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是生命支持的基础,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鸡西市人民医院共收治了96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气管套管的护理1.1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室温在  相似文献   

2.
3.
马春荣 《黑龙江医药》2010,23(3):489-49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愈30例;好转24倒,死亡4例,植物生存2例,其中有2例并发肺部或切口感染。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气管切开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肺部感染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率。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5年1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结果在临床实践中,有30例患者GCS15分,好转17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其中有1例并发肺部或切口感染。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气管切开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肺部感染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正>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1,2]。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高,有的病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也有颅底骨折脑脊液漏合并口腔颌面损伤,易导致误吸而造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道湿化的最佳方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过不同的湿化方法进行综述对比。结果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采取有效的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气道进行管理,既达到了湿化的目的,又能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结论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的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湿化,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协同氧气持续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形成痰痂、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感染分别为3、1、3、1、3例,对照组分别为12、6、10、8、13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20、4.04、4.81、6.41、8.52,均P<0.05).结论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微量注射泵协同氧气持续气道湿化法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8.
王秀聪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3-187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持续湿化气道组的堵管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湿化气道有利于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命安全。如护理不当,不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引起病人的原发病加重,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本科于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共施行气管切开术10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从护理角度出发,谈对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要点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而气管切开术后常伴有感染的危险,特别是肺部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加之人工气道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加,黏膜上的纤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并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不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气道湿化不佳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切开是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畅通的重要方法,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气道切开湿化护理措施,能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其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晶明  王小松 《中国当代医药》2013,(14):144-145,147
目的比较微量泵持续加温湿化与传统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量泵联合输液恒温器加热持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痰液黏稠度明显较低,痰痂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加温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气道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徐玉芬  钟爱民 《中南药学》2011,9(11):867-869
目的了解人工气道湿化过程中,不同湿化液的选择对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气管切开患者以便利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6例、实验A组50例和实验B组44例。对照组采用0.45%氯化钠溶液为湿化夜,实验A组采用0.45%氯化钠溶液加盐酸氨溴索作为湿化液,实验B组采用1.5%碳酸氢钠溶液作为湿化液。观察3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A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阻次数、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B组患者痰阻次数、肺部感染等优于对照组(P<0.05),而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刺激性咳嗽及湿化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0.45%氯化钠溶液加盐酸氨溴索作为气管切开患者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液效果优于0.45%氯化钠溶液和1.5%碳酸氢钠溶液,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用于脑梗死患者气管切开的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气管切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以输液泵持续滴注0.45%氯化钠溶液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以注射器间断滴入0.45%氯化钠注射液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输液泵持续滴注0.45%氯化钠溶液气道湿化法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及痰痂形成,预防刺激性咳嗽与气道黏膜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ICU收治的130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1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治疗组治疗成功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1%,对照组为10.8%。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严重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严重颅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两组,入重症医学科(ICU)72 h内给予气管切开的34例为早期气管切开组( ET组),入ICU 14 d以后给予气管切开的34例为晚期气管切开组( L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镇静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ET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镇静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4.2±2.4)d、(3.5±0.6) d、(14.5±3.2)%、(1.5±0.5) d、(3.3±0.3) d,LT组分别为(12.5±4.8) d、(8.5±5.6)d、(28.6±8.6)%、(6.3±1.2)d、(13.2±1.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2.96、3.28、3.46、2.57,均P<0.05);ET组、LT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23.8±4.38)%、(24.5±4.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够减少严重颅脑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减少镇静药物及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但是对患者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杰  唐勇  樊永忠  孙夕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02+1804-1802,1804
目的 研究大剂量沐舒坦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以静脉滴注沐舒坦(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15 mg/(kg·d),对照组静脉滴注2mg/(kg·d).两组其他用药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及胸部X线片.结果 静脉滴注大剂量沐舒坦,可以使肺部痰液易于变得稀薄,痰液更易于咳出和吸出,胸部X线片显示治疗组肺部感染征象控制好于对照组(x2=5.07,P<0.05).结论 大剂量沐舒坦有助于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痰液黏调度,促进排痰,控制肺部感染,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4~67(44.32±4.72)岁,采取间断雾化吸入方法。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5(43.96±5.25)岁,采取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患者舒适度、睡眠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7,P=0.010)。干预前,两组患者的Koi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CQ评分为(78.19±5.48)分,高于对照组的(70.35±6.63)分,PSQI评分为(7.93±1.25)分,低于对照组的(11.27±2.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9、7.079,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36),低于对照组的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间断雾化吸入,利于增强湿化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规范化评估护理的方法预防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提高综合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不同时期评估气管切开的局部、患者全身情况及其他高危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60例病人中出现气道黏膜血管损伤、痰中带血2例,58例患者在术后7~118天内顺利拔管。死亡2例,均死于各自的原发病。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进行规范化评估护理是预防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及早发现隐患,杜绝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了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67例。护理路径组给予护理路径措施,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路径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住院费用少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路径应用于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