立临床路径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针刺“四Liao”(瞳子Liao,颧Liao,巨Liao,禾Liao)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结果:痊愈25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周围性面瘫耳后疼痛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2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根据有无耳后疼痛分为疼痛组33例和非疼痛组2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刺治疗,分别观察第1、第2疗程结束后疗效的差别。结果:周围性面瘫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无耳后疼痛组病情改善率与有耳后疼痛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性面瘫无耳后疼痛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有效率与耳后疼痛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减少患者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