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易化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入选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易化技术(FT)以及家属给予患者未经培训的日常生活训练;观察组采用FT和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同时治疗.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简式Fug-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加用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4周后的FMA、MBI及综合功能评定法(CFE)中的语言功能亦有所改善.结论 MRP和FT结合具有协同作用,早期应用能明显改善皮质下卒中患者的语言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运动想象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7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和基础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早期干预。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2、4、8周以及90 d,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前下肢FMA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8周,两组患者下肢FMA及MBI评分呈增高趋势,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第90 d与第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运动疗法组第2、4、8周及第90 d的下肢FMA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早期介入运动想象训练可显著促进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入选卒中后8周内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评价(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上肢运动研究测试(the 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对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评定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痉挛程度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以观察镜像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上肢运动能力FMA评分、ARAT评分、M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治疗组FMA评分、ARA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M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提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痉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像疗法能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且能减轻患者偏瘫上肢的疼痛,但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患肢痉挛程度的改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由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康复)40例,实验组(VR康复)40例。分别于康复前、康复4周、康复12周时对肢体运动障碍、躯体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康复4周、康复12周时2组肢体运动Furg—Meyer量表评分、Fugl—Meyer躯体平衡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VR康复)的肢体运动Furg—Meyer量表评分、Fugl—Meyer躯体平衡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传统康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R康复可有效改善由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躯体、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治疗好转出院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每月上门随访指导,对照组回家自行锻炼或休养,运动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分(FI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FIM及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结合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运动想象组(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训练,其中运动想象组在训练前进行 "运动想象".2组均接受1次/d,40min/次,治疗6周.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对照组(P<0.01).结论 运动再学习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提高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归脾汤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 (29例)采用归脾汤结合辫证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西药吡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智力障碍程度,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指数)评定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9%,对照组37.9%,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能提高认知功能;治疗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疗法均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疗法均无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结论 归脾汤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智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确切的改善作用;吡拉西坦治疗后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配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神经发育运动疗法;观察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配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定及Gesell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评定,判断综合疗效。结果 2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及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配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脑性瘫痪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改善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在河南省内3家医疗单位采用统一标准,对照组296例患儿给予综合康复治疗,3周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2周,共治疗3个疗程。穴位注射组281例以及肌内注射组287例患儿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每周二、四、六给予穴位及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每疗程10次,每疗程结束后休息2周,开始下一疗程治疗,共计3个疗程。每疗程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穴位注射组与肌内注射组在降低肌张力(Ashworth评分、sEMG数值)、提高运动功能(盖泽尔评分、GMFM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穴位注射组优于肌内注射组(P0.05)。结论对于3岁以下痉挛型脑瘫患儿,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音乐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7月~2022年2月100例脑卒中患者,利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音乐联合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MBI)、Berg平衡量表(BBS)、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el-Meyer(FMA)分别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均降低,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MBI评分、BBS评分、FMA评分显著升高,干预后观察组3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降低,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音乐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提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的康复效果,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强龙对脊髓损伤(SCI)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收治的60例SCI的临床资料。采用EPO联合甲强龙治疗30例(观察组),单用甲强龙治疗30例(对照组)。甲强龙首次用量30 mg/kg,在15 min内静脉注射,1 h后以5.4 mg/(kg·h)维持治疗24 h后;EPO治疗,3 000 IU/次,3次/周,持续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估生活能力。治疗前、治疗后2周检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准确记录两组病人治疗2周内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ASIA评分、ADL评分、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SIA评分、ADL评分、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PO联合甲强龙治疗有利于促进SCI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每例患者入组时、治疗第30d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测试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测试ADL。结果MBI值:康复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0.68±8.98、72.36±17.39,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1.24±12.59、51.29±18.52。FMA值:康复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3.84±12.63、68.46±20.45,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2.13±11.26、44.25±18.86。康复组和治疗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酮ⅡA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14d后,比较2组的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状况,评价联合用药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有15、35、9和4例,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80.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75.2±14.6,对照组为51.7±13.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Fugl-Meyer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和简化巴氏指数量表(BI)分别进行评定,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肌痉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在患者入组时和30d后分别进行有关的功能评定,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一般资料、运动功能、肌痉挛与ADL的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30d治疗后,运动能力和BI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幅度康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肌痉挛评分康复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肌痉挛及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09-2016-11收治的脑卒中合并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DL、FMA、VAS、N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FMA、VAS、N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组间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和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阶段性责任制护理对卒中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阶段性责任制护理对卒中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8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阶段性责任制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出院半年后随访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3)。结论 阶段性责任制护理对卒中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晚期康复组各33例。早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后48h ̄7d开始康复。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3 ̄4周开始康复。两组均采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前FMA、MBI和N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1个月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早期康复组比晚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更大。结论康复介入时间的不同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早期或晚期康复介入均能明显改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介入的疗效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日常活动能力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MMSE评分、BI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BI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BI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Major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ubacute stroke are lacking. One promising approach is treatment with amphetamine in combination with physiotherapy so as to promote motor function. 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the effect of 10 sessions with 10 mg of amphetamine combined with physiotherapy during a 5-week period was investigated in 39 geriatric patients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a stroke rehabilitation unit. Motor function (Fugl-Meyer motor performance score)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Barthel's index) were assessed at baseline and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All patien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intervention period. Amphetamine-treated patients did not show any increase in motor function or ADL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Rehabilitation with amphetamine at this dosage and interval, combined with physiotherapy, did not promote motor recovery or functional capacity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trok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手足口病所致弛缓性麻痹的疗效。方法将70例手足口病所致弛缓性麻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隔离、抗感染、营养支持、护脑、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及高压氧。通过徒手肌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FMA运动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肌力恢复程度好于对照组,BI指数评分、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手足口病所致弛缓性麻痹可明显提高麻痹肢体的肌力,提高患儿BI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减轻致瘫致残比例,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其总体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